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428455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 门 市 美 景 小 学120122013 学年度下学期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案例黄丽芳教学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 5 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1941 年 8 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 7 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 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9 月 25 日,日伪军约 3500 余人围攻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某部第七连奉命掩护党政 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六班马宝玉等 5 名战 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

2、,奋 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 90 余人。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 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 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五位战士临危不 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马宝玉等五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 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一定的难度。大部

3、分学生对“抗日战争”很陌生,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五个战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全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江

4、 门 市 美 景 小 学2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教学方法:让学生收集资料、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理解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投影填空: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 ) ,走这条路可以( ) ,意味着他们可以( ) ,可是敌人跟在身后,容易( ) ;另一条是通向( ) 。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 ) 。走哪一条路呢?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 )地说了一声“走”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 ( )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

5、敌人引上绝路。(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二|、新授课文1、以读促情,读中感悟(自主合作学习“英勇跳崖”片断) () 、出示一幅“五壮士屹立在顶峰”的图片,想想课文是怎样描述“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学生自学自然段。由学生的问题入手, “为什么用石头砸?” 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 ”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2)指导朗读“同志们,用石头

6、砸!” 。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指导朗读两个“带着” 。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两个“带着” ,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 “砸”读重音。师范读自由读齐读(3)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由学生的提问入手, “五壮士为什么跳崖?”找出下面句子“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江 门 市 美 景 小 学3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在自学的过程中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 ) 2、播放“五壮士英勇跳崖” 的感人场面。 3、说话训练:当

7、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 (1)学生自由交流。 (2)现在,你最想读哪一句?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3) 、分小组表演读。 (4)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次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敌人的仇恨、对英雄的敬佩,融入我们饱含激情的诵读中吧!(配乐,起立面对五壮士纪念碑齐读) 4、小结:是呀,历史是不会忘记英雄的,让我们向这些可敬的英雄们行一个庄严的队礼!(配乐放抗日英雄图片。 )三、布置作业:1、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2、写一篇读后感板书设计:22 、 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英勇跳崖教学反思:教学中,我主要合理地运用课件创设情境,设计了以读导情、悟情、激情的教学方法,

8、让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根据不同训练的目的,设计了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理解五壮士当时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精神,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得到情感的升华。 首先,我挖掘了教材的创造性的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领悟能力。如看完“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投影后,我设计的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当时五壮士的心情如何,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对学生既进行了创新思维的训练,又开发了学生江 门 市 美 景 小 学4如何读好课文的创造潜能。 其次, “明理” 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较难理解

9、五壮士为什么要跳崖,特别是理解不了五壮士跳崖当时的心情及其内心感受。更不理解“五壮士壮烈跳崖时发出豪迈的口号声,就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的道理。为解决这些难题,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如下几个措施来解决: 、出示一幅“五壮士屹立在顶峰”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文中的语句,仔细体会五壮士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使学生理解了五壮士在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之后的喜悦和面对死亡不屈服,以及对人民无比热爱、对祖国无限的依恋之情。 、放“五壮士英勇跳崖”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五壮士英勇跳崖的壮烈场面。学生顿时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一幅幅悲壮的画面,完全沉浸在五壮士那感人的事迹中。这时,正好抓住学生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配上音乐、纪念碑图让学生反复品读,从具体的形象中明白五壮士以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人民的安全和幸福,这是胜利的结局。 、出示“五壮士纪念碑图”和抗日英雄图片,并配乐朗读。启发学生当时为祖国、为人民、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仅仅是五壮士吗?这样一来,难点突破了,学生也理解了五壮士为革命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他们是无数英雄的代表,他们的口号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