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5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90328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5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2015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2015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2015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2015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5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5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5 届江苏省盐城中学 1 月月考高三年级阶段考试语文试卷(2015.01.02 )语文 试题(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组卷:陈海艳 刘月霞 审核:廖海燕 签印:还立金【试卷综析】2015 届江苏省盐城中学 1 月月考高三年级阶段考试语文试卷,试题总体难度比 2014 年的高考略低,文学色彩浓厚。以高考为命题方向,导向意识明显。结合本地教学进度,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没有偏、怪之类的题目,并且有一定的梯度。第一,整套试卷依据课标,尤其是考试说明,考查学生的六种基本能力,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突出文学性考查,注重考生对文学作

2、品的考查。第二,题型稳定,注重基础,分试题和附加题两部分。论述文章、文言文、小说、成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与全国江苏高考卷基本一致。第二,涵盖知识点较典型全面,语言文字、概念题、筛选题、情感题、默写题、探究题等均有涉及。从考查内容及其载体看,主要考查语言运用、作品阅读(古诗文、现代文)和规定性写作。第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考查。如 4 题和 25 题是本卷的亮点。第四、注重学生探究思辨能力的考查,如第 15 题,有一定深度。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题文】D0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契诃夫的这部中篇小说所表现的思想是相当复杂的:既嘲笑了当时的所

3、谓“上流社会” ,也_了一些虚无思想。布托在拉瓦品第遇刺当天,一名负责照顾她饮食起居的 贴身随从_相当可疑,但就在警方即将对他进行传讯调查时,这名随从却匆忙地出逃了。竞技体育,_以胜败论 英雄, 胜者为王,但对职业俱乐部而言,长远建设和良性发展比一时的名次进退更为重要。安徽“三农”问题专家均认为,种粮大 户的涌现,有助于粮食优良品种和现有种粮技术的集成推广,提高单产_ 实现粮食总产持续增长。A寄寓形迹固然进而寄予 行迹纵然从而C寄寓行迹纵然从而 寄予形迹固然进而【知识点】本题考查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 E。【答案解析】答案:A 解析:“寄寓” ,有寄居或寄托的意思;“寄予”

4、,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身上。“行迹”,行动的踪迹;“形迹”,举动和神色。“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的转折,如“这样办固然稳当,但是太费事”;“纵然”指即使,如“今天纵然有雨,也不会很大”。 “从而”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 “进而”重在表递进关系。【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辨析。完成该类题,要做好以下几步:反复阅读语境,明确句意(谁,什么,是褒是贬,要突出什么)和词语意义;凭语感,筛选出易分辨的选项;运用多种方法仔细辨析熟语运用是否正确;依据题意选出答案。【题文】LO.下列咏史诗所歌咏的历史人物,每一选项前后不相同的是( 3 分)A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

5、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B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D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 级(识记) 。【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A 诸葛亮;B 王昭君;C 杨贵妃;D 周郎、项羽【思路点拨】四个选项中的诗句或典故均出自语文课本或与课本相关联,学生对这些应非常熟悉。解答此类题需要对所学的古诗文烂熟于心,才能做到万无一失。【题文】E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再次大规模喷发,冲

6、上数千英尺的高空,景象极其恐怖,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B当微信如日中天的时候,微信和微信的产品经理们都是“医科大学教授” ,他们任何一个产品上的改变都会被认为是正确的,都会被很多无脑者追捧。 C据商务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食用农副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其中猪肉价格比上周上涨 0.3%,粮油零售价格上涨 0.25%。D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知识点】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A 搭配不当,在“冲上数千英尺的高空”加上“火山灰” C句式杂糅,去掉“据”或者去掉“

7、显示” D 不合逻辑, “近年来”和“将”时态上矛盾【思路点拨】语病题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题文】D0.阅读下面的内容,对麦家的话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 分)著名作家麦家说,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它们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A平庸的人就是贪生怕死、明哲保身的人,活着如同死人。B有所敬畏,勇于担当,才能脱离平庸,走向

8、优秀和卓越。C人人都有“性命” ,人生而平等,没有尊卑贵贱的区别。D性命是人生的基础,没有性命也就没有优秀和卓越。【知识点】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 A“平庸的人”的定义失当;C“人生而平等,没有尊卑贵贱的区别”理解错误;D 说法不准确,性命是人生的基础之一。【思路点拨】考生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本题的关键词主要是“平庸” “优秀” “卓越” ,三者是层递关系,反映了三种人的生活方式。据此思考不难做出答案。【题文】I0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 余素鄙陋,一事无成,反受此殊遇,非陨首结草,不可报也!

9、B. 日前,因家庭之故,辱贤弟垂示,兄非草木,宁不知感激乎?C. 贵稿因排版问题而搁置,延误甚久,十分抱歉,现已出版,万乞见谅!D. 礼物微薄,聊表私衷,万望笑纳,事情进展如何,仍望随时告知。【知识点】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能力层级为 E。【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谦敬辞的用法,谦词,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敬辞,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用于对方及他人。本题中的谦词主要有“鄙陋” “ 陨首结草” “辱” “乞” “微薄” “聊表” 。本题中的敬辞主要有“殊遇” “垂示”“贵稿” “笑纳” 。B 项中的“垂示”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而语境中是

10、弟弟对兄长,所以不得体。【思路点拨】语言得体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1 用语要符合交际目的,2 用语要注意场合,3 用语要看对象,4 用语要注意礼貌,5 用语要适合语体。【题文】二、文言文阅读(18 分)【题文】J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 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 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 请出供客。 ”或曰:“ 既有之,何不自食?”曰:“吾特需此核

11、作种。 ”于是掬梨大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瀋,道士接浸坎处。万目攒视, 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人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乃断;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俵散,皆己物也。又细视车上一靶亡,是新 凿 断者。心大 愤恨。急迹之,转过墙隅,则断靶弃垣下,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道士不知所在。一市粲然。异史氏曰:“乡人愦愦,憨状可掬,其 见笑于市人,有以哉。每见乡中

12、称素封者,良朋乞米则怫然,且计曰:是数日之资也。 或劝济一危难, 饭一茕独,则又忿然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 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铢 。及至淫博迷心,则倾囊不吝;刀锯临颈,则赎命不遑。 诸如此类,正不胜道,蠢尔乡人,又何足怪。 ”(选自聊斋志异 种梨)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顷刻向尽 向:接近,临近B方悟适所俵散 适:恰好C急迹之 迹:寻其踪迹D憨状可掬 掬:用手捧取【知识点】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 B。【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适:刚才【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一定要把词语

13、的意思带入句子,把句子的意思带入文章,语义通顺才可以。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其见笑于市人 且尽,把核于手B.既有之,何不自食? 此十人五人之食也C.纳之而覆以土 从容徐步而去D.乃以镵伐树 道人乃即树头摘赐观者【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理解) 。【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A 被/在;B 代词/的;C 顺承/修饰;D 于是,就【思路点拨】文言虚词除了要熟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外,还要注意使用恰当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进行推断。常见的语境推断法、句位分析法、代入检验法、语法分析法等要熟练使用。8.把文中画线

14、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1) 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4 分)(2) 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4 分)【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 B。【答案解析】答案:(1) 旁边围观的人劝乡下人挑一个差的梨给道士,让他离开,而乡下人却坚决(坚持)不肯。(2) 乡下人也夹杂站立在人群里面,伸长脖子出神地(集中目光)看,竟然忘记了自己卖梨的事。解析:(1) “劣者一枚”是定语后置, “去” (离开) , “执” (坚决,坚持) 。 (2) “引领” ( 伸长脖子) , “ 注目” (集中目光) , “ 业” ( 卖梨的事) 。【思路点拨】 (1)字字落

15、实:忠于原文,不增不减。 (落实关键词语) (2)句句通顺:合乎文意,明白通顺。 (落实特殊句式) (3)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4)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直译和意译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9.这篇短文蕴含了哪些做人道理?请简要概括。 (4 分)【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 D。【答案解析】答案:过吝易失;与人为善;做人做事不要斤斤计较;勿以貌取人。解析:解答时应该从讽刺的角度来加以概括,这个乡下人丢了满车梨的原因就是其太吝啬,且以貌取人。从文末的“较尽锱铢。及至淫博迷心,则倾囊不吝”可以概括出与人为善,做人做事不要斤斤计较的道理。【思路点拨】解答此题要全面考虑,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一一列举出来。题干中要求“简要概括” ,故试题答案应避免直接引用原文。【参考译文】有个乡下人推着一车梨到街上卖,因梨的味道香甜,所以他要价很高。有一个头戴破头巾、身穿旧棉袍的道士,在车前请求乡下人施舍,乡下人粗野地呵斥他,他却不走,乡下人更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