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87246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州市曾宪梓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梅州市曾宪梓中学高一期末语文试卷(2011.1)一、基础知识部分(每题 2 分)1.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蓬蒿(go) 泠然(lng) 斥鴳(ch yn) 鼎铛玉石(chng)B. 追溯(s) 栏楯(xn) 扃牖(yu) 万乘之势(shng)C. 慰藉(ji) 桂棹(zho) 愀然(qi) 倚歌而和(y)D. 嫔妃(pn) 舂粮(chng) 辇车(nin) 不霁何虹(j) 2. 下列各组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 晤面食不果腹瞑目扶摇而上B. 分辨闻过饰非晦朔无动于中C. 贪焚忠贞不逾抉择运筹帷幄D. 船舷无耻滥言梳装荼毒生灵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

2、句是()A. 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同达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比较起来,都显得相形见绌。B. 从前他们又要办厂,又要做公债,也居然稳渡了两次险恶的风波,现在他们全力来做公债,自然觉得游刃有余。C. 在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D. 他们同样是出租车司机,但思想行为却南辕北辙。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中严令禁止,中职学校在假期里不得安排学生到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不得安排学生每天顶岗实习超过 8 小时。B农民工既不愿固守土地,又不愿舍弃他们手中的土地经营权,他们将土地作为“退而谋生”的重要手段。C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总统一致

3、决定,在举行首脑会议之前完成相关工作,而关于建立联合防空系统将在首脑会议上签署。D科学是允许怀疑的,而且充分的质疑能使任何一种科学理论走向成熟。所以,对于科学来说,更为重要的正是怀疑精神。5. 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就是汉字,我的祖屋,我的家!我迷恋它雕梁画栋的亭阁楼台,我更迷恋它朝晖夕阴中隶楷行草的万千气象: 1赏心悦目的,是耀眼的光箭穿过宽阔而幽深的甬道,照亮祖屋的身躯,优雅而颀长;2心驰神曳的,是光线将祖屋分明的棱角隐去,只留轻盈身姿,飘飘欲飞;3令人陶醉的,是道道金辉,铺撒祖屋的胸襟,舒展高贵,气度雍容;4最最摄魂夺魄的,当是斑驳的树影中,祖屋如龙蛇行走,曼妙莫

4、测!A1234 B1324 C2413 D14236.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 (属,通“嘱” ,劝人饮酒)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和,音,同声相应,唱和)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往下游走)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缭,盘绕)7. 对下列各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奚以知其然也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A. 与相同,与也相同 B. 与相同,与不同C. 与不同,与也不同 D. 与不同,与相同8. 比较下列句式特点,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 不能喻之于怀

5、 B.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C. 亦将有感于斯文 D.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 (共 15 分)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曹操)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拜济丹阳太守。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曹操)闻之,曰:“蒋济宁有此事!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 ”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关羽围樊、襄阳。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济说太祖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

6、,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太祖如其言。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羽遂见禽。文帝践阼(即位) ,出为东中郎将。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诏曰:“夫骨鲠之臣(刚直的大臣) ,人主之所仗也。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 ”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济上疏曰:“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夫欲大兴

7、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 ”诏曰:“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齐王即位,迁太尉。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是岁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引:率领B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 绪:残余的,遗留的(事业)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改变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如果没有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8、一项是(2 分)A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 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B过领汝南兵以解围 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C羽遂见禽 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D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 诚未得高枕而治也11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2 分)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3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 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蒋济用计

9、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文帝问天下“风教” ,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回答;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坚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能直言进谏,虽多次触怒人主,但始终都为人主所器重。13断句和翻译。 (7 分)(1)给阅读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分开即可) 。 (3 分)济 上 疏 曰 太 傅 奋 独 断 之 策 陛 下 明 其 忠 节 罪 人 伏 诛 社 稷 之 福 也 夫 封 宠 庆 赏 必 加

10、有 功(2)把阅读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1 ,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1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 14.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 分)15. 宋洪迈容斋随笔中说这首诗“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 ,你认为对吗?为什么?(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六小题)( 6 分)(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杜牧阿房宫赋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

11、慕, _ ,_ ,不绝如缕。 (苏轼赤壁赋)(3) ,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4)风之积也不厚, 。 (庄子逍遥游 )(5)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 (庄子逍遥游 )(6) ,俯察品类之盛。 (王羲之兰亭集序 )(7)汩余若将不及兮, 。 (离骚 )(8)三岁为妇, 。 ,靡有朝矣。 (氓 )五、现代文阅读(12 分)文赤壁 (朱增泉)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4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

12、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江山如画,逝者如斯! 迎面一座小山,不高,拾级而上。可能是这里的人想让文赤壁比武赤壁更“赤” 、更吸引游客吧,山壁上泼了一层赭红色涂料,显得假了。苏东坡的文采名声,哪里还用的着粉饰媚俗? 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当年,苏轼写了前赤壁赋 ,三个月后重游再写

13、后赤壁赋时,就已感叹“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他去世至今已有九百多年了,星换斗移,江山已改,虽是涛声依旧,毕竟江面已远。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 、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后来朝廷发来诰命,任命他为“汝州团练副使” 。其实那只是一个虚职,挂职领一份钱粮而已。一个失意文人,被安排去当一名“武官” ,真是阴差阳错。 然而,文赤壁的全部意蕴,又恰恰全部产生在一连串的阴差阳错之间。古时此山有峭壁插入江中,形如象鼻,山体为红色花岗岩,故名“赤鼻矶”

14、。苏东坡是四川人,想必他初来乍到,竟将湖北口音“赤鼻”错听为“赤壁” 。落难中的苏东坡“孤舟出没烟波里” ,游饮江上,身临赤壁,伤感而怀古,触景而生情。面对万古东流,惊涛拍岸的浩浩长江,他心中也被满腔的不白,不公,不平,掀起阵阵巨大的感情波澜。他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时势何等风起云涌,一时多少豪杰, “而今安在哉”?于是, “苏子愀然”扣舷而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情起波涛中,句出骇浪间,一吟成杰作,一叹成绝唱。 看来,生前的“命”与身后的“名” ,从来不是一回事。生前命运好,身后名声也好的人是有的,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如意。有的人生前飞黄腾达,大红大紫,身后却瞬即灰飞烟灭,再没有人想起、提起,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