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6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2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1420959 上传时间:2017-1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6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标)2016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标)2016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标)2016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标)2016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6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6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新课标 2016 年高一语文暑假作业 2 必修一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读不下去的书,并非浅薄无聊。浅薄无聊的书都好读,像糖粥一样“哧溜”就顺着喉咙下去了,让人不忍卒读的往往是名著经典。B有人说庄子是第一个达观之人,因为庄子在他的老妻去世时,没有像常人那样衰伤,反而长歌当哭,鼓盆而歌。C农民工由过去逆来顺受的“沉默一族”开始勇敢地站出来说话,这是令人欣喜的进步。D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就是要把死气沉沉的语文课变成栩栩如生的“活语文” ,就是要把语文学习与火热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B国务院办公厅最近下发通知,将在所有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C今年,全国各地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和监督管理不力造成的。D当一些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发生的游行示威、将中国妖魔化时,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媒体和报纸、电视台都公布了事实真相,破坏了西方媒体妄图达到它们险恶目的的图谋。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太阳下山了, , , ,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菜, , 。这时候蜜蜂和蝴蝶

3、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 把那些开花的不开花的植物全都镀上一层银光菜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 菜园中还散发着阳光留下的余温只是见月光像泉水一样倾泻下来 A B C D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 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

4、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 与亚- 2 -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张良曰:“谨诺.”当是 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

5、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4对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杀人如不 能举 举:尽B而听细说 细:谗C沛公起如厕 如:像D度我至军中 度:估计5对下列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立而饮之 “而” ,连词,表修饰B覆其盾于地 “于” ,介词,对于C以待大王来 “以” ,连词,表目的D公为我献之 “之” ,代词,它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得知樊哙身份后,对其无礼举动并不介意,还赐酒赐肉给他。B樊哙吃了生猪腿,然后借机讥讽项羽,却又替刘帮求赏,暗寓尊崇项王之意,很投项羽居

6、功自傲的脾气。C樊哙闯帐不仅表现了他的勇敢,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智谋,他的指责句句有理。D刘邦借去厕所逃离宴席,脱身回到军营。张良留下来代刘邦辞谢,表现了他的胸有成竹。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89 题。春的掌声余湘子这么多被寒风抽伤的手臂轻摇在早晨舒展的掌叶轻拍着掌声真嫩站在春阳酥软的杨林间我聆听枝头鲜嫩的掌声我相信每一圈年轮都在快乐地旋转这插下一竿铅笔即刻也会扑棱棱长成一篇锦绣文章的土地啊正由鼓着掌的青杨传神孤掌难鸣 会心的叶子拍在一起掌声才如此悠远深沉- 3 -其实何必强求暴风雨般的效果呢只要每一棵树表达的都是真

7、心8. 诗中的“掌声”指的是什么? 第二节说土地“正由鼓着掌的青杨传神” ,青杨传达的“神”是什么?9. 诗人在最后一节里赞美了什么?四、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曹刿论战中,曹刿对战士的士气看法的句子是: , 。(2) 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3)但我不能放歌, 。五、语言运用题。11. 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报晓鸡声,拂晓钟声,声声悦耳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家事舒心,事事关情,国事赏心下联调整为: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句式整齐,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8、。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得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 。正因为如此,我们既要享用互联网, 。网络安全与规范文明的网络环境,则 是网友必须遵守的底线。当然,任何文明规范的治理, 。只有当法律不断完善,依法治网有了更科学的依据,网民利益才能更有保障,互联网产业才能健康发展。六、现代文阅读。13.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4)题。最精彩的表演梅兰芳正伏在垂着淡青窗帘的南窗底下画兰竹。他这时已经完全把自己当做一位画家来要求了,他画画不是为了收益,而是为了追求,说转移也未尝不可。一个艺术家,当被迫必须放弃他的艺术活动时,就必须

9、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当然,并没有谁不让他表演,恰恰相反,有人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自己谢绝了舞台,千里迢迢移家到香港来过这种淡泊的生活。而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须,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示他断绝粉墨生涯的决心呢!他画画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他心中活着一些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他需要以这些人做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做人准则。白石老人是先生的老师与朋友,此刻又想到了他,笔下陡增豪气。这是一种神来之势,把几茎劲竹画得气韵不凡,仪态万方,似乎一阵风要把它刮倒,它却摇了几摇,挺立如初。然而夫人推开镂花门走进来打断了他,她极轻极慢地走到他的身边,把不速之客请求见他的事说了出来。在香港中国

10、饭店二楼一间精雅的餐室里,穿着浅色西装、保持着学者风度的日本电影人川喜多长政与中国同行张善琨,在整肃的餐桌前虚左恭候嘉宾。约定的时间到了,侍者通报梅兰芳已在饭店门前下车。川喜多慌忙站起来,丢给张善琨一个关照的眼色,便走出餐室门外,目不转睛地盯着楼梯口。川喜多是目睹过梅先生风采的,他甚至感到先生便装时的气度比在舞台上更有魅力。他- 4 -看过先生演出的京剧作品,依川喜多行家的眼光看,作为先生的代表名剧太真外传 ,无论从清新优美的唱腔,妙曼典雅的舞蹈,光艳绝俗的扮相,响遏行云的歌喉诸方面衡量,都已把京剧表演艺术推向绚烂的极致。至于他在台下,诸如“器宇轩昂” “风度翩翩”等所有常用的形容仪表之美的词

11、句,在表现他的风貌时都显得冗弱无力,以至让人不得不求助于善于状人风仪的世说新语 。楼梯下出现了一个老人的伛偻身影,正步履艰难地走上楼来。这是梅兰芳,又哪儿像梅兰芳!川喜多暗暗吃惊,那弯拱的腰背,僵硬的腿脚,黧黑的面目,蓬乱的髭须,板滞的眼光,迟缓的行动,加上一开口就让人感到力竭声嘶的嗓音这哪儿是千万人心中那位艺术之神的风姿!具有锐利观察力的川喜多惊讶之余,确有把握地认出这是先生。先生也认出了川喜多长政从不计其数有一面之缘的形貌中辨出了这个人。一方是极道殷切的仰慕,一方是感谢盛情的邀请。那些经精心挑选的中西名菜正一道道搬上桌来。川喜多小心翼翼地问可否喝点酒,先生爽快地说:“嗓子到了这地步,还禁忌

12、什么,再烈一点也可以!”川喜多诚恳地说:“我还有事向先生请教,烈性酒免了吧。 ”“其实先生是知道的。 ”川喜多说, “我从来不拍为日本军方宣传的片子,总得让中国朋友还有点欣赏的兴趣。我们选定了林则徐禁烟的故事,起用的是贵国观众中有巨大影响的明星。这表明,艺术终归是艺术,不该为政治的原因,让明珠沦落在藩溷里。所以我想,先生难道无意让久渴于先生艺术的贵国观众有一个再睹明珠的机会吗?”先生等他说完,故意露出惊奇的样子,然后大笑起来,接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又努力清了清嘶哑的嗓子,说:“实在感激先生美意。不过,您看我现在的样子生了几年病,把腰腿都断送了,别说登台,就是走路也不能像常人一样;更要命的是嗓子,

13、怕发展下去连说话也成问题一个演戏的人,到了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自己就惭愧得要死,若到了观众面前,那简直叫我无地自容了”说到这里,已变成怆然的感慨和沉沉的叹息。两天以后,川喜多长政飞回上海,向日军报道部报告说:“梅兰芳已经衰老不堪,几乎丧失了所有演出的条件,勉强把他搬上舞台,只能成为笑料,贻羞军部。 ”日本军部于是打消了强制梅先生演出的计划。两年之后,梅先生在上海大剧场庆祝抗战胜利纪念公演大会上演出,其灵活的身段,优美的舞姿,清越的歌喉和光彩照人的形象,再次让兴奋若狂的观众绝倒。(摘编自陈炳熙梅兰芳最精彩的表演 ,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移居香

14、港时,梅兰芳专心画画,一方面是因为他要以绘画这种艺术活动填补自己的空虚,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要以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为风范,坚守自己的做人准则。B川喜多长政是京剧艺术的行家,他目睹过老友梅兰芳先生的风流神采,但与他相约聚会的梅兰芳却身形伛偻,声音嘶哑,这巨大的反差不免让他陷入深深失望之中。C抗战期间,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梅兰芳移家香港后蓄须明志,自我断绝粉墨生涯,甘于淡泊平静的生活,以自己的誓不媚敌、洁身自好来报答祖国和人民。D为了拒绝日本人的邀演,梅兰芳巧妙打扮,极尽疲弱衰老之态,让人觉得他已丧失演出条件,但在抗战胜利公演大会上,他的表演却异常精彩,让观众如痴如醉。E本文通过记述梅兰芳谢绝舞台、巧妙拒绝日本人邀演的过程,描写了他在中国京剧艺术上的创新表演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坚贞高洁的感人形象。(2)文章以“最精彩的表演”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梅兰芳之所以为人称道,不仅缘于他的精湛技艺,还缘于他的崇高品格,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梅兰芳的崇高品格表现在哪些方面?(4)有人认为,艺术归艺术,政治归政治,不能因为政治而干扰艺术。梅兰芳因政治原因而放弃艺术表演的做法实不足取,对此你是如何看的?请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5 -七、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