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制药工程方剂学课程重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9812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级制药工程方剂学课程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1级制药工程方剂学课程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1级制药工程方剂学课程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1级制药工程方剂学课程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1级制药工程方剂学课程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级制药工程方剂学课程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级制药工程方剂学课程重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级制药工程方剂学课程重点 1一、名词解释臣药:1、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2、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提纲 2P6)佐药:1、佐助药,即配合君药、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2、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药、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药、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3、反佐药,即病生邪甚,可能格拒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拒药。 (课本 P16)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学的基本理论(治法等理论) 、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提纲 P3)培土生金:即补脾益肺,指用补脾土的方法,使脾气健运,能

2、正常地化生水谷精气,上养于肺,以治疗肺脏亏虚证的一种治法。代表方如参苓白术散。 (提纲 P110)安神剂:安神剂是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治疗神智不安证的方剂。 (课本 P153)调和营卫:是纠正营卫不和,解除风邪的一种治法。风寒邪自表而入,可引起营卫不和,见头痛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等症候,治1 这份复习资料是由 1 班的十几位同学一同整理的,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帮助。2 提纲:方剂学复习纲要(2008.9)以桂枝汤。方中以桂枝温卫助阳,解肌发表;配白芍药滋养营阴,收敛阴液。合则既能温卫阳,又可养营阴,从而达到调和营卫的目的。 (提纲 P17)理气剂:理气剂是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3、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用以治疗气病的方剂。 (课本 P169)八法:清代医家程钟龄医学心悟中所归纳提出的治疗疾病的 8种治疗大法,中谓:“论治病之方,则有汗、和、下、吐、温、清、消、补,八法尽之” 。 (提纲 P4)增水行舟:增水行舟是指以滋阴增液药物组成的方剂,功能滑润肠道,导下便结,用以治疗热结津亏,尤偏于阴亏液涸之便秘证得一种治法。滋阴增液,润肠通便犹如水涨船行通畅,故名之。代表方如增液汤。 (提纲 P37)滋阴疏肝:是指以滋阴补肾药物与舒畅肝气药相合组方,使肝气和畅、柔达的方法。如一贯煎治疗肝肾阴虚,肝气不舒之胸脘胁痛证。(提纲 P110)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吐咽不下,胸胁

4、满闷,气急作痛,或咳或吐,舌苔白腻,脉弦缓或苔白。 (课本 P173)凉开:即清热开窍。指用清热药配伍开窍药以清热解毒,开窍醒神,用治温热之内陷心包的热闭的一种治法。代表方为温病“三宝” 。(提纲 P136)温开:即温通开窍。指用温通辛散药配伍开窍药以温通开窍而醒神,用治寒邪痰浊蒙蔽心窍所致之风,中寒,气郁,痰厥等寒闭证的一种治法。代表方为苏合香丸。 (提纲 P136)脏躁:是指五脏功能失调所致。主要与肝,脾,心三脏关系密切。肝气失调,脾气亏虚导致心经气阴不足,心失所养,则精神恍惚,睡眠不安,心中烦乱;肝气失和,疏泄失常,则悲伤欲哭,不能自主,或言行妄为。治当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课本 P1

5、57)燥:是因深秋感受风寒,津液不布而致;属次寒,”小寒“,临证以头痛恶寒,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舌苔薄白为主;治疗上宜采用苦寒甘辛法。 (提纲 P179)制性存用:指方剂中通过药物的配伍,使某一药物的药性被其他的药物所制约,但又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如银翘散中荆芥。 (提纲 P20)和解少阳:治法之一,属于“八法”之中的“和法“。指具有调和与疏散作用,以治疗邪犯少阳(半表半里)之证的一种治法。代表方如小柴胡汤。(提纲 P51)养阴透热:温病后期,阴液已伤,而邪热仍稽留阴分导致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时,用养阴退热药鳖甲,配合芳香透热药青蒿治疗,使阴复热退,热透邪出的

6、一种治法,代表方为青蒿鳖甲汤。 (提纲 P63)甘温除热:指应用性味甘温的药物组合成方,以治疗机体因虚而发热的一种治法。如小建中汤治疗阳虚发热。 (提纲 P75)辛开苦降:当寒热互结,肠胃不和而见心下痞满,呕吐下利时,用辛味药之辛散以开通心下之痞结,配以苦味药之苦降,苦寒以清降泄热,降泄胃气以止呕,两者合用,平调寒热,开结降泄以治心下痞证,这种治法称为“辛开苦降“法。代表方如半夏泻心汤。 (提纲P47)2、方歌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舌绛辨分明,犀地丹玄麦凉血,银翘连竹气亦清。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车前生地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亦可排。逍遥散逍遥散用芍归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

7、养血脾亦理,兼有郁火丹栀排。归脾丸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用干姜,黄岑人参连枣甘,寒热互结成虚痞,辛开苦降此方良。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为君,参术草归柴升陈,升阳举陷功独擅,甘温除热效若神。天王补心丹心虚火扰补心丹,心悸遗忘入睡难,归地二冬酸柏远,三参苓桔朱味丸。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气凝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三仁汤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岚瘴并能驱。黄土汤黄土汤中生地黄,芩草阿胶术附囊,便后下血功专擅,吐衄崩中

8、亦可尝。麦门冬汤麦门冬汤用人参,枣甘粳米半夏斟,肺瘘咳逆因虚火,益胃生津降逆珍。3、方剂学课本中的代表方(字体加粗的方为重点方)1.败毒散是“益气解表”法、“逆流挽舟”法的代表方。2.大承气汤体现了“急下存阴法”、 “釜底抽薪法” 、 “通因通用法” ,是主治阳明腑实证的代表方。3.“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是半夏泻心汤。4.逍遥散是舒肝养血的代表方,又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5.大黄附子汤是治疗寒实腹痛便秘的代表方。6.黄龙汤是治疗里热腑实,气血不足之证得代表方。7.小柴胡汤是治疗邪犯少阳的代表方。8.蒿芩清胆汤是治疗少阳湿热的代表方。9.香苏散是理气解表的代表方。10.防风通圣散是治疗表里俱实的代

9、表方。11.白虎汤是治疗阳明气分热盛证的代表方。12.竹叶石膏汤是治疗余热未清、气津两伤的代表方。13.清营汤是治疗热入营分的代表方。14.犀角地黄汤是治疗热入血分证的代表方。15.黄连解毒汤是治疗三焦火毒热盛证的代表方。16.普济消毒饮是治疗大头瘟的代表方。17.凉膈散是治疗中上二焦火热证的代表方。18.导赤散是治疗心经有热证的代表方。19.龙胆泻肝汤是治疗肝胆实火上炎或肝经湿热下注的代表方。20.左金丸是治疗肝火犯胃的代表方。21.泻白散是治疗肺热喘咳证得代表方。22.清胃散是治疗胃火上攻证的代表方。23.玉女煎是治疗胃热阴虚的代表方。24.芍药汤是治疗湿热痢疾的代表方。25.白头翁汤是治

10、疗热毒痢疾的代表方。26.六一散是治疗暑湿证的代表方。27.清署益气汤是暑热气津两伤证的代表方。28.青蒿鳖甲汤是治疗热病后期,邪伏阴分证的代表方。29.四君子汤是治疗脾胃气虚证的代表方。30.参苓白术散是治疗脾虚夹湿证的代表方。31.补中益气汤是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证或气虚发热证的代表方。32.玉屏风散是治疗表虚自汗证的代表方。33.四物汤是治疗营血虚滞证的代表方。34.当归补血汤是治疗血虚发热证的代表方。35.归脾汤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的代表方。36.八珍汤是治疗气血两虚证的代表方。37.泰山磐石散是补虚安胎的代表方。38.炙甘草汤是治疗阴血不足、阳气亏虚的代表方。39.六味地黄丸是治疗

11、肾阴虚证的代表方。40.左归丸是治疗真阴不足的代表方。41.右归丸、肾气丸是治疗肾阳虚证的代表方。42.大补阴丸是治疗阴虚火旺证的代表方。43.一贯煎是治疗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的代表方。44.百合固金汤是治疗肺肾阴亏、虚火上火证的代表方。45.地黄饮子是治疗暗痱证的代表方。46.安宫牛黄丸为热陷心包证之主方,亦是凉开法(清热开窍)的代表方。47.苏合香丸是温开剂的代表方。48.越鞠丸是治疗“六郁”的代表方(六郁:气血痰火湿食) 。49.半夏厚朴汤是治疗梅核气的代表方。50.补阳还五汤是治疗气虚血瘀中风的代表方。51.杏苏散是治疗轻宣凉燥的代表方,亦是治疗风寒咳嗽的常用方。52.茵陈蒿汤是治疗湿

12、热黄疸的代表方。53.三仁汤是治疗湿温初起、湿重于热证的代表方。54.二妙散是治疗湿热下注之矮痹、脚气、带下、湿疮的代表方。55.五苓散是治疗蓄水证的代表方。56.苓桂术甘汤是治疗中阳不足之痰饮证的代表方。4、问答题1.解释方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6 分)六味地黄丸功效:滋阴补肾;主治:肾阴虚证。组方原则:方中熟地黄为君药,重用滋阴补血,添精益髓。山茱萸、山药为臣药,其中山茱萸补养肝肾,敛摄精气;山药补益脾阴,益肾固精。君、臣“三补”之药相配,肾、肝、脾三阴并补,但以滋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其本。泽泻、牡丹皮、茯苓为佐药,其中泽泻利湿泻浊,并制约熟地黄之滋腻;牡丹皮清泻肝火,制约山茱萸之温;

13、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以益脾。配伍要点:以“三补”药与“三泻”药相伍,以补治本,以泻治标,补中有泻,标本兼顾,且“三补”药量大于“三泻”药量,重补三阴,以肾为主,为滋阴补肾的著名方剂。有“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说。 (提纲 P96)桂枝汤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太阳病中风) 。组方原则:方中桂枝为君药,散寒解肌发表,温助卫阳。白芍为臣药,滋养营阴,收敛阴液。方中桂、芍相配:a.调和营卫 b.解肌发表,并能使散中有收,使驱邪而不伤正,养阴而不留邪。生姜、大枣为佐药,生姜辛散风寒,助君药以解肌发表,且温胃止呕;大枣补益脾胃,助白芍以和营血;生姜与大枣相配伍,助桂、芍以增强调和

14、营卫之力。炙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桂、草相配,辛甘化阳,以增强助阳实卫;芍、草相配,酸甘化阴,加强敛阴和营之力。配伍要点:桂枝白芍、桂枝炙甘草、白芍炙甘草(提纲P17)二陈汤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1.湿痰咳嗽证。2.痰湿眩晕、瘿瘤。组方原则: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止呕,为君药。橘红理气和胃,使气顺痰消咳止,为臣药。君臣相配为“二陈” ,旨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痰无由生,以治其生痰之源;生姜一则助半夏、橘红以降逆化痰,一则可制半夏之毒;复用少许乌梅以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散中有收,相反相成,使祛痰而不伤正,三药共为佐药。灸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合而用之,共奏燥湿

15、化痰,理气和中之效。方中半夏、橘红二药,贵在陈久,则无过早之弊,故有“二陈”之名。配伍要点:1.半夏+橘红 2.配伍茯苓之义,健脾祛湿以治痰之本,体现“治痰必先健脾” 。 (提纲 P248)生化汤功效:养血活血,温经止痛;主治:血虚寒凝,淤血阻滞证。组方原则:方中当归为君药,重用补血活血,化瘀生新。川芎、桃仁为臣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佐药中,炮姜温经散寒,以除胞宫寒凝;黄酒温通血脉,以助药力;童便益阴化瘀,引败血下行。炙甘草为使药,益气和中,使瘀去而不伤中;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配伍要点:养血化瘀配伍温经止痛组方。配伍要点:养血化瘀配伍温经止痛组方。 (提纲 P155)小柴胡汤功效:和解少阳。

16、主治:1.少阳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证 3.疟疾、黄疸及内科杂病见少阳证者。组方原则:方中柴胡为君药,重用以透少阳之邪,疏畅少阳枢机的郁滞。黄芩为臣药,清泄少阳之热。柴、芩相配,透表泄热,调畅气机,和解少阳。佐药中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气扶正以祛邪外出;充实正气以防邪气内传。炙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配伍要点:1.柴胡+黄芩 2.配伍参、枣、草之义。 (提纲 P43)苓桂术甘汤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证。组方原则:方中茯苓为君药,健脾渗湿,利水化饮。桂枝为臣药,温阳化气以助化饮,平冲降逆。君臣相配,一利一温,颇具温化渗利之效。白术为佐药,健脾燥湿,利水以助茯苓渗湿治饮。炙甘草为使药,益气和中,和桂枝辛甘化阳,调和诸药。配伍要点:1.茯苓+桂枝 2.桂枝+甘草。 (提纲 P197)2.比较两个方的组成、功效、主治的异同点(8 分)先答相同点,再答不同点 麻黄汤/桂枝汤 (课本 P26)方名 相同点 不同点麻黄汤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