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121103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肌肉注射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8-07-03 14:20:00 作者:郭娟 编辑:studa0714【关键词】 并发症 发生原因 预防措施 治疗措施肌肉注射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因为人体肌肉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后,可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在进行注射时,我们可选择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进行肌肉注射。由于肌肉注射是有创性的操作,在临床实践中常引起一些并发症。现总结如下。1 药液回渗1.1 判定标准 注射部位有肉眼可见的药液或血液;注射部位皮肤变色(脱色或着色);注射部位组织变形(萎缩或水肿 )。1

2、.2 发生原因 常规肌内垂直注射方法有关,注射用药物的总量和药物的性质;注射的速度;注射针头的内(外)径 ;注射后留(拔) 针的时间; 进针的深度;注射部位情况如肌肉的大小、组织的弹性、有无水肿和硬节等;全身情况如有无休克、出血性疾病等; 其它如拔针后按摩注射部位等。1.3 预防措施 药液回渗的危害不仅在于影响用药剂量的准确性,还会引起注射局部疼痛、组织变形(萎缩或水肿)或变色(脱色或着色) 等注射相关并发症。华慧娟1、谢少清2等介绍 Ztrack肌内注射法和气泡封堵肌内注射法,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药液的外渗:Ztrack肌内注射法在注射前以左手中指和无名指使待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侧移( 皮肤

3、侧移 1 cm 左右), 然后以左手食指和拇指朝同一方向绷紧固定该部位皮肤,维持到拔针后,迅速松开左手,此时侧移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位置还原,原先垂直的针刺通道随即变成 Z 型;气泡封堵肌内注射法是在注射前用注射器抽吸药液时使针筒内也抽入少量空气,随药液注入(约 0.20.5 ml),最后注入的少量空气在局部形成单个气泡,对注射后药液回渗可起到一定的封闭阻止作用。张翠清3等认为肥胖的患者采取臀大肌注射时应选择适当长度的注射针头可减少药液的外渗。2 局部硬结是最常见的肌肉注射并发症,常发生于长期肌肉注射的患者。注射局部皮肤发红,凸起。接触时,患者有疼痛感。在同一部位再次注射时患者疼痛明显,并且护士推

4、药困难。2.1 注射后出现硬结的原因 久病卧床,体弱消瘦患者; 局部血循环不良,药物吸收缓慢; 注射深度不够,药物注入脂肪层,不易被吸收,形成硬结; 注射油剂,刺激性强药物或经常在同一部位注射,局部组织屡受刺激。 2.2 预防 对体质较差,局部循环不良者,注射后可行局部热敷,或用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局部外敷,以利药物吸收; 注射难于溶解的药物前 ,充分振荡摇匀,使药物完全溶解后,再行注射; 注射难于吸收的药物,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给肥胖患者注射时,应作深部肌肉注射; 长期注射患者,应有计划的轮换注射部位。2.3 治疗措施 孙冠兰4经临床实践证明芒硝大黄外敷治疗肌肉注射硬结症效果良好;田庆5、周秀新6

5、等认为半导体激光器照射治疗,硫酸镁湿热敷,金黄散调和蜂蜜湿敷都可以治疗肌肉注射所引起的硬结。3 感染常见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化脓、全身血象升高、体温升高。3.1 发生原因 注射器过期或者在抽药过程中污染活塞、乳头、针头;皮肤消毒不彻底。3.2 预防措施 注意检查注射器的有效日期,不使用过期产品;注射器及针头如有污染应立即更换;严格进行无菌操作。3.3 治疗措施 给予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手术切开引流。4 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是臀大肌肌肉注射时最易损伤的神经,临床表现患侧肢体肌肉萎缩,走路跛行。4.1 发生原因 注射部位定位不准;注射药量过大或者推药速度过快7,84.2 预防措施 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6、根据药物的剂量和性质决定进针的深度。4.3 治疗措施 损伤后及时处理,给解痉药物,尽快恢复患肢血液循环;局部用 50%的硫酸镁湿热敷;同时给于神经营养药物,增加神经的营养;朱锦宇9等研究认为可以对损伤的神经进行基因治疗;王景柱10等认为采用内服西药、外敷中药,并辅以针灸、按摩等治疗坐骨神经损伤,也收到较好的效果。5 晕厥 也称为晕针,表现为心跳加速、呼吸短促、面色苍白、出冷汗。5.1 发生原因 心理因素和疼痛反应,精神紧张过度或药物刺激性强、推药速度过快而引起剧烈疼痛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头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患者体质虚弱或过度疲劳而使应激能力下降。5.2 预防措施 注射前做好准备工作:让

7、患者充分休息防止疲劳;做好解释工作,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注射时用交谈或听音乐的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提高注射水平两快一慢,达到无痛注射目的。刘红梅11等认为肌肉注射前拇指按压局部可以减轻注射时疼痛;姚秀华12采用改良注射法即用持针的手掌尺侧缘快速叩击注射区外的皮肤(一般为注射区的右侧或下侧 )后进针,转移其注意力 ,缓解紧张心理,可以减轻痛感;黄英英13认为采取三指持针注射法能有效的减轻疼痛。三指注射法即正确穿刺后,左手松开绷紧的皮肤,抽动活塞无回血,以食指中指固定针筒,拇指缓慢推药,右手食指和中指在进针周围轻轻敲打,分散患者注意力,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5.3 治疗措施 让患者平

8、卧,口服葡萄糖水。6 断针6.1 发生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肌肉不松弛;操作时手法不对,进针角度掌握不好;用力过猛,碰到骨头或疤痕、硬结处;针头质量差6.2 预防措施 注射前仔细检查注射器质量,针头与针栓连接处是否牢固; 嘱患者取舒适体位,肌肉放松; 进针时避开疤痕、硬结。6.3 治疗措施 一旦出现折针,不要慌张,嘱患者不要移动,用血管钳钳住外露于皮肤的针梗迅速拔出;如果针梗完全进入肌肉,马上请外科大夫切开取出断针。气囊导尿管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留置导尿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医疗护理技术,以解决各种原因导致的排尿困难、尿潴留或较大手术术中术后的尿液引流、危重病人或急性肾衰的尿量观察等,均需留置较长

9、时间的导尿。这是一个简单的技术,但常出现一些并发症。现将常见的一些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谈谈个人体会如下。1疼痛留置导尿一般仅稍有不适,不会产生疼痛;出现疼痛常见有两种。11刺痛或灼痛111产生原因置管时动作欠轻柔或导尿管涂抹润滑剂过少,插管时擦伤黏膜所致。1.1.2防治办法置管时动作轻柔、多涂抹润滑剂,最好涂抹润滑止痛胶,可减轻或避免疼痛。1.2持续胀痛1.2.1产生原因多为置管时一见尿液流出就匆忙向球囊注入液体或见尿后虽然将尿管向膀胱送入 35cm 才注入液体,但在向气囊注入液体前,尿管已向外脱出,球囊位于后尿道,此时向球囊注入液体,球囊却在后尿道膨胀,因压迫不仅使病人感到持续胀痛,而

10、且可能造成后尿道出血,形成后尿道瘢痕,导致排尿困难。1.2.2防治办法将球囊内液体抽出,重新将尿管向膀胱内放入,见尿液流出后再放入 34cm,用手固定好,再向球囊注入液体。2出血导尿后尿管周围有时有溢血,常引起患者或家属紧张,甚至发生医疗纠纷。21原因常常是尿道黏膜或其血管损伤而致出血。 (1)动作欠轻柔;(2)方向不对,尿管的尖端紧抵黏膜,用力插入时损伤黏膜;(3)润滑剂太少。22防治措施当黏膜损伤较轻出血少时,无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止血,但需清洁尿道外口及尿管上的血迹,并向尿道外口及尿管喷洒“洁攸神”,以防感染。若损伤黏膜较大血管出血较多时,需向外牵引球囊压住膀胱颈,勿使血液倒流入膀胱而堵塞

11、尿管;局部及静脉应用止血药,一般能止血;若仍出血则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出相应处理。23预防措施应该在导尿前向患者讲明导尿的目的、方法,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其肌肉放松,防止尿道痉挛。尿管上应多涂抹润滑剂,若使用润滑止痛胶更好,以减轻疼痛减少导入尿管时的阻力。导入时应按解剖方向进入,若遇阻力勿过于用力,应改变方向缓缓进入,则可避免尿道损伤。3尿管脱落尿管脱落后需再次置入,这样会增加病人痛苦,导致患方的不满,故应尽量避免。31原因(1)球囊注水量过少扩充度不够,不能起到固定的作用,而自行脱出;(2)注水过多超过球囊最大容量,致使球囊破裂而自行脱出;(3)球囊质量差自行破裂脱出。32预防措施导尿前一定要认

12、真,检查尿管是否为合格产品,是否是过期产品,气囊是否漏气;球囊内注入的液体量应该按照该球囊尿管的规定略少于其最大容量,过多易破裂,过少则易自行脱出。4尿管不通畅尿液不能通过尿管腔流出,而从尿管周围溢出。41原因(1)尿管腔被血块或沉渣堵塞而致不畅。 (2)当空气充盈球囊时,球囊悬浮在尿液面上,尿管打折致使尿管不通畅。4.2防治办法(1)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膀胱及尿管,以冲出血块或沉渣。 (2)抽出空气换液体注入球囊。5无法抽出球囊内液体,以致不能取出尿管5.1原因导尿管质量差,水囊通道之管壁因体温影响变形膨胀而闭塞通道;向球囊注入盐水形成结晶致使球阀失灵;注入之液体内含有沉渣或纤布之纤维等异物。

13、5.2处理办法在 B 超引导下用细针经膀胱穿入球囊抽出液体;用输尿管导管之支架钢丝,从阀门套插入疏通球囊管腔或直接刺破球囊,从而拔出尿管。5.3预防措施置管前认真检查球囊、尿管质量是否合格,球囊注水后能否抽出;注入之液体必须清亮无沉渣及异物;切勿用盐水,而用注射用水,以免结晶形成致使尿管阀门失灵1 。6尿管拔不出球囊内液体已完全抽出,但仍无法取出尿管。6.1原因留置尿管时间过长,球囊周围形成结石;若强行拔出尿管,则易损伤膀胱颈、括约肌、尿道,致膀胱、尿道大出血,导致以后的尿失禁、尿道瘢痕性狭窄。6.2处理办法B 超在膀胱区进一步明确,若为结石先行 ESWL(体外振波碎石)之后可顺利取出尿管。6

14、.3预防措施留置尿管时间不宜过长,若超过 3 周应更换尿管;若需长期留置宜膀胱造瘘;每天使用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冲洗尿管 12 次。7感染感染是留置尿管难以避免的常见并发症。20 世纪 80 年代金锡御教授即有报道持续性冲洗法留置尿管,48h 后即有 50%,72h 后即有 90%100%发生菌尿;封闭性留置尿管 5 天后也有 20%发生菌尿;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也越高 2 。预防措施:使用质量好的尿管可减少感染率(硅胶尿管较其他类型,尿管感染率低,而银合金水凝胶包被的乳胶导尿管可减少细菌的繁殖和生长) ;缩短留置尿管日期;使用密闭式引流。8尿道狭窄取出留置尿管后,在近期或远期可发生排尿困难尿线细的现象。8.1原因(1)尿道损伤,如前所述;(2)尿管过粗,压迫尿道黏膜致缺血坏死瘢痕形成;(3)留置时间过长感染致瘢痕形成。8.2预防措施(1)防止导尿时损伤,前已有所述;(2)选择优质尿管减少感染减少尿管对黏膜的刺激;(3)尿管不宜太粗成人以 1618 号尿管为宜。8.3处理方法尿道扩张,若多次扩张无效,则需手术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