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院长汇报材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44398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进院长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先进院长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先进院长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先进院长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先进院长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进院长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进院长汇报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 -先进院长汇报材料生改革的大潮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塑造了一个个锐意改革进取的优秀院长,他们驰骋在自己领域里,鞠躬尽瘁,通过自己看似平凡的工作,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三十年来,他由一名普通医生成为一名优秀院长,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满腔热情地为病人服务,为患者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忠实地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每时每刻均谱写着救死扶伤的感人篇章,赢得了卫生行政部门、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信任、爱戴和尊敬。他先后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全县“百佳”医务工作者,2017 年被评为全市卫生工作先进个人。下面是*同志的部分先进事迹

2、。一、勤奋好学,精益求精,文明行医* 同志出生在桂阳县正和乡,他知道农村远没有摆脱贫困,缺医少药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尤其是他生长的地方正和,那时方圆十几里才有一个“赤脚医生” ,“小病不去医,大病没钱医”的现象,在他身边经常发生着,也常常使他十分痛苦,因此,他决心当好一名医生,为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做一些有益的工作。1976 年 10 月* 毕业郴州卫校中医专业,毕业时,他主动要求去基层工作,他想的是更缺医少药,那里更需要他,那里更能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他来到了泗洲乡卫生院,在这缺医少药的地方,凭他在学校学的那些书本知识还远远不够,于是,他边自学,边工作,边请教,由于勤奋好学,他- 2

3、 - 2 -业务水平提高迅速,熟练地掌握了利用中医中药和中西结合诊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成了一名能为广大农民群众防病治病的全科医生,他不但技术精益求精,还视病人如亲人,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总是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每次诊治患者,他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计最佳治疗方案,能够通过口服药治愈的,绝不让患者打挂针,能够在门诊治愈,绝不要求患者住院治疗,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负担。有些患者看病一时无钱拿药时,他还时常掏钱垫上,患者治愈病后,为感谢他,送红包时,他一律不收,还耐心地说服病人要注意身体,钱要用在治病上。由于他工作努力,1984 年,县卫生局将他调入县城关卫生院,自此,他对技术

4、更是精益求精,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每当有急诊患者,他总是随叫随到,即使是在休息日,他都会放下手中的一切,他经常说“治病救人就是我们医生的天职”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来没有推诿搪塞过患者,也没有让患者失望过。二、深入改革,促进事业发展 1984 年,*担任城关卫生院副院长,89 年任该院院长,这下,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大家都清楚,全县 39 个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都想进城,也就使在城关、城郊卫生院的人员不断增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要带领这么一班人发展事业,谈何容易。为抓好医院工作,*同志带领院管会一班人先后出台了医院政治工作“四结合”和保医疗质量 “四个关键” 。 “四结合

5、”即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医疗业务工作相结合,与医院解决职工实际问题相结合,与医院职业道德建设相结合,与- 3 - 3 -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 “四个关键”即抓好医疗行为规范,病历质量、优质服务,依法维护医患权等关键。狠抓“四个结合”和“四个关键” ,使职工对医院面临的形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加了职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激发了职工的爱岗、爱院热情,陶冶职工情操,增加职工主人翁意识,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城关卫生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门诊人次、医疗收入及各项主要医疗质量指标,均比以往明显上升。在抓好医疗质量的同时,乡镇卫生院推行“动产融资,不动产有偿使用”之前,*同志就在本院积极推行了“注重

6、绩效挂钩,深入分配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先导,夯实分配制度改革基础,卫生院遵照县卫生局“迈小步,不停步”的精神,积极稳妥地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开展了医院内部人员转岗分流,严格控制人员入口,放松人员出口,严格执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等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措施,为分配制度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基础;实行院科两级核算,深入奖金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工效挂钩,绩效挂钩” ,根据工作数量、技术质量、劳动态度、贡献大小等指标,经院科两级核算进行分配。这种改革,一是突破了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逐步改革了人浮于事的大锅饭局面,改变了过去干与不

7、干、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观念,单位上下形成“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的共和氛围。二是观念转变,如今是“干什么活拿什么钱” ,收入有差距也是正常现象。二 oo 二年县政府出台乡镇卫生院改革方案后,城关- 4 - 4 -卫生院在原有改革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完善,运行二年来,效益明显,人心稳定,*担任院长期间,全院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医院各项业务进一步拓展,新增耳鼻喉、痔疮、口腔等专科,城关卫生院由原占地面积 730m2,业务用房不足 200m2 增加到职工住房1100m2,业务用房 2017m2,添置了 200max 光机,心电图、生化设备、b 超等诊疗设备,彻底改变了卫生院房屋面貌,每年收

8、入达150 余万元,运行二年来,不仅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工资按时发放,且保证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卫生院连年被评为综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有效地促进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2017 年,城郊医院实行“海选”院长,结果,*同志担上城关、城郊两所医院的院长,*将城关管理和改革经验应用到城郊卫生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三、艰苦奋斗,廉洁行政* 同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心底无私,尤其倍受职工的钦佩,论工作他是全院最累的,论贡献他是全院最大的,可他每年的奖金是全院职工平均的,他用自己的工资购买了许多维修工具,单位的门窗、水龙头、电灯及医疗器械坏了,能修的他都自己修,记得他刚担院长那时,医院较困难,病房的床都是他亲自

9、利用床铺改做的,尽量为医院节省开支。他常常加班加点,从不计个人报酬。十多年来,他没有拿过一分钱加班费。到各分设的门诊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坐车自己掏钱,未报过一分钱,担任院长十多年,他从未报销过电话费。对以权谋私,他深恶痛绝,早在八十年代,他就提出了药品进购公开,由院药品管理小组管理药品进购工作,他从不联系购药,更不外出购药,杜绝了个- 5 - 5 -人得药品回扣的不正之风。他总是将参会发的床单等纪念品、年底慰问金和组织奖励给他个人的奖金交给单位。为节约单位开支,他甚至舍不得请专业人员去疏通堵塞了的排污管道,而是自己动手清理疏通。在人员调动、药品采购、工程发包等工作上,他从不以权谋私,从未收受过

10、礼品和红包。一次为争工程项目,一位工程老板想给他送个大红包,他当场予以严词拒绝。很多药老板说,该同志才是真正的“布尔什维克” 。四、忠于职守,情系群众,始终战斗在抗非第一线去年36 月,全县乃至全国打响严峻的“抗非” 战斗以后,*同志认真贯彻上级抗非布署,组织全院职工迅速学习抗非业务知识,布置抗非的具体工作,协助党委、政府布置全镇抗非工作,迅速掀起了全院全镇的抗非热潮,抗非期间全镇广泛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卫生死角 500 多处,消毒阴阳沟渠 xx 多米,投入抗非经费 13 万多元,院内设立了发热门诊,各服务站分别负责一个管区的疫情监测和抗非技术指导,疫区流入人口体温监测任务,全院共排查发热

11、病人 382 人,送县发热门诊排查 14 人,疫区流入人口体温全程监测196 人,*自始至终站在抗非的第一线,经常深入居委会、街道督促抗非工作,排查发热病人。在抗非典的那段时间,*同志从未休息过一天,从未睡过一个好觉,经常深夜两三点钟接到报告有从疫区来的人员需要进行隔离和体温监测,每次,他都亲自前往,对流动人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消毒和测量体温,先后到北关旅社、竹筷子厂、城南村等居委会街道排查流动人口数十人次。一次,一个- 6 - 6 -发热病人在诊断不明时走脱,*同志根据记录不全的住址,逐户询问,连续寻找了近 5 个小时,终于到南正街找到患者,当晚将患者送到人民医院排查。五、关爱职工,无私奉献

12、* 同志对卫生院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均非常关心,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有益活动。他尤其关心退休老同志,他经常对职工说“没有老同志的奉献,就没有医院的今天,老同志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对老职工的退休工资医院始终保证当月内足额发放,每年组织几次老年座谈会,虚心听取老同志的意见,退休职工谈到*同志时均不绝口,许多退休老同志称他说,王院长千万不能调走,王院长在城关医院就是我们退休老同志的幸福。*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廉洁行医、行政,助人为乐,视患者为亲人,对患者满腔热情,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他爱岗敬业,忘我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这里列举的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很多。第五

13、篇:敬老院院长先进事迹材料在我市,有一位五保老人的“好闺女 ”:她年如一日,把敬老院当作自己的家,把五保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爹娘,为老人们端屎端尿、梳头洗衣、祝寿、拉家常暖心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誉,先后被评为“全国敬老好儿女” 、 “江苏省劳动模范 ”、 “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 、 “*市十佳妇女” 、 “*市民政十佳先进个人 ”,并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党代表。她就是天目湖镇(区)敬老院院长。共产党员就要无私奉献年月,时任村妇女主任的服从组织的安排,走上了茶亭敬老院院长的岗位。面对几间破旧而年- 7 - 7 -久失修的土草房和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她没有退却。她说:人都有年老的时候,残疾孤老们没有

14、子女照顾,更需要社会的关心,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以无私奉献、热心服务的具体行动让他们看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于是她把家里的万元积蓄拿出来,先做几间平房,为老人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 。开始敬老院老人的生活还十分艰苦,一日三顿能吃上就算不错了,根本谈不上吃好。为了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带领几位生活尚能自理又有点劳动能力的老人,开荒种田,发展副业,使敬老院很快实现了粮、肉、菜自给有余,走出了一条以副养院的新路子。天目湖镇、平桥镇、天目湖管委会两镇一区合并后,敬老院也合并为天目湖镇(区)敬老院,李夕风继任院长。规模大了,残疾老人也多了,事情也更加繁杂了。可不管

15、肩上的担子多么沉重,她对老年事业的热情却没有减退。她不断改善老人的膳食结构,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合理。她还根据老人的不同口味需求,配备了只煤炉,让他们开“小灶” 。在李夕风的辛苦努力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老人的生活水准连年提高,从当初的每人每年平均元提高到如今的多元。如今敬老院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室内阳光充足,窗明几净,睡的是棕棚床,每人还有自己的大橱、靠背椅、床头柜、餐桌、暖瓶、茶具等日用品,夏天,有电风扇,有蚊帐;冬天,床上双铺双盖。敬老院里还建起了浴室、电视室、康复室、游艺室、活动室、食堂等。除了让老人们衣食无忧外,她还让老人们心情愉悦,把“养”的含义拓宽。敬老院里有一块闲- 8 - 8

16、-置地,李夕风带着老人们把土地平整好,种上蔬菜和花草,老人们给蔬菜施施肥,给花草浇浇水,生活得有滋有味。她对老人比亲闺女还要亲敬老院现有多位老人。人一老各种各样的毛病都会冒出来,生活完全能自理的不多。为了让这些老人都能过上幸福的晚年,她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做他们的孝顺女儿。岁的老人任小勇,因车祸而瘫痪,到了敬老院后,李夕风每天都帮他擦洗身子、端屎端尿,不厌其烦。见他衣服单薄,她专门为他做了条厚棉裤,买了两个热水袋送给他。为了让他行动方便,又与市民政局联系,要了一部轮椅,推着他出门呼吸新鲜空气。经过三年的精心照料,老人的下身竟一天一天好起来,不仅能坐上轮椅,还能撑着两根拐杖站起来挪动,老人感激地说:“你不嫌脏不嫌苦,真比亲闺女还要亲啊!”像这样的例子,连自己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了。敬老院里的多位五保老人一半以上有各种各样的残疾,耳聋的、眼睛失明的、害烂腿流脓血的、大小便失禁的,患癫痫病的、身患癌症的把每一位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