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三轮基础知识点睛复习每日十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63742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55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三轮基础知识点睛复习每日十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0三轮基础知识点睛复习每日十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0三轮基础知识点睛复习每日十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0三轮基础知识点睛复习每日十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0三轮基础知识点睛复习每日十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三轮基础知识点睛复习每日十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三轮基础知识点睛复习每日十题(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010-58818067 58818068 第 1 页 共 33 页2010 三轮基础知识点睛复习:每日十题每日十题之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A、蚕食 羞惭 惨不忍睹 断壁残垣 B、江皋 缟素 病入膏肓 替罪羔羊C、愚氓 牛虻 对天盟誓 蒙混过关 D、慰藉 界碑 戒备森严 浑身解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 分)A、 喝彩 紧箍咒韬光养晦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B、斐然 玻璃钢 要言不繁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C、蛰居 高才生 风流倜傥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D、倨傲 绊脚石 刀光箭影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2、的一组是( ) (3 分)(1)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摆脱将语文课程视为技术性语言训练工具的观念。(2)在未来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合理调整利益关系,不断协调利益矛盾,科学 利益群体,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进程。(3)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育, 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A、束缚 调整 只要/就 B、桎梏 整合 只有/ 才C、束缚 整合 只有/才 D 、桎梏 调整 只要/ 就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3 分)A、 他是我们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从不拖泥带水。B、 “和平使命 2005

3、”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即将拉开序幕,官兵们厉兵秣马,备战气氛浓烈。C、日本政府在对华关系上不断制造事端,可是对美国却是亦步亦趋,活脱脱一副要充当世界“二霸主”的嘴脸。D、文学期刊接连倒闭,许多钟情于文学的读者都不以为意,反映出刊物与读者的隔膜已十分严重。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3 分)A 在众多“选美”比赛中观众已经“疲劳”,他们更希望看到 “超级女声”不再是一场选美秀。B 对于外来投资,应该是你投资,我欢迎;你盈利,我收税,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清算,这才是正常的。C 为方便群众“ 五一”乘车,日内将开辟红庙至动物园、前门、丰台至颐和园、香山至卧佛寺等五条浏览路线。

4、D 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A 人们普遍担心,忽视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导致北大一研究生跳楼自杀的主要原因。B 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往往这些看法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C 在数千名巴勒斯坦安全人员和数万名以色列武装人员的严阵以待之下,犹太居民从 8 月15 日开始撤出加沙地带,从而使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之间的边界再次发生重大的变化。 010-58818067 58818068 第 2

5、页 共 33 页D 苏轼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之一是扩大了词的内容,并且为词的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准备了条件。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城东早春 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雨晴 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临家。(1)这两首诗歌咏的对象和抒发的心情有何不同?在空格中写出答案(4 分)杨诗 对象: 心情: 王诗 对象: 心情: (2)两首诗的下联表现手法的相同点是什么?分别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意?(4 分)表现手法: 诗人情意: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题。6 分,每空 1 分,见错扣分)

6、(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2)驾一叶这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 。(4)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5)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9请概括下面文字所表达的观点,不超过 15 个字。 (3 分)香港大学的校徽,镌刻着“明德格物”四个字。 “明德”和“ 格物”,是非常古老的说法。明德,意为美德,语出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唯馨。 ”格物,是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对于“格物致知” 的解释,从宋儒起,一直众说纷纭;清末则有人将科学技术一类统称为“格致之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科学技术和人文

7、精神确实不可偏废。属于尖端科学的核能利用,能够造福人类,也能够毁灭世界;同是电脑高手,有的在不断地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增光添彩,有的则成为“黑客”,或骚扰,或攻击,不断地制造麻烦。如鲁迅先生所说,发明了罗盘,只是用来看风水;发明了火药,只是做自娱娱神的鞭炮。10、仿照例句,任举一个事物,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两个有人生警示意义的句子。(5 分)例:竹正面:气节和谦虚的完美结合,使你生机勃勃。反面:既有内心空虚的不足,又有节外生枝的恶习。事物名称: 正面: 反面: 每日十题之二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3 分)A蛟龙 搅拌 焦虑 娇生惯养 心存侥幸 B鸿鹄 辜负 箍桶 沽

8、名钓誉 呱呱坠地C萧瑟 塞责 晦涩 不事稼穑 十恶不赦 D觊觎 茱萸 墙隅 尔虞我诈 滥竽充数 010-58818067 58818068 第 3 页 共 33 页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 分)A逸事 座右铭 集腋成裘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B脉膊 口头禅 未雨绸缪 打破沙锅问到底C羁拌 破天荒 唇枪舌剑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D跳槽 磨洋工 声败名裂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他的诗作大多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流露着凄惘和 的色彩,但也有一些作品内容健康,格调明朗。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关注的,往往是对生活的理解

9、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 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撞击时,就可能诱发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打着民主旗号搞“” 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 13 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是对台海地区 亚太地域的和平稳定构成的重大威胁。A神秘 经历 更/和 B.神秘 体验 也/ 乃至C神奇 经历 也/乃至 D. 神奇 体验 更/ 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3 分)A这一地区恶劣环境的形成,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在在明末清初时期,随着人口入迁和矿业开发,这一流域的植被就渐遭破坏。B读者读了欧亨利的世界名著麦琪的礼物后,总会觉得一股人生的苦味猛地涌上心头,使人对这对苦难中相濡以沫的夫妻充

10、满了同情。C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D不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而企图通过教材的修订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这种“新瓶装旧酒”的做法对于改变语文教学的应试现状是毫无裨益的。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 分)A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感。B牛玉儒一生之所以能做到勤政为民、鞠躬尽瘁,源于他不忘本色,奋发进取,虚心学习,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C推出排行榜,对于推介精品、引导时

11、尚、繁荣文化市场,谁能说未必没有一定的好处呢?D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3 分)A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是, “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 ”, (三喜堂竹谱序 )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B既然是汉语,就与汉民族、中华民族紧密相联。中学语文要不要突出民族传统?我以为是无须设问的。C融入全国、服务全国,加强国内合作交流,是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的方针。D “不要灰心嘛, ”张老师安慰他:“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谁没遇到过困难和挫折?但他们不都挺过来了吗?”

12、7、阅读下面一首绝句,然后回答问题。 (6 分)客中初夏 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 010-58818067 58818068 第 4 页 共 33 页(1)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初夏的景物,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什么?(2 分)答: 。(2)散文创作由“形散神不散”之说,请用这个说法分析这首诗的“散”与“ 不散”。 (4 分)答: 。8咏物诗和谜语有一个相近之处,那就是都追求形象思维。比如,明代诗人于谦的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题为石灰吟 ,内容即为谜面,诗题即有谜底。请你猜猜下面这首咏物诗所咏之物,并结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解释。 (4 分)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明黎淳)答: 。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4 题,8 分)(1)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 (王勃滕王阁序 )(2)乱石穿空, , 。 (苏轼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