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中小学班主任有效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实践策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9870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0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德树人:中小学班主任有效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实践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立德树人:中小学班主任有效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实践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立德树人:中小学班主任有效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实践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立德树人:中小学班主任有效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实践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立德树人:中小学班主任有效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实践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德树人:中小学班主任有效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实践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德树人:中小学班主任有效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实践策略(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德树人:中小学班主任有效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实践策略,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 龚雄飞 13996113966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报告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论断,其中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现实的情况是:走进中国的学校,我们似乎

2、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较长时间以来,学校平时工作重视的是抓教学轻德育,教师中存在着“德育是班主任的事,与我无关”的观念。学校的德育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德育工作者常常围绕事务性工作团团转,事实上也只能以一些偶尔的活动、讲座、看电影等进行德育工作。 课堂上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或根本不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使偶尔重视了德育也只是将其看作孤伶伶的与教学关联不大的枯燥说教,造成了教育与教学的严重脱节。,弄丢了上幼儿园,把天真弄丢了;上小学,把童年弄丢了;上初中,把快乐弄丢了;上高中,把思想弄丢了;上大学,把追求弄丢了;工作,把锋芒弄丢了;恋爱,把理智弄丢了;按揭,把下半生弄丢了;结婚,把激情弄丢

3、了;经商,把道德底线弄丢了;微博,把隐私弄丢了;出国,把祖宗弄丢了。,作为校长和教师,我们应该反思 我们应该怎样提高教书育人的实效性? 为什么德育工作的力度越来越大,而实际效果往往与期望之差越来越大? 德育的主渠道在哪里?德育的首要地位与教学的中心地位的关系如何处理?我们应该做什么?怎样做? 为什么我们“勤劳”不一定“致富”?为什么我们“爱”学生而他们感不到“爱”? 教室里堆满了冰凉的知识,“人”去哪里了?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从课程上下手,所以新课程的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课程的功能,寻找失落的“人的价值”。,目标观 从知识目标到三维目标,现代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

4、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2006年6月4日),中小学班主任的职业定位人师,教师有高度的教育者 教师有思想的行动者 教师有智慧的实践者 教师有良知的躬行者 我们要问的是:中小学班主任怎样才能提升教育的高度,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从经师到人师的转变呢?,一、理解价值观教学的文化性内涵,提高课堂的道德教育力。 二、运用价值观教学的价值性引导,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力。 三、加强价值观教育的艺术性设计,提升教学的道德浸润力。 四、提升

5、价值观教育的情感性力量,增强教学的道德感染力。,一、理解价值观教学的文化性内涵,提高课堂的道德教育力。 第一,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本特点和呈现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主观性、体验性、内隐性特点,它和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两个维度不一样,一般难以明确地显性表述出来,更不可能一节课一节课具体地罗列出来,它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它主要通过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机制而发生作用。但是,现在却有教师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之类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这种教育只是一种知识教育或技能教育,而不会成为有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第二、把握文理学科的不同特点和文化内涵。 人文类学

6、科与科学类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要善于根据文理学科的不同特别和文化内涵挖掘教材中的教育性因素。 人文类学科与科学类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但都具有教育性意义。例如数学看起来似乎与价值判断无关,然而数学同样具有独特的“教化”功能:比如探索过程中的执着与坚韧;比如论证过程中的务实与谨严;比如数学规则推导过程中的理智与自律;比如数学创造过程中的开拓与超越,甚至于耐心、责任感、敬业品质、民主精神等。正是这些,见证着数学更为深沉的文化力量,使数学可以超越知识本身,找寻到更为朴素、更为丰富,也更为动人的内涵。,二、运用价值观教学的价值性引导,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力。 肖川教授说:“教育是投射着、蕴涵着教育者的

7、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这种主观意趣内含着教育者的价值选择和价值预设。”,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夏天来了, 夏天是位小姐姐。 她热情地问我: 想变点什么? 我想变透明的雨滴, 睡在一片绿叶上; 我想变一条小鱼, 游入清凌凌的小河。 我想变一只蝴蝶, 在花丛中穿梭; 我想变一只蝈蝈, 歌唱我们的生活。,我想变眨眼的星星, 我想变弯弯的新月。 最后, 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荷叶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举着。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识字教学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霍懋征老师教“聪”字。设计由四则谜语切入(谜底分别是耳朵、眼睛、嘴巴、脑子),而后板书“聪”字,

8、分析字形:“聪”字左边是“耳”,右上方两点代表眼睛,右边中间是“口”,右下方的“心”代表脑子。耳朵、眼睛、嘴巴、脑子这四件宝合起来就是“聪”。“聪”字后而加个“明”,是因为这四件宝要日日用,月月用。天长日久,你就会聪明起来。这样的预设,多么有趣,多么聪明。,在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性引导有两大误区: 1)教学中教育性引导的缺失 缺失案例皇帝的新装案例 2)教学中教育性引导的变形 变形案例水浒传课例,一位教师在讲“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大家认为掩耳盗铃的人聪明吗?为什么?”学生:“不聪明,铃一响就会被别人发现。”教师:“有没有什么办法既能盗得铃,又不被别人发

9、现呢?”学生:“拿一块棉布捂上铃,就不会被别人发现。”老师:“不错,你很机灵!”学生:“趁主人不在家,爱怎么拿就怎么拿。”老师:“很好,你更聪明。”学生:“老师,我可以大摇大摆的在主人面前取走铃。”老师:“这是为何?”学生:“我带一大帮人,他还不乖乖送上吗?” 在案例中,教师“启发”学生如何盗铃,学生的回答一次比一次“升级”,从暗偷到明抢!而这位老师也似乎一次比一次更“欣赏”学生的答案。我们不禁要问,这岂不是启发孩子成盗贼、变黑帮吗?人,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最基本的便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那么他必须坚守正确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以适应社会。教师的教学必须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社会主流价值。,价值观是每

10、个人判断是非善恶的信念体系,它不但引导一个人追寻自己的理想,还决定一个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选择。 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任何行为都是自身价值观的流露。价值观一只看不见手。 “教育是一种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用真情)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斯普朗格,三、加强价值观教育的艺术性设计,提升教学的道德浸润力。 第一、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注意整体性 氓的教学失误案例 春的教学成功案例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句话,一位老师这样引导学生阅读: 师:春天到了,小草长出来了。小草怎么长出来的呢?作者用了“偷偷地”这个词。“偷偷地”,就是说小草趁人家不注意,让人

11、毫无察觉地、无声无息地从土里长出来了。但是没有用“长”,而是说从土里(老师用右手食指做了一个向上的手势) 学生齐声:钻出来了。 师: “钻”这个词为什么用得好呀? 生:用“钻”这个词,写出小草的生长的顽强。它要穿过厚厚的土层,有时还会碰到石头瓦块,就要顶翻它们,然后茁壮地生长出来。可见一个“钻”字,就写出了春草虽小,但是它们的生命力却是极顽强、极旺盛的。 在这段教学中,教师显然在对字词“钻”“偷偷地”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认识小草生长的劲头,领悟小草默默无闻、不哗众取宠的品质,领悟小草不怕困难挫折、顽强进取的拼搏精神。由此可见,在字词的教学中融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第二、

12、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注意有机性 教师要富有创造性的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美术教学案例:海瑞学园丁蓝海) 第三、知识拓展的设计要注意人文性 初中数学“中位数与众数”课例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的背景及其概念”课例,通常,冰山露在外面的部分约占整座冰山的( )。,A. B.,B,数学及自然科学本身并不是目的,它们只有被运用于认识和改造社会,才具有道德的意义。当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有助于诊断人类所遭受的各种痛苦,有助于医治这些痛苦,有助于缓和人类的艰难处境时,它们就成了道德探究的工具。当学校不再为真理而真理地去追求科学知识时,自然科学就摆脱了与人文学科的分离,而使自己具有人文的特征。当道德生活的

13、重心集中在运用理智去诊断和消除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各种不幸时,理智的事物本身就变成了道德的事物。 杜威 美国,正是这种对知识的联想性和解释性的使用,可以使知识变得不仅从长远来看而且从近期来看,不仅对力争成熟的青少年而且对有时间反省其生活经历的退休者,都最有价值。它有价值,并不是因为它得到社会英才的推崇,而是因为这种建构情境的知识赋予我们在工作中、在投票站、在家中做事、思考和感受的一切事物以形式。这就是有教养的心智形式。(布劳迪: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四、提升价值观教育的情感性力量,增强教学的道德感染力。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无痕。所以要重视情感教育,避免空洞说教,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高的智慧:课

14、堂中要有人文情怀,要有情感力量,教学要能够感动人。因为情感是价值观形成的必要条件。 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相结合,才能升华为道德意志。而道德情感在课堂中的享受,学生们得到的太少了。 父母的心解读 珍爱我们的生命解读(政治) 教育中的观念是智力、创造性与道德的结合,它所体现的是“道德的创造性”(moral creativity)。,送大家三句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知识不是冷冰冰的符号,当教师把自己的真情以艺术的方式贯注其中时,课堂就成了知识、情感、智慧交融的“场”,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在这个平台上完美统一,于是就产生了教学高潮。 泰戈尔老人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

15、命的气息。”当教师在课堂上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不断感受情感的感染并不断诞生精彩观念,宛如姹紫嫣红的鲜花在春天绽放一般,那么你就开始际遇德育的崇高、体验教学的神圣。 中国自古有“经师”和“人师”之分,“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为“经师”,但“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叶澜教授还这样描述了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的情景我能否在学生茫无头绪时给他们以启迪?我能否在学生没有信心时唤起他们的力量?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我能否使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我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合作,感受和谐的欢快,发现的欣喜?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或者“悠然心会”?我能否让学生在课堂上“怦然心动”“浮想联翩”或者“百感交集”?我能否帮助学生达到内心澄明、视界敞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