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阳一中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21885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揭阳一中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揭阳一中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揭阳一中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揭阳一中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揭阳一中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揭阳一中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揭阳一中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揭阳一中 2013 届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 史一、选择题:(共 30 题 6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对材料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选项 史 料 解 读A “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 天子授民授疆土,诸侯将土地的所有权转交给子孙后代B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制的目的是将邦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C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 宗法制的具体内容,封国不是完全独立的,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D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诸侯必须定时朝觐,进贡 出兵劳役等2云梦秦简中记在了一段秦律,大意为:有贼入甲家,伤了甲,甲呼喊有贼,

2、其四邻、里典、伍老都外出,没有听到呼喊。在论处的时候,四邻外出,可以不受责罚;里典、伍老即便不在,也不能免责。这段秦律最能说明A地的治安形势非常严峻 B当时地方基层的管理方式C秦律采取轻罪重罚的原则 D实施暴政是秦朝骤亡的主要原因3右图是 2012 年在香港拍卖到两亿多港币的中国宋代葵花洗。这件瓷器盘口状如六瓣葵花,胎质细洁,釉呈天青色。结合所学知识,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该瓷器可能是北宋汝窑出品 B拍卖到天价,定为民窑烧制C釉色为天青,是白瓷的成熟代表 D该瓷器采用了典型的青花瓷工艺4中国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由江南农民织成“紫花布”,曾是 19 世纪30 年代风靡英国的绅士服装衣料。据此可

3、知A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当时中国棉纺织生产方式领先英国C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在海外受到欢迎 D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5英国学者罗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传统文化有三个显著特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用表意符号书写而非拼音文字 B崇尚道德伦理而非宗教信仰C用科举文士理政而非世袭贵族 D崇尚通俗艺术而非高雅艺术6中国女性的传统服饰崇尚红色而忌讳白色,但是晚清民初以后“通都大邑之女子,无不穿一套缟素(白色)衣裳矣。 ”这种变化主要受A经济水平的影响 B民族危亡的影响C民族工业的影响 D西洋风尚的影响720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

4、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论战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是否经过奴隶制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及特征等问题进行。这一论战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C “双百” 方针得到贯彻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81953 年底,美国情报部门一封电报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日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 ”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A中国提出“一边倒”外交战略 B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C中国缓和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 D中国和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9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 广交会”) ,既是新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

5、,也是外交工作的“晴雨表”。周总理在论及其创办的国际背景时说:“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 ”据此判断,首届广交会应该创办于A1947 年 B1957 年 C1977 年 D1987 年10 “撇开了以氏族和胞族为基础的四个旧部落,代替它们的是一种全新的组织,这种组织是以曾经用诺克拉里试验过的只依居住地区来划分公民的办法为基础的。 ”材料描述的现象发生在A梭伦改革时期 B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D查士丁尼在位时期11有学者评述某部法律“对于受压制的平民来说,它不仅在书面上给予他们以安全感,而且全面保障他们反对贵族法官在刑事判决方面滥用职权。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位学

6、者所评述的法律是A 十二铜表法 B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C 美国 1787 年宪法 D 拿破仑法典12 “在传统中国,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宗法因素决定的,而在传统欧洲,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契约规定的。”能够得出与此观点史论一致的是A古雅典的民主政治 B古希腊的人文主义C古罗马的法律原则 D卢梭的政治学说13马丁路德在一次布道中说:上帝的天国并不在于可以接触或看得见的外物,乃在于信仰。他说的“外物” 包括 神职人员 苦修行善 阅读圣经 购买 “赎罪券”A B C D141689 年,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人人放弃其自然法的执行权而把它交给公众,这样,就授权社会,或者授

7、权给社会的立法机关,根据社会公共福利的要求为他制订法律,而他本人对于这些法律的执行也有尽力协助的义务。 ”引文表明他主张A君主立宪 B人民革命权利 C社会契约 D三权分立15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 ”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突出体现了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16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中,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他都做到了”。因此在改革后,俄国地主

8、有权A自由买卖领地内的农民 B保留原有土地的所有权C没收农民的私有财产 D对领地上农民进行司法审判1719041905 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对此,一些中国人当时就发表评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失皎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俄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 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 这些中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 这场战争直接引发十月革命A B C D18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 “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3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

9、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分权制 C联邦制 D总统制 191903 年,梁启超曾记载:(此电)由大西洋发,循前此欧洲与东方通行之旧线至马尼刺,复由马尼刺用新海电至旧金山,经美洲大陆复还纽约。发电时十一点五十五分,接电时间十二点四分三十秒,相距仅九分零三十秒。他所描述的是下列哪一项新发明A电报 B电车 C发报机 D电磁感应20法 菲利普 埃尔朗热在克雷孟梭传中写到:“公社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如果想到有朝一日人家会说他们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作者认为A巴黎公社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产物 B巴黎公社受马克思主义影响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 D巴黎公社

10、是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2120 世纪 20 年代初,美国的“红色恐惧”浪潮到达顶峰,政府逮捕了数千名被怀疑为激进分子的人,国会还通过法律将持不同政见的外国人驱逐出境。与美国这一行动密切相关的是A中国五四运动爆发 B德国法西斯势力猖獗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苏联基本实现工业化221937 年,罗斯福以压倒性优势连任美国总统。他乘胜而进,提出改组法院以便在最高法院增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 50%的人民表示反对。这说明A经济危机迟迟未能解决 B国家干预经济不得人心C分权制衡理念深入人心 D美国人民缺乏宪政精神2320 世纪 30 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 妇女的天职在教养

11、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C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24 “经过 20 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开始于1979 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直到 1980 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 ”“新的政治浪潮”主要包括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推行私有化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增加政府的公共开支A B C D25 “艺术家、画家、雕塑家以及诗人、音乐家、剧作家、小说家,他们都在拒绝旧习惯,传达他们对世界的想象,而非容易被理解的客观真实。 ”这种强调主观感受的潮流被称为A新古典主义 B浪

12、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二、非选择题:(共 2 题 50 分。其中 26 题 28 分,27 题 22 分。 )26 (28 分)历史观是历史认识的方法,是一种历史思维,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几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材料二:18 世纪中期,德国哥丁根学派最早提出西欧中心理论。这种历史观大肆宣扬西欧白色人种的优越,认为西欧的历史是整个人类普遍的历史,始终是人类历史矛盾运动的中心,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应以西欧的历史来认识和剪裁,欧美以外诸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13、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在 19 世纪的世界历史的研究与世界史的编纂实践中,充满着“西欧中心论”或可称之为“ 西欧中心史观 ”。 据全球化和全球史等4材料三: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 1955 年最先明确提出“全球史观”问题。他认为今天历史学著作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全球性,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这样才能抛弃西欧中心论的偏见,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据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等(1)据材料一,指出司马迁研究历史的基本思想。简述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 (6 分)(2)据材料二,概述“西欧中心论”的主要内容。分析在 19 世纪世界历史的研究中充满“西欧中心论”的原因。 (10 分)(3)阅读材料三,与“西欧中心论”相比, “全球史观”有哪些突破?简述“ 全球史观”产生的社会条件。 (8 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历史观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4 分)27 (22 分)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下材料,回答问题。阶段 时间 政治选择第一阶段 18601911 年 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第二阶段 19111913 年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第三阶段 19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