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日常工作常规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198810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麻醉日常工作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临床麻醉日常工作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临床麻醉日常工作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临床麻醉日常工作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临床麻醉日常工作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麻醉日常工作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麻醉日常工作常规(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麻醉日常工作常规为了保证临床麻醉顺利的进行,确保病人的安全,做每例麻醉都应在麻醉前,麻醉手术期和麻醉后按以下常规进行。麻醉前准备工作(一)手术前一天麻醉科医师必须到病房访视手术病人,并要求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阅读病历全面了解病人手术与麻醉相关:( l )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发育,营养,精神状态,脊柱四肢,活动情况,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2 )现病史,既往史,既往麻醉手术史,家族史,药物过敏史,烟酒嗜好等。是否伴随有神经,呼吸,心血管,内分泌及其他系统疾病,及其严重程度和对目前机体的影响。( 3 )血、尿、粪常规,血液生化,水电解质、酸碱状态,X 线检查,心电图检查,肝、肾功能及

2、其他特殊检查结果。( 4 )了解与麻醉有关的特殊药物的应用和术前准备情况。2 体格检查( 1 )重点复查神经、循环、呼吸系统。( 2 )根据麻醉选择进行特殊检查,如椎管内阻滞需检查脊柱及脊柱 X 线片,胸背部皮肤。全身麻醉应注意有无义齿,龋齿,牙齿松动,张口程度,头颈活动度,气管插管难易度判断等。( 3 )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和对麻醉的要求,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顾虑,增强病人对手术麻醉的信心和对麻醉科医师的信任。( 4 )根据病人情况,对病人行 ASA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按手术要求,麻醉条件决定麻醉方式、监测方法和麻醉前用药。( 5 )应做的检查未进行或需复查,以及病人的身体情况需再准

3、备时,应直接第一章麻醉科建制,任务及临床工作常规制度 3 向病房主管医师提出,共同协商处理,并向本科上级医师汇报。3 与病人或亲属做麻醉前谈话,内容包括麻醉选择,可能发生的麻醉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麻醉意外,自费用品与药物,取得理解同意后由病人或被授权的亲属签麻醉同意书。4 对危重和疑难病例应进行麻醉前讨论。5 根据麻醉要求,麻醉前准备所用器械、监护仪、一次性用品和必需的麻醉及抢救药品等。(二)麻醉前要做好以下准备1 复查麻醉用具、药物、监护仪、氧气、氧化亚氮和吸引器等,各种用药核对药名、剂量,并在注射器上标识清楚。2 核对病人姓名、住院号、床号、术前诊断和手术名称等,检查麻醉前用药是否使用,

4、是否禁食 6 小时以上,小儿麻醉前 2 小时禁清饮料,核对血型,有无备血。3 安慰病人,解除思想顾虑。4 测血压,脉搏,呼吸,心电图和 SP (无(脉搏血氧饱和度),并记录在麻醉单上,必要时测体温(婴幼儿麻醉应常规监测体温),中心静脉压。危重病人可行 PET COZ ,血气分析,有创循环功能监测等。5 麻醉时检查义齿是否已取下,活动牙齿应通知病人及时处理。(三)急诊手术接到通知后,访视病人,检查术前准备工作,决定麻醉方式和术前用药。麻醉前 6 小时内已进食者,因病情需要立即手术而选择全麻者,麻醉前应向主管医师及家属说明饱食的危险性,同时采取预防误吸的措施。伴随糖尿病酮体阳性者,应积极处理,酮体

5、转阴,电解质检查在正常范围后再行麻醉。二、麻醉期间的观察和处理可1 麻醉期间的观察和处理应包括麻醉操作,病人情况的观察,生理指标的监测,术中输液、输血和根据病情变化的需要而采取的治疗措施。2 麻醉期间应密切观察和记录病人的主要生命体征。3 麻醉中的监测一般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和 SpO :、尿量,根据病情需要监测体温、中心静脉压、吸人氧浓度、呼末二氧化碳、麻醉气体浓度和肌松情况,必要时监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嵌人压、心排血量和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清电解质和脑电图的变化。4 麻醉期间应集中精力,认真仔细地观察病情变化,不能擅离职守,发现病情变化应即时处理并作记录,有重大病情变化应通知手术医师

6、,必要时报告上级医师,以指导处理或抢救。一一4 沥床诊疗指南麻醉分册5 术毕检查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心电图、Sp 唤等是否正常;颜面、肢体软组织有无损伤。全麻应清除口、鼻腔、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观察意识神智恢复程度,必要时应用肌肉松弛药拮抗剂和麻醉性镇痛药拮抗剂,防止其残余药理作用;椎管内阻滞应再测一次阻滞平面,阻滞平面低于 Ts ,病人情况稳定后送回病房,凡病人主要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应送入麻醉后恢复室或手术室内留观处理,待达到恢复标准后送回病房,应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和护士一起将病人送回病房,在病房向主管手术医师和护士交接病情,做好交接班工作,并在术后记录单上签字。危重病人应送人

7、 ICU 进行监测和治疗。三、麻醉记录V 1 凡施行麻醉必须填写麻醉记录单。2 填写麻醉记录单的要求( 1 )麻醉前应记录:体格检查,检验结果及各种特殊检查的重要情况;术前特殊治疗及结果;麻醉前用药,剂量、给药途径及时间;病人人手术室时的血压、心率、呼吸、sp 姚,必要时包括体温、心电图等。( 2 )麻醉过程应记录的内容有:麻醉及手术起始时间、麻醉方法、麻醉用药量及用药时间、持续静注或吸人药起止时间、椎管内阻滞、各种神经阻滞时的穿刺部位和麻醉阻滞范围。全身麻醉应记录麻醉诱导用药时间,是否气管插管,插管途径和导管号码及其他通气导管如双腔支气管导管、支气管导管、喉罩等;麻醉过程中血压、脉搏、呼吸、

8、Spq 和其他的监测指标;手术时病人体位和术中体位改变情况;麻醉过程中输液种类,输血及各种药物使用的时间和用量需准确记录;术中重要操作步骤、特殊情况和意外应详细记录。( 3 )手术完毕时应记录:所施手术名称和术后诊断;手术麻醉医师与护士姓名;输液输血、麻醉药总用量;术中尿量、出血量、胸腹腔液量;术终病人意识、反射、血压、心率、呼吸、Spq 和其他的监测指标及气管内导管拔除等情况。四、术后镇痛依病人年龄、全身状态及手术部位,采用不同方式的术后镇痛方法。应有术后镇痛的记录和管理的规章制度,以保证镇痛效果和即时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第四节麻醉仪器设备一、麻醉设备 1 麻醉机其数量与手术台比例应为 1

9、 : 1 ; 第一章麻醉科建制,任务及临床工作常规制度 5 2 气管插管全套用具包括咽喉镜、纤维咽喉镜、纤维支气管镜、气管导管、管芯、面罩、吸痰管等。3 椎管内麻醉全套用具包括硬膜外阻滞包、腰麻包、硬膜外一腰麻联合阻滞包。4 外周神经阻滞用具。5 氧治疗设备。6 开口器、拉舌钳、口咽通气道、人工呼吸器等。7 微量输液泵。二、监护仪器附豁燃靛帕瓶眯前特三、心1 无创血压,脉搏,心电监护仪(示波、记录装置); 2 立式水银柱血压计;3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护仪(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 4 脉搏氧饱和度仪;5 心电除颤监护仪(胸外、胸内电极); 6 周围神经刺激器;7 ,呼气末 C 唤监护仪

10、;8 体温监测仪;9 神经肌肉传递监护仪;10 吸入麻醉药浓度监护仪。有条件或开展心血管手术麻醉、器官移植手术的医院应有漂浮导管心排血量监测,凝血功能监测,生化血气分析仪,血糖测定仪,脑电监测,听觉诱发电位监测,保温设备等。量刺管醉位记药穿插麻体确士姓又、反第五节麻醉科工作常规制度、麻醉质量丫控制、各级医师和护技人员职责睡 口口口甘. . . 巨 里 . . . 吐三叮峨万. . . 后镇必、麻醉工作常规制度(一)麻醉前访视,会诊,讨论制度1 麻醉科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由总住院医师或相应负责医师根据手术种类,难易程度,病人状况,按麻醉医师技术水平予以安排。2 麻醉科医师于术前一天访视病人,依病历

11、资料,既往史,全面体检结果,评估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评估其 ASA 分级,分析麻醉和手术期可能发6 临床诊疗指南麻醉分册生的问题和防治方法,提出麻醉前用药,麻醉选择,拟定麻醉方案。3 术前访视如发现术前准备不充分或缺少重要检查项目应复查或补查,麻醉科医师应向手术医师提出需补充的术前准备。为了病人的安全,麻醉科医师有责任共同决定最佳手术麻醉时机。对确有违背麻醉原则而增加麻醉手术风险,增加并发症与病死率的手术,麻醉科医师向科主任汇报后,有权建议延期手术。4 麻醉医师在术前访视病人后应向上级麻醉科医师汇报病人情况,讨论麻醉方案与管理应注意的事项。5 麻醉医师应向病人家属实事求是地把拟定麻醉方法

12、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意外,以及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予以详细说明。征得病人或家属理解支持,填写麻醉自愿同意书,并签字生效存档。6 对特殊疑难和危重手术病例,手术科室应提前数日请麻醉科会诊或共同做术前讨论。会诊一般由总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按时完成,填写会诊意见和建议。对危险性极大的或麻醉处理十分复杂的病例,麻醉科主任应于术前向医务科(处)报告,或由医务处组织有关科室共同进行术前讨论。7 麻醉科晨会,科主任主持对当天特殊疑难危重病人进行讨论,由科主任、专科组长或教授们提出最后麻醉方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具体应急措施和处理意见。8 对急诊手术病人,接到手术通知后,麻醉医师应立即访视病人,了解病情后,尽快确

13、定麻醉方案,并与病人家属谈话签字。对疑难危重病例应向上级麻醉科医师和科主任报告,取得上级医师指导和协助。(二)麻醉管理与记录制度1 麻醉医师进人手术室后,应常规检查麻醉机和监护仪的性能,麻醉药品和器具准备情况。病人人室应核查姓名和手术疾病的诊断,首先开放静脉输液,监测生命体征后,按即定麻醉方法和方案施行麻醉,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常规。2 麻醉期间应集中精力,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指标变化与手术情况,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即时发现并判断异常情况,迅速妥善处理。遇有困难或意外应即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请其协助处理。3 认真执行药品、输血核对制度,药物的包装,予以保留,以便复查。对全麻病人,Stewa

14、rd 评分须在 4 分以上;生命体征稳定后方可离开手术室或麻醉恢复室。(三)麻醉后随访制度第一章麻醉科建制,任务及临床工作常规制度 7 1 麻醉后随访病人 1 一 3 天,观察 72 小时恢复情况。2 即时发现麻醉后并发症,并予积极处理,发生麻醉并发症者应继续随访,记录有关资料,直至病人出院。(四)麻醉并发症及意外的处理和登记报告制度1 麻醉中、麻醉后发生并发症或意外,均应立即向科主任或上级医师汇报,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2 发生医疗差错、事故,麻醉意外或严重并发症,科主任或上级医师除立即组织积极抢救处理外,应及时向医务处和主管院长汇报。在适当时机组织全科讨论,明确原因,以吸取经验教训,并将讨

15、论处理意见记录在差错事故登记本上。3 严重差错和医疗事故应及时向医务处和主管院长做书面报告。沪 麻醉质量管理必须加强全面的麻醉质量管理,使麻醉质量达到最佳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痛苦,减少麻醉失误和麻醉意外;保证麻醉病人生命安全。(一)麻醉基础质量管理1 麻醉科医师应该是接受过麻醉科住院医师培训的专职医师,并应定期参加知识更新学习。2 仪器设备应与开展手术种类相配套,以保证病人安全。综合性医院的麻醉科每个手术台应配备一台麻醉机和四个参数的监护仪(心电图、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对危重病人应常规监测中心静脉压,PET COZ 及血气分析,这样才能满足临床麻醉的工作需要,保证麻醉手术病人在手

16、术期间生命生理维护。:3 制度与管理麻醉科应有一系列结合本院实际的常规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管理是保证麻醉质量的重要措施。如麻醉前访视、会诊和讨论制度、麻醉管理与记录制度、麻醉后随访制度,新药、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和临床科研的审批制度,术后镇痛的管理制度等。麻醉科主任在上述制度的修定和检查落实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二)麻醉质量评价麻醉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麻醉质量。1 科室建立麻醉质量控制小组。2 评价麻醉成功率、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率、会诊率、麻醉并发症发生率、麻醉差错发生率、麻醉意外及事故发生率、麻醉记录书写合格率、抢救危重病人数及成功率。3 一般每季度总结一次,登记在质量控制记录本内,并在全科总结讨论一第一章麻醉科建制,任务及临床工作常规制度 7 1 麻醉后随访病人 1 一 3 天,观察 72 小时恢复情况。2 即时发现麻醉后并发症,并予积极处理,发生麻醉并发症者应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