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62839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0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0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0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0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带着村庄上路卢年初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离开村庄。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不愉快,那里的水土很适合我,只不过村里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把离开村庄当作出息。我选择一个夏天离开,人们都在打瞌睡,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不要让他们以为我有什么留恋,以为我带走了村庄的什么东西,我走得要有出息,能留给他们的全留给他们。后来我发现我是自欺欺人。路上累了歇脚的时候,把行囊打开,里面装的是一整个村庄。我很羞愧,我曾想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把它们抖掉,但人生这段漫长的路上,想要的东西还未得到时,原来拥有的东西你也还无法舍弃。在县城读书,我不能舍弃我的贫穷。在寄宿的同学中,我的伙食比许多人都要差,一般我只买个小菜

2、,另外吃自己带的家乡菜:咸鱼、坛坛菜、鲊辣椒。肚子饿了,就用炒米茶充饥。炒米茶是母亲亲手做的,只要用开水一冲,加点红糖,很香。在省城读书,我以为离村庄越来越远了,但我却无法摆脱家乡话的困扰。在机关里办公,我摆脱不了家乡老土的做派。我常常怀疑同事是不是私下里议论我是个乡巴佬。我常见到来看我的老乡,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我为此忧戚:难道真的就抛不开村庄了吗?在我尽力掩藏村庄时,村庄却如影子一样照看我,照看着许多像我一样从村庄出来的人。我毕业后被安排到这座城市,在城里我遇到一个叫莲的女子,她的一切都具有村庄的风韵。她不在乎我的家底,却看上了农家孩子的勤劳和朴实;接受她的爱情,我知道又等于接受了村庄的

3、一笔恩惠。后来,我的继父、母亲跟着我进了城,开了一家土菜馆,曾经叫我害羞的家乡菜,全部端上了大桌子。家乡菜全部来自家乡的风水,别有一番滋味。借助土菜馆,我发了一点小财,我真的离不开村庄了。我开始懂得,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把村庄像糖一样含在嘴里,稍不留神,香甜就脱口而出。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村庄的竹器、村庄的粮食、村庄的花卉,全都进了城,我感到这一切似乎都是跟着我进城的。我们这些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聚会,侃起村庄,就好像是在村庄的某个田亩说话,高昂铿锵。当我们贫穷,老把村庄当作羞涩;当我们

4、富有,又拿村庄来调味。我们永远在把村庄当作铺垫,当作背景。总感觉对村庄有所亏欠,总是不想爽爽快快承认,终于有一天,我的灵魂在不断地拷问中,村庄才真实地凸现出来。走吧,回吧,从村庄出来的人,回去干点什么,或者什么也不干。村庄最初不认识我们,但等我们一开口,就知道我们是谁了,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毕竟赤身裸体地摸爬过,村庄还残留着我们的呼吸。其实正是我们想再次缩短和村庄的距离时,村庄似乎在一点点远去。村庄的风物,村人的思维,常让我们寡言少语,我们走近亲近,又走近了陌生。我们对村庄难以有什么回报,因为过去我们带走的太多。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而是别的东西,这只有我独自在夜晚书写文字时才真正知道

5、。而我那时疏忽了的是,我的文字又把村庄打扰了。我这后半生还有最大的一个愿望要实现,那就是什么时候,要让村庄打个盹儿,我要带着我去上路。 导读:第一步,整体感知,对文章主题有一个基本把握。可以提出以下两个问题,以求深入阅读。第一个问题:“带着村庄上路”,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很含蓄。它的实际含义是什么? 阅读时,只要注意作者都把什么叫做村庄,就不难了。作者把“咸鱼、坛坛菜、酢辣椒”这家乡菜叫做村庄,把“炒米茶”叫做村庄,把“家乡话”叫做村庄,把“家乡老土的作派”叫做村庄,把帮助同村人叫做村庄,把农村姑娘喜欢农家孩子“勤劳和朴实”叫做村庄,把家乡的土菜受到城里人的欢迎叫做村庄。这些虚虚实实的东西,这

6、些关于村庄的人、事、物,这些村庄文化,就是文中的“村庄”。第二个问题: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带着村庄上路”,先是通过一些具体的事物如家乡菜、炒米茶、方言、做派,说明自己无论如何抛不开村庄;接着从想抛而抛不开的村庄,到像糖含在嘴里那样把村庄含在嘴里,到后半生的愿望要带着她上路。可见,村庄不仅指“我”那个村子,而且是故乡的代名词;故乡养育、培养了“我”,“我”要为故乡做出贡献,要歌颂她。第二步,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划出体现作者行文思路的关键词句(主旨句、过渡句、关键句等)。作者行文思路大致可分为三层:1 层:作者离开村庄。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不少。如“离开村庄”“把离开村庄当作出息”“我神不

7、知鬼不觉地走了”“我走得要有出息”等。2 层:作者无法割舍与村庄联系。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很多。如“我发现我是自欺欺人”“想要的东西还未得到时,原来拥有的东西你也还无法舍弃”“我以为离村庄越来越远了,但我却无法摆脱家乡话的困扰”“我摆脱不了家乡老土的做派”“我尽力掩藏村庄时,村庄却如影子一样照看我”“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等。3 层:作者反思自己对村庄的态度。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也不少。如“总感觉对村庄有所亏欠”“我们对村庄难以有什么回报,因为过去我们带走的太多”“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我要带着我去上路”等。第三步,对作品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作者的情感也

8、有三段历程:讨厌村庄,想离开她、抛弃她,去做一个有出息的人;无法割舍村庄,她像影子一样陪伴我,关照我;反思自己对村庄的态度,认识到自己“对村庄有所亏欠”,“对村庄难以有什么回报”。概括说明“我”对村庄的感情变化。答:(1)“我”想离开村庄,抛开村庄,因为离开才有出息;(2)“我”尽力隐藏村庄,但村庄却像影子一样关照我,我不断得到她的恩惠,这使“我”开始懂得我们永远是村庄的骄傲,对村庄心存感激之情;(3)“我”反省自己,认为自己对村庄应当有所回报。古村的雨费振钟这样的村庄,已经不多了。它们的渐消失,几乎必然。无论人们再怎样刻意保护,还是敌不过时间的力量。当然,古老的村庄现在在江、浙、皖还有几座,

9、但是它与周围的一切显然已失去了时代的联系。它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它陈列在那儿,每一块砖瓦,每一块石头,甚至每一棵树,都表达了某种静止和停滞的含义。沿着兰江南行,不久就可以到达郭洞村。村庄周围有石头垒成的围墙,出入村庄需要通过一道石门,这是村庄设置的关隘,不仅说明村庄在过去为了安全而壁垒森严,而且说明村庄封闭式的生活特性。村庄与外界的关联是隐藏的,采用一种不敞开的保守姿态,过着自足的生活。掩藏村庄的还有围墙外繁茂的树木。这些树木中不乏千年以上的樟、槐、榆、松,它们对村庄长年累月的遮蔽,使村庄更加隐秘在一种古老氛围之中。这是某种具有审美性和理想的乌托邦式的遮蔽,它让我们想起当年的武陵桃花源

10、。古木环合,泉水夹带着野花流过去,只有一道小小的门与外面世界交通,这不是“桃花源”的范式吗?难怪这个村庄又叫做郭洞村,所谓“洞在青溪何处边”,外面的人要想走进村庄,莫非亦要打探哪儿才有幽秘的通道?不过,我们走进村庄毫无困难,而村庄的情形也并不像桃花源。它里面是一群精心修筑的明清风格的民居,大多白墙青瓦。高高笔直的风火墙,连成一片,隔断了村庄上面的天空,下面则是狭窄的巷道,巷道连接了村庄每座门户。由于这些门户总是长久关闭着,巷道便空虚而冷寂,因此在村庄我们能够看到“屋舍俨然”,却不能看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人们囿居在高墙和重门后面,这样一来,村庄无疑增加了更多的私密性质。于是,我们

11、只好将眼流连在村庄的外表形式上。我们的手指着白墙上面各种形状的漏窗,还有镶嵌在一座座门楼上的砖雕,以及无数的镂花木刻,我们完全明白了,所有这些无一不是通过能工巧匠的机杼之心,在乡民们封闭幽深的心情和趣味态度外面装饰了一层“艺术”,从而借了这精致典雅的形式,来蕴藉他们自己紧闭的生活理想。也许,我们就这样不经意地走进了村庄的本质。实际上,自从这里成为外来者观看之地,村庄的功能就日渐萎缩了,它不再具有生活价值,而成为观赏对象。似乎这一二百年的精雕细作,便为了今天观看和欣赏的需要。甚至连村庄自身也愿意将村庄当作一件古旧的艺术品,连同隐藏在它背后的心情和趣味态度,一起博得一种叫做“文化”的评价和青睐。因

12、此,它不会主动拒绝外来者的进入,这不仅说明它与“桃花源”不好相比,而且也与它那幽闭的本质产生了矛盾。因此,我们最后将看到,人在这样的村庄中,已不像往昔那样被隐藏,而是退出了村庄之外。没有气息,没有生活表情,没有人的日常活动,村庄就蜕变成空壳和废墟。这时候,村庄正好以“文化”的名义,命名为“原始生态村”。外来者为了一种“文化”而来。他们长驱直入,到处探头探脑,然后带着餍足的心情,回到现代世界中打几个文化饱嗝。只有那个春天的早晨,村庄上空,开始飘落微雨,通往村庄的石子路上,一位穿蓑衣戴箬笠的老农民,牵扯了他惟一的那条耕牛走向村外时,身后留下了一串湿漉漉的蹄声,村庄才真实得让我们多一点感动。导读:第

13、一步,整体感知,对文章主题有一个基本把握。作者是以游客的身份参观古村并对古村进行评介,表达出两方面的意思:其一,肯定古村的别致,其二,表达自己的遗憾。第二步,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划出体现作者行文思路的关键词句(主旨句、过渡句、关键句等)。作者行文思路大致可分为三层:1 层:对古村的初步印象。相关的语句有:“这样的村庄,已经不多了”“它的存在,只有一种标本的意味”“村庄更加隐秘在一种古老氛围之中”“采用一种不敞开的保守姿态,过着自足的生活”“让我们想起当年的武陵桃花源”等。2 层:对古村的现状的评介。相关的语句有:“明清风格的民居”“巷道便空虚而冷寂”“我们能够看到屋舍俨然,却不能看到黄发垂髫并

14、怡然自乐的生活情景”“借了这精致典雅的形式,来蕴藉他们自己紧闭的生活理想”等。3 层:对古村现状的深入思考。相关的句子有:“村庄的功能就日渐萎缩了,它不再具有生活价值,而成为观赏对象”“它与“桃花源”不好相比,而且也与它那幽闭的本质产生了矛盾”“没有气息,没有生活表情,没有人的日常活动,村庄就蜕变成空壳和废墟”“一位穿蓑衣戴箬笠的老农民才真实得让我们多一点感动”等。第三步,对作品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分析的是结尾段,但没有对全文文脉的把握,就很难作出正确的分析。根据对全文情感线索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断,作者以“古村的雨”为题,以“古村微雨图”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古村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对古村变化的批

15、评。联系全文看,本文以“古村的雨”为题,以“古村微雨图”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对古村变化的委婉批评,对古村原本风貌的喜爱。背景朱以撒春气氤氲,我倚在这个破旧石塔的阑干上想。一定有许多生物和我一样,走出沉闷的居室,到一个大得无边的空旷处,呼吸和张望。 我看了很久,开朗的天幕一直没有飞鸟经过,这个禽最广大的表演舞台,此时虚静以待。难道我没有看到头顶盘旋的鸽群吗?这些由人养,供人玩赏的菜鸽,飞起来永远是那种落入圈套一般的路数,整齐划一。它们在天幕一角规划好飞翔线路,便一味进行着毫无新意地环行。它们的主人十分欣赏这种阵势,他每日花费的玉米、花生,就是要把它们训练成一个整体,而不是那

16、些毫无管束的野鸟。以前,这里的野鸟成群成片。尤其像菜鸽兄弟飞起来箭一样的斑鸠,野性十足地在丛林中穿来穿去。斑鸠与鸽在形体上相似,使鸽的主人隐忧:可别拐带走整个鸽群。比斑鸠飞得高远从容的是鹞子,很风度地定定摊在空中,像一片舒展的灰瓦。灰瓦像一大片阴影,令地面的母鸡神色紧张,在俯冲下来的瞬间,悲剧就发生了。更多的鸟是闪过天幕的游侠,从这边到遥远的那边,飞起来没有章法,时快时慢,升高跌落,成为不可规划的剪影。现在,没有了飞鸟,天_幕沉寂空洞,像没有生命点播的土地,这么大的空间白白浪费。飞机是天幕上最大的鸟,自从有一个机场建在城市边缘,每日都可以看到钢铁大乌腾空而起,夹带着夸张的轰鸣。这是比鸽子更为拙劣的表演,翅羽不动,身段刻板。那些自由自在的野鸟,竟然以身击之。这个偌大的背景,原先就是属于翅羽翻动的当一颗流星匆匆坠落,漆黑的天幕为之生动片刻,当鸟群从晴朗的天幕消失,它成了我们不再仰望的理由。在田野里想念田野。写下这个句子时,田野里已经是一片绿色了,我一直带着传统的眼光来看待它,当时我对田野的理解,就是它的狂野。杂草长得比庄稼快,草丛中潜伏着竹叶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