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岑参边塞诗豪纵特征及其表现手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85398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岑参边塞诗豪纵特征及其表现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岑参边塞诗豪纵特征及其表现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岑参边塞诗豪纵特征及其表现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岑参边塞诗豪纵特征及其表现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岑参边塞诗豪纵特征及其表现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岑参边塞诗豪纵特征及其表现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岑参边塞诗豪纵特征及其表现手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第 1 页 共 6 页论岑参边塞诗豪纵特征及其表现手法王蓓(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专业 2011 级本科 3 班,陕西 汉中 723001)指导教师 付兴林摘要盛唐诗人岑参以其边塞诗在诗坛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豪迈大气、意象雄伟壮丽。其诗豪纵风格之成因,首先归结于大唐声威的滋养,其次是潜心苦读与出塞经历,再次是诗人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理。其边塞诗的豪纵特征主要体现在边防将士不畏艰险、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热情奔放、雄奇壮丽的意象以及洒脱不羁的诗歌体裁。在突出豪纵特征时,岑参贯用的表现手法是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或托物言志。关键词岑参;边塞诗;审美特征;表现手法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

2、鼎盛时期,辽阔的疆域、清明的政治、发达的经济、繁荣的文化,使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昂然奋发的精神面貌。岑参与高适都是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向来被称为“高岑” 。陈铁民曾在评价此二人时这样写道:“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高适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 。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说:(岑参)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使人慷慨怀感 。高适与岑参确实具有豪迈雄壮的共同特征。 ”192但是从诗歌的审美特征看,岑参的创造性要高于高适,浪漫的想象,飘逸的描写,合理的夸张使得他的边塞诗在众多诗歌中脱颖而出。他时而平铺直叙地将志不得展、思乡念亲之情抒发;时而边写景边抒情,将唐军将士不畏艰苦的豪迈之情与边塞的恶劣条件

3、相结合;时而将自己的情感借助渭水、号角、东风、明月等具体意象表达出来。现如今多数学者将岑参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了岑参高适边塞诗比较、岑参边塞诗思想艺术性、岑参诗歌体式等方面,鲜少涉及岑参边塞诗的豪纵美特征的。本文拟结合岑参的生平经历、诗歌创作、时代精神,对其边塞诗的豪纵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表现手法进行一番深入探讨。一、岑参边塞诗豪纵特征之成因全唐诗序说:“诗盈数万,格调各殊,精思独悟,不屑为苟同。 ”25这几句话精辟指出了唐诗的独特性。胡应麟说,其格有高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之分,其调有飘逸、雄浑、深沉、博大、绮丽、幽闲、新奇、猥琐之分。之所以形成不同的审美特征乃取决于各个诗人的思

4、想认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以及文学修养之不同。1大唐声威的滋养岑参的边塞诗大都产生在天宝年间,作为当时的皇帝李隆基,早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励精图治,继续推行科举制,不遗余力地选拔人才,整顿吏治,开创了政治清明的局面。虽然在天宝后期内败,但是在安西、北庭,唐的兵力和声威依然很盛。唐王朝在边塞配置军力,设置屯田,巩固边防,提高了唐朝的军威,民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空前高涨,这使得岑参对安定边疆充满信心,情绪豪迈、乐观,所以能够写出不少富有雄放之音的边塞诗来。2潜心苦读与出塞历程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第 2 页 共 6 页岑参幼年丧父,从兄受书, “能自砥砺,博览群书” 3129。重振家族兴盛的担

5、子落在了他的身上,使他从小立志苦学,满心希望有朝一日走上仕途,重整岑氏沦落的“世业” 。早年的岑参在嵩阳、荥阳苦读,嵩山为五岳之一,奇峰峻岭,古木流泉。年轻的诗人在这幽静的自然环境中潜心攻读,不仅在学问上打下了广博的基础,而且也初步形成了他那种沉雄悲壮中的新奇特质。岑参第一次出塞,是从天宝八载(749)至天宝十载(751)赴安西;第二次出塞是从天宝十三载(754)至至德元年(756)赴北庭,两次出塞共计五六年时间, “陇山、临洮、金城、武威、敦煌、玉门关、天山、轮台,都留下他的足迹。 ”495无边的沙漠,卷石的狂风,火山的烈焰,热海的蒸腾,甚至塞外的歌声、霜雪都一一成为他诗歌的素材。现存的七十

6、多首边塞诗歌里,既有抒发诗人出塞从军建功立业的抱负,也有倾吐功名难求的失望和苦闷;既反映激烈残酷的边塞战争,也反映边塞地区民族的和睦友好;既深情地赞美和描绘奇异的边塞风光,也抒发沉郁的思乡怀人之情。3好奇的性格另外还有岑参自身好奇的性格。杜甫在渼陂行中曾云:“岑参兄弟皆好奇。 ”22261在前期,岑参的好奇性格就显现出来,在对嵩山的山水挥洒笔墨中即可见出这一性格特点。后期诗里更是怀着浓郁的兴味将笔墨放在边塞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上,有描写人物的“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5205,人物或粗犷,或装束奢华,统统在诗人笔下形神栩栩,跃然纸上;也有描绘边塞胡旋舞的,如田使君美人如莲花舞北旋歌中

7、有云:“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曼脸娇娥纤复侬,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裙转绣若飞雪,左旋右旋生旋风。 ”5124那不同于长安的舞曲,曼脸娇娥,急旋生风,回裙转绣,令岑参眼花缭乱、啧啧称奇。还有当好奇的岑参见到火山时的惊奇,如经火山有云:火山今识见,突兀蒲昌东。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不知阴阳炭,何独燃此中?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熟知造化功! 5106用短短的五十个字,将第一次见到塞外火山的惊诧,描写得淋漓尽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生活是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学艺术则是现实生活高度的反映。文艺家只有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抓住生活的本质并以恰当的艺术方式去反映,才

8、能创作出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俱佳的作品。岑参边塞诗就是这理论实践的典范。二、岑参边塞诗豪纵特征之表现岑参边塞诗的豪纵之气主要体现在边防将士不畏艰险、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善于运用热情奔放的情怀、雄奇壮丽的意象以及洒脱不羁的诗歌体裁三个方面,也正是这三者的完美融合让他的边塞诗独树一帜。1戍边将士情怀 (1)爱国情怀险恶的生存环境成就了将士们高昂的豪情壮志和勇往直前的气概。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19

9、5诗人从正面描绘边塞严寒中的奇丽风光,通过独特的环境描写衬托出深厚的离别之情,又从侧面推出“角弓” 、 “铁衣” 、 “百丈冰”这些硬朗、大气的诗歌意象,再加上“不得控” 、 “冷难着” 、 “冻不翻”这些描写边塞恶劣气候所带给人的奇异感觉,展示边塞雪后严寒的场景。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们却毫无怨言。这首诗气势宏伟,笔力纵横矫健,结构挥洒自如,韵律抑扬顿挫,向读者展示了不同于长安声色犬马、富丽堂皇的冷艳峻拔,生动、准确、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第 3 页 共 6 页形象地刻画出一幅边塞将士豪气冲天的场面。再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写道:“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

10、戈相拔,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早檄砚水凝。 ”5178描绘军队在莽莽沙海、狂风怒吼、黄沙飞扬环境下急行军时的天寒地冻、异景奇观。此外,如“风怒吼” “石乱走” “戈相拔”等细节描写,一方面展示环境的艰苦,另一方面却借此凸显边塞将士们的满怀豪情。(2)英雄赞歌岑参诗中时时讴歌“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5122的狂放不羁。譬如轮台歌中有云:“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5176诗中以白骨森森的阴惨气氛反衬出出师时笛鼓齐鸣、三军大呼所造成的地动山摇的声威,表现“今见功名胜古人”的强烈自豪感。还有如武威送刘判官赴西归京中以

11、辽阔的沙碛为背景,勾画出骑者在黎明前的夜色中像飞鸟掠过的壮丽身影及场面。(3)民族融合热情奔放的诗歌内容还表现在岑诗中满怀豪情地反映胡汉人民团结友好的融洽气氛。大多描写少数民族音乐歌舞场景的,如田使君美人如莲花舞北旋歌中有云:“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曼脸娇娥纤复侬,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裙转绣若飞雪,左旋右旋生旋风。 ”5124胡地歌舞被诗人赞为“天下无” ,而这一切是由于唐军在边塞保持着强大的军事优势,也正是这,使得岑参满怀豪情地描绘胡汉人民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再如奉送封大夫宴一诗中,他描写幕府中宴会“座参殊俗语,乐杂异方声, ”5193宴会上的人员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操着各种语言在

12、一起交流,欣赏着各个民族的乐曲。还有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中的“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 5219,描写的也是各民族在一起尽情欢歌的场面。2意象岑参很善于调动各种美学元素表现博大雄浑的诗歌意象,擅长设置主客体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来充分展示人物的风貌。在他的边塞诗中,作为主体的唐军将士或诗人自己往往被放在严酷与恶劣的客观环境中。在主体人与客体自然环境或劲敌的抗争中,客体愈显得可怕惊人,愈加具有阻碍实践的力量,就越能激发出主体身上所具有的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意志和力量。 6岑参边塞诗的意象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的具体化,往往表现为慷慨从

13、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酒、羌笛、雪、号角等都是岑参诗歌中常用的意象。羌笛用于渲染离别愁绪,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云:“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5195边塞苦寒,愁云惨淡。诗人宴饮归客,似以“乐”作乐,调节宴会气氛,实是渲染惆怅情绪,充满依依惜别之情。还有号角、铠甲这些战争出现的意象,看似写战争一触即发,实则写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与卫国激情。3体裁除内容上的豪放不羁,还有诗歌体裁上的肆意洒脱。岑参诗歌借鉴了高适等人七言歌行纵横跌宕、舒卷自如的体势而加以创新,形式接近乐府但完全不用乐府古题而自立新题的创作路数。他的诗用韵十分灵活,有

14、基本上一韵到底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也有两句换韵的轮台歌 ,或三句换韵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视所写的内容而定。音韵或轻快平稳,或急促劲折,音节宏亮而意调高远。 7213譬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首诗三句一节,打破旧的二句或四句一节诗的格局。同时句句押韵,三句一转韵,也与旧的偶句押韵的惯例迥异。这充分显示出岑诗在体裁上不拘一格、豪放不羁的特点。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论文第 4 页 共 6 页三、岑参边塞诗豪纵的表现手法唐才子传有云:“参累佐戎幕,往来鞍马风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博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词尚清,用心良苦。诗调尤高,唐兴罕见此作。放情山水,故常怀逸

15、念,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每篇绝笔,人辄传咏。 ”8443岑参的边塞诗里带有感性色彩,讲究感觉印象,浪漫的想象,飘逸的描写,合理的夸张。直抒胸臆、寓情于景与托物言志也是岑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1直抒胸臆岑参在天宝八年(749)第一次出塞时的诗作,大多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借以抒发深沉的思乡怀人之情,以及报效国家、立功封侯的雄心壮志。刚踏上出塞的征程,岑参就借送人赴安西向世人表露心迹:“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5166尽管岑参文人出身,但也知道西去征途艰难,所以接下来借诗歌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以宽慰和激励自己道: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

16、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万里奉王事,一生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599又如其银山碛西馆写道:银山峡口风似箭,铁门关西月如练。双双愁泪沾马毛,飒飒胡沙迸人面。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 5107 诗的前四句写景,风急似箭,黄沙满面,每当寂静的夜晚来临,抬头看着皎洁如练的月光,思乡之情就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顿时泪流满面。后两句直抒胸臆,喊出了“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的时代强音。尽管自然条件如此恶劣,诗人却不以为苦,反而想在这艰苦的戎马生涯中建功立业,以实现作为天地一丈夫的人生价值。也正是有了目标追求和生活动力,岑参经常在诗中透露出慷慨豪迈的气概,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有云:“一声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5173又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有云:“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5173另外描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