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对高血压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观察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151218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沙坦对高血压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观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氯沙坦对高血压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观察作者:杨维亮 袁华斌 黄军霞 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高血压病患者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的主要机制是心房重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房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 ,而 ATI 受体阻断剂(ARB )则可能减轻或中止 RAS 的不良效应,使房颤得以控制2 。本文旨在通过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房颤治疗的作用及对左房结构的影响。 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选择 2004 年 1 月至 2006 年 3 月在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中,符合 WHO 诊断标准3 的高血压病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

2、mmHg并发阵发性房颤 74 例,其中合并冠心病 28 例、2 型糖尿病 16 例、老年性瓣膜病 3 例,已除外继发性高血压、肺动脉高血压及其他类型心律失常,均未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阵发性房颤是指发作持续时间7d 4 。74 例阵发性房颤病史 1d2.5 年,房颤持续时间 15s60h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 例,其中男 21 例,女 16 例,年龄 4371 岁,平均2(57.910.5)岁。对照组 37 例,其中男 22 例,女 15 例,年龄4272 岁,平均(58.410.4)岁。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氯沙坦 50100mg/d,对照组口服

3、用氨氯地平510mg/d,两组的目标血压均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若血压控制不理想,均视情况加用利尿剂。1.3 观察指标6 个月内每 24 周定期门诊检查,患者取左侧卧位,6 个月后第 2 次行超声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取各标准切面,同步记录心电图 II 导联以确定时相,在 M 型超声引导下胸骨旁左室长轴于收缩期末测量左房前后径(LAAPD)及上下径(LASID ) ,分别在二尖瓣开放、心房开始收缩及二尖瓣关闭时测左房最大容积(LAVmax)和最小容积(LAVmin) ,分别取心尖四腔和两腔观,采用双平面长度测定左房容积,并用体表面积进行校正,连续测量5 个心动周期取平

4、均值。与治疗前比较。1.4 统计学处理3采用 SPSS 10.0 统计软件,以(xs) 表示。治疗前后组间对比用配对 t 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2 结果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比较治疗组 1 例失访,对照组 2 例失访,故治疗组以 36 例统计比较,对照组以 35 例统计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 ,治疗后血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收缩压:治疗组治疗前(167.310.2)mmHg,治疗后(131.110.4)mmHg,对照组治疗前(165.711.0)mmHg,治疗后(133.69.8)mmHg;舒张压:治

5、疗组治疗前(98.86.3)mmHg,治疗后(85.15.2)mmHg,对照组治疗前(99.16.0)mmHg,治疗后(84.85.4)mmHg。2.2 治疗后两组房颤发生频率比较治疗组(36 例)发生 106 次,平均(2.90.68 )次;对照组(35 例)发生 173 次,平均( 4.90.72)次。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42.3 两组治疗前后左房直径及容积指标比较见表 1。表 1 两组治疗前后左房直径及容积指标的变化(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P0.013 讨论高血压病体循环动脉压力持续增高可引起左室和左

6、房重构,左房重构可分为组织结构重构和电重构,前者表现为左房扩大、心房容量增大、心房肌纤维化和收缩功能减退;心房电重构表现为心房内传导延缓、除极异质性增加和心房细胞不应期缩短,在此基础上易发生房性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5 。近来研究表明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高血压心脏病的重构,在心房颤动的结构重构中也可能起重要作用 。抵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和降低 AngII 的生物效应能改善高血压病左房组织结构的重构和电学变化。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服用厄贝沙坦 3 个月后,左房结构和功能明显改善,同时房颤发生次数显著减少6 。有关氯沙坦高血压患者生存研究(LIFE)也发现,在随访 4.8

7、 年中,新出现心房颤动年发生率氯沙坦组低于阿替洛尔组,提示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阻断药能减少心房颤动发生。本研究发现氯沙坦降压效5果与氨氯地平相似,在改善左房结构和减少房颤发生次数方面作用更加显著。目前,房颤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但对有器质性病因的房颤消融尚处于探索阶段,且费用昂贵,短期内难以推广。所以,从病理生理的角度探索阻断房颤发病机制,以延缓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重构而减轻房颤的药物,仍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作者认为,氯沙坦是高血压病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比较理想的降压药物。【参考文献】1 Gassanov N,Brandt MC,Michels G, et al.

8、Angiotensin II-induced changes of calcium sparks and ionic currents in human atrial myocytes:potential role for early remodeling in atrial fibrillation. Cell Calcium ,2006,39(2):175186.2 Ehrlich JR, Hohnloser SH, Nattel S. Role of angiotensin system and effects of its inhibi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Eur Heart J, 2006 ,27(5):512518. 3 叶任高, 陆再英, 谢毅,等.编.内科学. 第 6 版. 北京:人民卫6生出版社,2004.247.4 陈灏珠.心房颤动诊断与治疗的进展和展望.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2):82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