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四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59843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四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8年四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08年四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08年四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08年四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四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四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分析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 年四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发布者:教研室发布时间:2008-7-6 7:12:58 今年,市教育局对全市小学四年级语文组织了统一测试。这是对各学校落实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一次测试,也是对我县素质教育情况的一次检验,对于提高小学中高年级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试卷的特点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总体上说,这套测试卷比较灵活、富有特色、内容丰富、题型多样,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重视对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1、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试题共有十个大题,涵

2、盖了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段落、篇章、修辞手法的运用、课外积累等方面。2、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阅读和作文题除了考查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及想象能力外,还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注重知识的积累应用。试题注重对学生语言积累的考查。如,第三、四、六大题中的“故事的出处” ,就要求学生分别写出相应的成语、古诗、对联、谚语格言和歇后语,目的就在于检查学生对语文常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积累情况。4、贴近社会生活,关注重大事件。如,给出一段公益广告,要求学生回答“爱心具体体现在哪里?” 、 “爱心的结果又是什么” ;为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试题要求学生回答“四川

3、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间、哀悼日是什么时候” 、 “这起事件的哪些人的表现让你感动” ,等等。这些题目都要求我们的学生切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要做一个“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有心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充分体现了“生活处处皆学问”的大语文观。 二、考试情况分析总体上看,我县的四年级语文质检成绩还比较理想,这充分说明各校领导对语文学科的教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广大语文教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分析,有三个特点。1、基础知识掌握较牢。试卷的一至八题基本都属于基础知识部分,学生的得分率普遍较高。从第二题的“汉语拼音”看,学生基本达到了大纲的能够正确拼读的要求;选词填

4、空、按要求写成语、写句子、填空、默写古诗词、对联、谚语格言和歇后语等失分都不是很多。说明教师注重了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学生也掌握得比较熟练。2、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本次试卷在阅读测试上,设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各一个题目,旨在降低难度,增加阅读量。学生的答题大都能紧扣短文的内容和中心来作答,较好地完成任务。3、能写出基本合格的作文。作文题是围绕“感动”这一话题,选择一件自己看到或听到的事情,生动具体地写下来。这样题目使学生的选材范围广,能够抒发学生内心的真情实感。从学生的试卷看,大多数学生是写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讴歌了解放军、人民警察、教师、少年英雄、白衣天使等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联系

5、实际表达了自己的感悟。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正确,不少学生还运用了排比、比喻、名言警句、俗语和歇后语等表达手法,以充实语言、增强效果,使作文显得具体、生动、典雅和感人。因此,作文整体成绩较好,一等作文比较多,甚至有文质兼美的满分作文。但是,通过这次测试,我们也能找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学生的应变能力较弱。平时一些能倒背如流的古诗、对联,在测试中不能熟练运用,有的甚至茫然不知所云。二是语言表达能力仍需提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遣词造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习作时,出现了语句不够完整、语言晦涩难懂、语言不够规范准确等语病。三是卷面不够规范。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字姿势、书写技能、书

6、写习惯提出了基本要求。从答题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的卷面整洁,但仍有一部分同学书写潦草、错别字较多,既增加了阅卷的难度,也影响了学生的成绩。三、今后努力的方向与建议对照语文课程标准 ,结合这次试卷和教学实际,应当在五个方面进一步改进。1、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对那些难以掌握或易混淆的字词,教师要结合课堂实际和生活实际,通过一些形象生活的事例、教具,让学生直观的、形象地掌握知识。2、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学校是一个大课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学校的锻炼与培养,养成认真、严谨、细致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3、要增强学生的灵活性。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把成语、古诗、对联、

7、谚语格言和歇后语进行归类,提高在不同语境的灵活运用能力。4、要加强课堂阅读教学。老师在教授课文时,要把阅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平时的提问要在“准”和“巧”上下工夫;问题要有思考度和启发性,要落实在理解课文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上,沿着文章的思路、围绕文章的中心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张冠李戴、答非所问。5、要重视社会知识的培养。要教育学生善于利用网络、电视等传媒手段,多关注国家的重要事件、留意身边的感人事物,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热情和追求真善美的情感。四年级语文期中质量分析 2008.4本次期中试卷和以往练习相比,知识的覆

8、盖面较广,题量较多,难度高于以往的试卷,试卷既检查学生的语文积累情况,更着重于考查学生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一、测试情况分析全年级 140 名学生,优秀率是 28%,及格率是 95%,平均分是 82 分,不及格的同学有 6 位同学。总体是优秀的学生少,六七十分和不及格的同学较多,整体情况比预期的要差一些。仔细阅读学生的试卷,总结学生半个学期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1、还没有养成认真读题,仔细答题的考试好习惯。具体表现看拼音写词语中让学生默写“循规蹈矩”这个词语,在阅读短文的第一个片断中就出现了这个词语,但学生做题时不会前后联系,全年级有十多位同学写错了。课文回放让学生默写

9、三顾茅庐第四自然段,再填写这篇文章选自什么,作者是谁,有部分同学理解为这段话选自什么,填了选自三顾茅庐,作者诸葛亮。作文部分先向学生介绍了五个福娃,让学生把五个福娃的名字连起来读一读,寓意是什么?学生没看清题意,只想着福娃代表的内容,答案五花八门。2.基础知识掌握,还没有达到熟练内化的程度。试卷上积累部分的题目,是考查学生知识的准确重现的过程,平时掌握不扎实,考试时知识的重现就会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如写出同音字声色俱厉,临危不惧,急剧增多中的三个 ju,这三个字都出现在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第一个是课文的重点词,学生反复读过,抄过,第二个是反映叶辛的品质,课堂上抄给了学生,第三个是课文中的句子,

10、没有强调,明显第三个字错误率最大。类似这样在课文中出现过的基础的知识,因为在解读教材时没有注意,课堂上没有强调,较多的同学就做不出。3.准确理解,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不强。试卷上运用部分的题目,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因为平时缺少较多的训练,学生即使记住了,也不会用。如语文每个单元都有成语积累,在平时的训练时仅仅让学生背背默默,真正运用时学生往往会茶壶里煮饺子。试卷根据练习三八个描写诸葛亮一生成语设计了一道填空: 刘备 诚邀诸葛亮出山。诸葛亮 就以“火烧新野、火烧樊城、火烧赤壁”显示出他的 、 。刘备得到诸葛亮真是 。然而,自张飞、关羽、刘备等相继死后,诸葛亮独自一人支撑蜀国,

11、为实现刘备的遗愿,他 、 但势单力薄,最终 、 。 结果有较多的同学填写时把鞠躬尽瘁死而后以和独 木难支回天无力颠倒了。对成语的意思没有真正掌握导致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4.课外知识较贫乏。结合三顾茅庐一课,设计了让学生填写课文选自什么,作者是谁,我国其它三部古典名著是什么,三国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再写两个关于三国的歇后语,这道题全做对的同学不多,反映学生平时的阅读量远远低于课标要求的 40 万字。由于课外阅读的缺乏,也表现出学生作文中精彩描写很少,语句不生动。5.阅读理解部分学生不会抓住重点词句入情入境深入体会,只能读懂文章意思,不会读出文字背后表达的情感,所以理解句子和文章意思学

12、生错误率较高。这也提醒我平时教学要围绕着有效,把时间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上,要多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关键段落引导学生细读细品,提高理解概括能力。课标告诉我们,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阶段,将从四个方面不断改进和加强。1、 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夯实基础。从四个班的成绩平行分析, 班级的优秀率和平均分差距有较大一部分是在基础知识方面。纵向比较,基础知识抓过硬,也能为学生学好语文打好基础。所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在我们的课堂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对于课文中要求会背诵的课文及片段,还

13、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反复咀嚼、赏析、品味,熟读、背诵,默写。要同遗忘作斗争,学会温故知新。对于要求掌握的生字,要从笔画结构、读音、意思上下工夫把握,在这方面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2、 得花时间和精力钻研教材。提高课堂的有效性,钻研教材十分重要。真正要吃透教材,洞悉教材的内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还要研究班级的学生,做到为有效的“学”而设计有效的“教”。所谓磨好快刀好砍柴。只有多下功夫研究教材,课堂上的每个教学环节达标性才更强。3、舍得花时间和精力设计作业。想想平时的很多时间都被两本练习册占据了,缺少了对作业的精心设计,直接导致的是学生基本语文能力没能得到较强的训练和培养。所以下阶段

14、决定(1)要研究当堂课的教学内容与作业之间的关系,所布置的作业应当是对当堂课教学内容的巩固、提升、拓展是科学有效的。(这样的作业体现在当堂练习和家庭作业上)。(2)研究大小练习册的科学合理使用。因为大小练习册内容早已固定,无法更改,所以考虑是否能从班级实际、作业内容,实际效果出发,打破常规,化繁为简,能课余时间完成的就课余时间完成,能家庭完成的就在家里完成。有些题目和当天教学内容联系密切的就挑选几题完成。力求统筹安排。(3)课堂上精心设计练习,不要面面俱到,但要能紧扣教材,突出一个重点。4、舍得花时间和精力抓好课外阅读。语文学习“三分在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我想我们缺少的不是课外阅读的理论,

15、而是如何进行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实践。首先,要利用好学生身边有的新人文读本、新语文学习,利用阅读课指导读书方法,着重语言积累和读书方法指导。其次,利用好学校图书馆,提倡学生读整本书,读好每一本书,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持久性。还要多研究“读与写”的关系,以读促写,能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中自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级语文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地评价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发现、分析并逐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调整今后的教学方向,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语文课程标准、促进乡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服务。2008 年 2 月在全乡进行了 20072

16、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四年级语文质量检测。现对相关的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成功之处进行剖析。 一、检测对象和基本情况本次检测全乡共有 2 个教学班参加,应检测 77 人,实际检测 77 人,及格率为 94.8%,平均分为 78.7 分,优秀率 10.4%;最高分 98 分, 最低分 38 分. 其中四(1)班平均分为 80.5 分,及格率为 100%,优秀率为 10.4%,最高分 98 分, 最低分 61 分;四(2)班平均分为 75.7 分,及格率为 92.5%,优秀率为 7.5%,最高分 91 分,最低分38 分。本次检测班级 2 名任课教师都是我乡骨干教师。以上数据说明: 四(1)班和四()班的教学成绩相差较大,其平均分就相差.分,最低分学生成绩相差分,最高分学生成绩相差分。这说明班级之间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