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实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739241 上传时间:2017-1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实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九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课稿一、 说教材:1、单元及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这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这个单元以“求知”和“读书”为主题,学习重点是议论文,要求学会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揣摩提出自己的认识与看法。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文章聚焦创造性思维,谈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通过本课的教学,告诉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起来办法往往不止一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多个不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说教学目标、教学设想与教学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支配下的教师为了应对考试,不惜把一篇篇作品毫无保

2、留地掰开了讲,再掰开了讲,直到把所谓的“语文知识”全“灌入”学生的脑海里方可罢休,须不知学生已被那些框框“卡死”了,语文课堂上没了生气,所以为了让学生能轻松接受新知,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结合语文新课程中有关阅读的相关要求,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准确把握字词(2)读懂课文,理清本课写作思路及其论证方法(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意识和态度,争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首次接触议论文,而议论文又是九年级的学习重点,所以,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是这样设想的: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议论文中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朗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的论点,理清本文围绕中心论点层层展

3、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为此,我的教学重点是: 1、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及论证方法;2、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不是一堂课就能培养出来的,所以,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这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我今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所努力的重点。但为了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两个练习,以引导、激趣、突破重难点。二、说学情及学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由于班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议论文学习又比较枯燥,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我在教授本课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化枯燥为生动,化呆板为灵活,还课堂以活力、生机,为学生创设

4、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帮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了完成任务,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三、说教法:在这堂课中,我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地位,我帮助学生制定了学习目标,为他们创设情境和良好的氛围,通过朗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师生互动,形成一种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求知欲,体现他们的主体意识。所以,我的教法是情境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四、说教学程序:我的教学程序分以下七个环节:(一)情境导入:为了激情引趣,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接受新知,我通过几个创新

5、思维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由此引入本课的内容。(二)出示学习目标:1准确把握本课字词;22读懂课文,理清本课思路及论证方法;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及态度,争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准确把握字词的读音和意思:即使 曲线 模式 孜孜不倦 锲而不舍 根深蒂固 不言而喻 2、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四)精读课文,自主学习思考,解决以下问题,同时你还能提出哪些疑问:1、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2、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3、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5、

6、做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明确答案。(五)浏览课文,合作探究,突破重点难点: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在以上三个环节中,我安排了“初读精读浏览”的阅读模式,因为诵读与感悟是相辅相成的,感悟会之于心,诵读出之于口,心口相应,相得益彰。同时,在这几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我的教育理念是: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完全消解教师作为指导者的作用。叶圣陶老先生说:“让学生自己读书,自求理解,自致其知” ,这就意味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但他又实事求是地指出“课文中那些深奥的地方和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学生未必理会

7、,因此,教师必须指点一下,而所谓指点并不是越俎代庖,而是启发引导,目的在于使学生开窍,这样教,就能达到不复需教的自我发展境界” ,为此,我安排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这两个环节。这也是叶老的“建构主义教学论”的中国式表述。(六)拓展延伸,激发创造火花,展示创新魅力。1、发挥你的创造思维,把文章的开头和文中实例换一下;2、识图,你看到了什么内容?(七)总结作业。五、说板书:板书的设计,我本着直观、简练、高度概括的原则设计如下:板书设计: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提出问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分析问题: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因素 摆事实 坚信人人都有创造力拥有创造力的关键 讲道

8、理3解决问题: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第十九课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实录一、导入 1、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十九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本文作者是谁?齐说(罗迦费因格) 。他是哪个国家的人?(美国)2、通过课前预习,同学们喜欢这篇课文吗?(喜欢)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有没有同学不喜欢?(生:我)这位同学很有创见,你能说说不喜欢的理由吗?生:文字不太读得懂,以前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或写景状物的一目了然,这篇文章读了几遍也不知写的什么?我不知作者要告诉读者什么?文章的层次我怎么也搞不清特别是文章开头的这幅图,答案太多,也觉得罗嗦,再往后我就不知道作者说的什么,实在读不懂。(点评:导

9、入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不同理解,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样安排发展了学生个性化思维,与本文创造性思维这一中心相暗合,又把握住“民主、科学、个性”的阅读教学的灵魂。通常引用双关图的导入方式有两点不利:一是与课文开头引用材料的层次重复,二是只是体现“观察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 ,偏离本文作者意图。)二、阅读学习第一层次:1、 师:很好,我们刚才几位同学不随声附和,敢于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思维的碰撞往往能闪出创造性的火花。创造性思维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就是谈创造性思维的话题,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先阅读课文开头几小节,看看能不能读懂。2、生:读课文开头几小节。3、师生交流:

10、师:读懂了吗?有什么发现?生:“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追求” 。师: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 ,作者的观点其实就是什么? 生:“事物的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 (师板书观点)(点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教者注重学生在读中体味,注重学生自我发现,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点拨文本观点的方式水到渠成。 )4、师:作者为什么开头不把这观点点明,而用一道四种答案都正确的选择题呢? 生: 因为这则材料所体现的就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5、师明确:怎样亮出作者的观点 要取决于观点本身 是否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像那种平白如话、一目了然的可以直接亮

11、出,正因为本文的观点不容易被我们所理解,所以作者才选用这种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点评:蜻蜓点水式的渗透议论文文体特点,又暗暗指导议论文观点提出的方式,读与写交融渗透,这样处理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学习第二层次1、 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那么怎样才积极寻求到第二种答案,或者怎样才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和方法呢?生: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2、 师:请同学们跳读课文,思考:针对创造性的思维作者提出哪几个问题?生:(自主阅读,自由讨论)3.交流:生:第一个“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第二个“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第三个“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4(点评:注重

12、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感悟。教材处理针对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抓住课文三条主线理清层次,一目了然,较好地体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理念)4、师:我们先来点击第一个问题?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同学们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生:读课文,师:行间巡视。5、讨论:师:作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要素有哪些?还有补充吗?(大家对他的观点完全赞同吗?)获取知识需要怎样的态度?尝试又需要怎样的过程列举持之以恒的例子。(必须精通各种知识,这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孜孜不倦,必须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进行尝试持之以恒)(点评:师生共同合作探究,与后面学生间合作探究形成呼应,教学层次与学生发展水平同步。文中用了哪两

13、个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引导速读讲故事给同桌听)(约翰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的过程,罗兰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为什么要选用两个事物来证明作者观点?这两个事例有什么侧重?同桌之间可以交换一下看法(前者侧重于“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后者侧重于“尝试” )(点评:课堂设计的求同存异思维与本文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一环节碰撞出火花,议论文的论证理念显得“润物无声”。 )学习第三层次1、师:我们看看作者还提出哪几个问题?请一个同学读读这两个问题?2、指名学生读第二、三两个问题。3、师:第一个问题是老师和同学们一道探究完成的,作者又对我们提出两个新问题。同学们自己完成,好不好?(好)有没有信心?(有)下面

14、请同学们分小组针对问题,自己阅读、体味、探究,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小结,小组长组织好做好记录。【提出问题阅读体味合作探究交流小结】3、 生:自主阅读 (点评:“提出问题阅读体味合作探究交流小结”的学习模式体现“变深入分析为培养悟性,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变教为学”的新课程理念。 )5、交流(1)师:刚才同学们合作得很好,哪个小组先汇报一下本组的研究结果?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 【辩论】生正: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创造的意识在自己的思想里。生反:“东施效颦”中的东施、 “墨守陈规”中的墨子、 “郑人买履”中郑人,他们存在吗?他们不是人吗?他们有创造力吗?生正:伟大人物也是从一般人物开始的,生甲

15、:伽俐略还只是一个学生时就发现摆,瓦特发明蒸汽机时只是学徒,富兰克林发明轮船时在别人眼里不过是“疯子”生反: 历史上只有一个伽利略,只有一个瓦特,只有一个富兰克林!生正:不仅伟大的人有创造力,一般人也有创造力,鲁班、黄道婆 以及幼儿园的小朋友创作的一幅画;生反:知识和态度、意识、尝试是形成创造力的要素,可事实是并非每个人都到如此尽善尽美生反:即使是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也并非是轻而易举地获得灵感,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而形成的。【评论】两方面都给于肯定,指出弱者的不易。 (点评:学生辩论得非常精彩,你来我往。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

16、人,学生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思维的火花越发的耀眼。通过辩论的形式处理教材,又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辩论,虽然很稚嫩,但勇气非凡。 )5(2)刚才有不同的看法,对第三个有没有不同看法?(没有)(区别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的细小的想法。 )(点评:课文的三个问题到此也迎刃而解。 )学习第四层次 1、师:总的来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2、这里的哪个词语能体现一种科学精神?(锲而不舍)小结课文,完善板书回顾全文,课文开头先引用材料,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话题,这是提出问题;主体部分从“创造性的思维必需要素”和“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分析问题;结尾部分归给总结出:“怎样才能成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呢” ,这是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