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美学生找工作的体会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30973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留美学生找工作的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留美学生找工作的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留美学生找工作的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留美学生找工作的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留美学生找工作的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留美学生找工作的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留美学生找工作的体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清水河到五大湖-记我在密大读硕的所思所想在春雨寻寻觅觅、淅淅沥沥的飘落在五大湖畔的时节,我两年密大读硕的学习生涯也即将接近尾声。上周刚刚锁定了去加州圣地亚哥ASML 公司工作的offer ,心中的焦虑也随之烟飞灰灭。欣喜之余,好好总结一下这两个学年经历和得失,一方面给自己留下弥足珍贵的记忆,一方面给正在订航班、准备赴美深造的同僚们分享一些留学经验,以此共勉。周先理2014.4.3Chapter 1: It is Not the End (好戏才刚刚开始)2012 年的3 月 12 日我收到了美国密歇根大学工业工程系的录取通知,顺利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梦想。从此父母也从电子科大爸爸妈妈升级

2、为密大爸爸妈妈。再此之前,2011 年10 月要做个艰难的决定。当初手里拿着保送清华的推荐和出国深造的机会,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家里人也比较纠结,老爸主张拿保研资格去清华,妈妈则坚决要我出国。通常这种1:1 的局面都是由我做最终决定。当初也没想太多,毕竟出国是大一就定下的目标,本科阶段做的一切事情也都是围绕着这个目标在进行。虽然心有余悸,但新东方杨子江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让我眼都不眨的在放弃保研协议上签了名。那句话是“如果你欺骗生活,那么生活也将欺骗你;如果你选择保守,那么生活也会把你限制在一个保守的环境里,逐渐消磨你奋斗的勇气。”此刻,我选择听从我内心的声音出国,生命和血液已经被烙上风雨无阻的印记

3、。DIY 申请的最终结果是申了15 所美国大学,录取了8 所。其中有名的是密大,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 ),威斯康辛 -麦迪逊分校,宾州州立明尼苏达大学和南加州大学。最终去了密大,因为宾大的工业工程项目不好,而密大的工业工程全美排名第二。接受录取后的本科生活就在觥筹交错、夜夜笙歌中度过了。虽然玩的很开心,但还是为此付出了代价,其中包括体重剧增,大脑反应迟钝等,直到出国后才渐渐恢复过来。现在再让我选一次,我觉得我会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后的“铁幕演说”中曾说过:it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beginning of the end

4、; it is just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简而言之,好戏才刚刚开始 )。再此引用这句话的意思是,劝诫拿到名校录取的各位,这个时间点是“ just the end of thebeginning”。如果再让我选一次的话,我会利用这个时间好好的去做个和专业相关的兼职(有些项目白纸黑字写明了只招“保研”或者“出国”的学生)或者找教授做个项目,充实自己的背景。因为,但凡是想去美帝找工作的同学,你们在飞机上就要把正装穿好;但凡想去研究生转博士的同学,最好在飞机上就收到你的论文被某某牛逼期刊收录的消息。但凡没有好好利用暑假去找实习或者和教授认真做项目的同学,等到了美帝

5、第一个招聘会你会发现,硕大的一张简历上面你除了能写自己有很牛的GPA 和做过个本科毕业设计外,其他啥也写不了。我当初就是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后悔已经晚了。所以,大家一定一定好好珍惜本科到研究生过渡的这个暑假,你会受益匪浅的。(但凡听了老夫教诲的同学,你未来一定会感激地想亲吻我走过的每一寸土地的,哈哈)就这样,人生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好戏开始了。Chapter 2: Paradigm Shift & Eye Opening (思维转变与眼界大开)初到密大的第一个学期,感觉特别不适应,不但英文有待提高,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理解和整个人思维方式需要改变。美国大学的一个与国内很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你是学习的

6、主人,你对你做出的选择负责。除了充分的选课自由度和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以外,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美国学生对待教育和课堂参与的态度。对待教育的态度方面,就我个人而言,在国内待久以后逐渐练就了“考霸”的本领,平时听不听懂无所谓,考试会做就行了,GPA is everything。而在密大的第一学期我就为我这样的思维付出了代价。有一门课是组织规划理论(work organization),全课本一个公式都没有。如果在国内用中文上这简直就是门“水课”,大家懂得,考前背背就好。而在这边,却是个要真正理解才能考高分的课。课程需要阅读大量的材料、写读书笔记,需要对案例进行分析,要到当地的公司做调查研究,写咨询报告

7、。期末考试的时候直接给几个案例分析,问题:请用学过的商业模型分析案例中做法的利弊。你如果只是死记硬背,那就直接“挂”了。我感受到,世界高等学府的教育理念就是:学以致用。如果学了不用,那学了干嘛? 这门课是我最喜欢的课之一,因为让我懂得,除了工程以外,还有个叫做business consulting 的世界,这门课可以说是进入咨询界的基础课,里面很多概念模型思想在面试得时候都用得到。课堂参与方面,大家回忆一下国内本科做项目的情景,5 人一组,大家互相推脱,谁也不做,最终快要交报告了,其中1 个比较会做的实在忍不住了,自己把项目全部做完,让后4 个打酱油的一起拿了A,没错吧?在国外上课,学生总是争

8、着当leader。密大的第一学期做了个课程项目,同组的白人MM 特别积极,题目一下来就争着做领袖,把任务分配了,组织大家讨论,定期会议,展示阶段成果,有次我的那部分没完成还被给了白眼。还有就是,国内的上课基本是老师在讲台自己high,下面同学干啥的都有。密大的很多课都是互动性的,尤其是商学院的课,基本上老师讲一半,同学自己讲一半。大家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除了商学院的哥哥姐姐比较能扯淡以外,其实更应该看到的是决然不同的对待学习的态度。Chapter 3: Self-Exploration (自我“否定”与不断探索)你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探索自己的未来,做自己的决定。在我看来,出国与在国内读

9、书一个本质的区别是,国外的学习生活能激发你去探索你是谁,到底想要什么,今后要如何发展。人生需要这迷茫的几年。迷茫不是目的,目的是让你逐渐明白自己是谁,想要的是什么。本科时候的方向定位是出国,因为从小到大身边的朋友都一个一个出国了,自己萌发出国的心思。出国需要高的GPA,需要考托福、GRE,需要在科研方面培养潜力。于是我本科基本就是做以上三件事,不管啥专业,哪个学得好就学哪个,关键是GPA 要高,这就是当初的想法。在顺利来到美国的之后,面临一个重大的选择问题,以后发展方向是什么?工业工程那么多分支,学哪个?未来5-10 年我会怎样? 这些问题是之前从来没有仔细想过。其实这些问题在做DIY 申请的

10、时候就要求写明白,尤其是在Personal Statement 里面就要有所说明。不过申请时候自己也不是特别清楚,就模模糊糊处理,勉强写写,拿到录取就完事。自己也是经历了探索的过程,我选的课有供应链课程、金融的、经济的、数学、管理学、质量控制等等,先后还和各行各业的师兄聊过天,了解他们在做什么事。期间经历过两次想转方向的时候,第一次是想转电子工程,第二次是想转金融工程。转电子工程主要因为认识的本科同学大都学EE,而且听说工作比工业工程好找,但是自己其实对电子不是特别有天赋,本科学了很多基础学的也不是特别懂,就放弃了。想转金融因为虚荣心。老爸老妈也时时刻刻让我转金融,整个中国国内的气氛仿佛只要和

11、“钱”沾边的都是热门专业。你来这边会发现,金融工程整个班70%以上是中国人。学金工要求很强的数学基础和编程能力,我编程有点基础,但是数学基础实在不敢恭维。我有尝试过上计量经济学和金融数学的课,完全不知道在讲啥(注:考试好和对数学有本质的理解是两码事,我本科可以考将近满分的数学,研究生计量经济可以考A,但实际上对内在含义一窍不通,这种在国内练就的“考霸”能力相信大家是懂得)。后来仔细研究了一下工业工程的背景和就业趋势,其实工业工程的学生是工程与管理的结合,这样的人最适合去咨询公司(如麦肯锡、波士顿咨询公司)。去搞咨询需要有商科的背景,最好有个类似商学院MBA 的学历。我们专业有位学长(中国人),

12、是工学院与商学院联合培养项目毕业的,去了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芝加哥分部,超级牛!我自我评估了一下,我觉得还是脚踏实地的先进业界工作几年,以后有机会念个MBA ,然后再去咨询公司会更可行。于是前两个学期的不断探索的结果就是,先做供应链方面的工作,等工作经验积累够了再拿个MBA 文凭,之后进入咨询界。这就是目前的打算。不过这起码也是10 年后的事了,到时候具体是不是这样谁知道呢?不过,这样的目标有个好处,虽然不是特别明确未来10 年做个啥,但我可以着眼于当下:当务之急,找个供应链相关的工作。Chapter 4: Challenge Taking (接受挑战,提升能力)经过了一个学年的纠结与探

13、索,终于把自己的人生坐标定位成供应链方向了。要想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最好就是做个供应链相关的项目。Learning by doing 永远是个有效的学习方法。于是我参加了科尔尼咨询公司和密大商学院联合开设的实践项目课程。我们的项目组五个人,我是工业工程,一位供应链管理学位的韩国人,一位台湾的MBA, 两名 BBA学生,分别来自印度和德国。项目目标是为某化妆品龙头企业设计采购决策工具。项目开展挺顺利,进行过程中客户还出钱让我们去在纽约曼哈顿的公司总部(在帝国大厦上面)进行现场采访,收集数据,免费的哦做项目过程也经历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但在这里我最想说的是做项目的体会。在现实生活中不要期望能迅速找到最

14、优解,也许一个快速找到的可行解能够解决问题,那就足够了(most of the time, a fast solution is more expected and more feasible than an optimalsolution).刚拿到项目的时候,我运用一个传统工科男生的思维去想一气呵成找个最优解,让后设计出一套酷炫的工具给客户。于是构思了很久,怎么想感觉都不对,都有缺陷。而商学院的同学处理事情就是不一样,他们想出几个概念模型(prototype),然后给客户展示,在明确客户对哪个模型的偏好后在进一步讨论该如何设计。在制作决策工具的过程中,不断与客户沟通。虽然模型先后大改了三次,

15、简直就是个不断试错(trial and error)的过程,但结果还是让客户满意的。可以说,决策工具的实现过程中,虽然我是VBA 编程那个人,没有我就没有那个最终模型,但是,在解决问题的思路方面完全被商学院的同学完爆。因为商学院的思维是,找一个最快能解决问题的可行解,然后不断调整,满足客户需求即可; 我工科男的思维是,肯定有个最优解在等着我去发掘。其实在现实项目的操作过程中,可能永远没有最优解,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没有尝试过的方法效果是如何。所以,各位,如果你是因为追求完美,还在为你手头上的从事的东西纠结而浪费时间的话,不如尝试一下寻找“最快解”吧。宁可用一个不断试错的方法让你的项目颇有产出(p

16、roductive)也不要因为纠结到底哪个才是最优解而一筹莫展。换句话说,没人指望你一次就把东西做对,可能需要不断尝试调整,才能最终找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青春就是个不断试错与成长的过程,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放弃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探索。Chapter 5: The Power of an Open Mind(在不断试错与学习中茁壮成长)第四个学期,也就是在密大的最后一个学期,主要工作也集中在找工作方面。经过各种渠道(career fair, linkedin, 网络海投,找人内推等),填写了 100 多家公司的将近150 个职位,拿到电话面试10 余个,评估中心面试(on-site interview)2 个,最终拿到加州圣地亚哥的高科技企业ASML 公司的录取。本人终于如愿以偿,脱贫致富,爸爸妈妈的投资也快要回本啦,哈哈!总结一下找工作的经验就是:全身心投入、保持良好心态、通过面试不断自我提升。首先谈谈全身心投入。也就是说,找工作是个full-time 的事情,如果课特别多或者手头上项目比较多,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