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热毒病因及相应治法的探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127108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前列腺炎热毒病因及相应治法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慢性前列腺炎热毒病因及相应治法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慢性前列腺炎热毒病因及相应治法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慢性前列腺炎热毒病因及相应治法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慢性前列腺炎热毒病因及相应治法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慢性前列腺炎热毒病因及相应治法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前列腺炎热毒病因及相应治法的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慢性前列腺炎热毒病因及相应治法的探讨摘 要: 慢性前列腺炎(CP)是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的常见病。通过查阅古今有关文献,并结合临床体会,总结认为:在中医理论中,热毒是 CP 的常见病因和基本病机变化,并常与湿浊相兼致病,临床常见相应的症状。清热解毒可以作为治疗 CP 的基本治法。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热毒; 病因;清热解毒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 CP)为临床常见的疑难疾病,发病率高,症状复杂,治疗效果难以肯定。中医药对本病的诊疗很有特色,文献资料表明有大量行之有效的方剂。对 CP 病因病机和治法的认识,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其中热毒内蕴及清热解毒尤为重要,本文试析之

2、。 1 热毒是 CP 的常见病因诸病源候论谓:“膀胱热而水下涩,数而且涩,淋沥不宣,故谓之淋。 ”热邪作为 CP 的致病因素已被公认。在报道的文献资料中,无论是对 CP 的辨证分型,还是专门的病机探讨,热邪内蕴都是首条,或称热瘀,或谓热毒,或云湿热。在临床上,病人也是热象明显。热毒者,热之盛之久也,尤在泾说:“毒者,邪气蕴蓄不解之谓。”中医认为凡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谓之毒。CP 病程长久,热邪蓄久2不解,结而成毒,故称热毒。热毒内蕴是 CP 的重要病机。1.1 热毒之因从 CP 的形成原因来看,热毒可由外侵,亦可由内生。外侵者,可因外感火热之邪,蕴结不散,久而成毒;或者下阴不洁,藏污纳垢,热毒之

3、邪由下窍而生;或者性交不洁,直接感染热毒,发为本病。内生者,可因嗜食辛辣炙 腥膻之品,内热由生;或素体阴虚火旺;或淫欲过度,伤阴生火。 1.2 热毒之候CP 的病位属下焦相关的脏腑,多数医家责之于膀胱、肝、胆、肾等, 叶选医衡 卷下云:“ 溺与精所出之道不同。淋病在溺道,故纲目列之肝胆部。浊病在精道,故纲目列之肾膀胱部。 ”尿后滴白,便后溢液是 CP 的典型症状,即便病程较长的患者不再出现,但其病之初始亦每见此症。 素问至真要 大论云:“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热毒壅 盛,下焦受邪,而出现此症。其他如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道灼热、舌红苔黄燥等皆热毒内蕴之候。戴氏认为,在研究 CP 时

4、不宜忽略病原体致病的重要因素,不论3何种病原体,均可视作中医的热毒病邪。由病原体等各种原因引起的炎症改变,相当于中医的热毒内蕴,它是引起 CP 各种病变的始动因素。在临床上,有些病人并无典型症状,但前列腺液检查却脓球较多,显示炎症较重,此时即可认为有热毒之变 1 。热毒之邪常与湿浊相杂而致病。湿性黏腻,最易与热互结,CP症状上的黏腻不爽,病情的缠绵难愈,且易反复发作,也与此有关。有些病人初始时即为湿热下注之候,待病久之后,湿阻之象渐趋难查,热毒之征独显,此时亦不能忽视湿浊的作用。而热毒不祛,则湿邪难清,祛除热毒,正如釜底抽薪,因此在临床上,对 CP 的病机认识以热毒内蕴为首条,同时兼顾湿浊阻滞

5、。2 清热解毒是 CP 的基本治法丹溪手镜中云:“淋沥赤涩,皆内热也,宜解热利小便。 ”清热解毒法是中医的重要治法之一,属治疗八法中的“清”法,它在温热病和湿热病的治疗中运用十分广泛。目前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清热解毒法可单独运用或配合它法治疗多种疾病,许多非温热病的治疗中也常可见到清热解毒法的应用。CP 病程长久,湿热羁留黏滞,热不除则湿亦不祛,因此清热解毒法的应用至关重要。目前大量实验研究证明,许多清热解毒药的抗菌消炎作用并不强,却对很多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2 。因此,单纯用抗菌消炎4作用来解释清热解毒作用是不全面的,清热解毒法及其方药是通过调节机体的许多功能活动而表现出广泛的治疗和调理作

6、用的 2 。据文献报道,该类药物以及以该类药物组成的复方,除具有降解内毒素、抗菌消炎和抗其他一些微生物作用以外,还有清除自由基、调节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且可以保护组织器官和修复损伤,以维护其正常功能 3 6 。临床常用的治疗 CP 的清热解毒药有大黄、马鞭草、黄柏、虎杖等。利湿通淋是与清热解毒相配合使用的,后者清热毒于内,前者通过通利小便而泄湿浊于外。清代医家薛生白指出:“祛湿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脉因证治中曰:“膀胱有湿热则淋,淋者,解热利小便。 ”可见利尿是祛除湿邪的最有效途径。利湿通淋之品如车前草、金钱草等,利尿作用强大,同时又有清热之功,可协助它药清泄体内热毒,湿祛而热清,共

7、奏清热利湿之功。临床常用的治疗 CP的利湿通淋中药有车前草、金钱草、瞿麦、萆等。临床治疗 CP 时,有人主张应该区别湿与热的多少而分治,正如叶选医衡云:“医者但当分其虚 实轻重,湿热多少而治。 ”如前所言,CP 病机中以热毒内蕴为重,因此清热解毒是治疗 CP 的首要方法,在此前提之下,配以利湿通淋,使切中病机,以期达到好的疗效。当然临床应用不可拘泥,其他治法如活血化瘀、益气扶正等亦当依病情辨证而用。5参考文献:1戴春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思路与方法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1):660-661.2鲁恒心,方肇勤.清热解毒法的现代研究进展及其在肝癌中的应用概况J.江苏中医,2001,22(4):43-45.3 杜树明,郑新,田令群,等. 改革中医药治疗感染性高热的初步探讨J.广西中医药,1983,6(5 ):40.4李鸣真,叶望云,陆付耳.中医“清热解毒法”实质的研究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8):449.5薛昭华.中药“抗炎 6 号”注射液抗感染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J.武汉医学院学报,1984,13(4):286.6薛昭华.中药“抗炎 6 号”注射液抗感染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J.武汉医学院学报,1984,13(4):3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