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关的烛光》胡振天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28513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死攸关的烛光》胡振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死攸关的烛光》胡振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死攸关的烛光》胡振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死攸关的烛光》胡振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死攸关的烛光》胡振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死攸关的烛光》胡振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死攸关的烛光》胡振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 3-7 自然段片断教学稿启蒙小学 胡振天一、片断分析生死攸关的烛光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保护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共 7 个自然段,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37 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课文紧紧围绕一根小小的蜡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课文情节扣人心弦,跌宕多姿。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阅读初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并在交

2、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并初步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本片断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使学生挖掘课文的深刻含义。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体会人物形象,感受伯瑙德夫人一家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2、能力: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抓住描写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语句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生死攸关”的意思。3、情感:通过阅读,感受伯瑙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

3、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四、教学重点:理解“生死攸关”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体会人物形象,感受伯瑙德夫人一家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来突破重难点。五、教法学法1、以读为主,师生互动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 。由于各人经验、体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对话”的结果必然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在课堂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让出来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使学生在自己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构建自己的认识。2、为了关注学

4、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交流伯瑙德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敌人周旋,他们各是怎样表现,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表达,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体验法。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在课后小组内进行分角色表演话剧,使学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身临其境,急主人公之急、危主人公之危。教学过程:一、过渡引入,激发兴趣师:伯瑙德夫人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装着情报的金属管藏在半截

5、蜡烛中,直到有一天晚上,闯进三个德国军官,他们点亮了蜡烛,也点燃了紧张的气氛,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也旋即展开。二、整体感知,把握故事师:同学们,请你快速默读课文(37)自然段,走进课文,关注伯瑙德夫人一家的命运。请大家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师总结:三次师:谁能说一下这三次紧张的变化呢?生答:军官点燃蜡烛,中尉又点燃了蜡烛,蜡烛被中尉夺了回去(教师相机板书)【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把握故事的情节,培养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能力。】三、研析情节,感悟人物1、师过渡:当然,这最扣人心弦的东西无疑是这半截蜡烛,它随时发出着“生死攸关的烛光” ,孩子们,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这烛光生死攸关

6、?请你找出并勾画。预设:(1) “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成了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师:多可怕,这烛光竟成了杀人不见血的工具。预设:(2) “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最后的时刻。 ”师:多么可怜的雅克啊,小小年纪就要面临死亡的威胁。预设:(3) “情况是危急的,伯瑙德夫人知道,蜡烛燃到铁管处就会自动熄灭,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宣告结束。 ”师:多么可爱的一双儿女呀!他们一个才十二岁,一个才十岁,我们怎么忍心看到还没有绽放的生命就此凋谢?此时,他们的生命和未来都系在这小小的蜡烛上,情况多么危急呀!来一起读一读吧。预设:(4) “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

7、果是不堪设想的” ,师: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呢?你们能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看过的电影情节,猜想一下不堪设想的后果都有什么吗?(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出示课件补充如下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世界,全球20亿人卷入战争,战争导致9000万人伤亡,3000万人流离失所。【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 。通过抓关键词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深刻理解“生死攸关” 。 】2、师:这半截蜡烛不仅关系着伯瑙德夫人一家三口的生命,更关系整个法国的命运,在这危机关头,伯瑙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呢?小组合

8、作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画出描写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思考:这些描写体现了这一家人的什么精神品质呢?预设1:伯瑙德夫人的表现(1)伯瑙德夫人怎么做的,请读出文中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 (2)指导学生从中体会到什么?(用红笔标出 “急忙” “轻轻”让学生说体会。)伯瑙德夫人:“急忙”看出她随机应变能力很强,给年幼的孩子做出了榜样。“轻轻把蜡烛吹熄”非常镇定,内心虽然紧张脸上却表现得很轻松,不容易引起敌人怀疑。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这句话(要读得轻松) ,一起看看伯瑙德夫人的话,你觉得应该强

9、调那个字?(学生各自试读)生1:(将“亮”字重读)我觉得应该突出“亮”字,因为只有强调油灯比蜡烛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蜡烛换下来。 (随机指导朗读)生2:(将“灯”字重读)我觉得应该强调“灯” ,因为只有突出了“灯” ,才能吹熄蜡烛。生3:(将“瞧”字重读)强调“瞧”字是为了吸引德国军官的注意。生4:(将“先生”重读)我觉得也可以强调“先生” ,这样做可以不使德国军官起疑心,似乎有礼貌的样子。师:同学们的朗读处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过,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生: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住那半截蜡烛。生:都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怀疑,巧妙地熄灭蜡烛。师:说得

10、对。只要我们的朗读处理都是围绕这一点的,那么就都是允许的。下面,请你们想着这个目标,按照自己的处理方式各自朗读这句话。师总结:伯瑙德夫人的所作所为为儿女树立了榜样,她用行动告诉孩子们:不能向敌人屈服,要想办法,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一定要保住情报。预设2:雅克的表现师:敌人又一次把蜡烛点燃了,伯瑙德夫人不可能再一次点油灯吹蜡烛,挽救危急的重担落在孩子们的肩上。看着越来越短的蜡烛,雅克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他一定在想什么?(该我上了!既然不能吹熄蜡烛,能不能把蜡烛拿走?)之后雅克是怎么做的?(根据学生发言,多媒体相机出示学生所读出的句子) (慢慢地站起来,房子顿时暗了下来)(1) 这个办法有用吗?因为

11、中尉一手把烛台夺回。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他会害怕吗?从哪里看出来? (给慢慢的换个反义词来体会雅克的沉着、镇定)(2) 蜡烛还在燃烧,它内藏的秘密显露的一刻,也是这一家人什么时刻的到来?(厄运)此刻,雅克清楚地认识到,厄运即将到来,斗争已经到了最后阶段。虽然他缺少对敌斗争的经验,但是在死亡的考验面前他是怎么做得呢?(他从容地搬回。 。 。 。 。 。最后的时刻)一个12岁的孩子,能够这样视死如归,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多么坚定地意志啊!把对雅克的钦佩读出来。 (指导读) 预设3:杰奎琳的表现 师:蜡烛越来越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蜡烛微弱的烛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在这生死攸关

12、的时刻,杰奎林挺身而出。面对妈妈和哥哥的方法,她明白不能强行端走烛台,应该“智取” 。是杰奎林怎么表现的呢? (1)她娇声对德国人说: 德国军官有没有同意她的请求?生:有雅克也曾借口想端走蜡烛,被军官一把夺回,为什么杰奎琳的要求军官同意了?生:娇声打动了军官,唤起他对女儿的思念。指名读杰奎琳的话。 ()蜡烛即将熄灭,时间不允许她听故事了,她仰起小脸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不过,司令官先生,今晚我的头很痛,我想睡觉了,下次您再给我讲好吗” (3)杰奎林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4)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怎样?” (熄灭了)如果杰奎琳没想出办法,或者是再迟疑一会

13、,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大胆想象,进行交流)这的确是什么样的烛光?(生死攸关)(5)分角色朗读这段(从你们的朗读中,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杰奎琳的有勇有谋。)【设计意图:为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由于各人经验、体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对话”的结果必然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在课堂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让出来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使学生在自己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构建自己的认识。 】四、片断总结,拓展延伸1、37 自然段,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想尽办法、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这故事情节真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最终使情报安然无恙的保存下来。2、任选一题,完成练习。(1) 、在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中,你最佩服的人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完成课堂练笔。(2) 、假设你就时这个家庭中的一员,敌人走后,你们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板书设计:生死攸关的烛光点亮 又点燃 夺回熄灭端走吹熄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跌宕起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