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艺名词解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20782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工艺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服装工艺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服装工艺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服装工艺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服装工艺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装工艺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工艺名词解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服装工艺名词解释题纲1、服装工艺:P1(2006 年高考题)答:所谓服装工艺即指从服装量体、结构制图到排料、画料、裁剪、缝纫、熨烫等整个成衣加工成型过程。主要由服装结构制图、纸样设计(俗称打版)和服装缝制两大部分组成。2、服装制图:P3答:服装制图主要是指结构制图及其成衣最终样版的绘制方法及绘制程序。将服装设计意图转化为服装制作标准纸样,进而绘制出生产所需的系列样版,是组织和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之一。3、结构制图规则:P3答:结构制图规则主要是绘图线的使用方法,即先作基础线,后作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线。在作基础线时应先定长度,后定宽度,由上而下,从左到右进行。一定形式的制图线能正确表达一定的制图内容

2、。4、服装基础工艺:P68答:服装基础工艺是缝制工艺的基础部分,是成衣制造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手针工艺、机缝工艺和熨烫工艺等。5、手针工艺:P68(2005 年高考题)答:所谓手针工艺也称手工缝纫,指不用机械而以手用针在布料上穿刺缝纫的方法,其针法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是服装缝制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艺。6、平缝针:P69答:也称为纳针,拱针,是一种一上一下,顺向等距运针的针法。该针法线迹均匀,顺直、可抽缩,常用于服装袖山、口袋的圆角等需要收缩或抽碎褶之处。7、 针:答:也称做假缝针或定针,用于暂时固定,如两层布料车缝前将它们事先固定;或永久性固定,如夹衣的里、面在缝份儿处的固定。8、打线针

3、:P70(2004 年高考题)答:用棉线在两层衣片上做对应标记,一般采用白棉线,因为棉纱线软而多绒毛,不易脱落,且不会褪色污染面料。9、纳针:P70答:也称八字针,是一种将多层布料牢固扎缝在一起的针法。针距均匀,斜向平行,而行与行之间呈“八“字形,布料底层只有若隐若现的细小线点。该针法多用于纳驳头和领子等。10、三角针:P72 (2007 年高考题)答:也称黄瓜架或花绷,是用在服装折边口上的一种针法,在折边处呈“X”形或“V ”形线迹,而面料表面仅有细小的点状线迹。11、勾针:P72答:也称回针,是一种进退结合的针法,有顺勾针和倒勾针两种形式。12、环针:P72答:是一种将衣片边缘毛丝包锁住,

4、使其不脱散的针法。13、 针:P73答:也称缭针、折针,是一种按一个方向进针,把一层布的折边连接固定的针法。常用于袖口、下摆等部位,也可用于服装表面镶拼装饰片的固定。 针分明 和暗 两种针法,明 正面不露线迹,有线迹,暗 两面都不露线迹。14、平缝:P83答:也称合缝,是机缝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缝型。15、锁针:P74答:是一处将缝线绕成线环后串套,把织物毛边锁住的针法,它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装饰性,多用于扣眼的锁缝。16、搭缝:P83 (2010 年高考题)答:将两块布料搭叠车缝的方法,多用于衬或暗藏部位的拼接。17、坐揖缝:P83 (2004 年高考题)答:在平缝基础上将缝份倒向一侧,

5、并车缝固定缝份的方法,起固定缝口、增加牢度和装饰性的作用,如用于裤子的侧缝、后缝等处。18、压缉线:P84答:也称扣压缝,是将上层面料边缘向里折扣,缉在下层面料上的一种方法,多用于装贴袋。19、卷边缝:P84答:将布料的边缘两次翻折扣净后车缝的方法,多用于下摆、裤口、袖口等处,有内卷和外卷两种形式。20、双包缝:P84答:是一种正、反两面均有明线而不露毛边的缝法,分为内包缝和外包缝两种形式。21、来去缝:P85答:也称筒子缝,是一种将布料正缝再反缝的方法,正面无明线,反面无毛边,多用于女衬衫、童装的肩缝、摆缝等处。22、漏落缝:P86答:也称灌缝或贯缝,是一种将线迹隐藏于缝口中的方法。23、包

6、边缝:P87答:用布片或布条将缝口包住的方法,有光边型和散口型两种形式,多用于绱腰头、滚边等。24、熨烫工艺:P88答:熨烫是服装加工过程中的热处理工序,通过使用专门的工具与设备对面料或服装加温、加压、加湿,使之变形或定型,从而达到缝口平整、服装造型丰满、富友立体感的目的。25、平烫:P90答:将衣物放在垫衬布上,依照要求烫平,该方法多用于面料的预缩、去皱和衣物的整理。26、起烫:P91答:处理织物表现的水花、极光或倒绒现象的熨烫方法。27、分烫:P91答:又称劈烫、分缝、劈缝,是将缝份分别倒向两边烫平的方法。28、倒烫:P91答:又称倒缝,是将缝份倒回一侧的方法。29、扣烫:P92 (200

7、8 年高考题)答:将衣物的折边或缝份处按要求扣压定型的方法,常用于服装下摆、里子的缝份、贴袋等部位,有平扣烫、缩扣烫方法。30、归拔:P93答:利用毛织物的可塑性,通过湿热处理使衣片的平面塑造成符合人体的立体结构的方法。31、袖开衩:(2009 年高考题)答:袖开衩是指袖口的位置沿袖长方向上的开口,式样和处理方法有多种,同样的处理方法有时也用于服装的其他部位,如领口、下摆等,通常有活开衩和死开衩之分。32、毛板:(2004 年高考题)答:将裁剪图中的各个部位沿着轮廓线剪下,便可得到净板,在净板的基础上加放出缝份,得到的即是“毛板” 。服装结构设计题纲结构设计名词解释1、平面构成法:练习册 P1

8、答:平面构成法是以服装效果图为依据,运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在纸上或布料上绘制出该款式的平面结构的设计方法。2、立体构成法:练习册 P1答:立体构成法是直接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塑造服装的设计方法,其方法是用专用纸或坯布铺在人体模型上进行款式造型,然后用大头针固定,确定其轮廓。3、服装结构设计:书 P1答:服装结构设计是现代服装设计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从艺术造型到缝制工艺的蹭环节,是实现造型效果的根本手段之一。4、服装制图符号:书 P2答:服装制图符号是传达设计意图,沟通设计、生产和管理部门之间的技术语言,是组织和指导生产的技术文件之一。5、上裆:书 P22答:上裆部位是指腰节到臀股沟之间的部位,

9、它覆盖人体的腹部,两侧髋骨部及臀部等,是裤子结构设计的重点与难点部位。6、下裆:书 P23答:下裆部位是指臀股沟到裤口之间的部位(亦称裤筒) ,它覆盖着人体的下肢部,是裤子结构诉另一组成部分。7、后翘:书 P22答:后翘是指后腰线在后裆缝处的抬高量,是为了满足人体蹲、屈等活动的需要。后翘实际上增加了后裆斜线的长度,大小一般在 2.5cm 左右为宜。8、原型:练习册 P13答:原型即原本的形。服装原型是指服装结构制图或打制样板时所依据的基础样型。服装原型是以具体的人体尺寸和外形为依据,把立体的人体体型再现于平面的纸面上,是人体体表的平面展开图。9、衣身结构:练习册 P13答:衣身结构是指在服装结

10、构中,相对于人体腰围线以上的部分。10、胸高点:练习册 P13答:在衣身原型中,胸高量是为了解决女体的胸凸而设计的量,数值为 12 前领宽。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人体胸高情况,在原型胸高量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调整。11、合印点:练习册 P13答:合印点又称对位记号。在服装结构设计中,为了使服装各部件互相吻合,需要在各自裁片相对应的部位上标注合印点(对位记号) ,以备在缝制组合时作为参照,例如衣身结构中的前后合印点等。12、胸省:练习册 P13答:在服装结构中,前衣身腰围线以上所设置的省缝结构统称为胸省,如领省、肩省、袖窿省、腋下省等等,胸省是表现服装优美廓型,由平面到立体结构转化的重要结构处理形式。

11、 、13、胸省分解:练习册 P17答:胸省分解是指将衣身原型中的胸省分解为两个,或两上以上分省的结构设计过程。14、连省成缝:练习册 P17(2010 年高考题)答:连省成缝是指将两个相关联的省缝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分割缝,即为连省成缝,俗称断刀工艺。连省成缝是构成服装造型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缝既是结构线又是装饰线,女装中常见的刀背缝和公文线就是服装结构设计中连省成缝的典型应用。15、横背宽线:练习册 P18(2009 年高考题)答:横背宽线是设置在后衣身原型上,位于后领深线与胸围线中点并与胸围线平行的直线,是男装中重要的结构线之一。16、撇胸:练习册 P18(2007 年高考题)答:为使上衣胸

12、部平服合体,通常采用在领口的前中心处,去掉一个如同锥型省的倒置三角形结构,称为撇胸或者劈门。17、衣袖结构:练习册 P20答:衣袖结构是指服装结构中的袖子结构,是服装中的主要部位之一。18、袖深:练习册 P20答:袖深是袖子结构中决定袖山高度的量。人体肩端点到腋窝水平线之间的距离是确定袖深的依据。19、袖肥:练习册 P20答:袖肥是指在袖子结构中,袖根(袖深线)部位的围度,是决定袖型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20、插肩袖:练习册 P22(2008 年高考题)答:插肩袖是一种借肩设计的袖型,多为二片袖结构,广泛应用于服装款式的设计中。21、相关结构线:练习册 P22答:相关结构线是处于服装同一部位,需

13、要通过加工(缝合)而组合在一起的结构线(衣缝线) 。22、袖窿深均值:练习册 P23答:在衣身结构中,将前后肩端点至胸围线之间的距离的平均值,简称为袖窿深均值,是袖子结构设计的重要技术参数。23、冲肩:练习册 P23(2008 年高考题)答:冲肩是指衣身结构中肩端点到胸背宽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是影响服装肩部造型的重要因素之一。24、无领:练习册 P27答:无领又称领口领,是指领口处没有领子的一类领型,是以领口线的变化为设计重点,根据结构分为套头式和开襟式两种类型,该领型具有轻便、简洁、随意、流畅的风格特征。25、贴边:练习册 P27答:贴边又称挂面,是衣服门襟的反而比搭门尺寸宽的部件,一般用面料

14、制衣。26、领宽点:练习册 P27答:领宽点是领口结构中与人体颈根的肩领点相对应的结构点,领宽点的设计不仅决定着领口的宽度尺寸,它还是服装的着力点,在调节领口的合体度以及服装的整体平衡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27、关闭领:练习册 P28答:关闭领又称关门领,是衣领与人体颈部配合严谨、造型端庄的一类领型。关闭领有立领、翻领、立翻领等款式。28、立领:练习册 P28答:立领是条状的领子直立于衣身领口处,并围绕人体颈部的一类领型,如中式便服领、学生装领等。29、翻领:练习册 P28答:翻领是由贴近人体颈部的领座与翻折在外的翻领两部分组成的一种领型,按结构分为连翻领和装脚翻领。30、连翻领:练习册 P

15、28(2009 年高考题)答:连翻领是由相连的翻领和领座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翻领领型,有宽翻领、窄翻领、高领座和低领导座之分。31、装脚翻领:练习册 P28(2006 年高考题)答:装脚翻领与领座分开的一类领型,其中领座的结构与内倾式立领基本相同。32、袒领:练习册 P28 答:袒领又称平领,是一种连翻领,其领座宽在 2cm 以下,翻领较宽并披袒在肩部故称袒领或者披肩领,如海军领等。33、驳领:练习册 P30(2010 年高考题)答:驳领属开门领,是由连翻领与衣身驳头共同组成的领型,在众多的领型中最富变化且种类繁多,实用性强。34、驳口线:练习册 P30答:连接驳口基点与驳口止点的直线为驳口线,是

16、驳头翻折的基准线。35、翻领松量:练习册 P30答:翻领松量主要是控制驳领外口线长度的一个量,为使用方便,常将其转换成定数,进行表达和应用。翻领松量是驳领配制时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参数。36、驳头:练习册 P30答:驳头是指驳领服装中与衣领一起翻驳过来的门襟部分,驳口线、驳头宽、驳头外形是构成驳头的三要素。37、垂褶领:练习册 P32答:垂褶领是无领的一种装饰领型,因其装饰领部分在领口呈自然下垂形成优雅的垂褶而得名,这种领型适合选择柔软、下垂感强的面料制衣,衣领的部分可以自带也可以另外装上。38、叠驳领:练习册 P32答:叠驳领是一种衣领重叠在驳头上且有多层次的领型,是驳领的派生领型,不乏端庄优雅及富于动感风格。39、青果领:练习册 P32答:青果领是领子与衣身驳头连在一起(且没有缺嘴)的驳领,是燕尾服等礼服特定的领型。40、挖领座驳领:练习册 P32答:挖领座驳领是一种连翻领的领座挖下一部分达到内倾式立住的结构处理后,使翻领前部至驳口处能立起的领型,可以敝开或者关闭穿着,是一种实用与装饰兼备的两用领,常用在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