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浙江省大型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和应用管理典型经验介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135095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浙江省大型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和应用管理典型经验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8-浙江省大型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和应用管理典型经验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8-浙江省大型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和应用管理典型经验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8-浙江省大型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和应用管理典型经验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8-浙江省大型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和应用管理典型经验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浙江省大型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和应用管理典型经验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浙江省大型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和应用管理典型经验介绍(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大型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和应用管理典型经验介绍,浙江省电力公司营销部童瑞明,介绍提纲,一、系统建设背景,系统发展历程1、历史应用,上世纪90年代,2001年,大规模应用难以构建,业务应用难以拓展,终端建设成本高,1.5万多元/台,通信网络维护量大,技术人员难以为继,浙江多山地理的限制,无线通信不够稳定,终端不支持主动上报,应用难以开展,技术标准不统一,终端失去竞争力,主站不统一,难于升级,与其他系统接口困难,系统发展历程2、破冰之旅,2002年,省公司在绍兴试点启动,大胆采用新的通信技术,与营销基础业务模块紧密集成,终端单价由1.5万多元/台下降为5000多元/台,解决了通信网络运维人力

2、不足问题,实现终端即装即用,缩短了终端安装时间,解决了终端安装工作量大、需主站配合调试等问题,2003年8月,绍兴现场管理系统通过科技鉴定,评价为国内领先水平,系统发展历程3、自主创新,2003年8月省公司营销部制定技术规范,整合应用、打破产品垄断、引入竞争机制,终端新产品的合格产品检测,着手建设移动通信网络统一接入平台,系统发展历程3、自主创新,2004年2005年,终端新产品大批量安装建设,相继制定以下技术规范,系统发展历程4、统一主站,系统建设目标明确有效解除系统的规模建设和业务应用拓展所受到的建设维护成本和通信技术的制约,应对当前电力供需矛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突破规模瓶颈,进行动态有

3、序用电管理,实现有序用电、客户服务、节电节能、用电营销现代化集约化管理项目管理策略恰当以移动通信技术为主,支持无线、有线网络等其他多种通信方式;通过建立全省统一的技术标准,组织实现多厂家终端接入兼容和自由竞争,打破技术垄断;通过跨平台技术应用,既保护现有投资,又便于今后扩展;通过统一接入平台,强化安全防护;通过与相关系统多层次的紧密集成,使得“横向集成、纵向贯通”成为现实;通过对计量装置的监视,有效防止窃电行为;通过远程抄表、分次结算,缩短电费回收周期;通过终端自动装接应用,提高系统自动化水平;通过建设统一主站,降低运维成本,促进标准化管理,系统发展历程4、统一主站,电能信息采集管理范围在原有

4、负荷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管理和应用的横向拓展与纵向加深,从大用户专变扩大到能涵盖地方电厂、专变用户、城市公变、农村综合变、小水电用户、专线用户、低压动力用户等管理对象。截至2008年9月,本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应用覆盖全省11个地级市、89个县级行政区域的所有供电单位,终端规模突破13万台,在统一的平台实现通信整合(统一网关、统一通信调度、统一业务处理)数据整合应用整合(形成省、地市、区县、供电所四级应用),系统发展历程5、整合:全省大集中,二、系统总体设计,系统管理框架,系统逻辑结构,通信服务总体架构,系统物理结构,统一网关设计,建设了全省统一的以终端固定IP地址并与公网在IP层隔离为基础的浙

5、江电力GPRS APN、CDMA VPN虚拟专网接入平台,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统一主站软件实现了地市级的集中,全省10万台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平台全部接入统一主站,三、系统典型应用,终端安装的流程介绍,系统规模扩大后,随之而来的是必须面对一系列问题:如何跟踪频繁的表计更换,如何界定装表人员和终端维护人员的职责,如何解决主站配合调试过程中的排队问题,如何减少终端维护管理带来的成本,如何跟踪每一个终端的状态和位置等等。浙江省电力公司在多年系统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象表计一样管理终端,有效地化解了以上矛盾,终端自动装接测试,为提高终端装接人员的劳动生产率,解决大规模终端装接的矛盾,浙江省电力

6、公司根据应用经验,创造性的提出了终端的自动装接技术,尽可能的让系统替代人工完成大部分的工作,并解决了在调试过程中,由于停电导致安装不成功的问题,终端故障处理流程,终端设备运行状况分析,用电异常处理流程,通过终端54项智能告警功能与主站智能分析专家库结合,可及时发现用电设备超载、用电现场异常、计量装置故障和窃电嫌疑等事件,并实现了闭环流程管理。,有序用电管理流程,通信费用预警,可根据系统对终端预设的阈值,在线监视每个终端GPRS流量及短信条数,合理使用信道,有效控制费用。,负荷统计分析,四、系统管理策略,系统管理组织结构,省营销部 负责本省电能信息采集管理系统的规章、制度、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的制

7、订和推行;负责系统的系统开发、推广与运行的组织、工程审核、技术指导工作;负责组织对系统进行实用化评价,并不断优化体系建设,不断提出改进方案。负责制定每年度系统应用考核指标,并实施同业对标考核。省信息技术中心 负责系统主站的运行维护;配合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的开发、测试。负责与其他系统接口的实现。省培训中心 负责对全省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的岗位人员进行应用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指导各级供电企业机关岗位人员熟练使用、管理系统,将并业务知识培训与系统应用操作相结合,提升各级供电企业电能信息采集自动化应用水平。市局营销处 负责本市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的规章、制度、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的贯彻、落实工作;负责本地区电

8、能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应用工作;负责系统有序用电执行方案的制定;负责系统的相关报表生成、统计和汇总上报工作。,各级管理职责界定,地市级主站管理班 负责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主站的日常运行、维护,做好系统状况监测和记录,负责与相关部门协调,确保系统正常运行;负责对下属各单位系统运行情况的监督工作;负责对下属各单位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人员的技术支持、指导工作;负责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各类相关的报表统计及上报。县(区)级主站运行组 负责本单位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主站的日常运行工作;负责本单位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终端异常处理的发起、督办与配合;负责进行电能信息采集系统有序用电负荷控制方案实施;负责配合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终端安

9、装、终端故障处理的调试工作。负责电能信息采集系统各类相关的报表统计及上报。终端装接班组 负责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终端安装、拆除和维护工作;配合主站工作人员,判断现场终端的故障类型;负责终端的故障处理工作。系统资产管理班组 负责所辖终端和SIM卡的资产管理工作;负责终端和SIM卡的配送、领用及退还;完成本岗位的各类报表及有关资料的统计工作。终端检测班组 负责按照有关检测标准、实施细则进行各项检测工作;负责填写检测记录、检测报告和检定结果通知书;负责研究解决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和问题,并及时上报。,各级管理职责界定,浙江省电力公司在加强对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责任制

10、,对用电现场管理进行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和动态考核,逐步形成具有浙江省电网公司特色的工作标准体系和考核标准体系。考核由省电力公司分管领导直接领导,由省营销部作为牵头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对各个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管理专职岗位均相应设有具体考核指标。,绩效考核,五、评估与改进,浙江省各级供电企业严格执行各项技术规范和电能信息采集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对管理过程中各类工作有效监督,加强终端资产和安装运行的流程化管理,通过对电能信息采集管理进行了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和动态考核,帮助供电企业实现了以下四个转变:即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由被动应对向主动管理的转变;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转变;由分散、单一的管

11、理向全面、综合的实时管理转变。从而变电力营销的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为供电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实现了社会效益、管理效益、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评估,将技术规范上升为企业标准。目前,原有的技术规范已具备上升为企业标准的条件,省公司营销部将对原技术规范进行完善,使之上升为浙江省电力公司企业标准。强化认识,进一步扩大系统管理范围。加强各级供电企业对该系统的应用效果、社会经济效益的认识度,进一步扩大管理范围。 持续完善专家库,提高系统应用水平。随着供电侧、购电侧及售电侧数据全部纳入电能信息采集系统,系统可以开展更多的应用,包括“四分”线损分析应用,电压合格率、功率因数、谐波检测、公用配变运行检测等。为全省集中式应用作好技术准备。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集约化发展”的管理方略,需要为下一步构建全省大集中的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作好技术准备。培养专职人才。引进专业人才,强化培训机制,培养更多满足系统运行需要的技术、应用、管理的专业人员,同时需要完善统一的系统应用培训教材,通过培训提高系统实用化水平。强化基层班组管理水平。系统建成后,最终落脚点在基层班组,因而,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以创一流常态管理为目标,逐步提高基层的综合管理水平,充分体现系统价值。,改进,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