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社会领域的情感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27791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社会领域的情感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施社会领域的情感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施社会领域的情感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实施社会领域的情感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实施社会领域的情感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施社会领域的情感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社会领域的情感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施社会领域的情感教育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大拇指幼儿园 李萍在幼儿园社会领域中最常见的是:老师费尽心思和精力搞了不少活动,但由于过于注重形式的多样和翻新,忽略了社会领域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目标情感培养。我们常常会看到,老师进行了一系列“我爱妈妈”的活动,如:画妈妈、给妈妈做礼物、做妈妈的小助手等之后,幼儿会说“妈妈我爱您”,但行动上依然不尊敬妈妈、不关心妈妈。当今社会,每个家庭基本上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成了整个家庭的重心,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家长们对孩子有求必应,因此,造成了孩子自私、任性、争强好胜、依赖心强等性格。有的孩子稍有不如意就对长辈发脾气,有的孩子对残疾人、小动物没有起码的同情心和爱心

2、,甚至表现出很冷漠态度,这些现象就是情感教育缺失的一种表现。社会领域的教育中,幼儿对社会的认知是关键,幼儿有了深刻的认知,才有可能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关键是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只有通过增强情感体验,才能加强幼儿的社会认知。可见,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怎样把握住他们人生的关键时期,做好幼儿情感教育工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通过社会领域教育,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幼儿园的每项活动每个环节都是我们实施教育

3、的阵地,我们利用各项活动的特点,适时适当的对幼儿进行引导,将情感教育有机的渗透其中。(1)情感教育融入教学活动。 生活中处处都会衍生出情感,在我们教学活动的每个学科领域中都可以将教学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如情景故事活动“大雨啊,你慢点下”,通过故事中“优优 ”在阳台上等妈妈回家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孩子和妈妈之间的真挚的爱。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优优 ”心里很着急,再说说自己与妈妈之间的故事,进一步激发孩子对妈妈的情感。如在“我帮妈妈洗衣服”歌曲教学中,首先教师先讲述妈妈每天上班工作,下班回家要做饭、拖地、洗衣服等家务活,让幼儿感受妈妈工作一天下来是多么的辛苦,激发幼儿帮妈妈分担

4、做家务事的辛苦,在此基础上,教育幼儿有感情的学唱歌曲,这样情感教育就自然的融入到里面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大自然、身边的人和物等来开展情感教育,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如走进成人劳动的世界:警察叔叔每天为忙碌的人们、来来往往的车辆的安全认真地指挥交通;让幼儿目睹成人的劳动是辛苦的、高尚的,使其产生尊敬长辈的情感。 (2)情感教育渗透班级管理。 幼儿的情感具有冲动性和不稳定性,情感教育并不是一次活动或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作为教师,应将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与情感教育相结合起来,让情感教育渗透到班级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时刻注意幼儿的优点和进步,并适时给与肯定和鼓励,并从

5、潜意识里引导幼儿朝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方向去发展。中班在每天的早餐后都安排了一次“贴红花”活动,主要是对前一天表现突出的幼儿贴红花进行鼓励,我对孩子们说:“李老师是个预言家,我预言方宇翔小朋友、张佳怡小朋友明天又要进步了。”当然,每天话语中的主角都是不同的,孩子们每次积极性特别高,进步得也很明显,是因为孩子们渴望在我的期待中取得进步,得到认可和赏识,这种“期待效应”的情感教育方法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班上管理工作的开展。再比如安排小小值日生工作,通过轮流每天让幼儿做值日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培养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情感,而且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幼儿在集体中,往往产

6、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当他们完成某一项工作时,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受到了大家的赞扬,这些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让幼儿在尊重他人、与人和谐相处、团结协作等情感方面也有了更多的体验。 (3)情感教育走进集体活动 幼儿园作为一个集体教育环境,经常面向家长或社会开展大型活动或亲子活动,我们可以适当在集体活动中安排情感教育内容。如组织开展“为爷爷奶奶送温暖”活动,在中秋节时给爷爷奶奶送月饼 ,看望爷爷奶奶 ,为他们送去温暖和爱心,让孩子在活动中了解到要关爱他人。如在“三八”活动中,我们邀请全园幼儿的妈妈来园参加活动,通过让孩子“为妈妈送贺卡”,“说说感谢妈妈的话”等环节,让孩子们在热烈的氛围中深切的感

7、受母子或母女之间的感情,从而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爱。还有在亲子运动会中,我们安排适合全家参加的游戏,不仅让家长和孩子在丰富有趣的游戏中感受到了快乐,同时也体验到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对幼儿也起到了很好的情感教育作用。 二、在良好的环境教学活动中培育情感环境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及今后的人生目标及态度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环境能让幼儿身心愉悦、心情舒畅、积极乐观,对情感的陶冶十分有益。幼儿园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帮助幼儿形成开朗、自信、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1、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环境,能形成幼儿和谐的生活空间,对幼儿的审美、情感、意志、行为起到潜

8、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墙面这个阵地,根据各班教学目标与幼儿年龄特点来设计主题,如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如反映四季特征的主题,还有惩恶扬善的故事主题等,让孩子们能从中学到知识,受到影响。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活动区域展示幼儿作品,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其中,发挥其自主性和创意性,将自己的创意作品展示出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每一个角落都育人,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既保护了幼儿天性,又陶冶了幼儿情操,促进了幼儿主动活泼地发展。 2、营造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 精神环境是一种隐形环境,对幼儿情感、社会性、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和家庭是幼

9、儿生活的主要场所,使构成幼儿精神环境的主要部分,它们使教师、幼儿、家长三者之间构成了四种关系,即师幼关系、幼儿伙伴关系、家长与子女关系及教师与家长关系,它们共同构建了幼儿教育的精神家园。 三、整合多种形式的社会情感教育资源 (1)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作为教师,只有先让孩子感受到爱,才能教育孩子如何去爱别人。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温柔的抚摸,都能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我们要蹲下身来,做幼儿的大朋友,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敏感地捕捉幼儿自身进步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让幼儿精神上

10、获得愉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纯洁友爱的同伴关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为此我们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开展“认识你呀真高兴”、 “我们是好朋友”、 “大带小”、“生日会”等活动,培养幼儿谦让、友爱、助人、合作、分享等社会行为,注重给幼儿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相互接触、相互交流,建立良好的小伙伴关系,让幼儿懂得关心他人、文明交往,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3)温馨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障。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不少家长由于不了解孩子、不尊重孩子,教养态度与教养方式不正确或者溺爱孩子等,便不可能为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氛围。因此,我们教师应给

11、予家长针对性的帮助,让家长意识到亲子关系和情感培养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指导家长注重言传身教,要调节好家庭的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情感培养,在家庭这个温馨摇篮中快乐成长。 (4)友好合作的家园关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助力。这里的家园关系,是指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这是因幼儿进入幼儿园以后才临时形成一种特定关系,而这种密切关系不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家园互动,而且对幼儿的心理发展需要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孩子们通过感受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良好、融洽的关系,能让幼儿初步形成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社会意识,有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这四种关系中,教师占主要地位,是将四种关系紧密结合起来的纽带。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行举止、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协调处理好自身与幼儿、家长之间的各种关系,真正地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营造和谐精神家园。总而言之,幼儿阶段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关键时期,作为我们幼教工作者要做孩子情感教育的有心人,要与家庭紧密配合,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领域教育环境,将情感教育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幼儿活泼开朗、勇敢自信,从小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团结合作,学会分享快乐,促进其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