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的CT和MR诊断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192234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的CT和MR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的CT和MR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的CT和MR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的CT和MR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的CT和MR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的CT和MR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的CT和MR诊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的 CT 和 MR 诊断【摘要】 目的 分析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NH)的 CT、MR 表现水平,旨在提高对 FNH 的诊断。方法 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的FNH 8 例、行 CT 检查 7 例、行 MR 检查 2 例,同时行 CT 和 MR检查 1 例,并复习有关文献,探讨其 CT,MR 表现。结果 CT 平扫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门脉期呈稍高密度,延迟期 4 个病灶呈稍高或等密度,3 个病灶呈稍低密度;3 个病灶的中央瘢痕均延时增强。MR平扫病灶呈稍长或等 T1、T2 信号;增强动脉期示病灶明显增强,门脉期及延时期呈稍高

2、或等信号,病灶的中央瘢痕延时增强。 结论 CT、MRI,尤其是动态增强扫描对 FNH 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X 线计算机 核磁共振 局灶性结节样增生【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R imaging and CT appearance of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FNH) of the liver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 in FNH. Methods The CT and MRI findings of 8 patients pathologically

3、confirmed FNH were studied retrospectively. 7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CT and 2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MRI. 1 patient had both CT and MRI examination. Results On plain CT, the 2lesions showed heterogeneous or homogeneous hypodensity. On postcontrast CT, the lesions showed intense and homogeneous

4、 enhancement during arterial phase , except for 3 lesions with the central scar. During portal vein phase, the lesions showed moderate hyperdensity. During delayed phase, 4 leisons remained mild hyperdensity or isodensity and 3 leisons showed hypodensity. 3 lesions with central scars demonstrated de

5、layed enhancement. On MR imageing , the lesion showed slightly long or iso-T1 and T2 signal intensity , demonstrating intense arterial enchancement and moderate portal and delayed enhancement on Gd-DTPA contrast studies. Central scar delayed enhancement. Conclusion MR and CT especially dynamic contr

6、ast enhancement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diagnosis of FNH.【Key words】 X-ray compu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sia,FNH)是一种较少见的肝脏良性结节状病变,发病率占肝实性占位病变的 2.7%,女性多见(约占 79%)。发病年龄 3 个月64 岁,以 2050 岁多见。绝大多数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仅 15%左右3可引起症状,常为上腹部疼痛及包块,自

7、发性破裂及腹腔出血少见。本病无恶变可能,长期随访有缩小及自愈倾向,一般无需处理,有临床症状时可行外科手术。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5 年 5 月至 2005 年 10 月在本院 CT 或/ 和 MR 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 FNH 8 例(CT 检查 7 例,MR 检查 2 例,1 例同时行 CT 和 MR 检查),其中男 3 例,女 5 例,年龄 3242 岁(平均 38 岁) 。病灶均于体检时或无意中发现,均无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病史,甲胎蛋白(AFP)阴性。1.2 方法 采用 siemens sensation 16 排 CT ,螺距 1.0 一次性屏气后自上而下连续扫描,扫

8、描范围自膈顶至肝下缘,5mm 重建,均行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期扫描,对比剂为 60%的安射力克,80100ml,3ml/s 静脉团注,延迟 30s(动脉期)、+30s( 门脉期)、+60s(延迟期)后扫描。采用 siemens symphony 1.5T 磁共振,行静脉团注 Gd-4DTPA 动态增强 期扫描 ,层厚 58mm,层间距 23mm 。2 结果本组病例,CT 平扫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门脉期呈稍高密度,延迟期 4 个病灶呈稍高或等密度 ,3 个病灶呈稍低密度 ;3 个病灶的中央瘢痕均延时增强,增强动脉期示病灶明显增强,门脉期及

9、延迟期呈稍高或等信号,病灶的中央瘢痕延时增强。见图 13 。3 讨论3.1 发病机制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NH)病因不明,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错构瘤,或者是肝脏对血管畸形的反应性表现,而非真性肿瘤。Wanles 等认为病变区动脉管径较大且无门静脉分支,这提示由于肝窦血供的动脉化或血流量增大,而导致肝细胞结节性增生。有学者认为 FNH 基本上是一种有动静脉吻合的血管畸形及局部所有肝组织成分的过度增生。国外已有报道一种 FNH 伴有脑血管畸形、脑膜瘤及星形细胞瘤的综合征。53.2 病理变化 眼观 FNH 常为单发,好发于肝包膜下,直径约 120cm,以6cm 多见,表面出现脐状凹陷,切面显示结节

10、与周围肝组织边界清晰,但无包膜,病灶一般为黄褐色或浅棕色。结节中间为星芒状瘢痕组织,纤维间隔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呈现不完全分隔的肝硬化。镜观 Nguyen 等1把 FNH 分为经典型和非经典型两类。经典型 FNH 镜检特征:增生的纤维间隔将肝组织分隔成结节状,结节内肝细胞形态正常、大小一致、单行或双行排列、无异型性,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纤维间隔内可见厚壁血管及增生的小胆管,并有炎症细胞浸润。非经典型 FNH 病灶中无增生的纤维间隔而是扩张充血的血管腔,又称血管扩张型 FNH。3.3 CT 表现CT 诊断 FNH 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差,文献报告仅30%50%的病人可有较为典型的改变24 :平扫为境

11、界清晰的等密度或稍低密度,中央的瘢痕组织呈低密度;动态增强表现是动脉期及门脉早期明显强化迅速均匀显著强化,门脉晚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迅速或逐渐下降,而围绕 FNH 的边缘引流血管门脉期及延迟期呈不完整的薄环状强化,中央瘢痕组织延迟强化。FNH 的动态增强表现与其血流动力学基础密切相关,FNH 典型血供特点为离心性供血,一条或多条滋养动脉从中央瘢痕发出,以轮辐状向边缘放6射分布。FNH 的引流方式亦很独特,在病灶与正常肝交界区及中央瘢痕内可见厚壁的大静脉。本组 7 例均有上述典型的 CT 表现。有报道 FNH 有两条引流路径,一条是通过引流静脉注入肝静脉,另外一条是通过病灶内的窦状隙进入邻近肝组织

12、的血窦。个别文献报道,FNH 内铜结合蛋白过量沉积可引起 CT 平扫呈高密度。有文献报道FNH 可出现不均匀强化,考虑可能与其生长超过血供,引起病灶均质性改变有关或者口服避孕药使其血供改变有关。FNH 无真正包膜,临近肝组织受压纤维化罕见,有报道 FNH 病理见纤维包膜形成,可能是由于病灶巨大,生长缓慢,使得周围肝基质被动增厚引起。3.4 MR 表现 多数学者认为 MR 是目前诊断 FNH 最好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分别70%和90%,但仅有 1/3 左右的病人 MR 有典型表现25 。通常认为典型 FNH 的 MR 表现为 T1WI 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 呈等或略高信号;中央瘢痕组织 T

13、1WI 呈低信号,T2WI及 PDWI 上为高信号,信号均匀,MR 能显示直径2mm 的瘢痕,符合其中两点即可提示 FNH。FNH 动态 MR 增强扫描基本与动态 CT 增强扫描相符,瘢痕组织增强早期不强化,部分病灶其内可见强化的血管,门脉期、延迟期强化。不典型的 FNH 在 MR 上可呈稍高信号或高信号,可能与周围肝脂肪变性引起或窦状隙扩张有关,极少数病例因病灶内出血坏死或脂肪浸润所致。中央瘢痕的7不典型表现有不强化、T1WI 及 T2WI 均为低信号、中央瘢痕不出现,其信号可能反映了形成的时间及纤维组织的数目及血管,富血管性及炎性中央瘢痕在 T1WI 为低信号,T2WI 为高信号,而胶原性

14、中央瘢痕在 T1WI 及 T2WI 均为低信号。文献报道使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 或柠檬酸铁铵(Gd-EOB-DTPA)扫描对诊断 FNH 有特异性。SPIO 可被正常肝组织的 Kupffer 细胞所吞噬,造成肝组织信号降低。肝内占位仅 FNH 病灶内有 kupffer 细胞,可吞噬 SPIO 颗粒,病灶信号随肝组织一同降低,而肝癌、肝腺瘤、血管瘤等病灶信号无改变,易与 FNH 鉴别。Gd-EOB-DTPA 被肝细胞摄入,经胆管排泄,有效的降低肝组织的 T1 时间,T1WI 上病灶为高信号,中心瘢痕为低信号,延迟扫描病灶呈等信号,中心瘢痕仍为低信号,可与非肝细胞肿瘤鉴别。3.5 鉴别诊断

15、(1)纤维板层样肝癌(fibrolamel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FLC):FLC 与 FNH 相似,亦常发生于无肝病的年轻病人,亦常位于肝表面。50%的病人可见伴有钙化的中央瘢痕,中央瘢痕在 T1WI、T2WI 均为低信号,且无延迟强化,而 FNH 中央瘢痕极少钙化,T2WI 高信号,有延迟强化。FLC 延迟期有时可见完整的假包膜强化,而 FNH 无假包膜,边缘引流静脉可形成假包膜样强化。8(2)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CA):HCA 发生与口服避孕药显著相关,常见于生育期妇女,富含脂肪及糖原,特征表现为内部出血,多数 H

16、CA 由于脂肪、出血,T1WI 高信号,T2WI 高或等信号。有时可见包膜。CT 上 HCA 内有时亦见中央低密度瘢痕,病理上对应于不同宽度的坏死带,并有纤维组织浸润,血供差,增强时无强化,而 FNH 中央瘢痕血供丰富,动脉期可见中央低密度瘢痕内细的强化血管影,延迟期中央瘢痕可强化。(3)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HCC 通常发生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上,AFP 水平常升高,发病年龄较FNH 大。HCC 与 FNH 影像表现的鉴别主要在于 HCC 动脉期呈弥漫性不均匀强化,延迟期病灶强化程度低于肝实质,假包膜延迟强化,而 FNH 动脉期呈明显均匀强化,延迟期中央瘢痕强化,无假包膜。小的动脉期均匀强化的 HCC 与小的无中央瘢痕的 FNH 鉴别困难,需密切结合临床。【参考文献】1 Nguyen BN , Flejou JF , Terris B , et al. Focal nodula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