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 沪科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212513 上传时间:2016-12-0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 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6届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 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6届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 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6届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 沪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6届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 沪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 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 沪科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 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 。 2 会利用纸带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 、 加速度 。 3 会利用纸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并能画出小车运动的 v 根据图像求加速度 。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1. 2. 实验过程 1 平行: 纸带和细绳要和木板平行 。 2 两先两后: 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 , 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 3 防止碰撞: 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 , 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 。 4 减小误差: 小车的加速度要适当大些 , 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 , 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 50 7个计数点为宜 。 注意事项

2、 5 纸带选取: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 , 舍弃点密集部分 ,适当选取计数点 。 6 准确作图:在坐标纸上 , 纵 、 横轴选取合适的单位 (避免所描点过密或过疏 , 而导致误差过大 ), 仔细描点连线 ,不能连成折线 , 应作一条直线 , 让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 , 落不到直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 热点一 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 【 例 1】 2013广东卷 , 34(1)研 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 1(a)所示 , 其中斜面倾角 可调 。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 50 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 (b)所示 , 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 4个记录点未画出 。 图 1 (1

3、)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 测量完毕 , 关闭电源 , 取出纸带 B 接通电源 , 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 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 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 , 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_(用字母填写 )。 (2)图 (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T _ s。 (3)计数点 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 _。 (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 , 减小误差 , 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 a _。 解析 ( 1) 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D 、 C 、 B 、 A 。 ( 2) 电源的工作频率 f 50 所以打点周期 f150s

4、s ,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T 5 0. 1 s 。 ( 3) 计数点 5 对应的瞬时速度等于计数点 4 、 6 间的平均速度,故 v5。 ( 4) 为了减小误差,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利用逐差法,即 3 3 3 a 答案 ( 1) A ( 2) ( 3)( 4) (1)运动性质的判断:看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特点 。 (2)瞬时速度求解:采用平均速度法求某一点的瞬时速度 。 (3)加速度的求解:计数点间距离的给定有两种:相邻计数点间距离和各计数点到 计算时后者要先转换为前者 , 如框图所示 。 【 变式训练 】 1 (1)在 “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 的实验中 , 下列方法中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5、 _(填正确答案标号 )。 A 选取计数点 , 把每打 5个点的时间间隔作为一个时间单位 B 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 舍去纸带上开始时密集的点 , 只利用点迹清晰 、 点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 、 计算 D 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 (2)某次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 2所示 , 纸带上 O、 A、 B、 C、 D、E、 F、 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个点没有画出 , 由图可知纸带的加速度为 a _, 在打 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的距离为_。 图 2 解析 ( 1) 选取计数点可以使用于测量的相邻点的间隔增大,在用直尺测量这些点间的距离时,误差较小,因此 A 正确;在实验中,

6、如果小车 运动的加速度过小,那么打出的点就过密,长度测量的误差较大,因此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些,而使小车加速度增大的常见方法是,适当增加挂在细绳下钩码的个数,以增大拉力,故 B 项错, D 项对;为了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应舍去纸带上过于密集和点迹不清晰的点,因此 C 项正确。 (2) 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 4 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 0.1 s ,设相邻计数点 O 、 A 、 B 、 C 、 D 、E 、 F 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车的加速度由逐差法有 a 即 a 2 m /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 D 点时纸带

7、的瞬时速度大小: vD m /s 。由于 s 0. 75 c m ,所以 s c m c m c m 。 答案 (1) (2) m /m /s c m 热点二 拓展创新实验 探究高考创新命题视角 以本实验为背景 , 通过改变实验条件 、 实验仪器设置题目 , 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教材 , 体现开放性 、 探究性等特点 。 视角 1 实验器材的改进 ( 1) 气垫导轨 替代长木板 可以保证小车做真正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2) 频闪照相机或光电计时器 替代打点计时器 视角 2 在新情景下完善实验步骤及数据分析 【例 2 】 ( 2014 全国大纲卷, 22) 现 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

8、。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 3 所示。拍摄时频闪频率是 10 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 5 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 知斜面顶端的高度 h 和斜面的长度 s 。数据如下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 g m / 图 3 单位: cm s1 s2 s3 s4 h s 据表中数据 , 完成下列填空: (1)物块的加速度 a _m/留 3位有效数字 )。 (2)因为 _, 可知斜面是粗糙的 。 解析 ( 1)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利用逐差法,得 2 2 知 T 1f 0.1 s 联立以上各式得 a 4. 30 m /2) 如果斜面光滑,根据牛顿第二定

9、律得,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a g m /a ,所以斜面是粗糙的。 答案 ( 1) ( 2) a m / 变式训练 】 略在 两种新科学的对话 一书中 , 提出猜想:物体沿斜面下滑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 同时他还用实验验证了该猜想 。 某小组依据伽利略描述的实验方案 , 设计了如图 4所示的装置 , 探究滑块沿斜面下滑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图 4 让滑块从离挡板某一距离 的斜面下滑 , 并同时打开装置中的阀门 , 使水箱中的水流到量筒中; 当滑块碰到挡板的同时关闭阀门 (假设水均匀稳定地流出 ); 记录下量筒收集的水量 V; 改变滑块起始位置离挡板的距离 s, 重复以上操

10、作; 测得的数据见表格 。 次数 1 2 3 4 5 6 s(m) (90 84 62 52 40 (1)该实验利用量筒中收集的水量来表示 _(填正确答案标号 )。 A 水箱中水的体积 B 水从水箱中流出的速度 C 滑块下滑的时间 D 滑块下滑的位移 (2)小组同学漏填了第 3组数据 , 若实验正常 , 你估计这组水量 V _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保持倾角 不变 , 增大滑块质量 , 则相同的 s, 水量 _(填 “ 增多 ” 、 “ 不变 ” 或 “ 减少 ” );若保持滑块质量不变 , 增大倾角 , 则相同的 s, 水量 _(填 “ 增多 ” 、 “ 不变 ”或 “ 减少 ” )。 (

11、3)下面说法中不属于该实验误差来源的是 _(填正确答案标号 )。 A 水从水箱中流出不够稳定 B 滑块开始下滑和开始流水不同步 C 选用的斜面不够光滑 D 选用了内径较大的量筒 解析 (1) 滑块从离挡板某一距离 s 处由静止沿某一倾角 的斜面匀加速下滑,并同时打开装置中的阀门,使水箱中的水均匀稳定地流到量筒中,说明量筒收集的水量 V 与滑块运动的时间成正比,可以用来表示滑块下滑的时间。 (2) 由位移公式 s 12s 与 量筒收集的水量 V 与滑块运动的时间成正比,所以 s 与 1 、 3 两组数据, 则有3.0 m (m L)2,解得 V 73 m L 。若保持倾角 不变,增大滑块质量,则相同的 s ,滑块运动的时间不变,水量 V 将不变;若保持滑块质量不变,增大倾角 ,则相同的 s ,滑块的加速度变大,滑块运动的时间将减少,因而水量 V 将减少。 ( 3)无论选用的斜面光滑不光滑,在同一条件下,加速度不变,不会产生误差,选择 C 。 答案 ( 1) C ( 2) 73 不变 减少 ( 3)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