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35982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时间:1914-1918 年;( 2)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三国协约(英国 法国 俄国);(4)导火线:1914 年萨拉热窝事件“一粒火星” ;(5)巴尔干半岛成为火药桶;(6)最残酷的战役:凡尔登战役(绞肉机);(7)性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8)影响: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 30 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性质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一战后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

2、动的发展。“一战”与拿破仑战争的比较:战争性质 作战范围 战争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战争 由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 难拿破仑对外战争初期是正义的民族战争,后期是侵略战争 欧洲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也损害了他国人民利益,激起反抗【例题】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怎样?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1)状况: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后果:它们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分割世界,从而形成两大军事侵

3、略集团,即同盟国和协约国。这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1.巴黎和会(1919 年 1 月6 月)(1)操纵国(三巨头):法国(克里孟梭)、英国(劳合乔治)、美国(威尔逊);(2)战胜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的内容:领土(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 独立)、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 10 万,莱茵河东岸 50 千米内不得设防)、赔款和殖民地(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3)巴黎和会的性质:分赃会议;最能体现性质的内容:殖民地问题德国全部海外

4、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4)损害中国主权的内容:德国在“中国山东”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5)中国外交失败的说明道理及启示:道理:“弱国无外交”,帝国主义列强的外交政策是实力政策,半殖民地中国在外交上没有独立权。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共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6)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2.凡尔赛体系(1)含义:19191920 年,协约国分别同“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的和约与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

5、2)确立的国际秩序:帝国主义在“西方”即“ 欧洲、西亚、非洲 ”统治新秩序第 2 页 共 6 页(3)确立的和平秩序或和平制度无法长久的原因:凡尔赛和约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依靠凡尔赛和约建立的一战后帝国主义世界和平秩序是极不稳固的,是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4)列宁与福的讲话及准确性的原因:1939 年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距离凡尔赛和约签订的1919 年正好 20 年。3. 国际联盟“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性政治组织(1)时间:1920 年 1 月(2)宗旨(目的):维护和平,制裁侵略(3)实质:帝国主义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维护凡

6、尔赛体系的工具)(4)操纵的国家:美国没有参加,实权被“英、法”控制(5)总部地点:日内瓦4.联合国“二战”后建立的国际性政治组织机构。1945 年 2 月,为确保战后的和平与安全,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在苏联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1945 年 10 月 24 日正式成立,五个常任理事国:中、俄、美、英、法。5.华盛顿会议(19211922 年)(1)背景:日本和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矛盾尖锐;“美国”倡议,九国参加。(2)操纵国:日本、英国、美国(3)九国公约的内容及实质:表面: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 原则 ;实质(

7、性质):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4)确立的国际秩序:帝国主义在“东方”即“ 东亚、太平洋地区 ”的统治秩序。(5)评价:此会议表面上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实际上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中国是此会议的最大受害国。6.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战胜国建立新的国际关系(和平制度)(1)含义:通过“凡尔赛会议”和“ 华盛顿会议”建立的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2)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秩序;(3)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条约:九国公约(4)两个有损中国利益的条约: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5)对欧洲关系作出

8、调整的条约:凡尔赛和约三.经济危机和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 (1)首先的爆发地点:美国(2)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席卷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农商和金融部门”危机);持续时间较长(前后共 5 年);破坏性特别大(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4)资本主义国家摆脱危机的不同方式:美国是罗斯福新政、德国与日本是建立法西斯专政第 3 页 共 6 页(5)与这次经济危机无关的法西斯专政:意大利的法西斯专政(6)面对经济危机,美、德政府采取的措施截然不同,我们得到的启示:深化改革,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维

9、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时刻警惕军国主义,坚决反对法西斯主义2.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1933 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统、总理于一身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1936 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军部控制内阁上台)四.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年)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 年德国突袭波兰3.性质:开始是“帝国主义战争“,后演变成“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4.德国首次失利:英德的不列颠之战5.规模扩大的战役:1941 年苏德战争爆发(二战的第一战场:苏德战场)6.规模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 年 12 月 7

10、日(美国国耻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参战,二战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引发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历史事件。7.转折点;1942-43 年斯大林格勒战役8.重大战役: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突袭波兰(二战爆发);英德的不列颠之战;1941 年莫斯科战役德军在欧洲战场的第一次失败,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2-43 年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折点);1944 年 6 月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夹击,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1945 年 5 月苏军攻克柏林,德军投降。9.二战中的国

11、际会议: ( 1) 华 盛 顿 会 议 : 时 间 : 1942 年 1 月 1 日 ( 元 旦 ) ; 参 与 国 : 中 、 美 、 英 等 26 国 参 与 国 与 三 国 同 盟 战斗 到 底 , 三 国 同 盟 指 : 德 国 、 日 本 和 意 大 利 ; 签 署 的 宣 言 及 其 意 义 : 在 “华 盛 顿 ”签 署 的 联 合 国 家 宣 言 ;作 用 ( 意 义 ) : 标 志 着 国 际 反 法 西 斯 联 盟 成 立 , 使 战 争 性 质 转 变 为 世 界 人 民 的 反 法 西 斯 战 争 ; 它 改 变 了 力 量 的对 比 , 扭 转 了 战 争 形 势 ,

12、 加 快 了 世 界 反 法 西 斯 战 争 胜 利 的 进 程 。(2)雅尔塔会议:时间:1945 年 2 月; 参与国及其首脑:美(罗斯福)、英(丘吉尔)、苏(斯大林)内容:打败德国后对德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 3 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损害中国主权的内容:苏联提出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为军事基地等,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苏联。10. 二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欧洲战争结束的标志:1945 年 5 月 8 日,德国投降,,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2)二战结束的标志:“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

13、二战的结束;(9 月 3 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3)先后投降国家:意大利、德国、日本(4)二战胜利的原因:法西斯恐怖独裁反人类、反社会,违背历史潮流的,威胁世界和平,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改变了力量对比,为战胜法西斯国家提供了有力保证。第 4 页 共 6 页(5)二战的影响:前后有 61 个国家和地区、20 亿以上人口卷入,范围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也是一场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财产被毁。 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6)二战胜利的启示: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

14、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7)如何避免战争:(1)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国力,积极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2)各国人民要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遏止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军国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8)对今天反恐、反霸的启示:我们须坚决反对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绝不能姑息养奸;各国人民需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9)如何评价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1)日本法

15、西斯分子是二战的发动者,是战争的元凶,不是受害者;(2)日本人民同其他遭受侵略的国家人民一样也是战争的受害者;(3)美国对日本进行原子弹袭击,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10)设计“反战”宣传标语:“世界是一家,和平靠大家”“放飞和平鸽,世界充满爱”11.1870-1945 年法德之间发生了哪几场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12.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日本人、中国人对待历史、对待侵略战争的态度及影响。(1)德国态度:正视历史和现在,以史为鉴,承担战争责任。影响:化解了民族仇恨和国家矛盾,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经济发展。(2)日本政府(右翼势力)的态度:否认侵略、美化侵略、推

16、卸战争责任。日本人民:正视历史,要和平不要战争。日本政府(右翼势力)的影响:严重伤害了中国和亚洲人民的感情,是对正义、和平的严重挑衅,威胁了世界和平,阻碍了世界发展。(3)中国人的态度:纪念历史、牢记历史、警惕军国主义复活;目的:以史为鉴,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创友好和平未来13.针对日本政府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我们的应对策略:牢记历史,警惕军国主义复活; 我们须面向未来,以史为鉴;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关系1.冷战政策:(美国推行霸权主义)(1)含义: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2)即将开始的信号: 1946 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3)原因: 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首位,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4)开始的标志:1947 年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