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名句默写考点精讲精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63206 上传时间:2017-11-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名句默写考点精讲精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09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名句默写考点精讲精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09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名句默写考点精讲精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09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名句默写考点精讲精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09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名句默写考点精讲精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名句默写考点精讲精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名句默写考点精讲精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学教考网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第 1 页 共 9 页2009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名句默写考点精讲精练 一、考查内容所谓“名句” ,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所谓“名篇” ,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纵观 20052006 两年的高考试题,所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的句子,描写优美意境的句子,反映传统美德的句子,诗文中的中心句以及较有文采的句子。考查途径基本上是默写。二、命题特点根据近两年高考试卷关于

2、“名句名篇”考查,其命题大致有如下特点:1、试题的数量增多,分值增大。 2、 “名句名篇”和作者结合考查。 3、 “名句名篇”考查与课文理解相结合。 4、课内考查和课外考查相结合,但主要还是以课内名篇为主。三、命题形式“名句名篇”的考查全以主观默写题形式出现,大多采用“三选二”或“二选一”的形式,难度不是太大,不过这类题评卷要求高,错写、多写、漏写一字均不得分。1、填充补足型给出名篇的题目(有时包括作者) ,让考生写出全段(或全篇) ,或给出文中的首句、尾句、过渡句,要求考生据此把原段(或原文)补充完整。 补写出下列名篇空缺的部分,并写出相关的作家的诗文篇名。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3、回。 , 。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答案: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理解默写型根据题干提供的对所考查“名句名篇”的分析或提示,要求写出诗文内容。这种题型较之填充补足型,增加了对“名句名篇”内涵的考查,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更要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吸收。要答好这类题,就必须根据题干的提示或要求的具体情况来填写句子。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三题)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日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 ”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揭示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雨霖铃 (寒蝉凄切)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名作,词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答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3、情景预设型所谓情景预设型,是指命题者为考生创设一定的情景,让考生通过对情景的揣摩、品 中学教考网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第 2 页 共 9 页味,推断出所填写的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在识记理解的基础上,把“名句名篇”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答题时要注意看命题者所设计的“情景”究竟怎样,

5、据此调动记忆仓库中的积累来填写句子。请在横线上补写所引词作的句子。(4 分)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如今有谁堪摘” (声声慢 ) ;而在革命领袖毛泽东笔下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采桑子重阳 ) 。答案: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4、综合考查型“名句名篇”默写和文学常识、文言词语解释相结合来考查。 补写出下列一段话中空缺的部分。(4 分)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送我至剡溪” ;王维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

6、四桥仍在,。 ”答案:湖月照我影 山居秋瞑 李清照 波心荡 冷月无声5、创新开放型这类题型要求默写的句子也不限于课内,有时答案甚至不是惟一的,解题的关键是平时在大脑中多贮存古今诗文名篇名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晏殊蝶恋花 ) ;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 ) ;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 )答案: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为伊消得人憔悴 蓦然回首 灯火阑珊处四、考点预测尽管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曾撰文指出:“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同属知识性内容,为了不减

7、少试卷中对能力测试的分量,在高考试卷中两项内容将只选一项。 ”但从近两年高考命题的实际来看, “名句名篇”仍是“重头戏” , “文学常识”只不过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出现的可能性较小,最多与“名句名篇”综合来考,2009 年备考重点仍应是“名句名篇” ,在立足填充补足型的基础上,情景预设型和综合考查型等关注考查能力的形式将是今后高考的发展方向。五、 方法指导对于文质兼美的名句名篇,许多学生虽然会背诵,但一旦落实到个别字句时,往往不是写不出来就是写成了错别字,就是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为了克服因记忆模糊而导致的失分,建议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记住生僻难写字“名句名篇”中有一些生僻难写

8、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如:,秋水共长天一色;,形影相吊。以上二题的答案为:“落霞与孤鹜齐飞” “茕茕孑立” 。其中“鹜” “茕”就是生僻字,比较难写,学生往往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2、区分同音异形字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字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着,这是命题者“设伏”的热点,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有意识地多做分析比较,能够既知其形, 中学教考网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第 3 页 共 9 页更知其义。如:山重水复疑无路,;可怜身上衣正单,。以上二题答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心忧炭贱愿天寒” ,其中“暗” “愿”容易与同音字“岸”

9、“怨”混淆。其实这二组同音的意义根本不同,只要联系语境,就可以区别开来。3、区分异形同义字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如:出师未捷身先死,;,两朝开济老臣心。以上二题答案是:“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顾频烦天下计” ,其中“长” “烦”容易与音近字“常” “繁”混淆。4、区分形近异义字形近字在“名句名篇”中屡见不鲜,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近,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更应予以注意。如:众口铄金,;,不尽长江滚滚来。以上答案为“积毁销骨” “无边落木萧萧下” 。其中“销”容易写成形近的“消” , “萧”容易写

10、成形近的“箫” 。5、要留心语句顺序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的顺序写颠倒,白白丢掉了分数,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以上两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把“春色满园”写错为“满园春色” ;把“肠断处”错写为“断肠处” 。六、学海指津1、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要保持一种兴趣,以之位享受,以之为需要,诵读时,大脑要保持最佳状态,以求得敏捷性、持久性、精确性、准确性,一旦面临试题,便能一字不漏、一字不错地写下来。否则,遇到较生疏的句子,大脑“短路” ,一片茫

11、然,后果自然可知。2、巧学巧计,提高识记效果复习名句名篇,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记忆。在复习时,不妨讲究以下方法:逐步“缩小包围圈” ,即每次复习时都要动笔将自己掌握的排除掉,下次复习时“集中火力”对准没有掌握的;注重平时复习,心理学实验证明,分散复习要比集中复习效果好,名句名篇的复习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 ,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根据个人实际,还可以采用诸如分组进行、回忆与记忆相结合、互相提问和反复复习等方法。加强理解记忆,名句名篇考查的内容大多是那些表现积极进取意义的句子,诸如治国治家、志向追求、友谊亲情等表现中国人民传统美德的名句名篇,理解之后,记忆当然深刻。3、借助运用来巩固记忆根据记忆

12、规律,一定量的名句名篇在一定量时间内背诵下来后,还可能会遗忘。如果能经常将所掌握的名句名篇引来运用,是抵制遗忘的好办法。专项训练 一、写出下列各名句的上句或下句:(课内)1欲穷千里目, 。 (王之涣登鹳雀楼 )2千里之行, 。 (老子六十四章) 中学教考网 欢迎各位老师踊跃投稿,稿酬丰厚第 4 页 共 9 页3羌笛何须怨杨柳, 。 (王之涣凉州词 )4 ,其意常在沛公也。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记 )5祸患常积于忽微, 。 (欧阳修伶官传序 )6醉翁之意不在酒, 。 (欧阳修醉翁亭记 )7愚人千虑, 。 (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孟子? 梁惠王上 )9谁言寸草心,

13、。 (孟郊游子吟 )10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 )12但使龙城飞将在, 。 (王昌龄出塞 )13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14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5政通人知, 。 (范仲淹岳阳楼记 )16 ,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下 )17 ,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杂说四 )18我劝天公重抖擞, 。 (龚自珍己亥杂诗 )19受任于败兵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 )20民不畏死, 。 (老子七十四章)21 ,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 )22众口铄金, 。 (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23人固有一

14、死, , 。 (司马迁 报任安书 )24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 (刘禹锡陋室铭 )25 ,下自成蹊。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26忧劳可以兴国, 。 (欧阳修伶官传序 )27洛阳亲戚如相问,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 爱莲说 )29粉身碎骨浑不怕, 。 (于谦石灰吟 )30富贵不能淫, , 。 (孟子 ?滕文公下 )31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32零落成泥辗作尘, 。 (陆游卜算子?咏梅 )33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公孙丑下 )34青,取之于蓝, 。 (荀子?劝学 )35三人行, 。 (论语?述而 )36弟子不必不如师, 。 (韩愈师说 )37温故而知新, 。 (论语?为政 )38玉不琢, ;人不学, 。 ( 礼记?学记 )39吾尝终日而思矣, 。 (荀子?劝学 )40学然后知不足, 。 (礼记?学记 )41会当凌绝顶, 。 (杜甫望岳 )42尽信书, 。 (孟子?尽心下 )43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为政 )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