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情绪疗法的一例个案研究(范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58877 上传时间:2017-11-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理情绪疗法的一例个案研究(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合理情绪疗法的一例个案研究(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合理情绪疗法的一例个案研究(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合理情绪疗法的一例个案研究(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合理情绪疗法的一例个案研究(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理情绪疗法的一例个案研究(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情绪疗法的一例个案研究(范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理情绪疗法的一例个案研究(范例)华夏心理教育中心 李红摘要: 本文通过对一例女性同性恋求助者的咨询案例研究,结合咨询过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节选部分咨询过程说明了合理情绪疗法相关技术的使用和咨询效果评估的有关问题,最后结合该案例总结了作者对合理情绪疗法的应用体会。一、合理情绪疗法的概述(一)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合理情绪治疗(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 RET)是本世纪 50 年代由埃利斯(AElliS)在美国创立的。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因它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被称之为一种认知行为治疗的

2、方法。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理论主要为 ABC 理论,它的理论要点是: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ABC 来自 3 个英文字的字首,A 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 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 ,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 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 。ABC 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 A 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 B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起因。当人们坚持某些

3、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不合理的信念有 3 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 ) ,过分概括化( overgeneralization)和糟糕至极( awflizing) 。绝对化信念通常是与“必须” (must)和“应该” (should)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 “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 “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 ”等等,怀有这样的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过分概括化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 “一钱不值” 、是“废物”等,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

4、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的产生以及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过分概括化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可取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及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糟糕至极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二)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步骤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简要地说,这种疗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治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表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

5、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求治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 1、向求治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帮助他们弄清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怎么会发展到目前这样子,讲清楚不合理的信念与他们的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这一步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向求治者介绍理论的基本原理。 2、向求治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之所以延续至今,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的影响,而是由于现在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导致的,对于这一点,他们自己应当负责任。 3、通过以与不合理信念辩论(disprtingirrationalbeliefs)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求治者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

6、,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治者产生某种认知层次的改变。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 4、不仅要帮助求治者认清并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再做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 (三)合理情绪疗法的技术在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过程中,最常用的技术就是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技术;其次是合理的情绪想象技术。认知 “家庭作业”以及为促使求治者很好地完成“作业”而提出的相应的自我管理方法。其他一些技术方法,或不作为主要的方法,而作为辅助的方法,或只在治疗的最后阶段如决断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方面使用。艾利斯曾指出,合理情绪治疗可

7、以倾向于采用多样的技术方法,只要是将这些方法运用于合理情绪治疗的框架之中,这都是允许的。但在治疗过程中,应强调改变求治者的认知。如果施治者的工作重点放在改变求治者的情感和行为上,而很少强调认知改变,那就应怀疑这样的治疗是不是合理情绪疗法了。 二、案例分析阿兰是一位 26 岁女性,某公司的秘书,她一共在我的咨询中心做过 6 次个别咨询和 15 次团体咨询。阿兰出生在大西北,十几岁时,随父母举家迁到北京。十九岁时,她曾因学业中的困难感到焦虑、抑郁,并在她所在大学的咨询中心做过几个月的心理咨询,但疗效不佳。大学三年级后阿兰退学了,开始做一些秘书工作。到我们这接受咨询时她正在一边工作一边参加自学考试。

8、由于阿兰相貌非常出众,早在中学和整个大学期间就有众多的追求者,并且,她曾与一个男同学同居过几个月。她说,尽管和男朋友在一起也感到很愉快、很高兴,但是好像在性与情感方面并不是特别的满足。此外,她抱怨,当在学校里遇到困难或感到心烦时,男友对她并不关心同情,也不愿意为他们关系的分岐做任何努力。当她因同样的原因,在痛苦和泪水中与最后两个男朋友分手后,她最终感到跟男人在一起就象跟石头在一起一样,得不到情感交流和沟通。大学二年暑假,阿兰参加了学校旅游协会组织的一个“女生夏令营”,发现与女性朋友在一起时要比与男性高兴得多,能让她体验到更多性和情感的满足,而且她的确与一个女同学建立了性关系。尽管这个关系因为她

9、又去“ 调戏 ”别的女性只维持了几个星期,但是她开始明确地意识到:她的情感与性欲更多地与女性联系在一起。去年,她和一个叫阿紫的女护士确立了比较稳定的性关系,并且不久前她向父母公开了这件事。父母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严厉禁止她们的这种交往。由于阿兰仍我行我素,父母感到非常丢人,一气之下告诉她,绝不允许阿紫进家门,阿兰从原来的掌上明珠一下变成了眼中钉,并且,这给她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现实困难,因为她目前的工资很低要靠父母的资助补贴生活、完成自学考试。阿兰到咨询中心来的主要原因是:她时常为公开同性恋后的结果和担心能否完成学业而感到焦虑、沮丧。她对咨询也抱着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她担心咨询师会像她父母一样认

10、为她变态;另一方面,她又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她,解决她的困难,从困境中把她拖出来。咨询中,消除了她上面的顾虑后,阿兰列出她希望咨询能够达到的目标:1、能更好地处理因同性恋给她带来的各种麻烦;2、增强学习上的自信心、能顺利的完成她自学考试;3、减少因沮丧造成的暴饮暴食、体重超标;4、消除过低的自我评价。收集临床资料、评估问题之后,在第一次会谈的剩余时间里我用表格的方式(如下)向她简单介绍了合理情绪疗法(RET)11 的基本理论模型(ABC 模型 22) 。诱发事件 A父母不让我和阿紫交往不合理性信念 B一般的不合理信念:我必须得到赞同。具体的不合理信念:1他不能用否定的态度对待我。2他们那样做,对

11、我来说是糟糕至极的。3他们那样做,说明我是不好的。一般的不合理信念:我必须感到舒心,必须得到公正对待。具体的不合理信念:1.我的生活不应该有这么多困难。2他不应该不公平地对待我。3他们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人。4我不能忍受这件事。情绪及行为上的后果 C (非功能性的)情绪表现:沮丧,自我贬低行为表现:回避,退缩,过食,牢骚,焦虑,气愤。经常与父母和情人发生冲突,工作拖踏,过食。表格中包括了她的感受、信念(对事物的态度、想法)和行为。我把这个表格让她带回去,以期使她看出,她的不合理信念与情绪及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系。我向她强调:她可以尝试把所有问题,都用这种表格的模式划分成三部分即诱发事件 A(如:社会

12、对她作为同性恋者的态度、学习压力、过食等) 、信念 B(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和结果 C(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 。此外,我向阿兰解释,会谈后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部分,对自己的信念的思考、检查越认真,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我还强调:咨询的目标不是要消除所有的负性感受,只是学会使感受与事件相一致相符合,消除过度的反应。阿兰的第二次咨询中,重点主要集中于两个不同的问题上:对父母不认可她的情人,认为她变态感到极端愤怒;及因工作拖踏受公司领导的批评感到非常不满。从分析阿兰主要的非功能性情绪、认知和行为入手,经过双方的协商修订了阿兰咨询的目标。行为目标:1学会以更有效地方式与父母及其他反对同性恋者沟通,

13、而不是以敌对的、挑衅的方式对待他们。2纠正完美主义倾向及由完美主义而产生的对学业的过高要求。3纠正过食现象,降低或至少维持目前的体重。情绪目标:1降低她在学业和社会困难(因同性恋而遭受的困难)方面感到的沮丧和无助感。2降低由人们对同性恋所持偏见而产生的愤怒。3降低因工作中的困难而产生的焦虑。认知目标(须予以纠正的靶目标):1 “我不应该总是面对这么多困难,生活不应该如此艰难” (如:我父母不应该阻挠我的爱情;老师不应该总给我布置这么难的作业;一边工作一边读书,钱又挣得这么少,这太可怜了;我的情人不应该在我很累的时候提出额外的要求) 。2 “社会和家庭必须认可我所做的每一件事” (我必须总是写出

14、出色的论文,假如做不到我就是不好的,说明我不聪明、太笨) 。3 “因为我过去的生活一团糟,未来肯定也是这样,我没有什么希望了。 ”阿兰:把世上的不合意、不公平视为糟糕至极(这导致了她的愤怒和挫折感) 。或当自己的行为不能得到认可、接受时,她也认为那是糟糕至极的(这导致了她的沮丧) 。其实,这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即“糟糕至极” ,这也是阿兰各种不合理信念的核心之一。在第一次咨询中已经对病人讲过,可以把她的任何问题都放入 ABC 模型中去分解,找出介于情绪和行为之间的信念是什么。第二次咨询我们开始了这个具体工作,以下是第二次咨询中的对话节选:C(阿兰):我父母坚持让我参加表哥的婚礼,我说,除非阿紫陪我

15、,否则我是不会去的。他们非常生气,我们为此几乎两周彼此没有讲过话,现在我觉得很内疚。T(咨询师):你的情人被排除在家庭活动之外,你感到很生气,我是能理解的,你还有其他的感受吗?C:是的,还有觉得非常沮丧。好象无论我做什么她们都不满意,我已经厌倦了总是这样挣扎着生活。T:当父母要求你参加表哥的婚礼,并禁止阿紫同去时,你在想什么?C:我都 26 岁了,他们无权告诉我可以带谁去出席婚礼,他们应该支持我自己的决定。T:你是不是认为他们“没有权力批评你”的背后是“不应该批评你”?C :他们就是不应该么!你是不是打算告诉我,他们批评我是对的,是件好事?T:这当然不是好事,对你来说这是很痛苦的!我想你非常希

16、望与阿紫关系被家人接受,不希望和他们处得这么僵,是吗?C:是的。T:那让我们做一个小的练习好不好?C:可以。T:假如你认为是希望与他们处好,而不是觉得他们和社会必须接受同性恋这种现象,或不觉得不被接受对你来说是件可怕的事,那么你的感受会怎样?C:我还是不喜欢这种情况。T:当然,你没有理由喜欢这种情况,我猜你仍会觉得失望和受挫,但不再是愤怒或沮丧了。但是,当你把希望你的家庭不去阻挠你的爱情变成他们必须不能阻挠你的爱情时,通常会感到愤怒、懊恼,而这些情绪又往往给你和家庭关系带来更多的麻烦和冲突,还使你为此感到内疚。C:是的,每次我都特别烦,他们就把这作为进一步的证据,说我不正常,说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搞同性恋的原因。T:所以,我们可以试着谈一谈你的“应该”和“糟糕至极” 。看一看会不会有不同的发现。首先,有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人们不能持有偏见?C:很多人对很多问题都有偏见,我想没有法律禁止偏见。但是偏见的确很可怕,它能使人非常痛苦!T:是,偏见是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但是控制偏见比漠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