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七年级上语文抽考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28645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七年级上语文抽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2013七年级上语文抽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2013七年级上语文抽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2013七年级上语文抽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2013七年级上语文抽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2013七年级上语文抽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七年级上语文抽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七年级(上)语文抽考试卷(附答案)命题人:李明远(本卷满分 120 分,其中卷面分 3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7 分)1、根据语境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 分)(1)在一 shn( )间照亮你的眼睛。(2)理想是肥皂,洗 zhu( )你的自私心。(3)傍晚时候,上灯 了,一点点黄晕( )的光。(4)伐木声 丁( )丁地飘出 幽谷。2、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2)两题。 (4 分)班会上,班长() 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足” 字旁,又在右边添上一个“隹”字,然后转过身问:“ 谁认识这个字?”“ du”“zhu” “根本没这个字!”大家()地说。 “难怪大家不认识

2、,”班长说, “这是我 造的字,它读作tu,是咱们班专用的 推门的 推字。今天的班会就请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1)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成语是( ) (2分)A煞有介事 异口同声 B装腔作势 议论纷纷C一言不发 众说纷纭 D郑重其事 七嘴八舌(2)这次班会要讨论的问题是_ 。(2 分)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2 分)人类因为有了理想而变得崇高,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 , ; 你跌倒时,它呼唤你爬起。理想总是在前面呼唤,呼唤你走向人生的辉煌,走向人生的壮美。4、下面关于广州亚运会的两则小资料,存在着语病,请分别指出并修改。 (4 分)广州亚运会会徽已经于 200

3、6 年11 月 26 日隆重揭晓在广州孙中山纪念堂,以广州的象征“五羊雕像” 为主 体轮廓设计的图案成为 2010 年广州亚运会会徽。2广州亚运会尽管有 28 项 奥运会比赛项目,还有 14项非奥运会项目的正式比赛项目,其中包括新增设的围棋、武术、龙舟、藤球、板球等中国传统项目。第句: 第句: 5、根据课文默写(8 分)红的像火, ,白的像 雪。 (朱自清春 )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小桥流水人 家。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 ,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 )默写夜雨寄北, 。, 。6、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 (5 分)新学期刚开学,某中学七年级(1)班准备进行“班

4、干竞选” 活动。该班同学热情十足,都希望能通过精彩的竞选演讲,获得为大家服务的班级职务。洋洋同学想竞选“体育课代表”一职,可是他却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来写竞选稿,焦急的他此刻向你求助,请你给他提一些中肯的建议。 (2 分)假如在此次竞选中,洋洋同学没能如愿以偿,你该怎样劝说他走出沮丧的情绪?(3 分)3二、阅读理解(50 分) 【一】 走一步 再走一步节选 (18 分)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愈来愈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杰利和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 ”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 “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 去!” 我哭着说, “我会掉下

5、去的,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 ”我父亲说, “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了吗?”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好, ”他对我说, “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 ”我父亲叫道, “现在移动右脚,把它踩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 ”我想。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父

6、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7、文中划线的景物描写,除了交代了时间外,还有什么作用?(2 分)8、下面划线的标点符号用得很不一般。揣摩一下,改用括号里的标点符号好不好?为什4么?(4 分)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 )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

7、 (!) 孩子, ”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 “晚饭做好了。”9、这段文字详细描叙了“我”脱险的过程,其中“我”心理变化过程也清晰可见。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4 分)最初 、 继而 、随后 、最后 10、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右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为什么?(2 分)11、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仅仅指当时“我”下悬崖石架的情形吗? (6 分)【二】一棵树上的两种果实 (17 分) 两家相邻,以院墙相隔,墙东栽了一棵石榴,墙西栽了一棵苹果,春天开花的季节,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两家

8、经常坐在各自的树下乘凉、吃饭,因为有了两棵树,他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但时间久了,两棵树的枝条开始延伸生长,它们逐渐蔓过了院墙的界限,石榴的5枝条跑向了墙西,而苹果的枝条呢,也无声无息地伸进了东邻。 又到了开花时,东家开始给石榴打药了,因为石榴树上生了许多的虫子。他给自己的石榴打完药,仔细观察,竟然发现苹果蔓过的枝条上也有害虫。他想了想,觉得这可能是因自己的石榴引起的。于是,他重新配了药,沿着蔓过的枝条将药打在苹果枝上。过了几天,他再次观察时,竟然发现所有的害虫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感觉很快乐。 一场大风雨,残花遍地,西家心疼地看着自己的苹果,他动手给苹果破损的部分进行捆绑。捆完时,竟然发现越过院墙

9、的石榴也是体无完肤,他忽地想起来了,东家的主人可能出差了,要是几天后回来,石榴也许就会错过了花期。他没有再多想,动手将石榴残破的枝条修理好。 几天后,两棵树又是生机盎然。 到果实成熟的季节了,东家孩子吃了自己的石榴后,看上了蔓延过来的苹果,他哭着要吃。西家的主人听见了,对东家说,没关系的,拣大的给孩子摘一些吧。东家的主人觉得过意不去,便将自家的石榴摘下许多,送给了西家。 两家人和谐相处,种了一棵树,却能吃到两种果实,两家人感到分外高兴。 过了几个月,换了新邻居,原来的两家搬走了。先是东家觉得西家的树枝碍事,便拿剪刀剪了个精光,接下来,西家觉得东家在找自己的事,便索性趁他家没人时,打落了正在盛开

10、的花。 秋天,该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了,两家的树枝上光秃秃的,只有几枚残叶在秋风中叙说着凄凉。 生命本是一棵华美的树。如果我们想使自己的生命同时拥有两种果实,那么,你就该允许别人的枝条伸到自己的世界里,同时,你也要学会,将自己的成果奉送到别人的面前。所以,吃亏的不是愚人,付出才有回报。当然,最重要的是有一颗与人为善的心。 1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种果实”指的是什么?(3 分)613、两户人家搬家前的主要事件依次是:(2 分)越界-( )-修枝-( )-搬家14、文中原来两家院中的石榴树和苹果树“生机盎然” ,换了主人后却“只有几片残叶”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4 分)15、这篇文章中的内

11、容有的详写,有的略写,其中,搬家前的是 写, 之后的是 写,这样设计的好处是:(4 分)16、“吃亏的不是愚人,付出才有回报” ,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 分)。【三】 论语十则 (15 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

12、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1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 分)(1)思而不学则殆( ) (2)见贤思齐焉( ) (3)死而后已( ) (4)士不可以不弘毅( )18、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句: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句: 19、第则论语是孔子教育弟子仲由的一句富有

13、哲理的话。请你猜测一下,当时仲由究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孔子才说出这番话来教育他?(2 分)20、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你能收获到在“做人”方面的哪些启迪?8(2 分) 21、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一谈你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的理解。 (3 分)三、作文:(40 分)22、人,总在变化从待人接物到处事态度,从言谈举止到心理状态,从衣着打扮到气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目标追求。当人生开始一个新阶段的时候,这种变化来得更猛。现在,你走进了初中校门了,你发觉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已悄然发生变化了吗?请你选择某一方面,与你小学时进行比较,以“我在变”为题写一篇作文,篇幅不少于 500 字。参考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 分)1、瞬,濯,yn,zhng2、(1)D (2)用脚踢门之事或爱护公物,讲究公德的问题3、示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清醒;你高傲时,它呼唤你谦恭;你盲目时,它呼唤你谨慎;(2 分)4、第句:把“在广州孙中山纪念堂”移到“隆重揭晓”之前。第句:把“尽管”改为“除了”或“不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