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央性颈脊髓损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121105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中央性颈脊髓损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急性中央性颈脊髓损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急性中央性颈脊髓损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急性中央性颈脊髓损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急性中央性颈脊髓损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急性中央性颈脊髓损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中央性颈脊髓损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急性中央性颈脊髓损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关键词】 颈脊髓损伤急性中央性颈脊髓损伤综合征是较常见的脊髓不全损伤类型之一,多见于颈髓损伤。诊断和治疗很具特点,预后较好。我院自 1997年 5 月2005 年 5 月,收治该综合征 21 例,就其中 17 例资料完整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7 例,男 14 例,女 3 例。年龄2369 岁,平均 45 岁。致伤原因:跌倒伤 8 例,车祸伤 5 例,高处坠落伤 4 例。自受伤至入院治疗时间为 1.548h,平均 9.5h。1.2 临床表现 伤后有 13 例表现为上肢瘫痪重(肌力级) ,下肢瘫痪轻(肌力级) ;4 例伤后

2、四肢全瘫,但脊髓体克期过后表现同前 13 例。皮肤浅感觉减退或消失,但深感觉存在。有尿潴留者 7 例。本组有 15 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头面部软组织损伤,其中头皮裂伤 4 例,并发脑震荡者 2 例。1.3 X 线检查 均可见颈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2 例2C1、C2 骨折,1 例 C3、C4 半脱位,1 例 C6、C7 半脱位,伴有椎管狭窄 4 例,OPLL 1 例,颈椎明显退行性变 6 例。1.4 MRI 检查 本组有 13 例行颈椎 MRI 检查。在 MRI 上显示不同程度的颈髓 MRI 信号异常改变,其信号改变可归纳为:(1)水肿,显示受损部位颈髓增粗,信号明显增强,本组 9 例。(2)出血

3、,可见受损部位颈髓增粗,髓内有不规则的信号减低区,本组 2 例。 (3)受压,受损椎间盘向后突入椎管内压迫脊髓,使受局部弯曲变形、移位或出现凹陷,受压颈髓出现以增强为主的异常信号,本组 2 例。1.5 治疗方法1.5.1 非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一经确诊,即常规行颅骨牵引或颌枕带牵引,其重量为 2.03.0kg,持续牵引 23 周后改用石膏围领或颈托固定 68 周。牵引期间,应用地塞米松、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静滴,持续 57 天。1.5.2 手术疗法 本组 5 例采用手术治疗。其中 2 例在 MRI上显示颈椎间盘明显后突,于伤后 7 天及 10 天行颈椎前路钻孔减压及植骨融合术。3 例伴有较严

4、重的椎管狭窄或 OPLL 者,于伤后11.5 个月施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31.6 结果 本组无死亡病例,随访 656 个月,平均 34 个月。按 Frankel 分级,11 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5 例恢复至 D 级,但遗留双手内在肌萎缩,肌力级,生活基本自理。1 例伴颈椎管狭窄的高龄患者由 B 级改善到 C 级,遗留双下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征阳性,肌力级。2 典型病例患者,男,42 岁。骑自行车不慎摔伤,伤后感颈部疼痛、四肢不能活动 2h 入院。查体:神志清,颈上段压痛;双上肢肌力 0级;双下肢肌力级。皮肤浅感觉消失,深感觉存在,尿潴留,病理征(-) 。颈椎 X 线平片示:C2 椎体前下

5、缘撕脱骨折。MRI 示:C2 节段颈髓中央管周围水肿。入院后给予颅骨牵引,大剂量地塞米松、甘露醇等治疗;第 3 天开始自下肢远端开始恢复肌力。伤后 3周小便可以自解。随访 48 个月,除双手内在肌萎缩、肌力 级外,其余肌力均达级,生活能自理。3 讨论3.1 急性中央性颈脊髓损伤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特征 本病通常因过伸损伤所致,当颈椎遭受过伸暴力时,颈髓可被椎体后缘与椎体后部的黄韧带褶皱相互挤伤,导致以颈髓中央管为中心的4损伤。损伤后,其主要病理变化为中央管周围出血、水肿,严重者可出现脊髓中央坏死1 。MRI 问世以后,学者发现在以前诊断为颈髓过伸损伤的病例中,有相当部分存在急性椎间盘突出2

6、,当颈椎间盘急性突出后,一方面使颈髓受压,由于灰质组织脆弱,代谢率又高,血供要求比白质高 56 倍,故灰质容易损伤,且伤后容易出现症状3 。另一方面,突出之椎间盘可压迫脊髓前动脉,致颈髓中央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不完全脊髓损伤,其特点为:(1)上肢瘫痪重于下肢;( 2)皮肤浅感觉障碍,深感觉存在;(3)大小便功能障碍。根据其临床特征,诊断较易,但应与脊髓休克鉴别。脊髓休克在伤后 24h 左右即可开始恢复,上下肢同步且不留后遗症。而伴有脊髓休克的急性中央性颈髓损伤综合征的恢复顺序是下肢运动功能首先恢复,膀胱功能次之,最后是上肢功能,手的功能恢复最慢,感觉恢复无一定顺序。3.2 治疗方法的选择

7、本病在急性期一般不考虑手术,只有极少数损伤后表现节段性不稳、症状加重并确有致压物存在者方可考虑手术,否则可加重损伤。有手术指征者,应在后期病情稳定后进行。本组根据颈椎颈髓损伤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获得了满意疗效。我们认为,在治疗方法的选择方面,应掌握如下原则:(1)诊断一经确立,应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临床表现较轻者,可在 12 周水肿消失而神经功能得到恢复。 ( 2)伴有急性椎间盘突出、临床表现较重者,应考虑行颈椎前路钻孔减压加植骨术。 (3)5伴有颈椎管狭窄或 OPLL 者,以施行颈椎后路减压术为宜。 (4)颈椎不稳者,可行颈椎固定术,有助于减轻颈脊髓的继发性损伤和促进其功能恢复。本组 5 例采取手术治疗的病例,经 1218 个月随访,效果满意。【参考文献】1 过邦辅,陆宸照. 颈椎损伤并发脊髓中央症群的发生机理和治疗. 中华骨科杂志,1985 ,5 (3):162-165.2 Davis SJ,TeresiL M,Bradley J,et al.Cervical spine hyperetension injuries:MR findings.Radiology,1991,180:245-251.3 A.H.克伦肖.坎贝尔骨科手术大全.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16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