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植《洛神赋》中的寓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85502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曹植《洛神赋》中的寓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曹植《洛神赋》中的寓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曹植《洛神赋》中的寓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曹植《洛神赋》中的寓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曹植《洛神赋》中的寓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曹植《洛神赋》中的寓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曹植《洛神赋》中的寓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文学史论文题 目:论曹植在洛神赋中的寓意姓 名:季静学 院:人文学院系:中文系专 业:中国语言文学年 级:2009 级学 号:10220092202432指导教师:刘荣平 职称:副教授2010 年 01 月 14 日2论 曹 植 洛 神 赋 中 的 寓 意摘要: 曹植的 洛神赋 是千古传颂的名作,有极其丰富的文学价值, 但是关于洛神赋的创作意图,却是一个千古之谜,对此人们众说纷纭,有感甄说,寄心帝王说,爱情故事说等等,本文分析总结了这几种说法,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曹植作此赋是为抒情言志,抒发自己志不得筹的情感,转而寄心文作。关键词: 曹植 洛神赋 感甄 寄心帝王 爱情故事 抒情言志引言

2、:曹植,字子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又称陈思王,他是曹操之子,曹丕之弟。谢灵运曾说:“天下有才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 ”谢灵运是很狂的诗人,自视清高,对自己的才华颇为自信,但他对曹植的评价如此高,由此可见曹植的文学成就。 洛神赋是曹植辞赋中的杰出作品,在文学史上成就突出,它继承了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它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分离。 洛神赋的精妙之处在于它的描写细节,作者以其妙绝天人的神来之笔将洛神宓妃描写得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这不仅标志着曹植的创作艺术已经步入巅峰状态,更为后世作家在人物塑造方

3、面树立了一块几乎难以逾越的丰碑。洛神赋中洛神宓妃的超凡脱俗与惊人的美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禁要问,洛神是指谁?曹植为何塑造这一形象?于是产生了后世对洛神赋主题和寓意的讨论猜测与研究,关于它的主题从古代到现在有流传了这几种说法:感甄说,寄心帝王说,爱情故事说等。感甄说洛神赋原名感甄赋 ,而“感甄”一说出现最早,它源于如下的记载:“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赍植。植还,度轘辕,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

4、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能具?为郭后以糠塞口,今被发,羞将此形貌重睹君王尔。 言讫,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 ,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 。 ”又有郭沫若在论曹植中对李善的“感甄”之说也颇振振有词,把曹植从“求甄逸女”推向“爱慕比自己大十二岁嫂子的情结中,认为这是情理中事。”感甄说的可信价值也值得怀疑,疑点有三:第一,曹植爱上他的嫂嫂很不可能。他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写感甄赋 。曹丕与曹植兄弟之间因为政治的斗争,关系本来就很紧张,曹植写感甄赋 ,岂不是公然与其兄作对,招致杀身之祸吗? 第二,图谋兄妻,这

5、是“禽兽之恶行 ”, “其有污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污其兄子(指明帝)之母而兄子晏然,况3身为帝王者乎?” 第 三 , 李 善 注 引 记 所 说 的 文 帝 曹 丕 向 曹 植 展 示 甄 后 之 枕 , 并 把此 枕 赐 给 曹 植 , “里 老 所 不 为 ”, 何 况 是 帝 王 呢 ?极 不 合 情 理 , 纯 属 无 稽 之 谈 , 且此 记 在 许 多 版 本 中 都 没 有 出 现 , 况 为 野 史 , 可 信 度 不 高 。 第 四 , “感 甄 ” 之 说 从根 本 上 违 反 了 作 者 的 原 意 及 作 品 的 实 际 。 曹 植 在 序 中 分 明 写 着 “感 宋

6、 玉 对 楚 王 说 神女 之 事 而 作 。 ” 在 赋 中 根 本 找 不 到 一 点 甄 氏 事 迹 的 影 子 , 也 没 有 任 何 暗 示 。但 感 甄 赋 确 有 其 文 , 那 这 “甄 ”又 怎 么 解 释 呢 ? 有 这 样 一 种 说 法 , 曹 植 在写 这 篇 赋 前 一 年 , 任 鄄 城 王 。 “甄 ”并 不 是 甄 后 之 “甄 ”, 而 是 鄄 城 之 “鄄 ”。“鄄 ”与 “甄 ”通 , 因 此 是 “感 甄 ”。 现 金 这 种 说 法 较 有 说 服 力 。寄 心 帝 王 说关 于 洛 神 赋 的 寓 意 , 再 一 种 说 法 就 是 “寄 心 帝

7、王 ”说 , 也 就 是 后 来 的 “隐喻 君 臣 大 义 ”说 。 这 种 说 法 的 代 表 人 物 是 何 焯 、 丁 晏 , 他 们 认 为 曹 植 “托 词 宓 妃 以寄 心 文 帝 其 亦 屈 子 之 志 也 。 ”他 们 把 寄 心 君 王 理 解 成 屈 子 之 志 , 理 解 成 曹 植 对 曹 丕 的忠 诚 苦 心 , 以 洛 神 比 文 帝 , 通 过 写 对 洛 神 的 爱 慕 表 达 自 己 对 文 帝 的 心 意 , 表 达 曹 植 对文 帝 没 有 二 心 , 愿 有 机 会 效 忠 于 他 , 然 而 事 实 曹 丕 视 他 为 最 大 威 胁 , 据 他 千

8、 里 之 外 。寄 心 君 王 说 的 立 足 点 只 是 赋 中 的 一 句 话 : “虽 长 处 于 太 阴 , 亦 长 寄 心 与 君 王 。 ”且古 代 有 些 以 美 人 来 比 喻 君 王 的 例 子 , 如 离 骚 , 故 他 们 认 为 洛 神 指 文 帝 曹 丕 。然 而 , 考 究 作 者 创 作 时 的 具 体 处 境 、 创 作 心 态 以 及 作 者 的 素 愿 抱 负 、 政 治 理 想 等 ,寄 心 君 王 说 也 有 很 多 漏 洞 和 令 人 怀 疑 之 处 。其 一 , 曹植与曹丕关系之恶劣,为了争夺曹操继承人的位置,兄弟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政治对手,曹丕心狠

9、手辣,对于同胞兄弟的骨肉之情毫不顾及,他对于有可能危及自身地位的人,是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对于自己过去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曹植,他更不会轻易放过,正如曹植所说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以曹植的秉性是绝不会摇尾乞怜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说曹植写洛神赋的目的在于“寄心君王”,实在是不符合实际。其 二 , 曹 植 对 洛 神 的 描 写 可 谓 禅 精 竭 虑 、 精 雕 细 镂 。 洛 神 不 仅 具 有 容 貌 、 体 态 、穿 戴 上 的 外 在 艳 美 , 更 具 有 文 静 娴 雅 、 缠 绵 多 情 、 善 于 辞 令 的 内 在 智 美 。 洛 神 是 作 者理 想 中 的 睿 智

10、贤 明 的 完 人 , 非 视 手 足 如 寇 仇 、 置 妻 室 于 死 地 的 魏 文 帝 可 及 。其 三 ,曹 植 “ 生 乎 乱 , 长 乎 军 ”, 受 儒 家 积 极 入 世 的 思 想 影 响 较 深 , 有 着 强 烈的 功 名 事 业 心 , 追 求 建 永 世 之 功 ,同 时 , 其 父 曹 操 驰 骋 沙 场 , 坐 拥 大 部 分 江 山 , 文 治武 功 , 大 大 激 发 了 他 建 功 立 业 的 热 情 , 也 进 行 了 一 系 列 的 军 事 活 动 与 政 治 宣 传 活 动 ,深 得 曹 操 赏 识 器 重 , 但 后 来 因 太 子 之 争 曹 植

11、 失 败 , 从 此 一 蹶 不 振 , 才 落 得 如 此 悲 惨 下场 , 虽 然 表 面 上 他 对 曹 丕 歌 功 颂 德 而 贬 低 自 己 , 但 那 只 是 出 于 策 略 上 的 保 全 自 己 , 心底 深 处 是 积 极 的 , 偶 尔 也 会 流 露 在 他 的 诗 作 里 , “人 谁 不 没 , 贵 有 遗 声 ”, “思 一效 筋 力 , 糜 躯 以 报 国 ”等 等 。 所 以 他 的 洛 神 或 许 是 他 心 中 的 美 好 愿 望 和 志 向 , 但 绝 不会 是 文 帝 曹 丕 。其 四 , 若 洛 神 为 曹 丕 的 化 身 , 则 赋 作 中 不 应

12、有 “抗 罗 袂 以 掩 涕 兮 , 泪 流 襟 之 浪浪 ”的 情 态 和 “虽 潜 处 于 太 阴 , 长 寄 心 于 君 王 ”的 意 象 。 其 五 , 在 创 作 心 态 上 , 洛 神 赋 与 赠 白 马 王 彪 作 于 同 一 时 地 。 赠 白 马王 彪 通 篇 人 咽 马 嘶 , 草 木 含 悲 , 在 “ 金 刚 怒 目 ” 式 的 斥 责 与 质 问 声 中 , 作 者 还能 以 美 人 喻 君 王 、 感 抒 其 赤 诚 忠 心 吗 ? 由 此 看 来 , “寄 心 君 王 ”说 , 显 然 不 是 洛4神 赋 寓 意 的 合 理 阐 释 。爱 情 故 事 说今 人 陈

13、 祖 美 则 认 为 洛 神 赋 的 主 题 是 写 男 女 情 事 的 , 可 称 为 “爱 情 ”说 。 他声 称 : 洛 神 赋 是 一 个 爱 情 故 事 , 在 这 个 故 事 里 , 隐 喻 着 作 者 身 不 由 己 , 好 梦 未 圆的 惆 怅 与 怨 愤 。 这 种 说 法 更 加 仍 值 得 商 榷 , 洛 神 赋 的 创 作 难 道 只 是 为 写 爱 情 吗 ?抒 情 言 志曹植出生于汉献帝初平三年,正当汉末天下大乱之际,曾随其父曹操转徙于军旅之中,所谓“生乎乱、长乎军”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他不仅亲历了频繁的战乱,而且接触了广阔的社会现实。这样的生活基础对他此后的思

14、想和创作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当时,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战乃是时代的最强音。在与杨德祖书中,曹植认为辞赋创作是小道:“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 ”并明白表示自己的理想是:“吾虽德薄,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表现出了他的理想与志向并不只在于文学创作方面,他所看重的是通过建功立业进而流芳百世、名垂青史。然而现实总与理想相悖。曹植的才华是比较突出的,也有较高的文学造诣,颇受曹操喜爱,甚至曾有立曹植为太子的想法,对他有很高的期望,建安十六年,曹植被封为平原侯。曹操出征孙权,命他留守于邺,曾经告诫他说:“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

15、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二矣,可不勉欤!”曹操这一番话是很不寻常的,其中似有让他益加自勉,以便将来继承王位的意思。然而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引起曹操的不满,因为作为一个王位继承人,是不该有这样的毛病的,再加上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又使“左右宫人并为之说”,使曹植终于失宠。建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曹操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派他去救曹仁。且谓曹操传呼曹植,“有所敕戒”,而“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曹操“ 悔而罢之” 。如果这件事属实,也可作为曹植“饮酒不节”的证明,但魏氏春秋曰:“植将行,太子饮焉,逼而醉之。王召植,植不能受命,故王怒也。”由此看来,曹植是中了曹

16、丕的计,若此记录属实,也可看出曹植没有政治头脑,缺乏警惕,那么容易被陷害;若此记录为虚,那么可说明曹植的“任性而为,饮酒不节”,他既想有一番作为,却又这样放纵,也可看出他的没有政治头脑。这样的性格在政治斗争中是注定要失败的。在曹丕即位后,对曹植进行了进一步的政治迫害,找理由把曹植贬爵安乡侯,改封曹植为鄄城侯。曹植本传载:“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诏书有云:“植,朕之同母弟,朕于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骨肉之亲,舍而不诛,其改封植。” 黄初四年,曹植曾与诸侯王被召同朝京5师,会节气,他上有责躬诗,检讨罪过。其上表有云:“臣自抱衅归藩,刻肌刻骨,追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谓“天网不可重罹,圣恩难可再恃。” 称曹丕“德象天地,恩隆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