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制造业转型的未来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60064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晓波制造业转型的未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吴晓波制造业转型的未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吴晓波制造业转型的未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吴晓波制造业转型的未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吴晓波制造业转型的未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吴晓波制造业转型的未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晓波制造业转型的未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晓波:制造业转型的未来大家好,我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读过一本书,其中有一句话我记得很深,马克在战壕里对另外一个人讲,我们这一代人是否比上一代人更值得信任。一代人重要的使命就是把上一代人干掉,只是干掉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分配到一家全国最大的一家通讯社,里面有两位我的前辈,一位是离休干部,一位是 50 年左右的人,我上班第一天领导就给了我一个热水瓶,上班的时候,你到传达室,每个人排队,拿自己的水瓶上去写稿采访,下班的时候再把水瓶拎下来。所以我觉得不能这么过,记得工作没几年就买了一台电脑,电脑这个事在整个大院里面就变成特别大的新闻。我们的单位特别好,他分配你所有的东西,除了你老婆以外

2、,然后买台电脑回去,当时我输入的是中文之星输入,我那两个前辈跟我讲说,单位什么都发给你,你干吗还要用电脑呢?后来他们知道了,因为我有了电脑,我写的更快,赚的钱就多,还可以保存很多东西。1998 年以后房地产起来了,我买了商品房,他们又疯了,单位分你房子了,你还买另外一个房子,你要包二奶吗。房地产起来后我们很多的煤炭、钢筋、电力,整个能源产业赚很多的钱,当能源行业起来的时候,中国经济由一个吃穿用的产业经济机构向重型化进行。然后我每年买一套房,跟着泡沫一直涨到今天。今天,如果我们有计划做一个时光穿梭机回到 1998 年的时候,你要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买房子来不及了,你干的第一件事应该是跑到山西去找

3、一个小煤窑签一个协议,做煤老板,这个就是红利问题,从轻型化向重型化转型,从内贸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型。2015 年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很困难,房地产不行了,外贸又出了问题,我们还能看到大规模城市化建设吗?看不到了,说明今天又走到了一个新的产业经济的转型点。我在中国见过 40 后出生的企业家,这两年也碰到一些老朋友,我不愿意和他们喝茶,因为看到他们心情很差,见到他们唉声叹气的,他们都说自己很困难,原来所有的赚钱模式变了,这些世界不再属于他们了。李宁-5.68%大家认识这个人吗?这个是 1949 年后中国最伟大的运动员,2008 年我们办奥运会,全国找人点火炬就请了李先生,他 1990 年就创业了,他

4、是中国第一个做个人品牌营销的人。1990 年的时候把自己的名字做成一个品牌,品牌营销最早的人。我有一个出版公司叫蓝狮子,2005 年开始我们为中国公司写专辑。2010 年的时候,李宁创业 20 周年要写一本书,我派了两个研究员去写,书写完之后我去北京见张志勇(李宁CEO),他北京郊区有一个很大的研发中心,他说中国市场已经打完了,他说我要打欧美市场,所以他请了 NBA 球员来代言,2011 年我们帮他写了一本书,张总就下台了。20 多年所形成的成功外型,服装行业是第一个遭到危机的。张志勇说我这个企业已经和耐克、阿迪达斯处在第一位的服装企业差不多,但是我怎么失败了?我们其实在品牌、市场产业趋势、技

5、术投入上不需要有很大的投入,中国很多大型企业,从饮料开始到服装,研发部门非常的多,打开一看都没东西,因为我们不需要,很长时间对中国企业来讲模仿是最大的创新。模仿使我迅速地提升,当你跑到第一名的时候,你发现我没有人模仿,我已经是领跑了。这个行业的趋势在哪里,这个行业的核心技术在哪里,这个品牌发展应该怎么做我们都不知道。所以我们中国品牌要打败就要打败欧美品牌。回到中国市场,你有很多连锁店,今天你的朋友聚在一起说买鞋都到天猫、京东买。我问我女儿知道李宁这个品牌吗?问她说知道李宁吗?我女儿说知道李敏镐。今天面临困难不止他一家,家电、服装、餐饮等一系列企业面临这样的困境,这个就是产业的周期。同样一个冰箱

6、、空调、洗衣机,在不同的时代活的方式不一样,80 年代你极力提高产业线就行,1990 年我当记者到家电去采访,我写了一篇稿子,那个老总觉得很好,他说吴记者你来一趟,我有东西送给你,我骑着自行车去,他给我一个彩电票,我当时工资 170 元,他给一张彩电票顶我两个月工资。到 90 年代中期的时候李东生(原公安部副部长)都背了一个红袋子到王府井-10.00%资金 研报百货门口去卖彩电。因为彩电已经过剩了,董事长、总经理必须冲到前线去卖彩电,这个时候你要拍广告片,要做营销打价格战。后来挂红袋子送东西也卖不掉彩电,只有把彩电卖到全世界去。现在全世界卖彩电也不行了,现在怎么做呢?我到海尔,人家说,冰箱里面

7、有一个放鸡蛋的格子,在格子旁边放一个传感器,当你的鸡蛋吃了只剩下两个的时候,他会告诉你只剩两个了,你需不需要补充。如果你的牛奶在里面放到第 7 天的时候,他会告诉你不能再喝了。未来的冰箱会变成家庭膳食的管理工具,整个盈利模式都变了。但是我讲的这个场景是属于阿里巴巴?是属于苏宁?还是属于海尔的?所以不同的年代,同样一个行业,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一样,都在发生一些大的变化。张瑞敏海尔的张瑞敏先生,他讲过一句很绝的话,自杀重生,他杀淘汰。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叫断臂重生,还有一个壮士断腕,断一个指头都很困难。68 岁的人跟我讲现在要自杀重生,他甚至可以金盆洗手不干了。今年初他跟李总理汇报说,我做海尔 30

8、多年,我一直认为有两个绝杀的武器,第一个,我有 8.2 万的产业工人,经过 30 年的训练,全世界最精炼的工人是山东人,纪律性很强。第二个,我在全国有万家海尔连锁店全部是直营和加盟的海尔专卖店,他说这两个是我以前大杀全国的武器,他说今天这两个差点把我干死。所以他把海尔全部打散变成小微企业,然后做渠道创新。他说我的利润、人员、生产线、研发、物流、品牌、管理全部产生危机,他讲完以后总理很感动,总理说你们看一个企业都敢那么搞,这个就是中国大企业一代的英雄,在它末年的时候,面临一生中最大的危机,没有比这个更可怕的事情。制造业转型:专业公司+信息化改造+小制造有没有变化呢?我认为在中国经济出现危机的时候

9、,制造业正在在发生着一场非常有趣的变化,一次重大的创新。但是很可能在很长时间里面,中国的这些制造业的转型是走入了一个误区,我认为被马云同志带到沟里面去了。前年我在上海讲课,一个浙江温岭做服装老板听我讲课,我说互联网对行业有很大的冲击,我说要转型,他回去就转型了。今年年初来听我讲课,他说亏了 500 万,他的营业额是 6000 万。他说网上比线下还难做,首先线上线下价格不一样,经销商体系把我搞得半条命没有了,到了网上发现线上成本比线下高,你要买页面,要搞光棍节的促销,货是卖出去了,赚不到钱。我说为什么赚不到钱?我说 2014 年阿里巴巴的净利润是多少?阿里巴巴的净利润是46.8%,46.8%就是

10、我这个同学付的学费,阿里巴巴赚钱都是我们传统企业付的学费。我认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无论是品牌还是市场转型,如果你没有进行任何的变革,你做服装、奶粉、饮料的,当你跑到网上的时候,如果没有质量和差异化竞争,你将面临一个价格战,这个价格战中的钱是被平台赚了,你还是一个死。所以传统企业一定不仅仅是营销渠道的危机,你遭到的危机是生态性的危机,所以你要转型是生态型的转型。过去一年半张瑞敏去了青岛的一家企业 9 次,这是一家做了 30 多年的鞋服企业。5 年前老板女儿回来接班,原来是一双板鞋、一套西装做 5 万件去销售卖不掉就留在渠道里。他女儿说,你看一件服装我生产线出来 200 块,商场卖 2000

11、块,其中一半是渠道成本。5 年后的今天张瑞敏为什么去 9 次,因为这家企业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化转型,如果我说需要一件西装,她派一个人过来把我的尺寸量好,量完以后把我所有的数据变成一个产品扔到他的生产线上,一个礼拜以后可以为我这一个人定制这一件西装,她现在一天可以接受 2000 件单品。当这 2000 个数据扔到网上的时候,意味着她的供应链、数据计算、物配各流程全部要进行再造。所以她那个工程叫 3D 智能服装工厂。我说你做这个工厂和原来的工厂有什么关系,她说没一毛钱的关系,是全面新建的。这意味着她能这么做的时候,其实是打破了传统家电企业或者服装企业这些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的基本逻辑,集约化逻辑就是我大

12、规模生产标准款式来获取利润,这样的模式是的单一定制大规模的生产方式。我们在顺德还见到一个企业,还专门为他出了一本书,两年前我们发现这个案例。顺德是全中国做家居企业的地方,我们坐的沙发、桌子、凳子都是顺德生产的,所有企业都很困难。在过去两年多以来,顺德出现了几家企业做定制家居,有一家很小的企业到去年年底做到 20 多亿,他们怎么做家居的?原来凳子、椅子生产完之后到红星美凯龙,没有卖完就打折。你现在跑到他的门店里面,你看到很多酗子和小姑娘拿了一个 Ipad 来跟你商量,根据你家的面积,根据你需要欧式的、美式的、日式的,他说全中国的客厅有 180 个款式,全中国的中式厨房,无论你怎么调整,100 个

13、款式而已,他全部都是数据化,然后就打勾,打勾完成之后就付 2 万定金。现在大型制造业都在发生由大规模定制变成个性化定制。上半年汉诺威工业展出,最大的展台西门子,有两件展品,一件是一瓶香水,所有走过路过的人,你在电脑上选一个你喜欢的瓶子,上面签一个名字,喜欢一个香型,他可以为你一个人生产。旁边是一台玛莎拉蒂,一台跑车,所有走过路过的人,你要买这个车子,你可以对它的颜色、凳子,各种各样的细节,只要不违反交通规则和汽车的基本性能都可以进行改造,改善完以后,玛莎拉蒂和西门子专门为你定制这辆汽车。你可以想象中国的家具企业,服装企业,和全世界第四工业最领先的西门子公司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们也要完成上面的转

14、型。第一在中国做企业一定要做专业企业,一定要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你公司的内部和外部,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你内部所有的流程(生产线、物流、管理、OA、财务、学习),你首先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再通过信息化手段再造和消费者的关系。当你做完以后你由一个大规模制造企业变成小规模企业,现在所有一线的企业都在想这个东西。我有一个朋友在浙江做奶粉叫贝因美-7.20% 资金 研报,上一次我跟老板吃饭,我说你现在在想什么?他说我想未来三年内要干一件事情,中国所有孩子生出来之后可以做一个基因测试和身体偏向测试,我可以为这个孩子定制奶粉,因为每个孩子的体质不一样,我为你的身体体质做一个测试,测试完以后我为你定制奶粉。奶粉都

15、能做成这样,当他定制完了以后,其实这个孩子就会一直吃他的奶粉。所以中国所有的企业都在想这些问题,信息化、小制造。制造业升级:面向中产阶层的性能+品牌创新这是我们讲到的转型的一部分,我们再来讲升级的一部分,我前面讲转型升级在中国第一次出现是在 1997 年中央政府文件中间。但是在很长时间里面我们碰到老板朋友们跟他说企业转型升级,没有人睬你,他说转型升级干什么?我现在生意做得非常好。今天大家都知道这个事,信息化革命,你不转型必死无疑,但是你转过来行不行,也不行,你必须要升级。中国老板说我升什么级,中国消费者只相信四个字“价廉物美”,价廉物美意味着我高性能产品的同时又要保持低价格,这个在早期是可以的

16、。在今天价廉物美一定是一个伪命题。中国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中产阶级在中国已经诞生了。我今年一月份写过一篇专栏,大家有没有看过马桶盖的专栏?这个是我去年做自媒体单篇点击率最高,那一天点击量 161 万,是所有财经自媒体的记录。其实我在日本回来的飞机上,两个小时之内写出来的。因为我带了 20 多个高管去日本开高管会,这一天半时间里面,我的同事是 80 后为主的,我副总裁是 85 年,他们疯一样的在买东西。然后他们买电饭煲,六千、1 万的电饭煲,还有买纳米吹风机,还有买保温杯,还有买菜刀,有一个同学买了 12 把菜刀,还有人买马桶盖,拎着马桶盖就回来了。日本今年一季度马桶盖销量增长了 10 倍。我们发现他买的任何一样东西最大的生产国全部在中国,我在去京东之前,我给美的在写文章,一年 4000 万台电饭煲,全世界最大的马桶盖生产基地在浙江台州,全世界最大的保温杯企业在常州,我都去过。为什么我们这些 80 后的朋友们,花打飞机的钱跑到日本去买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回来?大家有没有用金福菜刀,有个朋友给我发了一个微信,他说原来已经不进厨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