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经济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论文资料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746858 上传时间:2017-11-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常态经济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论文资料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常态经济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论文资料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常态经济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论文资料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常态经济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论文资料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常态经济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论文资料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常态经济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论文资料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常态经济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论文资料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调整_胡晓鹏 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背景。 新常态不可能是一个自发演进的状态,它应当是一个主动调整、有意为之的结果 新常态至少包含着双重内涵,即一方面它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环境,另一方面它还是启动新一轮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第一重内涵引申而来的是如何适应以中速增长为基本特征的新常态环境,第二重内涵则表明今后任何的经济行为必须尊重新常态下的经济规律,决不能以牺牲经济质量、劣化产业结构、丧失持续发展为代价换取所谓的高增长。 适应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要协调好三对关系: 第一,新常态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要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特别是在短期的适应性调

2、整与长期的战略性调整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第二,新常态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特别是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第三,新常态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要处理好连续性与突变型的关系,特别是在产业的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我国未来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要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基础上,着眼于第三次工业革命五大支柱的构建,以创新增值为抓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和产业附加值,努力构建面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结构调整进入新常态管清友丨文我国目前面临的产业结构失衡问题主要如下:四点从失衡到

3、优化按产业分类世界经济走势与中国的政策选择目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旧的问题尚未完全消退,新的难题又浮出水面。全球经济走势和政策取向继续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跌,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冲击影响加大。世界经济形势纷繁复杂,不仅增加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难度,而且向全球经济治理提出新挑战。一、 世界经济走势分化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经济表现“平庸”和不平衡,主要经济体呈现出经济走势分化的态势。( 一) 全球经济增长回归常态2014 年岁末,国际机构发表的经济展望报告显示,世界经济缓慢增长态势可能持续较长时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预测, 2014

4、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 GDP) 增长率将为 33%,与 2012 年的 34% 和 2013 年的 33% 基本持平; 2015 2019 年这一增长率将为 3 8% 至 4 0% ,难以恢复 2004 2007 年 5% 的增速,但将回归年均增速 3% 以上的运行轨迹。 IMF 总裁拉加德表示,这种增长率在近几十年是常态,20 世纪 80 年代全球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是 32%,90 年代是 31%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最新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显示,过去 7 年全球经济年均增长率为 3%,比 2000 2007 年低 1 个百分点以上 ;2015 2016 年全球年均增长率将分别为

5、 37%和 39% 。 联合国在 2015 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前景报告中表示,世界经济长期“平庸”增长的忧虑在加大,主要发达经济体长期停滞的风险在提高,主要新兴经济体持续趋缓愈加明显。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深层次因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危机前的发达国家泡沫驱动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新兴经济体高速增长的方式也不可持续; 二是危机后各类经济体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远未到位,尚未出现显著的新经济增长点,也难以形成颇具规模的新产业群; 三是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已经并将继续加剧全球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的波动; 四是随着人口增长率下降和老龄化加快,科技对生产总体影响减弱,劳动生产率增长回落,全球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从过

6、去的 4%下降至 3%; 五是国际贸易增长持续趋缓,2012 2014 年全球贸易量年均增长率为 23%至 30%,低于同期全球 GDP 年均增长率,与危机前的二十年大相径庭( 当时全球贸易增速比全球 GDP 快两倍多,年均增长率率分别为 68%和 3%) 。 英国金融时报社论称,全球贸易增速通常是全球 GDP 增速的两倍,现在却低于 GDP 增速,这是 40 年来首次出现的局面。 IMF 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尔布兰查德( Olivier Blanchard) 指出,世界经济陷入“平庸”增长状态,一方面,各国必须解决全球金融危机的遗留问题,包括债务积压、高失业率等;另一方面,经济前景不明朗,潜在

7、增长率已经下调,而经济前景的恶化影响到当前的信心、需求和增长。 不过,近期全球经济再陷危机的几率不大,因为发达国家大多已经完成去杠杆化,财政拖累较小,货币政策总体仍然有利,积极财富效应有助于消费增长和投资扩大。同时,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实施结构性改革和稳健宏观政策,保持较强劲经济增长。( 二) 美国经济提档加速美国经济增长加快并将持续多年。美国 2014 年前三个季度 GDP 增长率分别为 21% 、46% 和 50%; 全年有望达到 25%。未来几年,美国经济增速将从“二档”( 2%左右) 提高到“三档”( 3%左右) 。据 IMF 预测,2015 2018 年,美国 GDP 增长率将分别为 3

8、 1% 、3 0% 、2 9% 和 2 8% ,高于 2000 2013 年的 1 7%。 与此同时,美国劳动力市场稳步复苏。2014 年 11 月美国失业率已降至 5 8% ,为 2008 年 7 月以来最低水平; 同年前 11 个月美国新增就业人数达 265 万,平均每月新增就业人数达 241 万,为 1999 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IMF 认为,美国已经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这是该组织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首次做出这样的判断。近期美国经济增长将主要得益于“内生动力”拉动。一是消费将继续成为主要增长动力。美国就业改善、家庭财富净增及财务状况改善,有助于消费继续增长。美国家庭去杠杆化已经基本结束

9、,杠杆率接近过去 30 年的平均水平,未来居民信贷需求有望进一步上升,意味着美国经济复苏具有更坚实的基础。 二是企业投资将成为增长的新动力。由于美国大型企业手中握有超过 2 万亿美元的闲置资金,主要银行等金融机构有 28 万亿美元作为“超额存款准备金”存入美联储,意味着贷款条件将改善,企业固定资本投资蓄势待发。三是公共部门财政对经济的拖累明显减轻。2014 财政年度,美国联邦预算赤字为 4830 亿美元,较上一财政年度缩减 29% ,占 GDP 比例降至 2 8% ,为 2007 财年以来最低水平。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 CBO) 预测,2015 财年至2018 财年,这一占比将保持在 26

10、% 至 29%之间,低于 2009 财年 98%的水平。 此外,美国非常规能源繁荣及国际油价下跌也有助于美国经济增长,IMF 最近将其对 2015 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测由此前的 3 1%上调至 35% ,很大程度上与预计美国能源成本降低相关。 然而,美国经济也面临下行风险: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美元升值等不利于出口扩大; 货币政策调整引起的金融市场波动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2014 年中期选举后共和党掌控国会参、众两院,奥巴马成为“跛脚鸭”总统,两党政治极化加剧,社会贫富分化加深,这些将造成经济政策更大的不确定性。( 三) 欧元区经济趋于停滞2014 年前三个季度,欧元区 GDP 环比分别

11、增长 0 3% 、0 1% 和 0 2%( 同比分别增长 10%、08%和 08%) ; 据 OECD 预测,欧元区经济2014 年全年增长率将为 0 8%,2015 年和 2016 年增长率将分别为 1 1%和 17% ,这是欧元区经济近三年来首次恢复正增长。近期经济复苏存在一些有利因素: 一是金融市场条件逐步改善,融资成本降低 ; 二是财政持续性改善,财政赤字占 GDP 比例进一步下降; 三是欧元贬值和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也有助于欧洲经济复苏。此外,2014 年 11 月底欧洲委员会推出一项 3 年期投资计划,欧盟和欧洲投资银行将出资 210 亿欧元作为担保基金,通过 15 倍的乘数效应

12、,撬动 3150 亿欧元的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及小企业创业投资。 然而,欧元区复苏势头依然不足,GDP 仍低于金融危机前峰值水平,近期仍面临许多下行风险。一是通胀率持续走低。二是结构性问题削弱其经济活力,私人消费增长继续受失业高企和收入疲软等问题的制约。三是银行业风险犹存。欧洲外围国家银行坏账率高企,银行去杠杆化过程缓慢,信贷难有起色。四是财政政策几乎没有扩张空间。由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主要国家对财政政策存在分歧,特别是德国主张紧缩财政政策,欧元区难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五是全球需求疲软和地缘政治紧张,也将拖累欧元区出口和经济复苏。( 四) 日本经济再次陷入衰退2014

13、年前三个季度,日本 GDP 增长率分别为 6% 、 6 7% 、 1 9% ,出现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第四次衰退。上调消费税是 2014 年日本经济衰退的主要推手,安倍政府 4 月份将消费税率从 5%上调至 8%,第二季度私人消费和企业投资分别下降 186%和 17 9%,第三季度私人消费仅增长 0. 4% 。由于日本经济重新陷入衰退,许多民众认为“安倍经济学”已经失败,经济学家也对“安倍经济学”感到失望。天普大学东京分校教授杰夫金斯顿( Jeff Kingston) 认为,现在是时候说“安倍经济学”失败了; 经济衰退意味着安倍未能实现增长,而且他也没有进行结构性改革,令人失望。 连“安倍经济学

14、”的设计师、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滨田宏一( Koichi Hamada) 对“安倍经济学”的评价也不太高,他对货币宽松、财政灵活性和结构性改革这三支箭的打分分别是 A、B、E,合起来恰好是安倍晋三的姓( Abe) 。 但他也为“安倍经济学”辩解,坚称增税措施从来都不是“安倍经济学”的组成部分; 经济衰退只是一个暂时性的挫折,央行向市场注入更多现金,将会重新带来增长。东京法政大学的经济政策专家小峰隆夫( Takao Komine)表示,迄今为止, “安倍经济学”只是小打小闹,其成败取决于安倍政府是否推行长期的结构性改革。基于“安倍经济学”能否成功的不确定性增大,2014 年 12 月初,国际信用评级

15、机构穆迪将日本信用评级下调至 A1。穆迪调降日本评级的原因 : 一是日本实现减少赤字目标的不确定性加大; 二是在通缩压力下,日本促增长政策的时机和效果充满不确定性; 三是日本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攀升和债务负担能力降低的风险提高。( 五) 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成为“新常态”近三年来,IMF 已六次下调新兴市场增长预测。据 IMF 预测,2014 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将为 44%,低于 2012 年的 51%和 2013 年的47%;2015 2018 年,其年均增长率将为 5%,低于 2003 2007 年的 7% 。 英国金融时报社评称,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正处于金融危机过后的最低谷,进入

16、一个较低速度增长的新时代, “这是新的常态” 。IMF 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不久前也表示,新兴经济体的中期前景出现了“相当大的格局变化” 。 这主要归因于主要新兴经济体高速增长、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和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等因素趋于终结,持续很长时间的经济发展“顺风”转变为“逆风” 。IMF 副总裁朱民指出,过去支持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四个有利因素正在消退: 一是中国经济已从长达 10 年的两位数增长率( 这种快速增长支持了其他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 下降到 7%至 8%之间; 二是商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的周期( 有利于资源富集国家 ) 已经结束; 三是按历史标准看极为宽松的融资条件已开始消失,全球利率在上升; 四是过去两年国际贸易在 GDP 中所占比例已经下降,没有迹象表明这一比例会出现显著逆转,再度回到过去 10 年的上升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