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中升学考试历史科复习试题《四》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59802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初中升学考试历史科复习试题《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8年初中升学考试历史科复习试题《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8年初中升学考试历史科复习试题《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8年初中升学考试历史科复习试题《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8年初中升学考试历史科复习试题《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8年初中升学考试历史科复习试题《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初中升学考试历史科复习试题《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8 年初中升学考试历史科复习试题四(八年级下册)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得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表格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周恩来2、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1949 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是A

2、、黄河大合唱 B、大路歌 C、毕业歌 D、义勇军进行曲3、解放初期土地改革运动和抗美援朝斗争的开展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 B、肃清了国内反革命势力C、掌握了经济命脉 D、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4、1950 年 10 月,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是A、罗荣桓 B、彭德怀 C、陈毅 D、刘伯承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共同纲领的制定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总路线的提出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6、小鸣的爷爷讲述他们年轻时,学校停课、大家穿着时髦的绿军装,爬上火车到北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个个激动万分。你猜一猜此事发生的时间

3、大约是在A、19531956 年 B、19581960 年 C、19661968 年 D、19741975 年7、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8、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什么地方开始。 A、农村B、城市C、沿海 D、西部9、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对什么政策衷心掩护的生动写照。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C、联产承包 D、减轻农民负担10、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周恩来 D、 胡锦涛11、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18 户农民

4、率先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在天遇大旱的情况下,18 户农民苦干一年,结果粮食获得大丰收,而小岗村的其他农户受灾减产。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应是A、旱情不一样 B、生产的积极性不一样C、使用的农具不一样 D、劳动的时间不一样12、下列关于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 20 世纪 80 年代出现 B、主要位于长江两岸2C、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 D、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起示范作用 13、指导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是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邓小平理论14、下列经济特区不属于广东省的是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海南15、邓

5、小平同志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六大16、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准确理解是A、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B、不受马克思主义条条框框的束缚C、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D、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17、党的十五大的重要理论贡献是A、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C、修改了宪法 D、提出了邓小平理论18、 “一国两制”的确切含义是A、一个国家,两个政党执政 B、一个国家,两个中央政府C、一个政权,两个国家联盟 D、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19、1

6、997 年香港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稳定繁荣,1998 年又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这充分说明 A、在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B、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有强大的经济实力C、香港的稳定为世界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D、 “一国两制”是香港稳定繁荣的政治保证20、今年,年满 6 岁的聪聪就要入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他必须接受的义务教育将是A、6 年 B、9 年 C、12 年 D、16 年21、 “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维护A、台湾的根本利益 B、香港、澳门的根本利益C、大陆的根本利益 D、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22、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然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

7、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这表明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C、为两岸谈判设置障碍 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21、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A、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B、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C、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D、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22、某旅游团要去参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基地,他们应去A、北海舰队 B、南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东海舰队23、2005 年 4 月美国华盛顿邮报称中国将建立现代化精兵,其中提到东风31 型导弹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可以覆盖整个欧亚和美国部

8、分地区,该导弹应属于:3A、近程导弹 B、中程导弹 C、远程导弹 D、洲际导弹24、有一个美国记者曾这样评价周恩来:“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你认为,这最有可能是指A、1953 年中印会谈 B、1955 年亚非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中美关系正常化25、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最主要的原因是A、中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大力支持C、中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台湾当局遭到越来越多国家的不满和反对 26、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导弹

9、、人造地球卫星C、原子弹、氢弹、实用通讯卫星 D、原子弹、导弹、返回式卫星27、20 世纪 70 年代,为解决人类温饱问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王淦昌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钱学森28、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今天使这种说法变成现实的最主要途径是A、计算机网络 B、书籍 C、电影 D、电话29、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实施的战略是A、深化改革 B、科教兴国 C、发展体育 D、引进国外技术二、诊断题(在错误之处下面划上横线,然后予以更正。共 15 分)31、1

10、950 年 10 月刘伯承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更正:32、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的会议是中共八大大更正:33、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毛泽东更正:34、 “一国两制”是指一个国家,两个政党执政更正:35、2008 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是雅典更正三、材料解析题(2 小题,共 25 分)36、以下为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我们知道,此歌反映了一九七九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春天”的到来、歌颂了

11、中国的一位伟人。4请回答:(1)一九七九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春天”到来是以一九七八年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为标志揭开序幕的?(2 分)这次会议作出哪两项重大的战略决策?(3 分)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4 分)(2)材料中的“老人”指的是谁?(2 分)谈谈这位“老人”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最重要的功绩?(4 分)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和平之旅”、“搭桥之旅”、“历史性握手”,成为国人们最热门的话题。有一网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紧紧相握的双手,推开了冰封六十年的大门。和平搭桥之旅,注入互相双赢的春天气息。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

12、能踏上回家的路。材料二:邓小平在 1984 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依据材料回答问题:(1) 材料一网民的诗“背井离乡的骨肉同胞啊,何时才能踏上回家的路”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的什么共同愿望? (2 分)(2)材料二邓小平的这段话,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2 分)运用这一政策已经在什么时间解决了什么问题?(4 分)(3)依据材料二你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什么?(2 分)52008 年初中升学考试历史科复习试题四(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5 A D D B B 610 C B A C

13、A 1115 B B D D A 1620 D D D D B2025 d C D B A 2630 B B A C B 二、诊断题(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其中指出错误 1 分,更正 2 分)31、刘伯承 更正:彭德怀32、中共八大大 更正:十一届三中全会33、毛泽东 更正:邓小平34、两个政党执政 更正: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35、雅典 更正:北京三、材料解析题(2小题,共25分)36、 (1)十一届三中全会;(2 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3 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4 分)(2)邓小平(2 分)、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或提出邓小平理论,“一国两制”等)(4 分)37、(1)期盼祖国早日完成统一(2 分)(2)“一国两制” (2 分) 1997 年香港回归;(2 分)1999 年澳门回归。(2 分)(3)只有一个中国(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