九年级6.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9093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6.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九年级6.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九年级6.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九年级6.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九年级6.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6.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6.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2、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建国以来,我国共颁布过几部宪法?现行宪法是哪一年宪法?做过几次修订?由哪几章构成? 4、怎样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自学指导一:阅读教材8081页,找到:,1.宪法的重要作用: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次隆重的法律家族聚会,谁是法律家族的核心?,2、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国家的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生活中的其他根本问题,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本经

2、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普通法律,刑法:民法通则:行政法:诉讼法:环境保护法:,主要是管犯罪和刑罚,主要是管公民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主要是管各级政府怎样行使职权,主要是管诉讼的程序问题(打官司),主要是管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宪法:1954 1975 1978 1982,3、现行宪法的颁布及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国务院 第四节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六节民族自

3、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一天,青年女工小齐偶然发现,9 年前在中考落榜的一名同学冒用自己的名字上了自己报考的学校,自己却因此与升学失之交臂。小齐以自己的姓名权和受教育权被侵犯为由,将当事人告上了法庭。省高级人民法院首次依据宪法有关公民受教育权的规定,对这起冒用他人姓名上学的案件作出判决。小齐依据宪法和法律维护了自己的权利。,1、 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2、她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的?3、小齐维权的故事表明了什么?这给我们有什么启示?,宪法与我,阅读思考,阅读教材P81页,思考:,(1)小齐为什么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2)小齐是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因为:A、公民的姓名权和受教育权受法律保护,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B、小齐认真学习宪法等法律知识,有很强的法律意识,懂得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以法律为武器,采用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小齐维权的故事给我们有什么启示?,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1、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严格,目的是什么?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与普通法

5、律的区别)4、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自学指导二:阅读教材8283页,找到:,我国法律体系金字塔,法律效力:法律所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 为了处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6、、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宪法解读:,为什么这些法律的制定都提到以宪法为依据,这说明了什么?,教材分析,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与普通法律的这种关系,通常被为“母法”与“子法”的关系,表现一: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教育法等,兵役法,分析案例: 2003年3月17日,27岁的孙志刚在广州的大街上行走时,因为未办理暂住证被收容。三天之后,孙志刚在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被打死。 5月16日,许志永、俞江、滕彪3位青年法学博士以公民名义“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要求对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有关条款进行违宪审查。 6月18日国务

7、院宣布废止1982年5月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为什么国务院要宣布废止1982年5月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它与宪法的规定相抵触。,表现二: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宪法第5条第3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表现三: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宪法第5条第4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

8、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绝对多数)通过。,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全国人大主席团、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就可以提出法律修正案,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1/2(相对多数)通过。,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表现四: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2、为什么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其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比较宪法和普通法律的不同点,根本问题,最高,严格,

9、根本大法,某一方面问题,宪法,相同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法律,总结:为什么说宪法说国家的根本大法?,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张某有私房一处,也在拆迁的范围内。因为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张某不同意拆迁。后来,开发商见事情拖得太久,耽误施工进度,就派来铲车要强行拆除张某的房子。张某手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自家房前,挡住铲车,大声呼喊:“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宪法的!”开发商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快让开!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张某说:“宪法刚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

10、”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直纠缠不清。,合作探究,你认为谁的观点更正确?为什么?,你认为谁的观点更正确?为什么?,答:张某的观点更合理。因为: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它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本题中,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中有关条款同宪法相抵触,应当视为无效。拆迁工作人员无视宪法的最高地位、尊严和权威是错误的。,宪法规定的都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不是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和我

11、们毫不相干?,(1)“中国最牛的钉子户”用它“大海中的一叶孤舟”筑就了一座公民私产的堡垒,实践了物权法中“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的规定,捍卫了宪法的“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原则。,(2)山东青岛的三个应届高中生,因为山东的高考分数线比北京高出百分以上、剥夺了他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向最高人民法院递交了行政诉讼。,(3)2004年12月4日,“中国乙肝维权第一人”张先著当选为2004年中国十大法治人物。他的一纸诉状唤起了社会公众对中国1.2亿乙肝携带者的关注,各地区相继调整了公务员体检录用标准,不再禁止录用乙肝病毒携带者。 张先著的成

12、功为国人如何在一个宪法“保障和尊重人权”的国家,切实争取并维护人权做出了榜样。,(点击图片浏览),他们靠什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给我们什么启示?,启示: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树立宪法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宪法的习惯,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条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第33条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上面的三个案例中主人正是依靠宪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如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1)学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2)行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用好宪法的武器,自觉维护宪法

13、的尊严。一句话: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1、(多选)宪法之所以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因为( )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B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因违宪而无效 C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D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ABD,讲练结合:,2、宪法之所以被称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因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依法治国的党和国家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重点问题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A、 B、 C、 D、,A,3、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

14、专门委员起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的法律和议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上述材料表明A、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B、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4、我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旗法等告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A、宪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规 B、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

15、相抵触,B,人权入宪的意义是什么?,“将对我国的立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抵触,2004年6月,曾被全国广泛关注、认为是“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的沈阳市行人与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被废除。2004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充分体现了与人为本、与民方便的原则,给老百姓带来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对守法公民的尊重。“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这些规定否定了“撞了白撞”的提法,体现了对公民人权的充分尊重和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对交通执法人滥用职权的惩戒的规定,则体现了“有利于指导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中尊重和保障人权”。,完成下列填空,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的问题,是国家立法的( )。2.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和()。3.()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宪法的( ),所以宪法是()法,普通法律是( )法。4.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的法律效力。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5.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活动准则。6.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7.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