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27642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 38、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主备:刘兰 审查:熊霞【教学目标】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 或 或”“ 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4、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教学难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 的比喻的理解。【教学方法】 1、引导、诵读、交流、点拨;2、自主、选择、合作、探究。 【课 型】展示反馈课【教具准备】纸质学案, CAI 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备课时间】2012 年 1

2、 月 8 日教案(教学过程)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一 导学预习题(一) 、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2二章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二)积累知识

4、1、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有“亚圣”之称。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2、自由朗读、齐声朗读课文。3、学生自主、合作翻译全文,教师点拨。多媒体展示:寡人之于国也译文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

5、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

6、,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

7、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弃甲曳(y)兵 (2)涂有饿莩(pio)(3)鸡豚(tn)狗彘(zh )之畜(x) (4)数(c )罟(g)不入洿(w)池(5)无(w)失其时 (6)谨庠(xing)序之教(7)颁(bn)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悌(t )之义(9)养生丧(sng)死 (10) 五十者

8、可以衣 (y)帛矣 (11)王好(ho)战 (12)谷不可胜 (shng)食也3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通“敛”6、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河东凶亦然 (庄稼收成不好) 察临国之政(考察)树之以桑(种 植) 王好战,请以战喻(比喻)兵刃既接(兵器、武器 )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只是 )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shng 尽,完)数罟不入洿池(C 密,与“疏”相对)7、指出下列句子中“之” 的意义和用法。填然鼓之(音节助词) 民之多于邻国也(主

9、谓之间)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他们(黎民) 邻国之民不加少(的、结构助词)8、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填然鼓之(名词作动词,打鼓) 树之以桑(名词作动词,树:种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词作动词。衣:穿)然而不王者。 (名词作动词。王,为王)王无罪岁(以岁为罪,认为年岁有罪过)9、一词多义a 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 密、细密 b 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

10、直 卖炭翁 价值 c 发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d 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e 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10、把下列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异于(4)未之有也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

11、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4(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 (宾语前置句) 第二课时学案(预习活动)一、导学预习题(一)整体感知,划分层次,理清结构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 ,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

12、2-4 段) (“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第 5 段至第 7 段) ,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第 5 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第 6 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第 7 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二)合作讨论1、A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B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C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

13、不加多” 2、孟子在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时,为什么要以“王好战,请以战喻”?答:可喻的事物很多,之所以用打仗为喻,是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让他领悟“五十步笑百步”的不对,比较容易。3、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答: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本质上都是虐民暴政。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

14、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仁政”的主张。 ) 4、孟子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王道”主张的一个方面,其具体内容是什么?“王道”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其具体内容是:顺应农时,使民生有保障,并进而对他们实行伦理道德教育。5、孟子在文中提出了自己“王道”主张的一个方面,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孟子的主张有5什么区别?答:“王道”是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孟子认为梁惠王没有解决人民生老病死的基本生活条件,不能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虽然有“ 移民移粟” 的小恩小惠,实质上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没有区别,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这与孟子施仁政、行王道有本质的区别,相差

15、甚远。6、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答:孟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批评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 “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对比,是多大的反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又是多么的残忍!多么的不仁!而把“涂有饿莩” 归罪于年成不好,归罪于天灾,就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残害人民的不是荒年而是虐政!7、 “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 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答: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