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专题复习 物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140932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346 大小:39.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中考专题复习  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46页
2017届中考专题复习  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46页
2017届中考专题复习  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46页
2017届中考专题复习  物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46页
2017届中考专题复习  物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中考专题复习 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中考专题复习 物理(3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352 页专题 1: 声和光 -讲义题一:如图所示,将平面镜放在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的位置,凸透镜和平面镜相距为 d,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透镜,经平面镜反射后会聚于两镜的中点 A,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Ad Bd/2 C3d/2 D 2d/3题二:小明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如图) ,在暗室中将印有奥运五环(红、黄、蓝、绿、黑五色环)标志的透明胶片,贴在发白光的手电筒上,并正对着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在墙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正立放大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手电筒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 10cm,且胶片应正立放置B手电筒与凸

2、透镜的距离应大于 10cm 小于 20cm,且胶片应倒立放置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五环标志的像,是因为光在墙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D将白色的墙上蒙上一层红布,可以看到奥运标志的像中五环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黑色题三:如图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A 、 B 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电影放映机原理相同B可以看出汽车此时是靠近摄像头C照片中车的外表很清晰,但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这是因为车内没有光D夜晚,为了帮助司机开车看清仪表,车内的灯应亮着题四: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3、。a 、 b、 c、 d、 e 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 点和 2F 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在 a、 b、 c、 d、 e 这五个点中:第 2 页 共 352 页把烛焰放在_点,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把烛焰放在_点,所成像最小;把烛焰放在_点上是照相机原理;把烛焰放在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小宇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哪一个( )题五:星期天,小明约小

4、刚逛公园。在游玩时看见了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议论起了下列问题。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了影子,可以用光的_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填“反射”或“ 吸收”)红色光的缘故。来到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形成的像,看见的蓝天白云是光的_形成的像。若湖中的水深 1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 _1m。 (填“ 大于”、 “小于”或“等于”) 。图为小明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_(填“近视”或“远视”)眼,如需矫正视力,他应选用的镜片是_透镜。题六: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

5、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_。第 3 页 共 352 页题七:一束光线与水面成 38°角入射,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是_,折射角是_。 题八:按照题目要求作图: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人通过一个小窗口能看到的范围是有限的,请在图甲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所看到的范围大小(用带有箭头方向的直线表示光线,箭头方向为光的传播方向) 。画出图乙中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用字母 表示)。画出图丙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一束与水平方向成 50°角光线从空气射向平静的水平面(如图丁所示) ,画出这束光线的折射

6、光线的大致位置。如图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 A 点处,B 点有条小鱼,C 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题九: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是由于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快B在空屋子里听别人说话比在旷野里洪亮,是发声时声带振幅更大的缘故C在高速铁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置隔声墙,是用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来控制噪声的D医生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信息题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分辨出不同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是依据了声音的音色不同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 跳

7、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题十一:以下各图是我们学习过的有关声现象的小实验,其中:如甲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声音第 4 页 共 352 页的音调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有关;观察乙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观察丙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观察丁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题十二: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甲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 能实现 10m 间的通话,这表明_。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

8、,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 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如果用“土电话” 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题十三: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阅读下表中列举的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v (米/秒)空气(0) 331 冰 3230空气(15) 340 铜 3750煤油(25) 1324 铝 5000水(常温) 1500 铁 5200在长 884 米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 2.43 秒,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

9、该金属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此时气温约为 15)第 5 页 共 352 页专题 1: 声和光-讲义参考答案题一:C 题二:A 题三:B 题四:e ;a;a、b;c、d;D题五: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反射;大于;近视,凹透镜。题六:OG,30° 题七:52°,38° 题八:光路图如图所示:第 6 页 共 352 页题九:A 题十:D 题十一:高,振动频率;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题十二:固体可以传播声音;金属丝传播声音的效果要比细棉线好;细棉线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题十三: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同

10、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气体中的大。5200m/s,铁。专题 1:声和光(一)课后练习题一: 如图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 M 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 )A0.1m B0.2m C0.3m D0.5m题二: 如图所示,一条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 CC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入射于平面镜上的 N 点(平面镜与主光轴平行),经平面镜反射后与主光轴 CC相交于 B 点,过 N 点作平面镜的法线与主光轴 CC相交于 A 点,O 点为凸透镜的光心。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前和折射后的光路图。若 OA4cm,AB=1.5cm,则凸透

11、镜的焦距 f = cm。题三: 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 2 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 l 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第 7 页 共 352 页题四: 物理小组的同学利用三个焦距都是 10cm 的凸透镜和其它材料,分别制作成一个简易照相机、一台投影仪和一只放大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时,放大镜到昆虫的距离可以是 5cmB用照相机拍摄花朵时,照

12、相机镜头到花朵的距离可以是 20cmC用投影仪展示幻灯片时,投影仪镜头到幻灯片的距离可以是 15cmD上述三种光学器材所成的像都是实像题五: 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相似。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_。题六: 图 1 是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在图中所标的 a、 b、 c 三点中,点 表示凸透镜的焦点。吴力在家里的阳台上用数码相机(焦距可调) 拍摄下了株洲天元大桥美丽的夜景,如图 2 甲、乙所示。结合图 1

13、 分析可知,拍摄照片 时,镜头焦距调的较大。 题七: 在“凸透镜成 像 规 律 ”实 验 中 , 小 华 同 学 进 行 了 如 下 两 个 探 究 : 为 研 究 像 距 与 焦 距 的 关 系 , 他 选 用 焦 距 不 同 的 三 个 凸 透 镜 进 行 实 验 , 实 验 数 据 记录 如 表 所 示 。 分 析 表 中 数 据 可 知 , 保 持 物 距 不 变 时 , 焦 距 越 大 , 则 像 距 越 (选 填 : “大 ”或 “小 ”)。物 距u/cm实验序号 焦距 fcm像距v/cm1 8 172 10 30153 12 60第 8 页 共 352 页 小 华 用 若 干 个

14、 发 光 二 极 管 组 成 形 状 如 “E”的 发 光 物 体 , 如 图 甲 所 示将发 光 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 所 示 如 果 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丙中的 (填数字序号) 。题八: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芳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在白色不透明方格板上代替烛焰作为光源,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 10cm,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实验时,她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她将光源移至 15cm 处,移动光屏,得到倒立、放大的_像;将光源“F”放在 30cm 处,其大小如图 2 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调整后,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再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在光屏上所成像可能是图 3 所示四幅图中的( )题九: 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和立竿见影中的“影”,前者是由 形成的,后者是由 距离是 m。如果她相对平面镜以 1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则她的像相对平面镜的运动速度是 m/s。如图所示,一盛水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水面上某一点。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