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57520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6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7/24/2017,1、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2、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课标要求:,7/24/2017,一、邓小平理论,1.必要性 “两个凡是”的禁锢(77年2月开始),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 联合社论(经华国锋批准)材料二 粉碎“四人帮”之初,“左”的错误没有完全纠正。1977年和1978年 ,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 邓小平

2、(1987年4月),合作探究一:“两个凡是”的内容、实质、错误根源及影响。(难点),(一)酝酿:伟大的转折,7/24/2017,(1)内容:,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2)实质:,继续“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3)错误根源:,是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表现,违背实事求是原则,违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4)影响:,(1)“文革”的错误得不到彻底纠正。(2)出现“文革”后“两年徘徊”的局面。,合作探究一:“两个凡是”的内容、实质、错误根源及影响。(难点),2.可能性(1)真理标准的讨论(1978.5),(2)新理论的宣言书(1978.12),

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质:是一场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原则分歧的争论。意义: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的束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邓小平: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合作探究二:材料中反映了邓小平同志怎样的思想主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主张有何意义?,高度肯定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确立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率先提出要解放思想,深刻阐述了解放思想对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冲破禁锢,成为宣言书。,7/24/2017,破旧,立新,冲破“左”倾错误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否定“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转折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12),意义

5、:为改革开放揭开了序幕,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一、邓小平理论,(一)酝酿:伟大的转折,(二)形成过程,7/24/2017,一、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 1、指导思想: 2、建设道路: 3、社会发展阶段: 4、基本路线: 5、社会主义的本质: 6、判断工作是非的标准: 7、经济体制: 8、外部条件:二、在祖国统一问题上:,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体制,(三)主要内容,(四)理论精髓,一、邓小平理论,(一)酝酿:伟大的转折,(二)形成过程,(三)主要内容,理论精髓是指贯穿理论全部内容、内在地赋予理论生命力的东西,是理论体系的灵魂。,什么叫理论精髓?,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一、邓小平理论,(一)酝酿:伟大的转折,(二)形成过程,(三)主要内容,(四)理论精髓,(五)历史地位,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

7、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十五大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时代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建设指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7/24/2017,重点突破邓小平“南方谈话”,7/24/2017,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1.背景:,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混乱,这到底还是不是社会主义?,7/24/2017,安徽芜湖傻子瓜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年广九。,上世纪60年代,他被称为投机倒把典型; 80年代,他

8、被称为发家致富楷模; 现在,他被称为中国私营业主的活标本。,7/24/2017,1981年至1984年,年广九的雇工由3人发展到103人,仅1984年就纳税30多万元。其产品迅速打进北京、上海、南京,他成为中国最早的百万富翁之一。 这时,对于雇工超过80人的大户是否肯定其合法地位,上上下下争议很大。“资本家复辟”、“剥削”等帽子也都戴到了年广九的头上,不少人提出要“办”年广九。,什么是社会主义?,7/24/2017,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南方再次提到年广九:“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很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

9、偿失。”,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提到了年广九:“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7/24/2017,什么是社会主义?,目标:共同富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1.背景:,2.核心内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7/24/2017,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

10、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南方谈话”内 容,7/24/2017,如何理解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继承:1)思想路线上的继承性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毛泽东依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中国革命从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统治下解放了出来,使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道路。邓小平继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党和国家摆脱了教条主义和左倾思想的束缚,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具

11、体道路选择上的继承性。邓小平改革实际上走的也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然后才推向城市。3)统一战线上的继承性。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不仅在民主革命上取得胜利,而且对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和平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起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推进了统一战线,如发展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一国两制、实施对外开放等。发展:邓小平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7/24/2017,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形势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

12、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 世界的变化给中国带来机遇,同时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给予科学的回答。,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一)背景:,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7/24/2017,(一)背景:,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创立过程:,2000年2月,江泽民第一次完整阐述:2001年庆祝中共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阐述其内涵;2002年,中共十六大江泽民的报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7/24/2017,(一)背景:,二、“三个代表”

13、重要思想,(二)创立过程:,(三)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7/24/2017,(一)背景:,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创立过程:,(三)内容:,(四)认识:,1.根本问题: 2.思想精髓:,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执政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7/24/2017,特别提示:三个代表之间的内在联系,三个方面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发展先进文化

14、是发展先进生产力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本质和归宿。,7/24/2017,(一)背景:,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创立过程:,(三)内容:,(四)认识:,(五)历史地位:,合作探究:如何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7/24/2017,材料一:具体地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面对挑战和充满希望的21世纪,针对当今时代提出的许多重大课题

15、,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的智慧,经过长时期的思考而提出的,它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是兴党、执政、兴国三者统一的崭新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 王霁、李居正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材料二: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合作探究:如何正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7/24/2017,邓小平理论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成为指引中国共产党继续前进的旗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了变化了的国内外形势,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