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60189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8年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8年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8年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8年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2008 年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总分:150时间:120 分钟)总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得分一、口语交际(听说)(10 分)1、听写。(请注意听录音,用楷体字或行楷字在田字格里规范、工整地书写。)(2 分)2、听一则报道,完成下面填空题。(3 分)本则解说词介绍的是_,它是用_精细加工而成的,虽然制作工序麻烦,但具有食用_的特点。3、听一场对话,回答问题。(5 分)(1)女儿和父母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答:_。(2)假如争论时你也在场,作为“女儿”的同学,你想对她母亲说些什么?答:_。二、阅读(70 分)(一)古诗默

2、写(选填 10 处即可)(10 分)(1)蒹葭苍苍,_。(诗经)(2)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_,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4)人有悲欢离合,_,_。(苏轼水调歌头)(5)杜甫的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气的语句是:_,_。(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的美景。(7)北京奥运会将至,我们将以满腔的热情喜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正可谓“_,_?”(用十则中原句回答)(8)中国古代关于清明、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一个相应的诗句:_,_。(二)阅读下文,完

3、成 5-7 题。(12 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4、,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6 分)(1)鱼,我所欲也。译文:_(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译文:_6、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自文第一段,这个成语是:_。(2 分)7、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阐述的观点(4 分)答:_。(三)阅读下文,完成 8-9 题(10)疯狂粉丝的背后潇雨刘贤一项媒体联合调查结果称,目前中国粉丝的数量超过两亿人。“

5、粉丝”已替代“追星族”,而成为所有人、事、物的迷恋者、狂热者、喜爱者、支持者的统一代名词,成为狂热迷一族的最强代名词。 “粉丝”,已然成为一种无孔不入的现象。正如西方一位文化批评家所言,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渴望更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价值观念的尺度已完全改变这个“渴望更新的世界”,因为人类的生活和渴望,不仅每日是新的,而且,也不断涌现出新的文化。伴随着当今娱乐时代产生的“粉丝”群体出现的,越来越一起人们重视的“粉丝文化”就是这样一种新文化。 无论健康、极端,还是疯狂,粉丝文化受到公众的广泛承认并迅速蔓延。2006 年 8 月出版的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用许多词条多是用来解释、说明追星现象的。这或许意味

6、着,“粉丝文化”开始通过教育的通道,走上中国文化的“正文”。 事实上,真正应该担心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各种选秀活动中越来越猖獗的“粉丝秀”,即各个媒体开始关注的所谓“职业粉丝”现象。2007 年 3 月 31 日环球人物的报道说:台上选手谈笑风生,台下“粉丝”则服装统一,加油助威,他们会为了选手的一次情绪波动而微笑、哭泣中国人突然被“粉丝”的疯狂举动镇住了。但如果你真以为这些选手魅力无边到让人一见钟情,那就大错特错!他们从素不相识的面孔一夜之间成了“万人迷”,全仰仗“职业粉丝”。据调查,“职业粉丝”大多来自 13 岁25 岁之间的年轻人,身强力壮,有饱满的精力,洪亮的嗓门,热爱“粉丝”职

7、业。他们接受的训练,就是揣好某个明星的照片,认准模样以后,在他每次公开亮相的时候,忘我投入外加歇斯底里地欢呼对方的名字。而“职粉”也有自己的等级,最普通一级就是举举海报,喊喊名字,为选手造势、造人气。中级“粉丝”就有技术含量了:他们前赴后继地去热门网站发帖子,为选手制作个人网页、博客,拉高人气。顶级的“职粉”,甚至能与选手和主办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方保持紧密联系,指挥“粉丝”、组织拉票、制作宣传品、与其他选手的“粉丝”团合纵连横。 当然,活儿不能白干,视每个人参与的次数和现场表现打赏钱银不等。当曲终人散之际,职业粉丝们擦干眼泪,润润喉咙,带着兴

8、奋后的疲惫,从顶级“职粉”那里领薪水。 如果说,“职业粉丝”也是泛娱乐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谋生手段,它在经济层面是无可厚非的,凭汗水、凭泪水、凭气力吃饭,没什么不妥。但毕竟,“职粉”以金钱打破了开蒙时期粉丝文化的纯粹度,似乎有违娱乐精神的初衷。 很多人对越来越职业的“粉丝精神”表示担忧,也有粉丝开始反思自己的“职粉”身份。一位曾经沉迷超女拉票的粉丝对记者说:“我们的痴情只会变成商家和高层捞钱的筹码。偶像说一句支持我,我们就蠢蠢欲动,却不知道后台是谁在数钱数到手软!” (选自读者2007 年合订本,有删减)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提取主要信息)。(6 分)答:_。9、“职业粉丝”的行为带来的

9、负面影响是什么?(4 分)答:_。(四)阅读下文,完成 10-15 题(28 分)棉花糖周波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 “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 “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 “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

10、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化了变的? 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 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我后来对

11、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 “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 “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母亲气着说。 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 “出来!”父亲朝我喊。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 “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 我

12、只好出来,我想父亲一定不会打我,因为他从来没打过我,刚才还阻止了我母亲的竹杆。但我很快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 果然父亲在堆满农具的墙角一顿乱翻,第一次他拿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得半死。第二次他换成扁担又走到我跟前,我哭着求饶。第三次他拿起一顶草帽,我破涕为笑。然而父亲还是没打下来。而这时让我惊奇的是父亲蹲在地上拼命地在拔一根草。拔草作啥?我呆呆地看着父亲。 “站好了!”父亲站起身命令我。 我很听话,毕恭毕敬地站着。 随着一阵风吹过颈部,父亲说惩罚结束。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打了一下。我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有点痒。 晚上,父亲来到我床头边,问:“丫头,疼吗?” 我大哭起来,紧紧地抱住了父亲。 “小孩子不能喝生水,要得病的。”父亲微笑着对我说。 “今天我买了棉花糖吃,爹不是说缸里的水和棉花糖一个味吗?”我伤心地说。 “爹骗你的。”父亲愣愣地看着我。 父亲走的那年我正读大学。有一天,我接到加急电报,告知父亲病危的消息,我连夜乘火车赶回老家。 父亲一直等着我,在病床上他老泪纵横地捏紧着我的手。可父亲的手冰冷。 “爹.这辈子.只打过你一次。”父亲喘着气说。 “您一次也没打过。”我感动得泣不成声。 母亲在一边默默地流着泪。 “爹,还记得这个吗?我把它带回来了。”我从书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