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业案例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19759 上传时间:2017-07-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农业案例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有机农业案例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有机农业案例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有机农业案例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有机农业案例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农业案例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农业案例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多利有机种植加都市农业 张同贵的“新农庄运动”在 2005 年创办多利农庄之前,“庄主”张同贵已经拥有了一项利润颇为丰厚的事业:多利川菜馆,当时在上海已经开了三十多家分店。和蔬菜供应商的接触中,张同贵被一个“真相”触动了:大多数菜农都有两块地,一块地里的产出主要卖给市场,另一块地自己吃间或送亲戚朋友。前一块地为了产量和卖相,会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和催生剂等,连种植户自己也不愿意食用;而后一块则相对清洁。事实上,自本世纪初以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富足程度的提升,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曝光,公众对于那些打“环保、健康”概念的食品的热衷程度也与日俱增。在诸如沃尔玛、家乐福、乐购等这样的大卖场里,专

2、门出售“有机蔬菜”的柜台开始蔚然成风,那些被用小包装塑封起来的蔬菜售价常常是普通蔬菜的数倍,但购买者仍趋之若鹜,愿意为之支付差价。“中欧世贸项目”联合“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 (COFCC)”共同发布的中国的有机农业:现状与挑战报告显示:1999 年之前为中国有机生产发展初期,产品几乎尽数都通过有机贸易商出口到日本、欧盟及北美等地;及至 2006 年,中国国内有机食品市场的销售额便达到了 56 亿元人民币,是当时出口值的 2 倍;到了 2010 年,这一数字预估已经超过了 100 亿元人民币,且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超过 30%的年增长率。“人们会越来越关注怎么吃得好,怎么吃得健康。” 张同贵说

3、。彼时正在中欧商学院进行 EMBA 学习的张同贵,也把自己的主攻方向锁定在了 “都市农庄”上,并将一本厚厚的商业计划书当做了毕业论文。通过对发达国家有机食品市场的研究,张同贵发现,即便在香港、台湾和日本这些邻近市场,有机农产品的消耗量占整个农产品的比例一般是 8%到 10%,而在大陆,就连在上海这个最注重健康意识的城市,也还不到 1%。卖掉餐馆种有机蔬菜多利农庄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大团镇,总占地面积 1750 亩,是目前上海规模最大的一家专业从事有机蔬菜种植与销售的有机农庄,世博会指定有机蔬菜特供基地。因为倡导自然、生态、健康,被誉为“绿色庄园 ”。张同贵,一个颇有豪气的四川人。在 2005 年创

4、办多利农庄之前,他是做矿产和贸易生意的,同时还经营着在上海有 30 家门店的餐厅多利川菜。为了专心做“有机”,为了筹措资金,他却将多利川菜转让了。“看到那些被过度耗尽的土地,我很难过。看到农夫无奈使用大量农药,我更担忧。”张同贵说,他身边一些朋友为了能吃到新鲜健康的蔬菜大费周折,有的甚至委托农村的远亲单独种菜和饲养猪。张同贵说,“有机蔬菜的市场定位是中高收入人群,在我们香港、台湾等地区,有机蔬菜大概占据 10%左右的市场,而内地一线城市连 1%都不到。 养一头猪,一年才长到 100 斤;养一只鸡,八九个月才长到二三斤。在多利农庄,无论动植物都是长得慢、价格高。养猪用的是红薯、米糠、菜叶子;鸡吃

5、虫、菜。蘑菇的下脚料、散养鸡的鸡粪,加上十几种不同品种的生物发酵菌再形成植物有机肥。在宽敞明亮的展示中心,记者见识了不少“奇珍异果”。迷你南瓜、水果玉米、绿色番茄“这里主要展示的是生态环境,以及融入风能、地热,以及太阳能利用的先进理念设施。 ”据总经理郭海介绍,“有机”就是不打农药激素,但实际上对土壤及水质都有严格的要求。在改良过程中,由于原本这块土地的水系并不完整,他们挖出近 20 米宽的河道将多利农庄与周遭土地隔开,作为独立水系利用水泵作为灌溉用水,引水入大棚再采取滴管、喷灌的方式。这使多利农庄几乎变成一个小的生态群,由于河道本身形成隔离带,土壤中有机物质一定程度抑制微生物,土地中虫卵较少

6、还能易于除草。该展示中心免费对外开放,至今旅游参观人数已累计达 50 万以上。高投入带来配送新模式多利农庄获得了国内国际各项有机认证。其宣传册上写道:安全、健康,历经 5 年的土壤无害化有机转换,坚持不施化肥和化学农药,杜绝使用除草剂和各种生产激素。连棚间和路边的杂草都完全采用人工方式铲除。不后悔的“百欧欢”有这样一群 “农夫”,他们播种耕地希望亲近自然,宣传有机旨在节能减排。他们中有许多老外远渡重洋来种菜。 “百欧欢”有机农场的创始人田月皎笑言, “百欧欢”在上海方言中的谐音是 “不后悔”,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所有为环保付出汗水的人,都不会后悔。记者从百欧欢有机生态农场获悉,农场自 2

7、007 年开业以来,最初只有 2030的本土消费者,大多数会员都是从港台地区或国外来上海居住的人士。现在,约有 50以上的会员是本地消费者。当农场举办采摘日、农夫市集活动时,许多上海妈妈会带孩子来亲近泥土,看看菜是怎么种出来的。有机蔬菜、肉类、杂粮、有机的蔬菜泥、水果泥、婴儿面粉都是十分畅销的食品。爱美的白领女性喜欢购买有机水果、蔬菜榨汁。继各种保健礼盒之后,时下有机食品套餐成为流行的送礼佳品,还有些企业直接购买礼品卡送人。来自台湾的邓美莲是百欧欢有机生态农场的会员,每周她都会收到一个菜篮子。针对不同人数的家庭,菜篮子分三档价格,而菜篮子的种类、份量由农场根据当季实际收成来决定,会员不能随意调

8、整更改。这种看似 “苛刻”的消费方式被称为 “社区支持农业”,时下正在欧洲、美洲、澳洲、日本等地流行。当然,并非所有的消费者都能接受这种超前的理念。百欧欢的另一位会员黄美娜则选择了购买储值卡方式,预先支付 1200 元、 2400 元或 4800 元,每周从有300 多种有机产品的目录中选择所需要的,由农场送货上门。邓美莲和黄美娜每个月在有机蔬菜、有机杂粮上大约花费 1000 元1500 元。有机菜的吃口和普通菜究竟有什么不同?她俩形容说: “有机菜吃起来很有菜的味道。”邓美莲说,有机菜中青菜、生菜等绿叶菜以及花菜的味道特别好。“烧菜时不需要特别加工,简单快炒一下就很好吃。我只放一点点盐,有时

9、甚至不放盐。不像普通蔬菜,需要放点味精来提鲜。”她说,“连我儿子都说,有机菜吃起来有甜味。”黄美娜说,吃惯有机菜,会对绿叶菜的味道特别敏感。她先生养成了每天中午吃自带生菜色拉的习惯。当然,并非所有的有机菜都有好味道。她感觉有些菜吃起来会有点老,像芹菜、荠菜,小青菜吃起来有一点苦味。有机农场项目是根与芽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项目之一。上海根与芽活动中心每年设计广泛的项目,其中有机农场是培植希望的农场使用有机种植的方法,同学们可以看到他们给环境带来的变化。【真实版“开心农场”】“我的菜又被偷了! ”网络上流行的“开心农场”,一定程度体现了公众对自然亲近的需求,可位于奉贤区庄行镇的乐田农场就是现实版开心

10、农场。“Lily 爸”的“史莱伯”农场打开乐田农场负责人潘涛的博客,首先看到的就是他宝贝女儿 Lily 灿烂的笑容,据“Lily 爸”透露,这张博客的头像就是 Lily 在乐田农场里拍摄的。潘涛说,最初自己和妻子都是留德“海归”,专业是“环境工程”。“拥有自己的农场是我多年的梦想。“在国外这些年,就想有一个自己的、干干净净的土地,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健康生活方式。 ”但钢筋水泥城市中哪里去找这样的地方呢?于是 Lily 爸爸想到了德国 19 世纪有位医生史莱伯创造的一种家庭休闲模式,即著名的“史莱伯花园”(德文:Schrebergarten)。当初,他为了让自己孩子有一个玩耍、亲近自然、学

11、习农活的空间,在莱比锡郊区开辟了一个私家花园,种花卉、草地、蔬菜和果树,搭休憩的小木屋和工具房,空闲时带一家人在花园里打理,享受乡间度假。之后这种模式迅速流行起来,欧洲有 300 多万个家庭有“史莱伯花园”,光德国就有超过 100 万个。“真正启动是去年年初,我的一个美国朋友,也是我以前的老板非常支持我,于是我就在上海郊区和周边物色土地。 ”潘涛说,如今“乐田家庭农场”早就变成了“大家的农场”,看到家长带着孩子玩得满头大汗却兴致勃勃,他由衷地开心。有机教育与散养教育 两个小孩子被 Lily 爸爸召集到瓜棚,第一步是认识 Lily 爸手上的番瓜,第二步是让孩子们去棚里比赛寻找成熟的番瓜。看到有的

12、家长帮孩子找,Lily 爸爸急着喊;“让孩子们自己找,家长们不要帮忙! ”每逢周末活动日,孩子们也会很有兴趣地跟着农民王伯伯来到育苗园。 “先用铲子铲出番瓜苗,小心别铲断根”王伯伯教孩子们从盆里移出小苗,这些 3-7 岁的娃娃们小心翼翼地捧着带着泥土的小苗来到种植区,用铲子松松土,挖个坑,放入小苗,埋土,浇水,每个步骤都由孩子和家长协作完成。有的家长第一次来,总是不放心孩子做这做那,这时候 Lily 爸爸就会鼓励家长们放手让孩子自己体验。“有机蔬菜贵在自然,教育孩子也一样,”“Lily 爸爸”还在网上发帖,征求愿意周末一同来“散养”孩子的家长们。家长纷纷跟帖回帖,几乎忘了农场的主业。乐田农场也

13、是采用“宅配”的方式。因为还处在“有机”的转换期,又是新品牌,所以价格比较便宜,一年 2000 元左右。“我们是 “有机”与活动相结合。 ”潘涛说,不同季节会推出相应的亲子活动,如春天会教孩子们扎稻草人、夏天会摆出充气游泳池供孩子们嬉戏,在乐田农场里,会定期举办类似的亲子活动俱乐部,会员家庭可以自行携带帐篷,如果一天玩不够,还可以在帐篷里过夜,第二天继续。【网上有机蔬菜“销路开”】随着菜价上涨,原本高不可攀的有机蔬菜价格似乎也不那么“遥远”了。加上网络直销蔬果食物经常有一些“进口货”、“稀罕货”,从 2009 年开始运营,目前网上最大的蔬菜直销商“菜管家”,如今已经俨然成为了不少市民的第二选择

14、。“买菜网”要“放心”菜市场的菜价稳中有涨,那被年轻白领所推崇的各种“买菜网”现在的情况如何呢?除了个别买菜网因为不堪菜价之高而被迫关闭,有几家还在正常运营中,类似于“菜管家”这样的网站依旧十分“坚挺”。“反正现在普通青菜都要比以前翻一番了,我就考虑上网看看有机蔬菜,价格贵一些但东西更放心一些。 ”在外企上班没时间逛菜场买菜的陈小姐说,自己在“菜管家”上花贵一些的价钱,得到的是比农贸市场里买的蔬菜要放心得多的质量,现在菜的价格在不断攀升,这笔账“划得来”。在“菜管家”上买菜的操作很简单,只要注册账号后开始挑选商品,将选定商品放进“购物车”,结账后确认发货地址就可以了。结账可以用“支付宝”或通过

15、 10 多家网上银行在线支付,也可以货到付款,在某种程度上要比传统的“菜篮子”方便。据介绍,下了订单后,禽蛋肉菜一般隔日就能送进家门。跟农庄会员不能点菜不同,“菜管家”可以任客户自选蔬菜,市民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配送的频率、种类、时间等。只不过,低于 300 元的订单要收取 10 元快递费。记者也登录网站查询,发现 200g/盒的 “彩虹农庄有机季节沙拉”定价为 17 元,考虑到种植是不添加农药的有机栽培,这个价格在市场上来说应当是中规中矩;最近售出 53件的“有机迷你黄瓜”也是 200g/盒,17 元的价格不算非常“高端”。送有机蔬菜“扎台型”如今,在健康生活理念的主导下,申城市民过节又

16、流行起了送生态米、有机菜、农家土禽等沉甸甸的“农”字号礼品。记者从上海“都市菜园”获悉,去年和前年,在春节前后 10 多天内,他们的“大菜礼”年货最多订出几千份,今年市场需求更是激增,达到 2 万多份。在郊区一些生产基地,新流行的农产品礼盒销售形势让农民喜不自禁。记者从松江区新浜镇一家合作社获悉,菜农将刚刚摘下来的广东菜心、紫甘蓝等新鲜蔬果运到了包装工作室,再进行精美的包装、贴标、装盒,之后迅速发货。基地负责人表示,仅“有机蔬菜食全食美礼盒”就被预订了四五千份,基地里种的蔬菜几乎被采收一空。 “年年有鱼”、有机草莓、农家草鸡等礼盒也十分好销。受欢迎的农产品还有一些是在菜场里比较难买到的土特产,像生态大米、特色水果、食用菌、郊区土禽、舟山海鲜等,如今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时候拎上一些健康时尚的 “有机蔬菜”,也能“扎”一下“台型”。(记者 王楠 实习生 徐驰)社区支持有机农业是发展较快的地区继续增长,相对滞后的地区发展加快。总体来说,洗菜的时候发现了一条青虫,对于格外注重饮食安全的顾红梅,却成了令人高兴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