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热爱学生2011110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80619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第三节热爱学生20111101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三章第三节热爱学生20111101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三章第三节热爱学生20111101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三章第三节热爱学生20111101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三章第三节热爱学生20111101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第三节热爱学生201111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第三节热爱学生20111101(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讲教师:胡雪艳呼伦贝尔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节 关爱学生,教学目标:通过对师德规范中关爱学生的各项内容逐条分析,让学生更深刻领会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以期对学生以后从教打下坚实基础。教学内容: 师爱的含义,特点;教师如何做到关爱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健康,不体罚学生,关爱学生的意义。教学重点: 教师如何做到关爱学生?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参考书目:,杨芷英:教师职业道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5月钱焕琦: 教师职业道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王毓珣,王颖:教师新师德六项修炼,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2、1胡明根: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王兰英 、黄蓉生:教师职业道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吴志功:教师职业道德案例选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李玉萍:教育艺术与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关爱学生 师德的灵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一、师爱的含义及特点,1、什么是师爱?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信任、期待的美好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谆谆教诲的态度和行为。,案例:河

3、南省许昌市古槐街小学老师刘夏,“老师是船,扬起理想与信念的帆,乘风破浪,送同学们抵达成功的彼岸;老师是火把,点燃每一个孩子的激情,为他们照亮人生前进的航向;老师是一把金钥匙,开启童心,唤醒童趣,帮孩子们找回童年的快乐;老师是妈妈,用母亲特有的细腻与慈爱,关注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这一切的一切,就注定了老师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奉献。” 刘夏,2、师爱的特点,职业性:崇高的爱;无私性:不图回报,心甘情愿;原则性:严慈相济;全面性: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烛照深山 :李桂林、陆建芬( 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这道近90度的天梯,是山下孩子求学的必经之路,放学、上学,李桂林夫妇俩都要把孩子们一个个顺木梯背上背

4、下,20年如一日,2005年修好操场后,学生才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国旗,李老师在与同学切磋武艺,李桂林夫妇借着油灯批改作业和备课,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李桂林 陆建芬,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桂林、陆建芬的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讨论:教师应如何关爱学生?,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二、教师应如何关爱学

5、生,1、了解和信任学生,爱护每一名学生。(1)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经常接触的各种人和事;了解学生优缺点和特长;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苦恼和忧愁。,赞可夫说:儿童对于教师给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2)爱护每一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爱护:学习与生活、健康与品德、成长与进步。,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严慈相济:(1)严而有理。(2)严而有度。(3)严而有方。(4)严而有恒。(5)严中求细。,良师益友,良师:做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点拨者、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辅导者。益友:一位好的教师应主

6、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3、在尊重中走入学生的心灵,(1)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2)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3)宽容和信任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案例分析: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4、保护学生的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1)保护学生安全。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教师要“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作为中小学教师,这种职责不仅是一种个人良知,而且由于教师是国家教育责任的具体担当者,这种职责具有公务性质。,学生:“老师,你怎么不把我们带

7、出来才走啊?”范:“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 “我也决不会是勇斗持刀歹徒的人”。,杨经贵,安徽长丰县吴店中学老师 2008年5月12日,安徽长丰县吴店中学两位学生在课堂上打架,正在上课的老师却没有制止,随后其中一名学生突然晕倒不治身亡。该起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引起极大关注,当事老师杨经贵也因此被网友称为“杨不管”,成为热点人物。,杨经贵,相关部门调查认为,杨经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三条错误事实:一是没能认真组织教学、维护教学秩序和严肃课堂纪律;二是在课堂上学生发生争打时,没有及时有效制止;三是在杨涛突然晕倒后没有亲自送其到医院进行

8、救治,在爱护和关心学生方面有失职行为。,事件处理结果:杨经贵被处以调离教师岗位和行政记大过处分,吴店中学校长万其虎也被免掉职务并处以行政记大过处分。学生家长、校方、杨经贵三方共赔付死者家长205万元。,“范跑跑”还没谢幕,“杨不管”便粉墨登场,两件事的核心都直指教师的为师之德、为师之责任。 谁的人生都难以离开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谁都希望遇上的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师德,是公众永远的诉求。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如果允许机乘人员凭借自身专业技能在危险来临时第一时间逃离,就会剩下机上的生命随飞机飘摇,那将是让人何等惶恐的局面?同样,一个

9、教师能眼睁睁看着学生互殴致死却无动于衷,又是何等让人发凉的话题?,“保护学生安全”被首次写入了规范。 “保护学生安全”成为了衡量一名教师是否遵守职业道德的标准之一。,张米亚:人们看到一名已经气绝的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严蓉:救出13个学生后,教学楼坍塌被压。,“端的爱心碗,吃的良心饭,对一个学生负责,就是对一个家庭负责”。“可以有近视眼、远视眼,我们做教师的,绝不应该有歧视眼!”,殷雪梅,如何“保护学生安全”?对于在校或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中的学生,教师要保护他们的安全。 比如,教学活动的安全组织、课堂实验的安全进行等。,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生命价

10、值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提升学生对生命意义与境界的理解。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提高抗险能力、自救能力。,教师在学生安全受到威胁时必须挺身而出,保护学生安全。,(2)关心学生健康。“关心学生健康”包括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容忽略。教师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规定,教学育教育活动不能侵占学生的休息、娱乐以及体育锻炼时间,特别是不能随意增加作业量,延长或增加上课时间。,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一、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留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不得有损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二、教师要关心学生

11、特殊时期的心理状况。比如,青春期、毕业班、学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时。,第三、教师要注意多与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以便于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3)维护学生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5、不体罚学生,冷暴力:案例:阜宁县明达中学高三(7)班学生郭大龙跳楼身亡,(1)教师对待学生的非人道性表现体罚 即对学生身体的惩罚。表现为:罚站、罚跪、罚晒、罚冻、罚淋风雨、罚劳役、罚跑、罚饿、罚喝水;脚踢、手打、扯头发、拧耳朵、扭胳膊、掐肌肉、扇耳光等 。心罚 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表现为:训斥、谩骂、

12、挖苦、讥讽、丑化、嘲弄、侮辱、歧视等。,变相体罚 即并不直接对学生人身诉诸拳脚和工具,而是以各种借口并以其他形式间接地对学生进行处罚。表现为罚抄作业等。经济处罚 即对学生进行物质上、经济上的处罚。(这里指的是非合理性的处罚)表现为对学生考试不及格、上课不认真、迟到、作业不完成等进行罚款。,判断:“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此言有一定的道理。教育不仅仅是改造人,是更注重唤醒人。当一个孩子犯了错,就应该受到一定的惩罚。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为自己的过失负起责任。但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

13、弄不好会伤害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2)教师对待学生的非人道性的主要原因:陈旧的师生观的影响伦理观念上的误区教师缺乏良好的个性修养和教育经验,(3)教师对待学生非人道性的对策:,需要教师确立正确的师生观,道德观和进行良好的个性修养。要强化教育法制,使教育的人道化获得强有力的法律保证。,“体罚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暴行,而是对人的精神的摧残,皮带不会使脊背失去知觉,而会使心灵和情感麻木不仁。”-苏霍姆林斯基,三、教师关爱学生的意义,1、关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2、关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思考题:,举一个你在求学中的例子,阐述你对教师关爱学生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