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张鲁宁-七上第五单元《泥土的歌》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30044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4张鲁宁-七上第五单元《泥土的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04张鲁宁-七上第五单元《泥土的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04张鲁宁-七上第五单元《泥土的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04张鲁宁-七上第五单元《泥土的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04张鲁宁-七上第五单元《泥土的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4张鲁宁-七上第五单元《泥土的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张鲁宁-七上第五单元《泥土的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五单元泥土的歌 (一)一、 编写意图中国民歌在世界上以其表现丰富,特色鲜明而著称。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应着重让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体裁形式,了解民歌具有紧贴人民生活、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特点。通过演唱与欣赏汉族民歌中的山歌和号子,感受民歌的丰富多彩,愿意主动接触和了解民族音乐。本课将主要学习汉族民歌中的山歌和号子, 放马山歌 、 脚夫调 、 槐花几时开分别是流行于云南、陕西及四川的著名山歌,在学唱中装饰音要唱得有韵味,衬词、吆喝部分要略为凸显一些,要随歌曲情绪的发展,适时变换呼吸和声音,表情要口语化。通过对澧水船夫号子的赏析,了解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及产

2、生背景。二、 教学目标1、欣赏感受丰富多彩、优美动听的汉族民歌,感受民歌“原生性的质朴美” ;2、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不同类型的风格特点,了解号子和山歌这两种民歌体裁的相关知识;3、探究民歌的创作手法:鱼咬尾、起承转合等。三、 课时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演 唱 欣赏 音乐知识 活动与练习第一课时 放马山歌槐花几时开(独唱版、管弦乐版)民歌的定义、分类、山歌的特点、鲍元恺简介等。竖笛演奏练习、合唱练习。第二课时 脚夫调 澧水船夫号 子山歌的特点、鱼咬尾、信天游、劳动号子的产生背景及特点等。活动与练习 1、创作实践一:鱼咬尾第三课时(教师酌情考虑)举办一次班

3、级“民歌会”比赛四、 教学内容提要1、演唱放马山歌放马山歌是流行于云南的一首著名山歌,歌词简朴,七言两句为一段,反映牧童生活。音乐结构简练,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下乐句的曲调是根据上乐句的音乐素材2发展而成的。其中夹以“喔噜噜的”等衬腔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富有生活气息,活跃欢快。歌曲旋律简单,朗朗上口,吆喝声又别具特色,十分适合初中生学唱。教唱时可以以此歌为主线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云南,了解云南山歌。脚夫调脚夫调是一首陕北信天游,流行在绥、米一带,它以高亢有力、激昂奔放、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音调,深刻地抒发了一个被地主老财逼出门外,有家不能归的脚夫的愤懑心情和对家乡、妻子的深切怀念。歌曲一开始,连续向

4、上四度的音调,既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又表现了他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但是,在黑暗的旧社会,劳动人民的希望和要求常常化为泡影,他只好把仇恨埋藏在心底,继续流落在外,过着艰难的生活。下句“ 为什么我赶脚人儿(哟)这样苦命?” 旋律一起即伏,大幅度向下的音调,正是这种愤恨不满和感慨情绪的交织。在学习演唱过程中可让学生根据录音模仿陕西方言演唱,突出装饰音的演唱可以使整首歌曲更加具有地方民歌的韵味。 2、欣赏澧水船夫号子劳动号子根据不同的劳动条件,又可细分为搬运、农事、作坊、捕鱼、工程等不同类别, 澧水船夫号子属于劳动号子中的船工号子。澧水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由于水流湍急、水情复杂,船工的劳动强

5、度大且多有风险,一代代船工们在火热的劳动生活中共同创造了动人心魄的澧水船夫号子 。号子时而节奏舒缓、曲调悠扬;时而节奏有力、语言简洁;时而节奏急促、音调高亢准确生动地反映了船工们紧张、激烈的行船生活和乐观自豪、坚毅勇敢的性格。这首歌曲记述了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航行的一个完整的行船过程。在听赏过程中要求学生体会船夫们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航行的完整劳动过程。槐花几时开槐花几时开 (汉)四川川南民歌,歌词只有四句,即: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把栏杆望郎来,娘问女儿你望啥,我望槐花几时开。短短四句歌词,却显示出语言淳朴,蕴意深刻,富于想象

6、的特点,仿佛一幅山水画,第一句用高亢的音调将人们带进“高高山上”的特定情境中;第二句旋律则逐渐向下,稍有急促的节奏,表现出姑娘凝神盼望情郎的急切心情;第三句用自低向高的大跨度跳进,仿佛是母亲的疑惑或姑娘的慌乱情绪表现;结尾句前的一小节衬腔过渡,细腻地表现姑娘思考的神情,尾句则用“我望槐花几时开”的巧妙掩饰,表现了姑娘内心浓浓的情思。歌曲中有景、有物、3有事、有情,情绪随情节发展,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此歌曲可见民歌表现出的劳动人民极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3、音乐知识鱼咬尾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民歌民歌是指起源

7、或流传于一个国家、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民间文学的一种。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加工。民歌的特点是它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各民族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等。五、 教学资源利用1、学生资源:当前多数学生的音乐审美价值取向是喜欢流行的、商业化气息强的、时尚的、贴近生活的音乐作品。对中国的传统音乐、民歌等缺乏基本的了解,甚至持否定态度。对于世界经典的作品、传统而优秀的中国作品的了解是比较缺失的。因此本课授课应结合学生熟悉的民歌歌曲入

8、手,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小组活动、网络搜索、课堂展示等方式,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资源:教师可利用自身的范唱、范奏等形式,起到引导示范作用,增进师生情感交流。3、教学资源:本单元中各地区的民歌特点的分析与对比、与音乐作品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的了解等。六、 课时教学设计泥土的歌(一)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课前自主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听赏、体验、交流等方式,了解民歌的相关知识;2、知晓民歌不同体裁(山歌、小调、号子)的主要特点,了解不同区域的民歌风格迥异的因素;3、敢于在“民歌会”中用歌声来表现自己,愿意演唱、体验民歌。教学设想:4初中生对中国的传统

9、音乐、民歌等缺乏基本的了解,对于传统而优秀的中国作品的了解也是比较缺失的,但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也有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本单元力求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让学生愉悦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动情地聆听、投入地演唱、尽情地表现。教学过程:一、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师:在上节课我们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关于民歌的相关知识及作品,下面请各组汇报自主学习的成果。思考:什么是民歌?民歌的特点及分类?(三组学生分别展示关于山歌、小调、号子内容的 ppt)师: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口头传唱,不断加工而成的集体创作的成果,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短小,生动,淳朴,具有即兴性,鲜明的民

10、族特征和地方色彩。一般我们按体裁把民歌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种。二、 放马山歌1、导入师:有了对民歌的初步了解,下面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首歌曲,请大家辨别歌曲的体裁。(教师范唱放马山歌后,提问 12 名学生)师:放马山歌是流传于云南的一首著名的山歌。在西南高原,人们主要有两种生产方式:农业耕作或放牧牲畜, 放马山歌是一首典型的牧马人之歌。2、歌曲学唱师:歌曲的衬词给你怎样的感受?生:师:学会吆喝衬词“ 哦哟”:“哦”字长一点、 “哟” 字要向上扬,甩出去唱。老师演唱时学生配合吆喝唱衬词“哦哟”师生第二遍合作时,老师给学生一个新任务:看谁既能“吆喝” 好,又能跟着老师一起演唱的其中一句或几句。会唱

11、的学生取代老师来唱歌词,不会的继续“吆喝” 并尽快跟上其他学生。着重练习装饰音的演唱方法:下滑音 前倚音完全放手让学生充满激情地歌唱全曲。尝试用方言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三、 槐花几时开1、导入:聆听歌曲槐花几时开 ,思考:属于哪种体裁?歌曲采用四川当地的方言演唱,体现在哪些衬词上?(提问 12 名学生)师:山歌。从“啥子” “噻”等衬字上可以充分体现四川方言的特色。52、尝试用四川方言、湖南方言、普通话朗诵槐花几时开歌词片断,体会语言带来的作品风格、情绪等的差异。3、对比欣赏由鲍元恺改变的同名管弦乐曲,说说民歌旋律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提问 12 名学生)四、民歌会师:我国幅员辽阔,各民

12、族、各地区的民歌浩如烟海、各具特色,课前我们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一两个民族或地区的民歌,并推荐代表上来进行演唱,做简单的介绍。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我们今天的民歌会。(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师:通过刚才的演唱,同学们也许已经感受到不同区域的民歌风格迥异。是什么因素造成风格迥异呢?请小组讨论。(各小组讨论后,派一名同学陈述小组观点)师:语言、风俗习惯、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造成不同区域民歌风格的不同。五、结束语过去民歌反映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变化,如今民歌成了音乐创作源泉的一部分,民歌是我国传统文明的一块瑰宝,只要有人民的地方就会有中国民歌,让我们爱民歌,听民歌,唱民歌,因

13、为民歌永远不老,民歌永远动听。七、 ABC 评价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泥土的歌 (一)学习评价标准七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教学内容:一、演 唱: 放马山歌 、 脚夫调 ;二、欣 赏: 澧水船夫号子 、 槐花几时开 ;三、音乐知识:信天游;民歌、号子、山歌、小调;鱼咬尾;鲍元恺简介;下滑音、颤音、前倚音、延音记号、上波音的作用。四、活动与练习:1、 器乐演奏:赶摆舞 、 只要妈妈露笑脸 ;2.合唱练习:凤阳花鼓 (一) ;3.创作实践:鱼咬尾、民歌知识反馈练习。学 习 内 容 与 分 层 评 价 标 准项目 C 级指标 B 级指标 A 级指标注一演唱能够在钢琴或录音的伴奏下,较完整地演唱本单元两首

14、歌曲任意一首的一段。在演唱歌曲放马山歌和脚夫调时,知晓装饰音的音能够在钢琴或录音伴奏下,运用较正确的演唱方法,较完整地演唱本单元两首歌曲中的一首。能够记忆并辨识三个以上装饰音,并能够在演唱/奏中进行较好地运用。能够在钢琴或录音伴奏下,运用正确的演唱方法,力求富有地方音乐风味地演唱本单元两首歌曲中的一首。6乐表现作用。欣赏在老师引导下,对比欣赏澧水船夫号子和槐花几时开,感受地域风格。感受劳动号子的音乐情绪和风格,知晓号子 “一领众和”的特点。乐于聆听澧水船夫号子和槐花几时开 ,尝试探究并分析号子和山歌的不同风格特点。知道“劳动号子”属于民歌体裁,知道其社会功能。聆听不同表现形式的槐花几时开 ,并

15、能够结合自身感受,对同题材不同表现形式所产生的音乐效果给予简单评述。能够通过合作学习以及网络查询等方式进行与民歌相关知识的课前学习。音乐知识初步了解民歌的流传形式和三种主要体裁的名称。了解民歌的体裁、流传形式及特点。知道民歌的流传形式、体裁的名称,并能听辨区分民歌的不同种类。活动与练习乐意参与音乐创作活动。尝试用竖笛吹奏两首竖笛曲中的一首。知晓“鱼咬尾”的音乐表现形式。能根据民歌片段,辨别民歌体裁。能够通过网络等收集一至两部与本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音乐作品,并与大家分享。了解“鱼咬尾”的音乐表现形式,并愿意尝试创编48 小结旋律短句。能够用竖笛较准确并富有感情地演奏两首竖笛曲中的一首。能够在伴奏

16、下,与他人合作,声音和谐的演唱二部合唱凤阳花鼓 。尝试组织并和他人合作举办一次班级“民歌会”比赛。注一:C 级指标要求 90以上的学生能够完成; B 指标要求 75以上的学生能够完成;A级指标要求 30左右的学生能够完成。A 级指标为最高要求,其要求中包含 B 和 C 级指标要求,B 级指标包含 C 级指标要求。注二:带有“”记号的活动,教师可以酌情给予加分或其他奖励。八、 相关资源1、 云南民歌云南各民族民歌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生活中的婚丧礼俗,几乎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在民歌中都有生动的反映。云南汉族民歌可概括为山歌、小调、劳动歌曲和舞蹈歌曲四大类。汉族山歌在某些地区叫做“调”或“调子”,也有的叫做“腔”,山歌即所谓“山野之曲” ,这类民歌主要在山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