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0年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58520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9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2010年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07-2010年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07-2010年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07-2010年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07-2010年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2010年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2010年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答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 年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 陶瓷器基础知识 试卷 A 答案一、填空:1、新石器2、北朝(南北朝)3、灰 淡青 匀净光润4、管 新官5、剪纸贴花 木叶纹 白地褐彩6、明宣德 白色 斑点7、薄 过8、红9、宣德 釉下 釉上10、嘉靖二、选择:1、D2、C3、D4、A5、C6、D7、B8、C9、B10、A三、判断:1、2、3、4、5、6、7、8、9、10、四、问答:1、答:(1)釉里红:指金属铜为着色剂的釉下彩瓷器(1 分) 。由于铜红的烧成难度大,元代创烧期的釉里红呈色不够纯正(1 分) 。以涂红托白技法表现的纹样清晰、红艳(1 分) ,以笔绘的花纹,发色偏灰或黑红,鲜红者大多晕散,纹饰不清

2、晰(1 分) 。(2)卵白釉:胎体色白,胎质细密坚实,釉色白中泛青,釉质失透光润,有如鹅卵壳一样,故称“卵白釉” 。 (1 分)由于卵白釉器上常见印“枢府”字铭,又名“枢府釉” 。(1 分)其釉面多有印花装饰,造型中一种敞口折腰小足碗为典型器。 (1 分)(3)蓝釉: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高温色釉(1 分) 。胎色白,胎质细密坚实。蓝釉娇艳,光泽莹润。 (1 分)在蓝釉上描金花或与白色刻划纹组合装饰器物,鲜明夺目。 (1 分)出土物中的蓝釉白龙纹梅瓶,蓝釉描金匜为代表作。2、答:斗彩是以一种釉下青花线纹为纹饰骨架和基础色调,继以釉上彩色完成纹饰全样和特殊效果的彩瓷装饰工艺。 (2 分)具体的做法是

3、以青花料在器坯上匀绘出图案的大样,然后罩白釉经高温熔烧后,再在釉上青花轮廓线内填绘各种彩料完成图案全样,入彩炉低温烘烧而成。 (1 分)成品出现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拼斗妍的特殊装饰效果。“斗彩”萌发于明宣德年间(1 分) ,收藏于西藏萨迦寺的斗彩莲池鸳鸯纹碗是开启斗彩工艺的先河之作。成化期斗彩工艺技术已经成熟。 (1 分)采用色彩多达十余种,一般斗彩器上选用三、四种彩料,多者五、六种。以填彩、拼彩、染彩、点彩、覆彩等绘画方法施绘各种色料。 (1 分)所施色彩的特征极为鲜明。如:鲜红色艳如血,厚薄不匀,油红浓艳而有光泽;鹅黄娇嫩透明而闪微绿;姹紫色浓而无光等。 (1 分)成化时期斗彩的名贵瓷品有:

4、鸡缸杯、三球杯、葡萄纹杯,婴戏杯、天字罐等。 (1 分)成化斗彩的特征:造型皆小巧,具有圆润端庄,清雅隽秀的特色。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釉色乳白柔和,色彩丰富鲜丽。 (1 分)成化斗彩器皆以青花书写楷款,分六字年款与“天”字款两类,款识笔法遒劲古拙。(1 分)2007 年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陶瓷器基础知识试卷 B 答案一、填空:1、 东汉(汉代)2、 唐 河南巩义(巩义)3、 覆 无 芒口4、 满釉裹足支烧 芝麻5、 兔毫盏 鹧鸪斑6、 永乐年制 永乐元年 永乐肆年 大明永乐年制7、 釉 白 灯草8、 郎窑红 豇豆红 霁红二、选择:1、 B2、 D3、 C4、 C5、 D6、 A7、 C8、

5、 B9、 D10、 C三、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问答:1、 答: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景德镇窑生产的青花瓷器,代表元代青花瓷器的最高水平。 (1 分)英国大英博物馆达维德基金会收藏的青花云龙象耳瓶,颈部青花书“至正十一年”(1351)铭。形体高大端庄,青花构图丰满,展示了至正青花的特征。以此瓶为标准器,对照国内外博物馆藏品和出土的元青花瓷排比研究,归纳出至正型青花的特征:胎体厚重坚实, (1 分)选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胎料不够细腻,有黑色小杂质 (1 分) ,烧成后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色(1 分) 。 器物造型高大雄伟(1 分) ,

6、但由于胎体修坯尚欠精细,偶见夹扁、翘棱等现象。 (1分) 地釉白中显青,釉质凝厚光润,用进口钴料绘画(1 分) 。青花色泽浓艳幽靓,有深色结晶斑,略微下凹,闪出金属光泽(1 分) 。装饰题材丰富(1 分) ,纹饰构图丰满(1 分),表明 14 世纪中叶以后景德镇青花工艺以及成熟,形成完美的时代风格。2、 答:粉彩是一种低温釉上彩,清代康熙末年创烧,雍正时期得以空前发展(1 分) 。粉彩的烧制工艺是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用墨线匀图,而后在图案内施一层可作熔剂又可以作白的玻璃白,再将彩料施于玻璃白之上,深浅晕染作画(1 分) ,所绘纹样有明暗层次,经低温烘烤而成(1 分) 。色彩层次丰富,色调粉润柔和

7、。文献中有“软彩”之称。 (1 分)处于初创阶段的康熙粉彩,色彩少,彩料较粗,施彩厚重,花朵中多用珐琅彩中的胭脂红色,其他色彩大多用五彩色料,制品很少。 (1 分)雍正粉彩工艺技术纯熟,平涂、渲染、没骨、洗、皴、点等技法俱全,已达高峰。制品的胎白且薄,釉白如雪,色彩丰富,喜用胭脂红和黄色、白色渲染绘出多彩花卉,层次分明立体感强。颇显中国画的神韵。 (1 分)雍正粉彩以白地彩绘居多,还有色地彩绘,如珊瑚红地、淡绿地等。 (1 分)雍正官窑粉彩器多用青花书写六字楷书款,民窑粉彩器有“花押”款。 (1 分)乾隆粉彩装饰工艺有独特表现,大量在不同的色地上彩绘纹饰,并在色地上以轧道工艺饰满凤尾纹,其上绘

8、以花鸟、山水、人物、百兽等纹样,其工艺技术可谓精细完美。 (1分)乾隆官窑粉彩瓷上多以青花、矾红、金彩书写六字篆书款,也有乾隆年制四字款。 (1分)2007 年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 金属器基础知识 试卷 A 答案一、填空:1、吉金2、马家窑3、夏商周三代(夏商周)4、铜绿山矿冶遗址5、援6、列鼎7、觚8、范线9、款识(钟鼎文、吉金文字)10、窃曲纹11、镈(铲)12、燕 齐13、白虎 玄武14、金15、痰盂16、蜀17、新干大洋洲大墓18、佛寺(佛教)二、选择:1、B2、B3、D4、C5、C6、A7、D8、B9、B10、C三、判断:1、2、3、4、5、6、7、8、9、10、四、问答:1、答:在

9、古代文献中,商周时代(1 分)主要是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婚嫁等礼乐场合(1 分)的青铜食器、酒器、水器(1 分)等被称为青铜“礼器” 。在这些场合,青铜器不仅是作为饪食器、饮用器和盥洗器使用(1 分) ,更重要的它是贵族身份、等级、地位的标识(2 分) ,所谓“器以藏礼” ,这些青铜礼器和青铜乐器合称“礼乐器” ,是当时贵族最重视的“重器” 。 (1 分)门类:食器:有鼎、鬲、甗、簋、簠、盨、敦、豆等。 (1 分)酒器:包括饮酒器爵、觯、觥及盛酒器尊、卣、壶、斝、罍、觚等。 (1 分)水器:有盘、匜等(1 分) 。2、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分成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古代青铜器从艺

10、术史上讲可以分成三个互相连属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夏商时期(1 分) ,这个时期神权色彩浓厚,所以青铜器尤其是青铜礼器很讲究阔大厚重的造型和神秘庄严的色彩和气氛(1 分) ,纹饰多为饕餮、夔龙和凤鸟纹的组合,尽量去体现神权的神圣和威慑力量(1 分) 。第二个阶段是西周时期(1 分) 。西周中期以后,礼乐文化特色加强,所以西周中期以后的青铜器神权色彩减弱(1 分) ,器型、纹饰趋向典雅、简略(1 分) ,纹饰以窃曲纹为主,腹部以下讲究光素(1 分) ,铭文普遍加长(1 分) 。第三个阶段是东周以后(1 分) 。东周以后礼崩乐坏,宗法封建制度衰落,青铜器从原来祭祀神祖的神器变成贵族宴飨礼仪的用具,所以

11、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造型和纹饰转而向人性化、生活化、现实化的方向发展(1 分) ,豪华精美,错金镂银,(1 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宴飨、采桑、水陆攻战图像都成了纹饰装饰的主题,(1 分)这表现出当时的审美观念已经从神幻世界转向了现实生活。2007 年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金属器基础知识试题 B 答案一、填空:1、河南偃师(偃师)2、金六齐(剂)3、矛4、鼎5、簋6、甬钟7、复合金属嵌铸8、西周9、饕餮纹10、刻铭(刻制铭文)11、郢爰12、昭明13、湖州14、金银平脱15、波斯16、褒衣博带17、菩萨、天王、诸天18、葵花二、选择:1、B2、C3、B4、B5、A6、B7、C8、C9、D10、A三、判断

12、:1、2、3、4、5、6、7、8、9、10、四、问答:1、答:铜镜在我国史前已经萌芽(2 分) ,经历了商周时期的发展(1 分) ,到春秋战国时期勃兴(2 分) ,两汉时期进入繁荣阶段(1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铜镜缓慢进步(1 分) ,至隋唐而进于鼎盛(2 分) 。之后,历宋至元明清,逐渐衰落(1 分) 。2、答:青铜器辨伪的基本方法是比较法与综合分析法(1 分) 。(1)比较。分别从铜质及铸造工艺、器形、纹饰、铭文诸方面与真器逐一进行对比,(1 分)并参考伪器的各种情况作为反面标准进行考察,从而对该器各个方面的真伪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综合该器的各个方面进行整体的分析。 (1 分)(2

13、)铸造工艺。由于夏商周时期与后代的铸造工艺不同,留在器物上的铸造痕迹也不同,通过铸痕的观察可以判断真伪。夏商周主要采用范铸法,器体上留有范线,有时夹有垫片,细部花纹棱角细腻圆滑。而现代或用翻砂法,则粒粗胎厚;或用失蜡法,则没有范线。 (1 分)从铜质上来分析,夏商周时期为青铜质,而后代的伪器有不少为黄铜质。又由于夏商周之青铜器入土已三四千年,经过长期腐蚀,已发生化学变化,铜质已糟朽,因此,真器比同样大小的新制的伪器重量要轻,有经验者用手一掂,即可知其真伪。 (1 分)(3)真器的表面锈色是经长期腐蚀而自然形成的,致密而有金属光泽,与器体是连为一体的。 (1 分)尤其是铜锈已渗入器物内部,渗入花

14、纹或铭文字口之内。而伪器的表面锈色一般是用快速腐蚀法作成,其特点是很薄且浮在表面。而厚的伪锈一般是用漆调颜色作成,灰暗,呆滞,既没有金属光泽,又没有 层次,浮于器表,疏松,易脱落,而露出新铜地子。 (1 分)(4)从器形上来说,中国古代各类青铜器的形制是有一定之规的。如被鉴定者器形不符合古代的规律,则有可能是伪作。 (1 分)(5)真器的花纹及铭文自然而生动,风格古朴、生动。而伪器则呆板、软散、无生气。(1 分)伪铭錾刻有刀凿之痕,往往又破坏了原来的表面,腐蚀者模糊而臃肿。伪铭大多书法拙劣,文义不通,与真铭拓本逐字逐笔对照,自可辨伪。 (1 分)2007 年文物拍卖专业人员考试 玉石器基础知识

15、 试卷 A 答案一、填空:1、翡翠 新疆和田玉 陕西蓝田玉 河南南阳玉 辽宁岫岩玉(后 4 个答案中答出任意 3个均算正确)2、玉璧 玉琮(玉钺) 玉龙 玉勾云形佩(玉箍形器)3、玉剑首 玉剑格 玉剑璏 玉剑珌 玉具剑4、选材 设计 打磨5、游丝刻6、琮 琥 7、渎山大玉海二、选择:1、C2、ABC3、A4、B5、C6、C7、A8、A9、C10、C三、判断:1、2、3、4、5、6、7、8、9、10、四、问答:1、答:当代仿古玉器制作主要集中在辽宁、浙江、安徽、河南及上海、江苏等区域,其中辽宁锦州地区主要仿制红山文化玉器;(1 分)浙江杭州余杭地区主要仿制良渚文化玉器;(1 分)安徽安庆、蚌埠地

16、区主要仿制春秋、战国、两汉玉器;(1 分)河南南阳地区主要仿制历代玉器;(1 分)上海、江苏苏州、扬州地区主要仿制高古玉器及清代宫廷玉器。 (1 分)现代假古玉的制作有如下特点: (1)按照古玉器样式仿制。市场上能见到很多仿图录玉件,如仿红山文化玉龙、玉鸟仿汉代玉马、玉兽,仿战国璧、璜、佩等。 (0.5 分)(2)局部照古器仿制,略微带有变化。仿古玉者为了掩饰仿古的意图,在仿古时有意将器型或纹饰加以变化。 (0.5 分) (3)拼接。把几个不同器物的局部凑到一起,组成新的作品。 (0.5 分) (4)想象。多造型奇特,工艺古朴,而出售者又能编造出很多故事。鉴玉者遇到这类作品时尤其需要注意。 (0.5 分) (5)模糊。把玉器表面纹饰做得模模糊糊,细部纹饰似有似无,很像古玉受蚀的样子。(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