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7届新高三开学考试试卷语文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875959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4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7届新高三开学考试试卷语文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2017届新高三开学考试试卷语文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2017届新高三开学考试试卷语文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2017届新高三开学考试试卷语文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2017届新高三开学考试试卷语文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7届新高三开学考试试卷语文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7届新高三开学考试试卷语文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外国语学校 2017 届高二(下)期末考试语 文命题人:李 洁 审题人:张裕琪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3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第卷 阅读题(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在宋代诗学中, “格卑”是一个相当流行的观念,主要体现了宋人对晚唐五代诗某些审美特征的批判。目前学界批评晚唐五代诗,就喜空泛地借鉴“格卑”观念,比如唐代文学史评郑谷诗云:“可

2、惜常常失之松浅,体骨较弱,格调也不够高。 ”这显然是沿用了欧阳修六一诗话的说法:“(郑谷)其格不甚高。 ”这种断语可以作为鉴赏之小结,却难以揭明病灶;如果强作解人,就容易以实释虚,滑向审美范畴之外。比如臧清云:“前人评价郑谷的诗,多说其格不甚高 (欧阳修六一诗话 ) 、 气格如此之卑 (叶梦得石林诗话 )这是过于严格的要求。处于大崩溃前夜的唐季,已经不可能再激荡着奋发踔厉的盛唐朝气了,十哲也难脱时代的暮气。 ”这一论述揭示了“格卑”的社会根源和精神背景,却不能说明造成“格卑”的具体审美因素。此外,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辟专节讨论宋代诗学中的“格” ,由于立足点也是“诗人的人格乃至整个时代的精神形

3、态” ,所以在论及“格卑”之时,虽然注意到“诗歌若只有精神内容的高尚,仍不免格卑之讥” , “气格亦关乎语言风格问题” ,但语焉未详。因此,学界对“格卑”观念的观照,要么停留于借鉴、发挥,要么进行士风人格层面的追索,却未能在审美范畴之内予以足够细腻的分析,未能更切实、更全面地揭示它在宋代诗学中的丰富意义及历史价值,我们应当深入到核心来讨论这个问题。“格卑”观念虽是在宋人手里发扬光大,但其草创,可以追溯到晚唐五代,当时诗人常在自嘲的语境中讨论“格卑” 。比如杜牧忆齐安郡云:“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 ”这是自嘲苦吟之态。再如韩俚格卑云:“格卑尝恨足牵仍,欲学忘情似不能。 ”这是在自嘲之余反省“格

4、卑”的原因多情善感,亦即吴融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所谓“足恨饶悲不自由” 、徐夤泪所谓“发事牵情不自由” 。又如郑谷自贻云:“琴有涧风声转淡,诗无僧字格还卑。 ”(郑谷诗集笺注卷三)此句既暗示了“格卑”的一项外在表征“僧”作为语词或意象的频繁出现,又宣称自己“格卑”的原因并不在此。其咏怀云:“景物还多感,情怀偶不卑。 ”综上所述, “格卑”观念在草创之际,内涵尚很模糊、简单,包含了晚唐五代诗人对自身创作的零碎反思,涉及风格、人格、语言等多种因素。这些反思奠定了宋代“格卑”观念的基础,也为宋人批判继承晚唐五代诗埋下了伏笔。宋代诗学中的“格卑”观念在内涵上有很大发展,呈现出清晰性与复杂性并存之貌。一方

5、面, “格卑”观念拥有相对清晰的基本内涵:“格”是法式、标准,而不是简单的风格或人格;“卑”是低级、不高明,而非粗俗、俚俗。 “格卑”主要是一个综合性的审美语言观念,关注的是语言的表意能力,即“意”与“言”的关系。另一方面, “格卑”的具体内涵随着批评对象的变化而呈现出分化倾向,最终体现为两种相互对立的语言策略:一是“意胜言” ,蒋寅在不说破 含蓄概念之形成一文中论“杜牧之云: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尊前笑不成。 意非不佳,然而词意浅露,略无余蕴。元白张籍,其病正在此,只知道得人心中事,而不知道尽则又浅露也。 ”二是“言胜意” ,如吴可藏海诗话云:“凡装点者好在外,初读之似好,再三读之则无味。要当

6、以意为主,辅之以华丽,则中边皆甜也。装点者外腴而中枯故也。 ”宋人认为,正是“意胜言”与“言胜意”这两种语言策略,造就了晚唐五代诗的“格卑”特征。(佚名论宋代诗学中的格卑观念有删改)1下列关于“格卑”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是宋代一个相当流行的审美观念,常被现代学者套用来批判晚唐五代时期的诗歌作品。B草创于晚唐五代,在宋代迅速发展,内涵模糊简单,常出现在诗人自嘲的语境中。C在诗歌作品中往往直接出现,有一项外在特征是伴随着“僧”这个词语或意象的频繁使用。D发展到宋代,其内涵指的是法式标准的低级、不高明,最终表现为内容与形式两种语言策略的相互对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

7、思的一项是 ( ) (3 分)A “格卑”在宋代诗学中主要体现了宋人对晚唐五代诗某些审美特征的批判。如欧阳修六一诗话:“(郑谷)其格不甚高。 ”B现代批评家对“格卑”的原因探讨,大多局限在社会时代、士人精神方面,因此并不深刻全面。 C韩俚格卑诗说明“格卑”的原因是吴融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和徐夤泪所谓的“足恨饶悲不自由” 、 “发事牵情不自由” 。D晚唐五代诗人对自身作品多角度的反思,是“格卑”观念产生之初的重要内容,也对宋人认识、学习、批判晚唐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在论及“格卑”之时,如果能在语言风格上做更详尽的

8、论述,就离探讨“格卑”在宋代诗学中的丰富意义及历史价值上更近了一步。B郑谷的“琴有涧风声转淡,诗无僧字格还卑” “景物还多感,情怀偶不卑”暗示了 “僧”字的使用、诗人的多情善感可能造成“格卑” 。C如果借鉴本文的“格卑”内涵的阐释, 水浒传中的李逵, 红楼梦中的焦大、刘姥姥就都可以被认为是“格卑” 。D “意胜言”与“言胜意”是“格卑”的内涵因分化而呈现的语言策略,宋人认为,这两者一起造就了晚唐五代诗的“格卑”特征。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19 分)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

9、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 ,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准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淳化二年春,大旱,太宗延近臣问时政得失,众以天数对。准对曰:“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 ”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 ”有诏召二府入,准乃言曰:“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太宗以

10、问沔,沔顿首谢,于是切责沔,而知准为可用矣。即拜准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院事。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且曰:“卿来何缓耶?”准对曰:“臣非召不得至京师。”帝曰:“朕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准曰:“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 ”帝俯首久之,屏左右曰:“襄王可乎?”准曰:“知子莫若父,圣虑既以为可,愿即决定。 ”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 ”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

11、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 ”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复出,延准饮,极醉而罢。(节选自宋史寇准传 ,有删改)【注】官府征调的敕命文书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 /冯拯等上疏乞立储 /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B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 冯拯等上疏乞立储/帝怒/ 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C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 冯拯等上疏乞立储/帝怒斥之/ 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D至道元年/加给事中

12、/时太宗在位久 /冯拯等上疏乞立储 /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 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冠者”是对古代成年男子的称呼,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女子十五岁行及笄礼,都表明成年。男子十五岁“束发”成童,称“童子” 。B “进士”是指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也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C “淳化”是宋太宗时期的一个年号。历代帝王遇 “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改年号。D “社稷”原分别称土神和谷神,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文中用“社稷”代指祭祀。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

13、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 (3 分)A寇准才智过人,年少得志。担任地方官员,施政有方。作为近臣,屡进忠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皇上所倚重,被认为是魏征那样的人才。B当太宗就大旱一事向近臣询问自己治国的过失时,寇准认为大旱由刑罚不公引起。他这样讲,不单是为祖吉申屈,更是为了揭露朝中奸佞。C寇准被问及立储人选时,建议皇帝不要听信身边的妇人和近臣的意见,可能是因为她(他)们会有私心,而要选择心系王室的皇子作储君。D当太宗因为皇太子很得民心而担心自己的地位时,寇准宽慰了太宗。寇准因为在立储问题上的深谋远虑得到太宗的赏识,后来太宗还邀请他一起喝酒。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

14、) 或教准增年,答曰: “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 (5 分)(2) 洪范 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 (5 分)(2)古代诗歌阅读阅读。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诗,完成 89 题。 (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南 征 杜 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 769 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8与杜甫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 分) 9本诗尾联说“百年歌自苦” ,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简要概括

15、。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荀子劝学中强调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2)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刻画情人分别时内心痛苦的细节描写是 , 。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琵琶女年轻时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 。乙 选考题请从下面第三(11 题)、第四(12 题)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暮 鼓 冷清秋方老爷子在南京城突然有了去处。他在鼓楼附近新认了一门亲戚。姓唐,逢年过节什么的方老爷子总要拎点东西去看望。其实,也不是单逢年过节,隔三差五的方老爷子常去。去了,无非也就是熟人见面时常说的那几句老话。说完,就没话了,俩老头都靠在那个旧沙发上晒太阳。有时,方老爷子去了,亲戚正在忙着。方老爷子就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