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脊髓损伤治疗最新动态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126601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柱脊髓损伤治疗最新动态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脊柱脊髓损伤治疗最新动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柱脊髓损伤治疗最新动态(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脊柱脊髓损伤治疗最新动态解放军 306 医院 作者:海涌 2007-1-30 10:30:17 点击:8 次 发表评论Spine2006 年第 31 卷 11 期出版了脊柱脊髓损伤专辑,介绍了目前国外对脊柱脊髓损伤治疗的最新认识和治疗进展,现简要介绍如下。 Fisher 等对北美脊柱脊髓损伤治疗现状从病因、进展及预后等多角度进行了多学科循证医学动态研究,指出这种多中心的研究体系要比传统的单中心的收集的实验数据准确,可信。Harris 等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就 SCI 患者入院评价结果与治疗效果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 SCI 患者入院时如果已经出现生命或者肢体功能障碍,须及早行脊髓功能评分,早期旨在

2、稳定脊柱的手术干预方法相对比较安全,患者预后较好。Hurlbert 等用循证医学方法文献回顾了 SCI 患者治疗策略与预后的关系。作者发现,SCI 的早期治疗很有必要。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是防止继发损伤和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再生。甲基强地松龙是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首选,基础研究显示创伤后的炎症调节可以阻止继发性脊髓损伤,通过抑制蛋白激酶和金属蛋白酶的活性可以达到治疗目的。以细胞移植为主的再生技术可以刺激神经胶质和蛋白的产生,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 III 期临床实验。 Rechtine 对脊髓损伤的非手术治疗进行了文献回顾。发现胸腰椎损伤患者中的绝大部分非手术治疗的效果与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或者还要好。F

3、ehlings 等对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做了系统的回顾,早期(24h) 减压的临床疗效在统计学上明显增高。作者指出对于四肢不全瘫或有神经症状的患者早期手术减压疗效好。 Moore 等对下颈椎的损伤进行新的分类,此分类系统从形态学上将颈椎分为前柱,后柱和左右侧柱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骨折又分为单独和复合两种,作者认为这样描述颈椎损伤的状态更全面。结合量化的颈椎损伤严重度评分可以准确判断预后并指导治疗。作者将此法应用于 35 例患者进行可行性循证医学验证,结果显示此新的分类系统明显优于传统的分类方法。Smucker 等评价了枕颈和颈胸连接区域的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损伤的价值。结果发现大量文

4、献认同对于上述两个区域的颈椎损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 Mark 等文献回顾了齿状突骨折的治疗现状。在成人颈椎骨折的患者中,齿状突骨折的发生率高达 9-15%。术前齿状突骨折应行影像学评价,判断骨折的连续性。按传统分型方法,I 和 III 型齿状突骨折被认为是稳定型骨折,常采取非手术治疗,II 型基底部骨折是不稳定型骨折,治疗方法虽然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大部分人认为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后路寰枢椎融合,或前方齿状突螺钉固定。 Vaccaro 等对 Novel 胸腰椎骨折分类系统进行了一项可靠性的实验研究,提出了胸腰椎损伤严重度评分(TLISS) 。TLISS 包括 3 个主要方面:损伤机制,神经

5、功能状态,后柱韧带断裂情况等。作者对 71 例胸腰椎损伤患者使用循证医学方法行 TLISS 可靠性评价,认为 TLISS 可靠性很高。McLain 等比较了胸腰椎骨折后长节段和短节段固定的生物力学机制。胸腰椎和腰椎骨折患者适合选用长节段固定,如果采用短节段固定,而且没有能够提供足够的固定强度或前柱重建欠佳时,前柱完整性易丢失导致内固定失败。 McLain 等比较了胸腰椎骨折后长节段和短节段固定的生物力学机制,认为胸腰椎和腰椎骨折患者适合选用长节段固定,因为短节段固定不能提供足够的固定强度,前柱重建欠佳时,前柱的完整性容易丢失,导致内固定失败。 Oner 等在人体爆裂骨折模型标本上,对微创气球辅

6、助终板复位(BAER)骨水泥注入术进行安全性和生物力学评价。结论显示此法有效,但水泥渗漏较常见。使用 BAER 技术和后路骨水泥注入术可以很好地恢复前方椎体高度,但术中在移除气球后可出现部分椎体高度丢失,骨水泥渗漏比较常见。 Rampersaud 等回顾了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近况。胸腰椎骨折微创技术治疗理论上可行性很强,手术指征和手术技巧正逐步发展。目前常用的微创技术包括:(1)胸腔镜前路减压融合术,适用于前路减压、前柱结构重建;(2 )经皮后路张力带捆绑复位术,适用于后路张力带复位、间接增强前柱、增强前路固定、不可行前路固定时的替代方法;(3)经皮椎体气球辅助终板复位( BAER)骨水泥注入术,适用于终板复位、椎体高度重建;(4)经皮后路固定术,适用于短期固定便于活动或在伤后不稳时提供短期固定,另外最终固定还不安全时可暂时使用;以上几种方法联合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