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3外国文学作品选整理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27716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533外国文学作品选整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00533外国文学作品选整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00533外国文学作品选整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00533外国文学作品选整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00533外国文学作品选整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533外国文学作品选整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533外国文学作品选整理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马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相传作者是盲诗人荷马,因而被称为“荷马史诗” 。两部史诗都与特洛伊战争有关。1、史诗分为伊里亚特 奥德塞两部分 2、两个主要英雄人物:阿基琉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时代转型的英雄形象) (英俊骁勇,感情强烈、但过于自尊,盛怒之下不免残忍)赫克托尔(特洛亚方面代表着氏族英雄最高理想) (遇事冷静,比较内向,性格稳重,有人情味) 3、人神双线推进,多用善用比喻 分析伊利亚特这首史诗比喻方面的特点(荷马式比喻)多用和善用比喻是史诗语言艺术的重要特点。这些比喻或来自大自然,或来自日常生活,对于刻画人物、加强诗句的形象性、丰富诗篇的色彩,都有不可

2、忽视的作用。如比喻赫克托尔“如一条长蛇在洞穴等待路人 眼睛露出凶光” ;如比喻二者之间的斗争是“游隼”与“野鸽”的争斗等等。简析伊利亚特 本文中阿基琉斯的形象?阿基琉斯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时代转型时期的英雄形象,在他身上体现着既勇猛有残忍的、既冷酷易怒又宽厚仁慈,既天真任性又珍视英雄荣誉的多重特性。他为部落利益不怕牺牲,但个人性格的弱点又给部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然而无论如何最终他仍然能够以氏族的利益为重,抛弃个人恩怨战胜对手。赫克托尔的形象特点:赫克托尔是代表着氏族英雄最高理想的人物。他对弟弟帕里斯给城邦带来的灭族大祸,感到非常痛心。他清楚地意识到战争的正义一方是希腊军队,理屈的一方是特洛亚,然

3、而他又不得不站在理屈的一方为他的全民族人民而战。他虽然勇武不及阿基梳斯,但在对集体的责任感知生命情感方面,比阿基梳斯,但在对集体的责任感和生命情感方面,比阿基梳斯更像一个英雄。在选文中他拒绝了父母的劝告,英勇赴死。当他知道命运已经注定时,坦然面对。赫拉托尔用行动确立了自我评价。他的死显得格外悲壮也是一曲与不可战胜的厄运英勇抗争的悲歌分析伊利亚特 的艺术特征伊利亚特 不仅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而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第一,把现实因素和神话因素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史诗最突出的艺术特征史诗取材有据,反映时代风云,又穿插神话故事,神人混一,写实中又富有浪漫色彩;第二,塑造出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史诗刻

4、划英雄形象的主要方法是把英雄放在特定的情势中,以夸张的手法和色彩浓重的诗句,具体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还用心理描写突出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如 22 卷中在刻画赫克托尔形象时,以心理描写出来烘托人物的精神面貌,加重了人物的悲剧性。第三,剪裁得当,线索分明。 伊利亚特集中描写战争第十年 51 天发生的事,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为线索;第四,多用和善用比喻,这是史诗语言艺术的重要特点,这些比喻或来自大自然,或来自日常生活,对于刻画人物性格、加强诗句形象性、丰富诗篇色彩,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简述荷马史诗所反映的时代:荷马史诗是研究古希腊社会的珍贵文件,它反映的时代是古希腊从氏族社会向奴录制社会过渡时期。两部史

5、诗的内容都与特洛亚战争有关。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 12 世纪初,当时,希腊社会正处于在原始公社制向奴录制过渡时期。奴录制已萌芽,古代的氏族组织已经开始瓦解,居民已有贵族、自由民和奴隶之分。在这一时期,部落间为了争夺奴隶、家蓄和财产,经常发生战争。特洛亚战争就是希腊人为夺取那里的财富而发动的战争。史诗比较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古希腊的社会生活,其思想内容异常丰富。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1 规模宏大构思精巧剪裁得当2 塑造出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3 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写成使用了大量的表现技巧如夸张烘托比喻固定修饰语等4 诗歌本身独特的韵律和源于神话传说的丰富的想象力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5 客观的叙

6、事手法仿佛作者亲眼目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萨福永生的阿芙洛狄忒萨福。古希腊最杰出的女诗人,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缪斯” ;萨福的作品目前只有永生的阿芙洛狄忒 给所爱 失去的女人等基本完善,还有相思等残篇。作品内容提问:阿芙洛狄忒是谁的女儿? 宙斯的善用心计的女儿。阿芙洛狄忒降临下界时,谁为她驾车? 一群金翅之雀。阿芙洛狄忒飞到此地时永远年轻的脸上是什么表情? 浮着笑意。能帮助主人公说服别人的是哪位女神? 劝导女神蓓脱。读过全诗后请你猜一猜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叫什么名字? 萨福本人。4、诗歌主题思想内容:吟唱体现生命热力的爱情是萨福诗歌永恒的主题。A 对爱与美的颂扬。诗中,萨福所爱的人不爱她,这使她“万般

7、痛苦”,满怀惆怅。于是她呼唤爱神,希望爱神保佑她的“一切心愿能够实现” 。爱情的痛苦与甜蜜、失望与希冀,在全部的精神领悟和丰富的感觉体验中,给原始的肉欲和激情注入了诗意和美感,表现出爱的最佳境界。B 对个体生命力的弘扬,第一个描述个人爱情和失恋的诗人。她的诗凸显自我,具有丰厚饱满的生命力,是贵族女性对生活理想的大胆追求,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可贵发现,是古希腊人本思想的诗性体现。5、诗歌的艺术特征:A 感情充沛细腻;诗歌用第一人称抒发了主人公丰富强烈的情感。 “求你再度降临,亲爱的女神,求你解救我于万般痛苦之中”,情感自然细腻又炽烈坦率,没有任何遮掩和矫饰。此诗中的萨福,正是拜伦在唐璜中所说“火热的

8、萨福在这里唱过恋歌” ( 教材 P140) 。B 形象生动传神:诗歌融合了当时的戏剧表现手法,在有限的诗节中塑造了两个丰满逼真的人物形象:焦灼愁苦的“ 我 ”和“脸上浮着笑意”的女神。 C 诗体独树一帜。希腊时期的诗人大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律和语言方式。作为第一位抒情诗人,萨福的诗保留了古希腊民歌通俗自然和口语化的特点,也独创了一节四行三长一短的“萨福体”韵律。希腊悲剧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 “悲剧”一词的希腊文原意就是“山羊之歌” 。按照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目的在于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

9、惧,使情感得以宣泄和净化。古希腊三大悲剧家是“悲剧之父” 埃斯库罗斯(代表作普罗米修斯 ) 。 “戏剧艺术的荷马” 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狄浦斯王 )和“舞台上的哲学家” 欧里庇得斯(代表作美狄亚 ) 。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戏剧梗概(罗念生翻译)1 索福克勒斯是雅典民主制全盛时期的悲剧作家,剧作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繁荣时期的思想意识。他的悲剧往往被称为“命运悲剧”2 索福克勒斯现有 7 部戏剧传世,其中主要的有埃阿斯 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 ,以俄狄浦斯王成就最高,他被认为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被亚里士多德称为“十全十美”的悲剧3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是“悲剧之父”1 埃斯库罗斯(代表作普罗米修斯 ) “戏剧

10、艺术的荷马”2 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狄浦斯王 )和“舞台上的哲学家”3 欧里庇得斯(代表作美狄亚 )安提戈涅所依据材料的来源与埃斯库罗斯的七将攻忒拜相同,故事发生在忒拜(又译底比斯) 。俄狄浦斯王因杀父娶母而退位时,他与母亲伊俄卡斯忒乱伦所生下的两儿两女年龄尚小,政事由国舅克瑞翁主持。他的两个儿子长大后为争夺统治权而发生冲突,即安提戈涅的两位兄长波吕涅刻斯和厄忒俄克勒斯,结果两人同归于尽。克瑞翁以舅父的身份继承了王位,他宣布借外国力量来争夺王位的波吕涅刻斯为叛徒,因而不准埋葬其尸首。按照古希腊神律,一个人死后如不下葬,他的阴魂便不能进入冥土,同时露尸不葬,会触犯神明,殃及城邦。安提戈涅义无反顾

11、地尽了亲人应尽的义务。这一剧的结局很惨:安提戈涅在牢中自缢,其未婚夫克瑞翁的儿子海蒙殉情自杀,克瑞翁之妻欧律狄刻愤而自尽,只剩下克瑞翁一人在那里叹息。此处节选了安提戈涅被抓直到剧作结尾的情节。安提戈涅是在做什么事情时被卫兵捉住的? P62 正在埋葬尸首。当克瑞翁问她承不承认是她掩埋了哥哥尸体时,安提戈涅是怎么回答的? P63 我承认是我做的,并不否认。当欧律狄刻听到家庭灾难的消息时有什么表现?P67 心里一害怕,就向后跌倒在女仆们怀中,昏过去了。P68 克瑞翁(向欧律狄刻的尸首)还把你也杀死了。克瑞翁在选文中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P68 我不知道你们哪一个好,不知此后倚靠谁;我手中的一切都弄糟

12、了,还有一种难以忍受的命运落到了我头上。歌队长最后说千万不要犯什么样的罪?P68 千万不要犯不敬神的罪;傲慢的人的狂言妄语会招惹严重惩罚。安提戈涅的思想主题 A 在血缘伦理与城邦伦理不可调和的冲突中,展现了人物不可避免的命运悲剧:安提戈涅坚持埋葬哥哥的尸体,遵循的是血缘伦理的信念,即亲人对死者必须安葬,绝不可曝尸荒野。克瑞翁禁止埋葬波吕涅刻斯的尸体,遵循的则是城邦伦理的规定,即对城邦的叛徒应冷酷无情。双方立场尖锐对立却各有其合理性,这使得悲剧冲突不可避免。B 在对命运的不屈抗争中,安提戈涅既彰显了个人的自由意志,也显示了女性的尊严和觉悟。安提戈涅敢于以一己之力对抗至高无上的王权,充分显示了古希

13、腊民主制时期所崇尚的自由平等精神。而相对于克瑞翁对女性的歧视(克瑞翁说过:“我不能被区区一个女子打败我不能被人辱骂成比女人还要脆弱。 ”) , (P64“只要我还活着,没有一个女人管得了我”)安提戈涅的行动又充分捍卫了女性的尊严。C 警告人类不可过度傲慢狂妄。克瑞翁坚持以自己制定的人类之法执掌一切,安提戈涅却说:“我不认为一个凡人下一道命令就能废除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律条。 ”剧作结尾克瑞翁失去了所有亲人,歌队长最后的话“傲慢的人的狂言妄语会招惹严重惩罚”,是对人类的提醒和警示。安提戈涅的艺术特色 基本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A 两个主要人物都代表了各自的正义,各有其合理性(“有缺点的

14、现实人”) ;其中悲剧主人公安提戈涅有优点,也有弱点。而克瑞翁既不是完美无缺的好人,也不是为非作恶的坏人。他是一个在权力的鼓动下失去了理智和克制能力的人,是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典型的悲剧人物,即有缺点的现实人。B 戏剧结构严谨、完整,情节从开始、发展、高潮到结束,严谨有序地展开。剧情设计基本没有什么漏洞,没有明显的机械性转折。C 人物的对比手法。悲剧几乎从头到尾都用人物对比的手法。两兄弟厄忒俄克勒斯和波吕涅刻斯之间,两姐妹安提戈涅和伊斯墨涅之间,安提戈涅和克瑞翁之间,都形成鲜明的性格对比,又在对比中使各自的性格更加明晰和突出。安提戈涅悲剧形成的主要原因和表现特点从表面上看,该剧反映的是国法与神

15、律之间的冲突:遇到两难境地,应当如何是好?正因为此,西方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等说这是正义与正义之争,克瑞翁与安提戈涅都没有错。不过,索福克勒斯有他自己的判断标准,在他的笔下,克瑞翁就像个僭主,以自己的意志为城邦的意志,把城邦的法律置于神律之上,刚愎自用,残暴凶狠,最后落得个孤家寡人的下场。安提戈涅却是一个“不知道向困难低头” 的勇士,倔强而富有献身精神。一个为了维护神权/自然法,而不向世俗权势低头的伟大女英雄形象。选文特点:A 矛盾冲突强烈。安提戈涅的坚定信念和至死不悔的性格,在与克瑞翁的争论中表现得极为鲜明,集中地体现了前面所说的人律与神律不可调和的冲突。B 歌队、歌队长和报信人的台词作用(分幕

16、分场;表现了对安提戈涅的同情和对克瑞翁行为的不满,强化矛盾冲突的氛围) 。C 作品最后写克瑞翁的痛悔和改变,揭示了一个在权力的鼓动下失去了理智的和克制能力的人的复杂特征,展示了人的丰富性。但丁神曲地狱篇第五歌:1 但丁是欧洲中世纪最伟大的意大利诗人,也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 。2 代表作:最能代表但丁创作成就的就是长诗神曲 ,抒情诗集新生 ,学术著作飨宴 论俗语 帝制论 。3 神曲的意大利原意是神圣的喜剧,全长 14233 行分为 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三部4新生歌颂了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表现出了反对禁欲主义的情绪。特别是艺术上深受“温柔的新体”诗派的影响,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学术著作的基本观点:A 诗为寓言说。一切文艺都有象征性。B 艺术以善为内容,美为形式。C 人要有理性。D 主张建立意大利标准民族语言俗语。神曲的艺术特点A“用旧出新”的艺术手法。在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