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学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9964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4.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七年级历史上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学案(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茅石中学“三段式”课堂教学讲学稿七年级 年级 课题 1 科目 历史 执笔 陈国英 审阅 邓永忠 审核课本内容 预计使用时间 课时 使用者 上课时间第 周 课时知识能力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理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培养识图能力。过程与方法 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理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学习目标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培养识图能力。教学重点 元谋人、北京人教学难点 学生初

2、步接触历史地图、考古知识、古史资料等内容,需要逐步理解一 设计与预习教学过程一、 【学生自主学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 2-3 页“元谋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请看课文第34页“北京人”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完成下列问题:二 合作与展示1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地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7020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北京人,1.8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山顶洞人。请看图思考: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原始人类 体质特征 制造工具 用火北京人山顶洞人三、 【展示提升】2.北京人距今年代: 发现地点: 体质特征有 的特征,但能直立行走。 发展较快。下肢和大脑发展缓慢

3、。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 起了重要作用。生产和生活生产工具: 、 。用火:使用_火。生活方式:由于环境险恶,工具简陋,北京人过着_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1元谋人距今年代:_发现地点:_茅石中学“三段式”课堂教学讲学稿分析“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说一说: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ww w .xkb1. com三 检测与拓展A、必做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2、下列各项叙述,与右边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 ( )A.直立行走 B.人工取火 C.使用打制石器 D.过群居生活3、北京人过着群居生

4、活的主要原因是 ( ) 血缘关系的结合 工具简陋粗糙 人们头脑简单 生活环境险恶A. B. C. D.4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外貌与现代人相似 B.能直立行走 C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D.已经使用天然火5、下列不属于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的是 ( )A文物 B文字记录 C古迹和遗址 D民间传说二、非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 6 米。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新课 标 第一 网B、选做

5、题一、非选择题考古学家说,曾在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一枚骨针,这枚骨针长 82 毫米,有火柴棍那么粗,一头是锋利的针尖,另一头是针眼,整个骨针都很光滑。通过这枚骨针,我们可以推知山顶洞人生产生活的哪些情况?【质疑与反思】茅石中学“三段式”课堂教学讲学稿七年级 年级 课题 2 科目 历史 执笔 陈国英 审阅 邓永忠 审核课本内容 预计使用时间 课时 使用者 上课时间第 周 课时知识能力 知道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的不同过程与方法 了解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掌握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学习目标情感与价值观 学会细致观察课文的图片,从中获得有效的历史信息教学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教学难点 对

6、原始农业文明的特征的概括;原始社会晚期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出现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一 设计与预习一、 【学生自主学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 7-10 页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并把相关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特征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所在地区粮食品种住房样式【课堂探究】1、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即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的共同点。都使用磨制石器,都处于_时代。主要从事_生产,还饲养家畜,兼营捕渔、采集、狩猎。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_; 半坡原始居民,种植_(上述史实得出结论: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_和_的国家;半坡遗址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都过着_或半定居的生活。都懂得制

7、造陶器。2、半坡人、河姆渡人与北京人的不同生活北 京 人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劳动工具劳动方式食物活动区住所生活器皿外貌3你的疑点、难点:【课后练兵】A、必做题茅石中学“三段式”课堂教学讲学稿一、单项选择题1、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的时间大约为 ( )A.五六千年前 B.六七千年前 C.八千年前 D.四五千年前2、半坡原始居民住在 ( )A.珠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 3、能用稻米做饭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4、下列关于南方农耕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黄河流域的河姆渡居民是南方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B.湿润的气候、肥

8、沃的土地,适宜水稻作物的耕种C.会建造干栏式房屋 D.会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5、 促使原始人定居下来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原始农业的产生 B自然环境的变化 C学会了建造房屋 D使用磨制石器业6、能够制造色彩鲜丽的鱼纹彩陶盆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二、非选择题下图是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半坡出土的纺轮以及半坡彩陶上的彩绘动物图案。图一 图二(1)请根据图一回答,半坡人的生产、生活与山顶洞人相比有什么变化? (2)请根据图二回答这些动物与半坡原始居民有什么关系?B、选做题一、单项选择题1、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习惯

9、 B.生产工具 C.自然环境 D.生产力水平2、下列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相同之处描述正确的是 (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都能饲养家畜 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种植粟和蔬菜A. B. C. D. 茅石中学“三段式”课堂教学讲学稿七年级 年级 课题 3 科目 历史 执笔 陈国英 审阅 邓永忠 审核课本内容 预计使用时间 课时 使用者 上课时间第 周 课时知识能力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过程与方法 掌握炎帝、皇帝的贡献,理解其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缘由学习目标情感与价值观 知道尧、舜、 “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学重点 了解炎帝和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

10、贡献,认识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培养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教学难点 如何区别史实与传说【课前预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 1214 页“黄帝与炎帝”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1、炎帝与黄帝距今 4000 多年前,炎帝和黄帝联合打败了以 为首的部落。后来,炎帝和黄帝又在“ ”展开大战。炎、黄二部族联合,形成后来 族的主体。他们则被尊奉为_。请你认真阅读教材 15 页“尧舜禅让”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2、尧舜“禅让”黄帝之后过了很久, 、 、 先后通过_制度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请你认真阅读教材 15-16 页“大禹治水”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

11、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3、大禹治水禹采用 为主、 为辅的方法来治理水患。从此人民获得了安定的生活;禹声明远播,被称为“ ”。【课堂探究】1、我们为什么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2、(材料分析)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宫室、车船,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1) 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2) 除了文中所述外,他还有什么贡献?(3) 对于这些贡献,哪些是真实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的色彩?如何看待更科学?(4)3、温故知新:鲧和大禹父子都受命治水,一个失败了,一个成功了,这说明做事情什么很重要?鲧和大禹分别是如何做的?他们的做法及不同的结果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茅石中学“三段式

12、”课堂教学讲学稿4你的疑点、难点:【课后练兵】A、必做题一、单项选择题1、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淮平原 D.黄土高原 2、如果我们到西安拜谒(y)黄帝陵,你认为我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A.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3、下列关于炎帝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改进农具,教人农耕 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A. B. C. D.4、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C.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