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煌《行政学原理》考研笔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197959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丁煌《行政学原理》考研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丁煌《行政学原理》考研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丁煌《行政学原理》考研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丁煌《行政学原理》考研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丁煌《行政学原理》考研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丁煌《行政学原理》考研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煌《行政学原理》考研笔记(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武汉大学行政学原理丁煌 第 1 页 共 50 页武汉大学行政学原理丁煌导 论第一节 管理和管理学概述1.1 什么是管理1.2 什么是管理学1.1 什么是管理管理是同人类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管理第一次同科学发生联系,就对社会经济组织的层次结构加以变革,产生了传统管理方式根本无法比拟的巨大功能。现代管理已是当今文明社会的三鼎足(科技、教育、管理)之一。1.1 什么是管理英国政府一个委员会经过两年的调查,发表了工程技术我们的未来这一长达160页的报告,结论是:在管理上,英国乃至欧洲同美国存在着差距。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生产力。1.1 什么是管理1.1.1 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在特定的动态系统中

2、能以其必然的规律性对社会劳动、生产能力起放大的作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知识体系,管理在社会这样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内可以起到“中枢”协调作用。这就像无数个个体劳动的小系统构成大系统那样,管理就是联系这些小系统并使它产生巨大效能的纽带。1.什么是管理1.1.2 管理是一种生产力生产力的概念是由许多因素组成的。生产力的传统说法是三因素,即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新的生产力的概念,还包括能源设施、科技、信息、教育和管理。没有科学的管理,就不可能有现代社会经济的一切重大成就,对于企业来说也就不能发挥出技术、装备和人才的优势,取得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1.什么是管理1.1.2 管理是一种生产力管理与科学技术

3、一起已成为推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车轮。翻开各国的经济发展史,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成功的管理作为基础,要想取得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的。1.2 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本身以及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对管理工作进行综合研究的科学。管理学是人类长期进行社会生产实践,对社会生产过程的活动进行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的理论总结。它作为一门综合研究的知识体系,根据社会组织结构内在的规律,考虑到人在管理活动中心的活跃地位,揭示了管理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得出了现代管理的最优理论和方法。武汉大学行政学原理丁煌 第 2 页 共 50 页第二节 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2.1 行政学在西方的产生2.2 行政学在西方

4、的发展2.1 行政学在西方的产生行政作为一种管理活动由来已久,在概念上“行政”又称“行政管理”,它是英文“ Public Administration”一词的汉译,传统上亦称“公共行政” 或“公共行政管理”。2.1 行政学在西方的产生 行政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1)行政管理实践发展的要求(2)科学管理运动的兴起(3)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2.2 行政学在西方的发展2.2.1 行政学在西方的初创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行政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在威尔逊、古德诺等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基础上,经过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等工商企业管理理论的推波助澜,最终通过怀特

5、的系统化理论框架而逐渐创立起来的。2.2 行政学在西方的发展2.2.1 行政学在西方的初创(1)政治与行政二分法(2)韦伯的官僚制行政组织理论(3)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4)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5)怀特的理论框架2.2 行政学在西方的发展2.2.2 行政学在西方的演进“政治与行政的严格分离”。随着社会变迁和行政学的进一步发展,威尔逊韦伯范式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以至激烈抨击,到20世纪60年代后,威尔逊韦伯范式逐步为一种新的范式“民主行政范式” 所取代。2.2 行政学在西方的发展2.2.3 行政学在西方的深化20世纪60年代后的行政学摆脱了长期以来对政治科学的过分依赖,由纯粹理

6、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纷纷被引入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不仅衍生出了诸如行政生态学、比较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以及新公共行政学等公共行政学的新兴分支学科和理论流派,而且使公共行政学在研究视野和研究内容上均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进而成为一门融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2.2 行政学在西方的发展2.2.3 行政学在西方的深化 新公共行政学武汉大学行政学原理丁煌 第 3 页 共 50 页新公共行政学也称为新公共行政运动,它提出了研究公共行政领域的一种全新的视角。其基本思想是,以社会公平作为核心的价值,建构一种入世的、改革的、具有广泛民主的新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的理论

7、主张对于行政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关于公共行政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关注现实政策的主张,一直是当代公共行政的中心议题。2.2 行政学在西方的发展2.2.4 行政学在西方的拓展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政府再造运动的兴起和公民社会的不断发育,西方公共行政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特点:一方面,在新管理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在工商企业管理领域行之有效的新管理理论与方法又一次被引入公共行政管理领域;而另一方面,在新一波的民主政治思潮的推动下,出现了一些更加关注公共行政管理的公共本质、更加强调公民参与的新型公共行政管理理论。2.2 行政学在西方的发展 新公共管理运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

8、代初,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浪潮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在西方,这场行政改革运动被看作一场“重塑政府” 、“再造公共部门” 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这场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公共部门管理变革运动有诸多称呼:“管理主义”、“ 新公共管理” 、“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 后官僚制典范”或“企业型政府”。到90年代后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新公共管理”的概念 。2.2 行政学在西方的发展 新公共管理运动由于各国具体实践的差别,对于新公共管理有诸多定义,比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作的界定是:(1)企业管理技术的采用;(2)服务及顾客导向的强化;(3)公共行政体系内的市

9、场机制及竞争功能的引入。尽管表述不同,但各种定义的基本取向是一致的,即新公共管理是一种以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为特征的管理主义。2.2 行政学在西方的发展 新公共管理运动出现的原因第一,“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被财政危机逼出来的。第二,“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被“ 信任赤字”逼出来的。第三,“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被理论危机逼出来的。第四,“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被科技革命逼出来的。第五,“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被经济全球化逼出来的。第六,“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被公共管理对象逼出来的。2.2 行政学在西方的发展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内容(1)政府角色定位。(2)

10、专业化管理。武汉大学行政学原理丁煌 第 4 页 共 50 页(3)企业管理方法的引入。(4)绩效管理。(5)产出控制。(6)竞争引入。(7)以顾客为中心。2.3 行政学在中国的勃兴(1)古代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大一统的国家行政组织体制、官吏制度和监察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行政管理制度。(2)近代中国,西方行政学被介绍、引入,出版了一些学术著作、提出了一些行政管理思想,并且还开设了行政学课程,创办行政学刊物,建立行政学会。(3)现代中国,行政学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勃兴的。2.3 行政学在中国的勃兴行政学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恢复研究以来,在20多年间得到了很大的发

11、展。学术界根据我国行政学科本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在行政理论和行政发展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其现状如下:(1)业已建立起行政学的体系架构。(2)行政学理论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3)应用行政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4)分支行政学在不断开拓。(5)突破单一的运用理论方法来研究行政学的局限。第三节 行政学的研究内容与学习目的3.1 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3.2 学习和研究行政学的目的3.1 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行政活动是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一种“国家的组织活动”。行政学则是以政府管理活动为基础而形成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它是研究国家行政系统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及自身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

12、学。行政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行政学史(2)行政环境(3)行政职能(4)行政组织3.1 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5)行政领导(6)行政决策(7)行政法制(8)机关行政(9)人事行政(10)财务行政(11)行政方法(12)行政心理武汉大学行政学原理丁煌 第 5 页 共 50 页(13)行政信息3.1 行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14)行政监督(15)行政改革(16)行政效率3.2 学习和研究行政学的目的第一,促进行政管理的现代化。第二,培养行政人才。第三,促进行政的公平与正义。第一章行政概念论第一节 行政的概念阐释第二节 行政的界限第一节 行政的概念阐释1.1 古代中西方不同的行政

13、理念1.2 近、现代的几种典型界定1.1 古代中西方不同的行政理念(1)中国古代的行政理念在古代中国文献中,“行政”一词的基本含义就是管理国家事务,统治天下。其中是,“行”是行使、管理、实施的意思,“政” 则是指国家政务。古代中国的行政理念其实是一种混沌的政府管理理念,其中包含了古代中国政府的一切统治职能,现代意义的立法、司法与行政职能都囊括其中。1.1 古代中西方不同的行政理念(2)西方古代的行政理念古代西方的行政理念只与政府诸多活动中的一种也就是行政机能相对应,意指国家事务中各种政策法令的具体管理与执行活动。1.2 近、现代的几种典型界定(1)从政治体制中的权力配置角度,把“行政”界定为基

14、于权力分工与制约理念而构建起来的现代国家权力体系中特定类型的权力行政权力的运行活动。这是一种狭义的行政概念(活动主体、活动形式)弊端:与各国行政管理实际不符1.2 近、现代的几种典型界定(2)从国家职能分工的角度,把“行政”看成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功能这是基于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的行政概念。弊端:政治与行政的功能分立假设缺乏与国家功能的直接承担者也就是各种国家机构的直接对应性。实践中没有一个机构只是单纯地行使执行功能。这就是使得二分法成为一种纯粹的理论假设,在实践中找不到对应当行政管理主体。武汉大学行政学原理丁煌 第 6 页 共 50 页1.2 近、现代的几种典型界定(3)从管理主义视角,行政与其他

15、管理活动在目的性上是一致的,就是“在官员与雇员的处置下,对各种资源加以最有效能的利用”这是基于管理主义的一种行政概念。特点:强调行政的管理特性,技术性,以效率为直接目标弊端:忽视了行政的主体特性,忽视了民主宪政的基本价值1.2 近、现代的几种典型界定(4)从政治学角度,行政只是政治的一个专业领域,或是政治行为的一种特点:强调行政的政治属性,认为行政就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的运行活动。行政应以社会公平为其核心目标与理论根基,管理层面的问题退居次。1.2 近、现代的几种典型界定(5)从现实的行政主体角度,认为行政是一种特殊的国家权力主体现象,是各种行政主体作为或不作为的各种活动的统称这一视角

16、的行政观其实是对各国行政实践进行现实主义理论抽象的结果。它是一种有关行政概念的综合理解。其特点是: 行政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应该是政治价值与管理价值取向的综合。 行政的主体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 行政活动的范围包括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行政机关内部事务。1.3 本课程采用的行政概念行政,或曰行政管理,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了实现各种行政目标与价值追求,依法应该或实际展开的各种职务行为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关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与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管理与服务行为。第二节 行政的界限2.1 行政与政治2.2 行政与私营管理2.3 行政、立法与司法行为2.1 行政与政治(1)管理主义的政治行政关系观政治与行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政治涉及国家意志的表达活动,而行政则涉及国家意志的执行。前者是一种价值观的互动与决策过程,后者则是一种纯粹技术过程。2.1 行政与政治(2)宪政主义的政治行政关系观行政的终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