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豫中学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89329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宿豫中学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宿豫中学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宿豫中学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宿豫中学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宿豫中学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宿豫中学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宿豫中学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试题(语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省宿豫中学 2011 届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第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脊椎/椎心泣血 着落/着手成春 抹脸/ 厉兵秣马B闪烁/众口铄金 积攒 /人头攒动 脉络/ 脉脉含情C场院/逢场作戏 盘桓 /烜赫一时 切削/ 削价处理D肄业/肆无忌惮 绰约/ 踔厉风发 给与/供应给养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与早已流行的互联网论坛和博客相比,微博以 140 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以及对终端设备的简单要求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B日前,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院了解到,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 5 号正在加紧论证系统方

2、案和关键技术攻关,预计 2014 年完成首飞。C “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D2010 年的国产大片孔子 赵氏孤儿等都善于从本土文化土壤中吸纳养分,呈现出本土特色鲜明、原创力充沛、文化厚度不断增加。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人工降雨形成过程的四个重要词语。 (4 分)一家瑞士公司采用新技术,在阿 联酋东部地区制造了超过 50 场暴风雨。 为制造人工降雨,这家公司建造了五个用以生成带负电荷粒子的电离装置, 这 种外形就像钢柱上的灯罩似的装置可以电离生成大量带负电荷的粒子。每个 电离装置配备 了 20 台发射器,

3、可以将数万 亿个催化云形成的带负电荷粒子发射到高空,它 们被送上高空与阳光照射地面 释放热量生成的气团汇合。带负电荷的粒子具有吸附 尘埃微粒的天生本领 ,一旦到达生成云的合适高度,带负电荷的粒子将吸引空气中漂浮的水分子,令其在自己周 围凝结。只要空气中有足 够的水气,就会产生数十亿个水滴并形成云雨。(根据新浪科技 2011 年 1 月 4 日相关消息改编)4仿照示例,从“橡皮人” “考碗族” “奈特尔家庭”三种职场现象中选择一个,作劝勉或警醒式的点评。 (不超过 40 个字) (5 分)【示例】软实力:软实力,是相对于知识 、文凭等 “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人在职场中会唱歌、字漂亮、有气质等

4、各种影响自身发 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点评:软实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全面提升 软、硬 实 力才能在职场立于不败之地。【职场现象】橡皮人:在职场上我行我素,不接受新生事物,对表扬、批评无所谓,荣辱观淡薄的人。考碗族:到处参加公务员考试,不捧到“金饭碗”决不罢休的一群人。奈特尔家庭:专心事业,收入丰厚,却很少有时间享受生活的职场人家庭。选择: 点评: 2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 8 题。送杜审舒归里序 (清)施闰章杜生审舒齐归,施子赆焉,司橐者以匮告。杜生谢,且蹙额曰:“先生念我则至矣,然窃疑厚人而忘己也。 ”意者太左 计。施子曰:“若以我为过廉乎?予盖天下之贪夫

5、也。子何敝敝然 为我谋?”杜生口呿色变,久之,曰:“从先生官三年矣,事大小罔弗知也。 所与交游,虚往 实归者众矣,而先生橐中无长物。以币进,则拒之惟恐不速。焦形槁颜,手校雠而口伊吾,夫子病矣。如是而谓贪,将阳拒而阴纳与?敢 问其说。 ”施子曰:“噫!何子之泥于言贪也!夫取而不能有者,非贪也;不取而有之,人不能夺焉者, 贪之至也。庄子曰, 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 夺之忧 。子不见夫今之鼎食而覆 餗者乎?戕其躯,籍其家,以沈其宗者,比比矣。其始不过竞筐篚之私,卒以捐其所甚爱而不遑恤。夫人捐其所甚爱,至于弃身家,舍妻子,谓之能贪则不可。予,鄙人也,未就事而先饮冰,其行若踬,其居若坠,其独处若群窥。

6、先人后己,亦夷亦惠 ,忧谗 畏讥,补缺修弊,籝有一金而不知所置。予盖患得患失,见鄙于尼父 者也。然而疾风震雷,守之晏如,饱食高坐,进退生徒。陟泰岱,观沧海,谒阙里,陈诗书。搜讨旧籍,累 椟连车,寸 缣尺楮,并蓄兼储。盗不睥睨,民不咒诅;人见不足, 我见有余,此亦贪之至也。且夫名浮其实者,德之欺也;勉乎其 职而不能尽其道,事之末也。吾目迷五色,而不蒙夫人之诮;行忝颜、闵 ,而窃附有道之林。吾循孔氏之门墙而惴惴然,惧其不能入也。奉命而出,终事而归,所得侈矣,况敢自以为廉乎!子貌朴而志端,归而修业,亦务守其不可夺者已矣,何敝敝然为我谋?”杜生闻之喜曰:“吾乃知先生之所以为贪。 ”于是酌酒别去。明日,

7、次其语,追而送之济水之上。 (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 ,有删改)【注】 鼎食而覆 餗:意即由富变穷。亦夷亦惠:夷,即伯夷;惠,即柳下惠。他 们被后人尊称为圣之清、圣之和者。尼父:指孔子。 颜、 闵:指孔子的弟子 颜回、闵损。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施子赆焉,司橐者以匮告 赆:赠给人路费或礼物B戕其躯,籍其家 籍:登记C予,鄙人也,未就事而先饮冰 鄙:见识浅陋D行忝颜、闵,而窃附有道之林 忝:谦辞,表有辱他人6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司橐者以匮告 洎牧以谗诛B何子之泥于言贪也 不知老之将至C不取而有之,人不能夺焉者 置杯焉则胶D子貌朴而志端,归而

8、修业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7下列各句中的说法符合文意的的一项是:( )A在作者做官三年期间,身为学生的杜审舒一直追随着他,所以他对作者说自己是天下的贪夫感到惊讶,连脸色都变了,以致对作者表面拒绝别人礼物而暗地里却收受贿赂极为不满。B作者认为,君子要“贪”求道德修养、学问知识,这才是抢夺不去、永远拥有的财富。他把正人君子的行为称为“贪之至” ,反称钻营私利之人为“非贪” ,出语惊人而又深具讽刺幽默。C作者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不能被孔子一类的人接受的,所以他“循孔氏之门墙而惴惴然” ,3表达了他与孔子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D这篇赠序,大量篇幅都在论说自己的“贪” ,与送人无关,而结尾“归而修业,亦

9、务守其不可夺者已矣”一句,则显得很突兀。8.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所与交游,虚往实归者众矣,而先生橐中无长物。(3 分)译文: (2)且夫名浮其实者,德之欺也;勉乎其职而不能尽其道,事之末也。(4 分)译文: (3) 奉命而出,终事而归,所得侈矣,况敢自以为廉乎!(3 分)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9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注:聒,嘈杂搅人。本词写于康熙二十一(1682)年,时作者随康熙帝出山海关,祭祀 长白山。 后人评价纳兰性德的

10、词以情心观景,以慧眼察物,写自己情中之景,抒自己景中之情,总是景与情化而为一。请结合这首词中的自然景物加以阐释。 (3 分)请结合全词赏析“夜深千帐灯” 。 (3 分) 有人认为“夜深千帐灯”一句,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境界接近,你认为呢?请简要分析。 (4 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杜甫登高 )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 (杜牧阿房宫赋 )4饭疏食,饮水,

11、,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跟着炊烟回家马国福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恬静安详,似乎炊烟成了一个乡间的导师,让那些懵懂的心灵找到情感的慰藉,人生的方向。记忆里的村庄,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发出开启新生活的信号。没有风的时候,一束束炊烟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感叹号,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黄昏的时候,我们从地里干完活,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老远就能看见一束束炊烟,慢慢地穿过林梢。夕阳的余晖洒在林梢间,像涂上了一层层金粉。那时候,我就想,一辈子再也不离开这个村庄了,只为在每天

12、的日升日落中看这炊烟升起又熄灭,熄灭又升起,多好啊!肩膀上扛着铁锹的父亲说:傻孩子,一辈子窝在这个村庄里有啥出息啊!有本事的人都到城里去工作,哪有像你这样没有上进心的人啊!土地就像一根宿命的绳子,把父辈一生都拴在土地上,让他们无法脱离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重劳动。多年后,我通过知识解开这根绳子离开村庄,到城里谋生。想到村庄里的乡亲们沿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亘古传统,从事永无止境的繁重农活,他们的生活依然很不宽裕,我的心就微微作痛。我知道,父亲当初给我说那番话有他的道理。也许,父亲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当时父亲之所以给我狭隘的幸福定义自有他的苦衷吧。有时候,在城市中受了伤,我就想回到村庄,对着那见证

13、我年少岁月的炊烟,大哭一场。我知道,我的滂沱泪雨,会被炊烟带走,让我无所牵绊地上路、追求。像一缕空气消失在风中,像一抹炊烟擦干我的眼泪,坐在故乡的山冈上遥望炊烟,我的心会归于平静。城市生活衍生的计较、竞争和苦恼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从炊烟熄灭又升起的自然景观中汲取继续抬头前行的力量。计较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竞争会让自己更加疲惫。一切计较、竞争和苦恼,比与我的生命水乳交融的炊烟还轻,我为什么不放下呢?村庄里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家里可以没有美味佳肴,灵魂的仓库里可以没有金银细软,但村庄里不能没有炊烟,人的精神家园里也不能没有炊烟。炊烟是村庄里所有人灵魂的导师,她让我们在人生的坐标里找准自己的标尺,时刻保

14、持对生活的信心。我一直怀念炊烟。远离了村庄的炊烟,我的生命似乎成了一条断流的河,一块荒芜的田地。只有炊烟,以及村庄里那些与炊烟站在一起的风物,才能让我的生命保持长久的美感、幸福和丰盈。心里空虚的时候,我常常打电话给父亲,说我看不到炊烟的落寞。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通完电话,晚上我就会做梦,梦见炊烟舞动的画面,梦中的炊烟就是一场大雨,湿润我干涸的河流,让我的内心汹涌起思乡的碧波,一波一波,顺着河流的方向回家。漂泊的宿命已经不能让我经常回家了,命运把我羁押到远方。一年回一次家,看一次炊烟,对我而言是命运的大赦。我只能在梦里跟着炊烟回家。炊烟是一个村庄全部的重量,是生活在炊烟扎根的土地上所有人们的希望。炊烟对我的意义就是灵魂的意义。一个人的灵魂断炊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的灵魂里每天舞动着的,那是一束束炊烟。11文章第二段描绘乡村景象,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4 分)12文章第三段父亲为什么要对“我”说那番话?(6 分)513文中两次出现“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 ”,有何作用?(4 分)14文章的标题是“跟着炊烟回家” ,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深刻意蕴。 (6 分)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钢琴上的无臂达人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