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初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3309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初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初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初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初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初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初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初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 地理 第 1 页 (共 9 页)座 位 号得 分评卷人贵 阳 市 白 云 兴 农 中 学 2011-2012 学 年 度 第 二 学 期 期 中 考 试 考 试 卷七年级 地理命题人:吕 波考生注意: 2012.041.本试卷共 4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2.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的钢笔、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题卷上。3.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得 分 总分人 复查人评卷人第 I 卷 (选择题 共 4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计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的答案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填入下

2、表相应的题号下面。)1、下列关于亚洲地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B.拥有世界陆地的最高点、最低点C中部为高原而平原分布在四周 D.类型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2、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众多长河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B.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河流注入海洋C.印度河分布在印度境内 D.亚洲六大区域河流众多、水源丰富3、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B.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C.湖泊最多,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D.河流众多,多发源于西部,呈放射状4、下列有关亚洲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

3、为主 B.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一一青藏高C有世界陆地最低点里海 D.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5、小明同学去日本旅游,回来告诉你一些见闻,其中不可信的是 ( )A.享受美味生鱼片 B.到热带雨林探险 C.游富士山,泡温泉 D.观赏樱花6、下列关于日本的说法,正确的是(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七年级 地理 第 2 页 (共 9 页)A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 B日本领土由四大岛组成,九州岛是其最大的岛屿C.日本气候温和湿润,平原占国土总面积的 3/4 D.日本煤、石油资源丰富,对外贸易发达近年来,日本加大

4、海外投资,不断地把工厂迁移到国外。据此回答 7-8 题。7、对于迁入国来说,有利的一面是( )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丰富的资源 A. B. C. D.8、在日本的外迁企业中,大多是( )耗用大量资源的企业 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 污染较重的企业 A. B. C. D.9、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 ) A青藏高原 B蒙古高原 C东非高原 D帕米尔高原10、亚洲的夏季风强弱变化会带来什么结果 ( )A没有降水 B大范围降雪 C旱涝灾害 D风暴潮11、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港停靠着大量外运货船,它们外运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 )A.蕉麻

5、 B.稻米 C.椰子 D.棕油12、夏季,印度的盛行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13、印度最大的港口城市、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 )A.孟买 B.加尔各答 C.班加罗尔 D.新德里14、印度的“绿色革命”指的是( )A.植树种草, B.引进培育作物的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C.大力培植牧草,发展畜牧业 D.不使用化肥,出产无公害、无污染产品15、一名野外工作者从北向南穿越印度,他对印度地形变化的如下描述,正确的是( )A.登上高山,走下高原,然后到达广阔的平原B.走过平原,登上高山,然后来到广阔的高原C.走下高山,穿越广阔的平原,然后登上低缓的高原D.走过宽阔、低

6、缓的高原,来到辽阔的平原,然后登上高大山峰16、2009 年元旦,上海的一个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并观光考察。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 )A.雨伞 B.御寒衣物 C.摄像机 D.地图17、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分别来自( )A.亚欧大陆、太平洋 B.亚欧大陆、印度洋 C.太平洋、北冰洋 D.非洲大陆、大西洋18、日本国内丰富,但仍大量进口的资源是( )A.铁矿石 B.木材 C.煤 D.石油19、下列地区中,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十字路口”的是(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北亚20、下列地区或国家中,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是( )A.日本 B.东南

7、亚 C.南亚 D.俄罗斯21、小枫去印度旅游回来,在同学面前大谈他的印度见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七年级 地理 第 3 页 (共 9 页)A.印度经济很发达,城市环境像西欧国家一样好 B.印度舞很有特点,跳得很好看 C.泰姬陵是印度著名的建筑 D.印度人很尊敬牛22、印度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农作物是( )A.棉花 B. 黄麻 C.水稻 D.小麦23、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不适宜、但降水丰富 B.多优良港口,便于原料输人、工业产品输出C.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潜力大 D.劳力资源缺乏,但市场大24、从半球位置看,亚洲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

8、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25、下列地方,位于亚洲、北美洲分界线上的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苏伊士运河26、下列关于亚洲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或民俗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多地震,其建筑多为抗震建筑B.恒河三角洲地区气候湿热、多河湖,这里的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C.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寒冷,人们穿着宽大袍子,住帐篷,过游牧生活D.沙特阿拉伯地区地处热带草原,生活在这里的贝都因人过着游牧生活27、当印度盛行如图所示的风向时,对该地区气候状况判断错误的是( )A.正盛行西南季风 B.正值湿热多雨期 C 正值洪涝灾害多发期 D.此时凉爽宜人

9、28、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但该地区却没有:(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29、亚欧大陆之间的分界线很明确,其中不是两者分界线的是:( )A.乌拉尔山 B.伏尔加河 C.大高加索山脉 D.土耳其海峡30、亚洲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其中分布并不稠密的地区:( )A.东南亚 B.东亚 C.南亚 D.西亚31、印度常发生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强,降水过于集中 B.与季风强弱无关 C.地形平坦开阔 D.植被破坏严重32、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 )A.马六甲海峡 B.白令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朝鲜海峡33、季风气候的最大特点

10、是 ( )A.冬季特别漫长 B.雨热同期 C.风向无规律变换 D.全年多雨湿润34、下列国家中,经济最发达的是 ( )A韩国 B日本 C印度 D印度尼西亚 35、东南亚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是 ( )A天然橡胶、油棕、椰子 B天然橡胶、油棕、水稻C油棕、椰子、咖啡 D油棕、水稻、棉花36、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 七年级 地理 第 4 页 (共 9 页)得 分评卷人得 分评卷人A 湄南河 B湄公河 C红河 D伊洛瓦底江37、目前,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是 ( )A.印度尼西亚 B. 印度 C. 中国 D.美国38、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方是( )A、北亚 B、中亚 C、西亚 D、亚洲东

11、南部39、东南亚是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他们的祖籍多是 ( )A浙江、江苏 B广东、福建 C海南、台湾 D广西、山东40、亚洲气候类型范围最广的是 ( )A温带季风 B温带大陆气候 C热带季风 D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第卷 (非选择题 共 60 分)二、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 )42.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西部,向东流入海洋。 ( )43.日本是世界经济强国,主要是依靠自身的丰富资源发展起来的。 ( )44.东南亚是 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方。 ( )45.泰姬陵是东南亚的著名

12、旅游景点。 ( )46.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孟买是最大的麻纺织中心。 ( )47.印度是世界第二大软件大国,以班加罗尔为中心。 ( )48.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日本的 经济发展十分有利。 ( )49.日本多火山、地震,主要是因为他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 )50.东南亚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是橡胶、蕉麻、油棕、咖啡的最大产地。 ( )三、读图题(每空 1 分,共 50 分)51、材料分析题:(6 分)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人口增长了,要求生产更多的粮食。为了满足人口最基本的粮食需求,亚洲的一些国家,一方面在山坡和干旱地带垦荒种粮,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另一方面,在土地上连续耕种,使土地得不到休耕,土壤肥力逐渐下降。结果,粮食的产量下降。然而为了生存,人们又进一步垦殖,形成恶性循环。把 AF 各内容,按因果关系填入下面的框图中。 (6 分)七年级 地理 第 5 页 (共 9 页)A.要求粮食生产 B.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C.粮食产量下降 D.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E.恶性循环 F. 土壤肥力下降土地得不到休耕人口增长5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0 分)(1)根据日本海陆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