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最后一次模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66830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高三最后一次模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0届高三最后一次模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0届高三最后一次模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0届高三最后一次模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0届高三最后一次模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届高三最后一次模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高三最后一次模考-语文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 A山东师大附中 20092010 学年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第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

2、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第卷第六题为选作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第卷(共 36分)一、 (15 分,每小题 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戏谑(xu) 晕车(yn) 安步当车(dng) 铩羽而归(sh)B下载(zi) 绯闻(fi) 量体裁衣(ling) 天遂人愿(su)C校正(jio) 胆怯(qi) 煊赫一时(xun) 抛头露面(l)D召唤(zho) 间隔(jin) 锲而不舍(qi) 管窥蠡测(l)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碜 绊脚石 毛骨耸然 树倒猢狲散B翱翔 拉拉队

3、 冠冕堂皇 时事造英雄C厮杀 高材生 指手画脚 一言以蔽之D熟稔 明信片 以逸代劳 针尖对麦芒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旱之下,在云南超过 300 万公顷的 152 处自然保护区内,珙桐、苏铁等珍稀植物,大象、黑颈鹤等珍稀动物的生存状况如何?请看本报记者调查。B战国时期,孟子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 ,实行“仁政” 。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统一天下,如“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 ) ”。C “我认为有关全运会跳水比赛金牌内定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毫无根据的。 ”李桦说,“各单项冠军获得者都代表着目前我国跳水运动的最高水平” 。D近来,各地接连暴发甲型 H1N1 型流感疫

4、情,卫生部门的一些专家要求大家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不要怕,二是不要掉以轻心,不当回事,三是不信谣言。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整个赛季同时失去姚明和麦蒂这两位巨星的休斯顿火箭队,居然取得了 42 胜 40 负的战绩,主教练阿德尔曼的执教能力让人侧目。B总理和网友的互动,是网络民主的体现,而且上行下效,互联网在各级政府管理中的作用,2将进一步加大。C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D在影片2012中,地震、冰雹、狂风接踵而至,火山爆发穿云裂石,这些灾难带给了人类前所未有的震撼。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在韩国教头金

5、昶佰的带领下,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又在韩国的土地上继世界杯夺冠后战胜奥运会冠军韩国队,夺得金牌。B一份由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和中国火箭运载研究院总设计师刘竹生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火箭运载能力,已经足够保证完成绕月工程所需要的飞行器发射任务。C2010 年世博会之所以在上海举行,是由于这座城市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因此,中小企业要在世博会中大展拳脚,就得看清门前的市场环境。D这家证券因不符合券商上市的新规定,上市申报材料已经被退回,其多年来上市的夙愿正变得遥遥无期。二、 (9 分,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论低碳消费方式“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

6、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消费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它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式。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

7、生态消费;使人类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使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更加趋向于合理化。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的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会下降。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品

8、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料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消耗。非生产性消费的主要部分是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另一部分是非生产部门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

9、物质资料的消耗。因此,推动“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36下列对“低碳消费方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B低碳消费方式是当代消费者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地积极实现“三低”的消费方式。C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D低碳消费方式是以“低碳”为导向,着力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关注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B面临资

10、源与环境约束,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低碳消费是一种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C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会受到心境与价值观的影响。D消费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所谓非生产消费就是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8根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限制奢侈浪费,即使环境恶化,也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的所有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B人们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消费,就必然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日益恶化的资源短缺问题。C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根本原因是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

11、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D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团体还是个人,都在消费着各自所需的物质资料,因此,从“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三、 (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至。法虽今而至,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

12、,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 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 水。 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若此论,则无过务

13、矣。夫不敢议法者,众庶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因时变法者,贤主也。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邪;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4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 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

14、一项是( )A人或益之:认为好B使人先表 水:标志,标记C向之寿民:从前D进契其舟曰:用刀刻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循表而夜涉 B楚人有涉江者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古之学者必有师C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D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11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够说明事情、法规需要因时变化的一组是( )时不与法俱至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故治国无法则乱病万变,药亦万变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损益之后的先王之法不可效法,没有损益的先王之法也不

15、可以效法,因为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B荆人要去偷袭宋国, 水突然上涨,荆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士兵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大叫,震塌了不少房屋。C作者用大家熟知的医病一事作比喻,以病情比时代,以药物比法令;药用来治病,法用来治世;病变那么药就要变,时代变那么法也就要随之而变。D如果认为先王之法曾有过好效果而硬搬古法,就会像引婴投江一样可笑,这个故事嘲笑了拘泥古法的幼稚和荒唐。第卷(共 114分)四、 (24 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3 分)5(2)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4 分)(3)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邪;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3 分)1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 分)【中吕】普天乐张养浩楚离骚 ,谁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恨尚存,人何在?空快活了湘江鱼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